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禽记者(校对)第10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01/1159

  而人文科学,是高冷要创办社科类杂志最重要的突破口,只有这个方向,才能让一些精英大众引起共鸣,从而购买阅读。
  总的来说,社科类刊物是小众刊物:能看得懂的人本身就不会很多,而看懂了还有兴趣的人,则更少了。
  谭半晌是社科类的专家级学者,在海外的社科类杂志供职过,有着非常丰富的社科类刊物编写和管理的经验。
  只可惜,到了国内后,除了在高校教书育人,很难实现他对社科类刊物敏锐又高超的能力:国内没有一家精品社科类刊物。
  “他是感兴趣了,可是欧洲那边的人对哲学,社科之类的书籍兴趣很浓,他们的纸质书籍阅读量一直就远远高于帝国,我们开社科类的,有人买吗?”小单往后看了一眼抿了抿嘴:“我倒觉得最赚钱的应该是精品童书,现在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只要我们童书好,肯定赚。”
  身后的凹丽脚步很快,是第一批进入到茶话会会议室的,而且坐到了靠近高冷一些的位置,坐下来后她低着头拿出笔在资料上写着什么,高冷看了过去,见那册写了精品图书的资料上密密麻麻被她记录了许多。
  谭半晌进了门,倒坐到了靠后的位置。
  尹老大说要参加茶话会之前,往这边走过来的人得有四五十个,一听说尹老大不来参加了后,锐减到了二十二人。
  可见都说文人清高,其实更多的文人是假清高,真世俗。
  茶话会在人到齐了后,在很轻松的环境下开始了。不同于之前开会,这一次没有媒体在场,边喝茶边聊着。
  “诸位,非常感谢大家过来喝茶。”高冷扫了一眼,留下的这二十二人,有赫赫有名的学者,也有一些面生的。
  “我们长话短说吧,尽量把时间留给大家。”高冷站了起来,拿起第一本资料:“先说精品儿童刊物,我看凹老,赵老,还有沐院长都来了,你们几个都是赫赫有名的儿童绘本方面的专家,不知道对我这个儿童刊物有什么可以教教我的?”
  高冷很是谦卑,问道。
  这几人相互看了看,凹丽在这里,自然是她先说话。她的江湖地位最高,能力也是最强的。
  “教你……不敢当。”凹丽站了起来:“其实,国内是需要一本精品儿童杂志,这毋庸置疑,我就是有疑问的是,高总,您说的精品儿童刊物,是引进国外的优秀作品附在上面呢?还是自己编写?”
  “都有。”高冷说道:“我的构想是,国外优秀作品要挂到杂志上,每期至少有两篇,自己编写的也得有,自己写故事,绘画故事。要拿出顶级的水平来。”
  “那就有个问题了。”凹丽接过话头:“国外优秀作品版税很高的,你引进来放到杂志上划不来。你看,现在只要是国外的优秀作品都是出单本,而且都是精装版本,为什么?精装版本贵啊,动则五六十块一本,贵才对得起那么昂贵的版税。我们一本杂志定价才多少钱?顶多十块十几块,而且还每期引进两个故事,这算得出的亏。”
  其他几人纷纷点头。
  儿童刊物在国内是有很深的套路的。
  帝国本土出版的儿童刊物无非是《舒克贝塔》之类的,郑渊x是帝国的童话大王了。他的书说实话,在国内算可以,但是跟国外的精品绘本一比,还是差了很多的。
  能给幼儿购买书籍从小熏陶的家庭,父母往往对教育很有自己的见识,看国外获奖的精品绘本早就是各位妈妈的首选,毕竟帝国的所谓精品绘本获奖,真的是懒得去说,这三道五道的浑水含金量太低。
  如果仔细搜一搜国外获奖的绘本引进版,会发现绝大多数都是精装。什么叫精装呢?好的纸张印刷,大开本,就一打开特大,特厚。当然了,2岁以下的小宝宝适合大而厚的书籍,毕竟他们的手还没发育协调好,翻薄的翻不动。
  可三岁到六岁,太多太多精装引进版了,只要是精装就很是昂贵,定价往往是三十到八十一本。
  三十块钱一本十几页的小故事,很贵了。
  要不怎么说,教育是要靠钱堆起来的呢。
  而杂志,往往定价不会超过二十元,里头还要包括两本国外引进版,这摆明了是亏的。
  “而且,您既然说自己做的绘本,要顶级的质量,这顶级的质量就起码要招募顶级的绘图室,童话故事家来配合创作,这很昂贵。”凹丽显然很感兴趣,可是同样很是焦虑。
  这种焦虑,是她深谙其道所带来的:别人都使劲玩精装版来赚钱,你还弄简易杂志版放两篇,这不是不合逻辑么?
