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修仙纪元(校对)第1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3/1739

  “五成。”高歌说道,“等到了晚上应该能恢复到八成。”
  “哦。”
  没一会,秦炎又找了过来。
  “高少侠,咱们继续喝酒啊!”
  高歌简直要疯了。
  这个混蛋,昨天晚上非得拉着他喝酒,一直喝到快天亮,这还休息没多久,又找上门来了。
  高歌刚想找个托词拒绝,却听秦炎又开口了。
  “高少侠,我有些事情,想问问你。”
  高歌立刻站起身。
  他等到现在,其实等的就是这个。
  昨天晚上他就发现,秦炎好几次想要说些什么,但是都忍住了。
  现在,看样子是忍不住了。
  跟着秦炎,走到了昨天晚上的那个屋子里。
  在这间屋子的墙上,还挂着一些照片,只不过,屋子里已经是一片狼藉。显然这位军旅出身的秦将军并不是很懂所谓的作客之道,亦或者他们压根就没把自己当成什么客人。
  等坐下来之后,高歌发现,其实秦炎压根就没准备酒。
  这才是谈正事的意思。
  “咳咳,不好意思,这里实在是找不到酒了。”秦炎开口说道。
  高歌笑的很尴尬了。
  在坐下之后,秦炎也没有着急开口,也不知道还在想些什么,脸上的表情看上去十分纠结。
  在纠结了半天之后,高歌忍不住催促:“秦将军,你是个武将,怎能说话扭扭捏捏的,一副小女子作态!”
  秦炎听到这话,顿时怒目圆瞪,一巴掌拍在桌上:“放肆!”
  “那你说不说?”
  “哼,我问便是。”秦炎说完这话后,竟然又没了声音。
  高歌也懒得说话了,索性站起身,在屋子里转悠着,算是解闷。
  忽然,秦炎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高少侠,你愿意听一个故事吗?”
  高歌转过脸,看着他,沉吟许久,缓缓问道:“是睡前小故事吗?”
  秦炎笑了一声。
  忽然,狂风大起,整栋筒子楼,再度化作一只猛兽,在嘶吼咆哮……
第0135章
坚不可摧!
  一片黑云,不知道是从什么地方飘过来的,却将筒子楼笼罩其中,如同夜幕来临。
  高歌看着秦炎,秦炎脸上没有什么表情,眼神深邃,如同包罗万象。
  “高少侠,请你好生看看,这世界,待我如何!”
  紧接着,高歌眼前的景象,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秦炎消失了。
  面前的桌子,椅子,消失了。
  周围的环境,不再是筒子楼的那间屋子。
  风沙遮脸,高歌往前走了两步,留下一串脚印,到处都是沙土。
  当一阵阵卷起尘土的风从脸上掠过的时候,如同一把把刀子一般。
  高歌强撑着往前走着,等到停下来的时候,抬起头,看见的就是一座巍峨城楼。
  灰色的墙砖,红色的玄铁门,高耸,望而生畏。
  高歌虽然不是特别喜欢旅游,但是一些古城还是去过的,城楼他同样见过,但是没有一座城楼能够带给他此时的震撼。
  毕竟现在古城的城楼,已经成为了名胜古迹,一个旅游景点,游人如织,摩肩接踵,可现在这一作城楼,就这么突兀的立在这里,灰蒙蒙的城墙连绵不绝,一眼望去不着边际,特别是在这黄沙滚滚的环境中,更多了几分肃杀与萧瑟。
  城门缓缓打开,高歌走了进去,却看不见任何士卒。
  这是一座空城吗?
  高歌不知道,目前自己到底处于什么样的环境。
  秦炎说要给自己说一个小故事,然后,自己就莫名其妙的来到了这个地方,想来一切都是幻觉,可这幻觉又太过于真实了。
  他顺着台阶,走上城墙,看着矗立在两旁的战鼓,心生豪迈。
  放眼望去,城墙外一片空旷。
  忽然,身后传来了阵阵脚步声。
  整齐有序。
  他转过身,朝着身后望去,看见的就是一群士卒,他们身着甲胄。
  大概有三千多人。
  而在城墙外,又有一大群士卒,朝着城楼奔来,前面一排推着战车,后面则是云梯,以及铁质盾牌。
  “这是要攻楼?”高歌微微一愣。
  城墙上的那些士卒们,身上的铠甲他认识,毕竟昨天晚上才见过,没多久,被一群人拥在中间的秦炎,也朝着这边大步流星走来,然而,秦炎和他手底下的那些士卒们,完全将高歌当成了空气,显然,作为一个局外人,是不会被他们看见的。
  “秦将军,我方仅剩下三千兵马,敌军足有两万人马,而且城中补给已经不足,援兵还有三日才到。”一个副将走到秦炎跟前,单膝跪地说道。
  秦炎的脸上,有着难掩的绝望。
  好在很快,他就舒了口气,又是神采奕奕。
  其实,高歌能够理解秦炎此时的想法。
  大敌当前,即便打不过,也得打,弃城而逃,是不可能的。
  “守城!”秦炎怒吼了一声。
  战鼓再次被敲响。
  那些士卒们,开始在城墙上搭起弓箭,等待着对方进入可射箭范围内,同时巨石也被拉了过来。
  每一个士卒的脸上都写满了坚毅。
  他们好像并不知道,这已经变成了一场困兽之斗。
  又或许,他们是知道,但是他们根本无所谓这些,哪怕是死在这里,又能如何呢?
  细数华夏,这么多朝代变迁,高歌最敬佩的还是明朝。
  明朝,没有汉朝那一份“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霸气。
  也没有唐朝的百花齐放,文鼎昌盛。
  更没有宋朝的富饶安乐。
  可即便是这样,明朝历代君王,始终恪守着一条准则。
  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
  当初的山海关乃外化之地,非中原国土,关外都是以满族为首的部落,当时的北方深受游牧民族的骚扰威胁,再加上北方蒙古的南袭,偏偏是这个时候,明朝将国都定为现在的京城,其目的就是为了防范关外势力,这就是所谓的天子守国门。
  当明末时期,李自成的军队一路攻城略地,杀到京城的时候,金兵却依然被挡在山海关外,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哪怕是吊死在煤山上,也不愿后退半步,这就是所谓的君王死社稷。
  这是一个有气节的朝代。
  大概是因为朝代如此,以至于明朝的这些士卒们都是如此,面对强敌,哪怕是死,他们也不愿意往后退半步。
  “放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3/17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