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缘(精校)第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224

  这么一间木屋,居然是姬冰仙的居处?而且深更半夜的,尚秋水拉着自己跑到姬冰仙的居处干什么?
  此时纪若尘耳边忽然响起一阵奇异的呼啸声,听上去似是一头巨兽在呼吸。他讶然转头,见尚秋水微闭双眼,正自深深吸气,又徐徐吐出。
  调息一毕,尚秋水即自怀中取出一枝巴掌大的黝黑小斧,迎风一晃,瞬间已变成一把柄长四尺,斧面阔如车盖的巨斧!巨斧空中成形,斜斜下落,斧尖无声无息地插入坚硬的岩石中,直深入二尺有余,这才止住了落势。
  巨斧黑沉沉的,隐隐可见斧柄斧身上处处铭着暗纹,显然其中另有玄妙。巨斧形状古拙,斧柄碗口粗细,看适才落势,锋锐是不用说的,再看这大小,少说也得有数百斤重。
  尚秋水右手五指舒卷如兰,轻轻握住了巨斧斧柄,月色下,如霜素手与深黑斧柄形成鲜明对比。他徐徐道:“此斧铸成七百年,重八百八十斤,凶厉狠绝,无坚不摧,其名忘情。”
  道德宗岁考时,绝大多数弟子都以木剑应敌,纪若尘尚是首次见到如此猛恶兵器,不禁愕然道:“秋水师兄,你这是……”
  尚秋水清笑一声,道:“即刻便知!”
  也不见尚秋水用力,那柄巨斧即离岩而出,轻飘飘的似是没有一点重量。他又摘去束发金环,随手掷于地上,身周罡风四起,吹得一头黑发飞卷如旗!
  在纪若尘的愕然注视下,尚秋水以纤丽身姿,擎猛恶巨斧,奔腾如雷,刹那间已冲至木屋之前,而后一脚踢开房门,冲了进去!
  木门一阵颤抖,发出吱吱呀呀的刺耳声音,竟未被踢散,又缓缓的自行关上。
  木屋中黑沉沉一片,在门开的短短时刻,以纪若尘的眼力也看不清屋内究竟是何情形。尚秋水冲入屋内之后,他只见木屋轻震数下,窗口处又有一道光芒闪过,就此再无声息。
  在山崖之间,明月之下,那一座木屋孤零零地悬在那里,孤寂而安宁。
  若不是脚下岩石上深深的斧痕,以及随着夜风送来的尚秋水那淡淡体香,纪若尘几乎要怀疑自己刚刚是不是做了一个梦。
  眨眼间半炷香功夫过去,木屋仍然安安静静地立在那里,安静得让人发疯。
  纪若尘终忍不住向木屋奔去,他心中实在有些记挂尚秋水的安危。更何况刚刚尚秋水冲向木屋时,那一往无前的决绝气势,完全不像是同门切磋,倒似是……
  倒似是一个面对千军万马的绝色女子,非但不逃,反而毅然冲阵一般。那是怎样一种绝望的刚烈啊!
  纪若尘忽然清醒过来,不禁为自己脑中涌出的诸般奇怪念头大吃一惊。这尚秋水十分古怪,总是会给他以种种似有还无、莫名其妙的压力,逼得他胡思乱想一番。
  他正胡思乱想之际,忽然似有一阵微风从身边拂过。纪若尘刹那间停步,凝视着眼前徐徐飘落的数根黑发,整个人已如在冰水中浸了多日,木然得几乎不能呼吸!
  纪若尘缓缓转过头去。
  在他身后数丈的地面上,插着一柄深黑色的巨斧,斧头已大半没入到岩石之中,正是忘情!
  适才这把巨斧似从冥冥中飞来,与纪若尘擦身而过,削断了他几根头发,这才无声无息地落下,而纪若尘几乎全无所觉!
  只是斧已在此,那么人呢?
  吱呀一声响,木门再次打开,一个身影若断线风筝般飞了出来,轻轻地落在纪若尘脚边。
  木门又自行合上了,门开的瞬间,纪若尘仍是只能在木屋中看到一片黑暗。
  纪若尘看了看木屋,又望望脚边那全无伤痕、却连站都站不起来的尚秋水,只觉头皮发麻,阵阵寒意暗自涌起。
  尚秋水勉强笑了笑,向纪若尘伸出一只手,道:“若尘兄,请拉我起来……啊呀!”