  “凹老,您看您。”高冷无奈地笑了笑:“您怎么又操心起利益了?我之前不是说了吗?这点钱不算什么。就比如说吧,如果您愿意前来帮我,您来当主编,我会给你开一个业内最高价,哪怕我只卖出去一本,您和您的同事也会是做童书的业内,最高最高的价格。”
  凹丽愣了愣。
  “你……这样很难赚钱啊。”她嘀咕着:“引进国外的故事很贵的,我们人工也贵……”
  “我的角度跟您不一样。”高冷说着,从自己的资料里抽出一页递给凹丽:“您说的引进版儿童刊物大多是精装版,不是精装版的定价也比较昂贵,这数据我做过了,我知道的。”
  “您知道您还引进到杂志里?哎呦,您这数据很详细啊……”凹丽看了一眼,张大了嘴巴。
  “我就是知道昂贵,所以一定要把国外的好故事放到我们的杂志里。”高冷笑了笑环顾一周朗声说道:“只有这样,一些家庭不怎么样却也用心培育小孩的家庭就不用花那么多钱去买那么多单独的绘本,而是只需要期期购买我们的杂志,每个月花十块钱,就能让孩子整个童年都阅读到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故事。这是我在儿童刊物领域的抱负。钱,在我这里从来都不是问题,大家不用再担心钱的问题。”
  高冷坐到了座位上,将茶杯放到一边:“我高冷做电视剧只做精品,电视剧比刊物贵多了,一样投。有兴趣的朋友,无需考虑钱的问题,钱的问题是我来考虑的,我请大家来,第一,主要是请大家能帮我把把关,看看这几个方向有没有偏差;第二,我希望重金聘请大家加入我们星光集团星光出版公司,实现帝国教育应该有的抱负:及幼,有精品儿童杂志,每月十元即可饱读全球好童书,还有贴近我们本土的高质量绘本;及长,有精品社科类,精品看世界等刊物,供我们的少年,青年细读;及老,有精品历史类,精品艺术类等刊物,供老年人品阅。”
  房间里鸦雀无声,仿佛空无一人,仅有高冷的声音回荡。这一番话,像极了一个意气风发的书生的抱负。
  不用考虑钱的抱负,是何等的潇洒。
  “纸媒,将是我们星光集团排第一重要的行业,会是我接下来的几年重点进军的领域,是星光集团的王牌项目。好书,是不能谈收益的,至少编书的诸位不能去考虑,就像跟着我做事的导演组,那几个导演想必大家都认识,跟我高冷做事,只要我高冷说了,这项目是做精品,那么,就无需考虑钱,要考虑的,是如何成就精品,是‘精品’二字。盈利方面,交给我,‘精品’二字,交给诸位。”
  跟着高冷做事,不需要考虑收益,这恐怕是任何一个创作型员工最梦寐以求的事儿了。都说如今帝国企业家的眼光不长,从帝国的很多企业销售部排什么月度销售冠军,月度销售比拼就知道:很多企业家的目光,只有一个月那么长远。
  好东西,就得让做好东西的人,不考虑任何金钱方面,全心全意去做好。而跟着高冷做事的导演组,对这点最有体会。
  高冷站了起来,环顾一周。
第1462章
童书,一场肮脏的盛宴!
