特种岁月第8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1/1427


很快特事特办,提干表立马填上,到教导大队参加预提军官集训,一年后回到队里,套了兵龄,戴一年的红牌后直接上了个中尉。
看到庄严还挂了个士官军衔,俞群超有又同情又咂舌,说以庄严你的水平和履历,不说保送,提干是没问题了,咋还没成?
说这话,其实俞群超自己心里大约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正如自己,说白了也是运气来了,否则现在也和庄严一个卵样,继续当自己的士官。
那年暑假,苏卉开和严肃俩人大老远跑到老虎岭基地,回“猎人”分队里看了一下老部队,找庄严叙叙旧。
三人在基地外面的小饭馆里吃饭的时候,谈起庄严这些年拿过的奖,立过的功,用严肃的话说,庄严你当兵算是当到了极致,我看大队里也没别人能赶上你了。
老苏的脾气不好,直接一啤酒瓶重重磕在桌上,说有个屌用!一麻袋的立功证书都换不来一纸的提干命令,当个大头兵在辉煌那也只是个大头兵,怎么能和军官比?
苏卉开的话令饭桌的气氛顿时变得有些尴尬。
严肃悄悄那眼神去看庄严,庄严自己倒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慕言个,看不出表情的变化。
他忍不住说:“要不,我给你活动活动?”
严肃和庄严一起从新兵到老兵,又一起去预备队参加集训,感情不可为不深。
即便这样,严肃从前也丝毫没提及过要用自己家的能量去帮助别人。
毕竟军人还是有点儿军人的傲气的,有些人能接受那套,可是庄严这里不行。
在严肃看来,庄严算是很纯粹的那种兵。
毕竟来部队本身就没想过图啥,所以对于自己的底线看得就比较重。
庄严听了,摇头说:“严肃,你如果那样去帮我,就得等同在我脸上甩耳刮子。”
严肃说:“你都当五年兵了,再不提,你就没机会了,原则上25岁之后就不考虑了,除非特殊情况,你都踩在了边缘线上,如果当不上,你有什么打算?“
苏卉开又发飙了,在一旁说:“怕个卵!庄严家条件本来就不错,大不了就回家做生意,能在部队混成这样,回地方做啥不行?”
这话倒是没说错。
庄严还真想过自己如果当不上军官,有朝一日退伍要做啥。
可以选择的路子还真的多——要么就去滨海市公安局,反正公安局绝对要;要么就跟着庄不平做生意,打自上次回家处理那事之后,许胖子还算遵守诺言,现在庄不平的生意又回到了正轨,做的红红火火,正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回去帮哥哥的忙也没什么丢人的。
还有一条路当然就是去京城了。虽然投靠女朋友林清影对于庄严来说有点儿抹不下面子,可好歹为了爱情也可以牺牲一下不是?
说到林清影,这还是庄严这一年多来的最大收获了。
俩人的感情保持稳定并且持续升温,林清影还真的去当了摄影记者,国内国外到处跑,但只要一有空,就会去G市,去老虎岭,找庄严。
对于庄严是不是军官,林清影也不在乎,她爹自己都挂过将星,啥军衔没见过,看中的确实也是庄严这人,不是他肩膀上的军衔。
现在看来,庄严对于是否提干的事确实有些佛系。
能提,自然不会拒绝,也自然高兴;但是不能提,也不至于觉得走投无路。
倒是韩自诩心里不好过,自从张圯怡去了军校,庄严留下来当了代理副队长,训练上确实帮自己搞的红红火火,每次看到训练场上带兵的庄严,韩自诩都有些自责。
和庄严同期的那些兵,很多训练没庄严好,立功没庄严多的兵都已经去了军校。
严肃都快毕业了,苏卉开和徐兴国还有一年就要挂着军官衔回部队带兵了,可庄严还是个大头兵。
考军校的机会已经错过了,人家是二三年兵才考,现在庄严只有一条路,保送或者提干。
在“红箭”大队里像他这样的老兵不少。
