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岁月第2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9/1427


这里的情况要比昨天自己抢救的大堤糟糕数倍。
273团运来了十几个大笼子,又到粮仓去,将一袋袋粮食装进大铁笼里,在决口处推了下去。
水,依旧没止住。
黄副团长的心哇凉哇凉的。
这些大铁笼是防总专家提出的一种新式堆填材料,是荆州那边的商户连夜赶制出来的,用来装填石料和沙袋,推进决口处是最理想的堵塞方法。
现在连这些大铁笼子都不灵光,那么,这里的问题要严峻多了。
突然,大堤上传来惊呼。
决口处,水流又卷走了一截大堤……
“糟了……”黄副团长觉得自己的寒毛都倒竖起来。
如果按照这种状况继续下去,很快整个大堤会产生连锁性崩塌,到那时候,别说是这两千多人了,一个师顶上去都是死。
“小何!”
他叫来了通讯员。
“给我马上向师部发出紧急求援,民乐大堤段出现巨大险情,决口达30米,事态难以控制,要求攻城部队增援!要快!”
他双目赤红。
这种紧急状况,由不得他不急。
纵然是个团级高级军官,此刻的黄少涛也无法冷静下来。
大堤一旦垮塌,自己就是千古罪人!
忽然,他转身跑到取土点。
这里有运输队的车辆已经在不断卸土。
“不要卸土了!直接开上大堤,填到决口里去!”
作为现场军衔最高,职务最高的黄少涛,他发布的命令就是军令。
军令如山倒。
解放军的车,一辆辆开上了大堤。
只要有一辆,就上一辆。
堵住大堤决口,是当务之急,其他任何事情都可以放一放!
大堤控制不住,在场的人,全是死路一条!
“老百姓的救援队先撤出!”他又下达了第二条命令。
考虑到大堤可能随时大范围崩塌,黄少涛不得不做好退路。
可是当他转过身,却发现,地方政府和老百姓组织的救灾队伍根本没有人离场。
“沈镇长,我说得还不明白吗?”他愤怒了,吼道:“我叫你们走!这里是我们军人的事,你们先走!”
看起来斯斯文文的沈俊云站在原地,良久后才忽然摇了摇头。
“团长,我们不走。这里是我们的家……我知道解放军是在为我们拼命,我们也不是孬种,不能自己的家让部队去拼,自己跑得远远的……”
说完,抬起头,看着黄少涛。
黄少涛被眼前这个镇长惊呆了,他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种无法改变的坚持。
“好吧……”黄少涛选择了退让,“但是答应我,如果真的发生崩堤,在还来得及之前,让村民们先撤,当然,如果你是共产党员,要坚持留下,我不反对……”
这是黄少涛唯一能做的。
他明白,事到如今,再大堤上硬气的不光是部队,不光是自己这种穿着军装的军人,那些守卫家乡的老百姓,同样选择了拼命。
一辆辆的卡车装满了沙土冲向决口。
这就像一首悲壮的交响乐般,目睹这一场景的所有人,心底中都有一种背水而战的壮烈感。
每一个人,连一步都没有后退。
既然战,那就往死里战!
来吧!该死的洪水!
每个人都在心底里发出了最大分贝的怒吼!
()
第233章
给你弄来!
民乐大堤上的决口,已经完全震惊了整个荆州防总。
附近的部队源源不断朝着这个江段赶来。
运输车队得到了极大的补充,沙土、石料源源不断运到。
到处都是扛沙袋、抬石料的官兵。
到处都是疲于奔跑的身影。
从这天
各部队的汽车全部用来作为填埋的工具,装满了沙土和石头朝决口处冲去。
在短短的48小时内,几千名官兵和数千群众组成的抗洪队伍不断和洪魔争夺大堤的控制权。
十数次堵上,又十数次的被冲开。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地方群众拼了命和长江抗争。
不能输!
输了,身后就是方圆数百公里的良田。
是数十万人民的家园。
是数以十亿计算的财产!
一旦失败,那就是完败!
拼了!
这两个字,在那两天里,从每一个参与抢险的士兵、军官和群众心中吼叫着。
足足105台军用、民用汽车全部填入了决口。
100余吨的粮食消耗殆尽。
子堤被疯狂加高至八米!
决口涌入的洪水来势汹汹,子堤发生内塌。上百名敢死队员用背包带连在一起,纷纷跳入子堤下方的水中。
浊浪滔天,浪花凶猛,跳进水中的敢死队员们被强大的水流冲得东倒西歪。
入水打铁桩,那是以命相搏。
一个不小心就会被水流吸走,卷入深水区……
在场的当地市委市政府那些算是见过场面的常委们看着这群不要命的军人,内心的震撼比他们纵横多年官场加起来都要多。
“扔沙袋!”老七刚下水,就被冲得差点栽进水里,他扯住背包带,浮出水面,朝着子堤上的庄严大喊:“朝我的脚边扔沙袋!”
庄严将一袋沙土扔到老七的脚下。
老七用脚再水底将沙袋踩住,然后又喊道:“再扔!”
庄严又扔了一袋。
“再扔!”
又是一袋。
这一次,老七终于再水里将沙袋都踩住,将其中一袋沙子夹在自己的两腿之间,稳住了身形。
“用脚夹住沙袋,可以稳住!”他大喊。
其他敢死队员纷纷相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9/14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