  “那么多垃圾书都实现了盈利,老祖宗一句话没说错,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就像高总投的精品电视剧一样。”小单这句话说得掷地有声底气十足。
  这手里头有过成功的狭路崛起的案例,就是好,可信,可攻,有保障。
  众人纷纷点头。
  “这几本刊物是同时进行的,所以需要大量的人才,各位都是这几个行业的顶尖高手了,如果有想法的,边喝茶边聊聊。”高冷说道,身边的高管严阵以待,接下来就是聊一些初步细节方面的东西了,比如儿童刊物多久一刊,初步设想是几个板块,需要招募一些什么人。
  聊这些的目的,就是在来参加茶话会对此感兴趣的学者中招募到加入星光集团的纸质刊物高级人才。
  如今的人才不好招,尤其是纸媒届真正的高级人才。这次全国喊过来这么多学者开会,等于把全国最顶级的学者都聚集到了一起,方便从中挑选合适的高管,这倒是让高冷大大地省力了。
  童书,高冷内心深处最希望帝国一流儿童绘本家凹丽凹老师能过来跳起童书刊物总编的大梁,李泽,刘只,海微微这几人主编。这几人均有在童书杂志社就职过的经验,其中凹丽和李泽……
  眼下,儿童绘本灵魂画手凹丽,李泽来了,儿童短故事精英作家海微微来了,只有另一位童话故事作家刘只没有前来参加茶话会。
  童书,是高冷要抓的重中之重,也将会是收入最高的一个方向,虽然凹丽反复说你请最好的作家,最好的绘本画家来做你这个定价不高的杂志,铁定亏本。可高冷心里知道,这四本刊物里,未来五年内最最赚钱的将会是童书,其赚钱程度很可能超过如今蒸蒸日上的绿色农业。
  而这一切,都建立在这本儿童杂志一定要是帝国最优秀的杂志的前提上,其中运作方式非凹丽所能想到。
  高冷将目光投向了谭半晌,谭半晌这个在海外的社科类杂志当过骨干的社科刊物专家,自回国后两年内,都在国内无所事事,除了在高校任职,在社科类杂志方面再无在海外杂志社那样辉煌的建树。也怪不得他,国内压根没有好的社科类杂志。
  谭半晌显示心动了,可是有些犹豫,所以凹丽主动走过来找高冷聊天的时候,他选择了坐在不远处:能听到聊什么,却也不主动过来。
  “高总,我想问一下,您这个儿童刊物是周刊,还是月刊?”凹丽问道。
  “我计划是月刊,但是您在这方面比我专业,一期多少个故事,从写作到绘图再到出版,需要多少时间,这幼儿刊物跟小学生刊物,也有不同,我们现在规划的是2岁到5岁的儿童杂志,您觉得周刊还是月刊合适?”高冷回道。
  “2岁到5岁的杂志的话,不会太厚,一期有五六个小故事就算是很不错的了,毕竟幼儿的刊物最好是重复阅读,也就是我们说的一个故事将无数遍,这是属于这个年龄阶段儿童的特点。但是到底是周刊还是月刊……”凹丽想了想说道:“时间么……您既然打算做儿童刊物,应该知道现在的儿童刊物很多是刀加浆糊的模式,惨不忍睹。这完全取决于您对精品儿童刊物的定位是什么。”
  凹丽是老手了,在童书这个行当活了大半辈子,看透了这个行当,说这话的是,她露出一丝苦笑。
  精品刊物,什么是精品刊物呢?