毕竟技术部队和特种部队的士官比例相对普通部队要高,那些同年兵一个个当了五年兵,都觉得自己老得不行不行的,都觉得必须老得像那么回事才行,所以身上的老兵油子味恨不得随时随地都发作一番,看到新兵不鄙视一番,不摆摆老资格,不老出点水平来都感觉仿佛对不起自己似的。
可庄严却不一样,他不喜欢别人叫他老兵。
从前当新兵的时候,庄严总想着自己有一天兵当老了,别人就不会叫他新兵蛋子了。
可现在当兵真当老的时候,他却又不愿意别人一口一个老兵地叫自己。
如果可以,他恨不得翻出列兵军衔,在扣到自己的肩膀上去,当一回新兵。
如果是那样,至少可以去试试报考军校。
从T国回来后归队一年多后,庄严终于等到了自己的好运气。
好在,人的运气总是会否极泰来。
像庄严这种兵,那种锋芒是挡都挡不住的。
()
第873章
这兵早该提干了!(求月票)
其实这次好运之前,庄严刚刚倒完大霉。
第二年的时候,韩自诩将庄严的名字和材料送到了大队。
可是到了军区里,最后却没批下来。
大队长张辉去问了,结果一问,人家说现在时代不同了,提倡科技练兵,优先提拔高学历的士兵。
有时候人的命运就是这么奇怪。
你的命运很多时候和这个时代,还有政策息息相关。
你本以为可以的事情,有时候却莫名其妙不行。
那年的庄严甚至有些灰心,甚至想过年底是不是要求退伍,不再留队继续签士官合同了。
就连韩自诩都自责得不行。
一年多前如果将庄严报上去,也许就没什么事了。
现在好了,比武是拿到了成绩,可却耽误了一个好兵的前程。
事情的转机源于一次采访。
庄严在G军区的名声终于引起了PLA军报的注意,那年PLA军报来了个记者要采访庄严,因为最近有个专题,是报到全军一些各专业岗位上孜孜不倦埋头苦干的士兵角色。
被采访的人涵盖了各种专业,有坦克车长,有空降兵,有陆战部队的佼佼者,甚至连汽修兵都有。
负责这个专题的记者在物色采访对象的时候,电话打到了自己的同学——G军区《士兵报》的某记者那里。
《士兵报》的记者听说老同学要找一个有代表性的特种部队士兵作为采访对象,搜集素材的时候,马上想到了庄严。
因为G军区的特种部队里,没人比庄严更适合作为采访对象的了。
一个出过国,立过三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还有拿过无数比武金牌的士官来说,好像也没谁像庄严这样当了五年兵当到如此辉煌的地步。
之前采访庄严的时候,这位《士兵报》的记者在采访中也曾替庄严抱过不平。
这样的一个兵,早该提干了!
PLA军报记者听自己的老同学对庄严进行了简单的描述,顿时觉得大有可写之处。
还有谁比庄严更有用采访加之的?
好像没有。
五年兵,抗过洪,排过雷,出过国,狙击和特种射击只要庄严参加,都能拿到第一。
这都是满满的素材啊!
于是马上联系了G军区的宣传部门,安排了一次采访,没几天之后便到了“红箭”大队,走进了老虎岭基地,坐在了庄严的面前。
俩人在分队的队部里坐下来,一谈就谈了足足四个小时。
军报记者越是深挖,越被庄严的经历所折服。
当听到庄严最近再一次保送提干被刷下来的时候,记者自己都忍不住拍桌子了。
采访之后,大记者觉得自己胸膛里塞满了某种情绪,血在血管里奔流的速度都比平时快了两倍。
还没回到京城,在火车上,他的写作冲动如同憋了几天宿便的人终于吃到了泻药般一泻千里,灵感就像雨季早已蓄满的水闸忽然打开后狂奔出闸门的洪流。
还没回到京城,一篇四千多字的专题报道便洋洋洒洒落在纸上。
几天之后,庄严的照片和那篇报道一起登上了军报,又很快送到了全军各个部队的每一个连队的通讯员手里。
大队长张辉在办公室里接到了军区首长的电话,说你们大队那个叫庄严的兵怎么还没提干?
大队长将今年庄严被保送上去,却被刷下来的事情原原本本说了,说是上级部门不同意。
首长当时就怒不可遏,拍了桌子,说了连个字——愚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1/14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