  现在很多人对精品刊物的定义是:制作精美,包装漂亮,纸张优质,至于内容,《安徒生童话》是经典之作吧?内容就用安徒生之类的经典读物的,这样的就是精品童书。
  《小红帽》,《狼来了》,《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西游记》,等等,这些经典读物的内容怎么样?毋庸置疑啊,这些都是经典之作。
  那么,就用这些内容,配上印刷精致的纸张。
  如今,用来制作儿童书籍的材质非常多,除了一般的纸质,织物类、塑料类、木质类、化纤类等承印材料也广泛应用。有0岁到1岁左右使用的宝宝布书(用布做成的书,方便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撕咬,不会伤到脸和嘴巴。),这类书,布越好越昂贵,一本七八页的布书价格一般是五十元左右;塑料类的更不用说了,很多带音乐,音频的书是必然要用到塑料做封套的,一本不超过八页纸的这类书一般是一百元左右。
  现在,使用得最广的是铜版纸以及高精度的卡纸,也就是胶版纸。这类型的纸质厚而亮,拿在手里很有质感,再加上一个很厚的封面,或者很是精致的封面,便是经典之作《安徒生童话》,海外获奖优秀童书引进版之类的精品刊物。
  去书店里看看吧,去国内网购书籍的平台看看吧,铜版纸,高精度的卡纸之类的书籍占据了半壁江山,深受妈妈们的追捧,无论是价格定位四五十的普通版,还是印刷精致的八九十块的精品版,抑或是动辄几百的收藏版,都处于畅销版的前五十。
  这类书,在国人看来便是精品童书:内容经典,印刷优良。
  “我们的杂志,不能采用反光度高的铜版纸,胶版纸,如果为了保障绘图颜色更好要使用的话,也要使用亚光铜,尽量减小反光。”高冷摇了摇头:“我们的刊物,不需要那么华丽又害人的外表,我个人倾向于蒙肯纸。”
  凹丽脸上露出了一个笑容,她似乎有些激动,也有些感动,点了点头:“那就太好了,现在的童书……那样的童书真的太害人了,蒙肯纸的确比较好,轻,就是看上去……现在很多妈妈不识货的,以为蒙肯纸不好,其实那才是保护视力的纸张。”
  用光泽度高的铜版纸制作而成童书,看上去光鲜亮丽,也是如今90%童书会使用的,这普及程度就跟当年牛奶的三聚氰胺一般。而实际上,这种抛光的卡纸,反光度高的铜版纸对孩童的眼睛伤害极大。
  极大。
  这也是为什么国外的儿童书籍,成人书籍很多拿在手里很轻很轻,看上去纸张远没有我们的亮泽的原因,他们大部分使用的蒙肯纸,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轻型纸。
  国外的书籍,在使用铜版纸的时候也一定会使用亚光铜,将亮度降到最低。
  而国内的书籍则恰恰相反。
  如果那些呕心沥血的妈妈们知道这些内幕,恐怕在选择给自己孩子购买书籍的时候,会看一下纸张吧。就如同当年给孩子们喝三鹿的妈妈们一样,如果哪个报道再早一点出来,便少了很多大头娃娃。
  无奈的是,现在的妈妈们,还不知道这一层,不知道在畅销版的,有一大半是使用的这类纸张,是会害了孩子里视力的所谓精品书籍。
  “我们引进国外的优秀童书,0岁到5岁之间的优秀童书篇幅都很短,我的想法是五六页就可以完成的一个故事没必要弄成十几页。原文引进,虽然这样费钱,但毕竟译者的内容才是原汁原味,不是现在的刀加浆糊的模式。”高冷继续说道,说到这,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这方面,您是行家,我要是有什么构想不对的地方,您教教我。”
  凹丽听到这里,呼吸有些急促激动了起来,她甚至有些红了眼眶。
  “对,我也是建议不要像现在市面上一样,动辄《安徒生童话》,动辄《小红帽》之类的改头换面就成了精品书,你的想法很对,经典的童话故事拿过来缩编,改编,是大忌,是残害儿童。如果故事很长,我们可以连载,但是绝对不能缩短改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01/11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