  纪若尘一见尚秋水伸手,就知他伤到了根本站不起来的地步,于是暗中咬牙,握住了尚秋水的手,将他拉了起来。可是他一听尚秋水口中的若尘师兄变成了若尘兄,虽只是少了一个师字,可当中含义似乎大有不同。尚秋水重伤之余,中气也不足,偏他声音还是极动听的,这一句请托,听来柔柔腻腻,宛若呻吟。
  纪若尘受了惊吓,手猛然一颤,差点就把尚秋水给扔回地上去。
  纪若尘悚然而惊,忙在半空拉住了尚秋水。此刻容不得犹豫,他一咬牙,深吸口气,再回想了一遍年幼时孤立雪原、独对恶狼时的情形,终于激起一道视生死于无物的狠辣,一把揽住尚秋水的腰,将他扶了起来。
  尚秋水咳嗽数声,又向巨斧一指,有气无力地道:“若尘兄,忘情……”
  纪若尘看着那重达八百八十斤的巨斧,面有难色,道:“这法宝太大,你还是把它变回去吧。”
  尚秋水苦笑道:“我真元都已耗尽,哪还有余力变它呢?”
  纪若尘无法,只得单手抓住斧柄,吐气开声,运起真元,一把将忘情提起。忘情一入手,纪若尘才切身体会到八百八十斤究竟是何意味,没走出多远,手上已有些酸涩之意,再回想尚秋水刚刚挥舞忘情,直如无物般的轻松,心下不觉对这细腻柔媚的北极宫高徒有了全新的估量。
  纪若尘不愿惊动常阳宫弟子,一手扶着尚秋水,一手拖着忘情,远远绕过常阳宫,向索桥行去。
  行出一段路时,纪若尘终忍不住问道:“秋水师兄,刚刚那是……”
  “切磋。”
  “切磋?切磋怎么会伤得这么重?你是不是和姬冰仙有私仇?”
  尚秋水轻笑道:“冰仙是我的好姐妹,我和她又怎会有仇呢?其实冰仙下手已经十分十分有分寸了……嗯,我伤成这样,是因为我们之间和寻常切磋毕竟还是有些不同的。不同之处在于我找她是拼命,她打我可只能是切磋……”
  纪若尘哑然。
  尚秋水咳嗽了几声,又道:“若尘师兄,无论如何,你都应该见一见冰仙。和她相处,哪怕只是片刻功夫,可也是绝不会让你后悔的。”
  纪若尘讶然道:“她很难见吗?”
  “冰仙几乎从不见外人,平时也就是岁考时才能见她一次,可若要在岁考中多见她两次,就得追上她修道的速度,这谁又能办到?不过若尘师兄不必灰心,我可是有个好办法,能令你在想见的时候就可以见她一面。”尚秋水吐气如兰。
  纪若尘何等聪明,当下哼了一声,脸色已是十分难看,道:“不会是像你刚刚那样冲进去拼命吧?”
  “若尘师兄果然聪明!”
  “……这个……就不必了。”
  “若尘师兄无须担心,冰仙是个有分寸之人,被她打一顿又死不了……”
  “不要!”
  尚秋水长叹一声,道:“我还以为若尘师兄一身豪勇,能与李玄真有些不同,可没想到也是这般无用!想我和李玄真本是同时找冰仙切磋,可是一年前玄真也不知是被打得怕了,还是放不下脸面,自此再也不肯踏进冰仙居处一步。所以今年岁考他也就不再是我的对手。这正是我所说,压过他们两个乃是水到渠成的本意。”
  纪若尘奇道:“这么说来,秋水师兄是经常找姬冰仙‘切磋’了?”
  “少则三月,多则半年,我总要闯一次冰心居的。”
  此时纪若尘能感觉到尚秋水真元虚弱之极,身躯冰凉,衣衫已全然被冷汗湿透,偶尔会微微颤抖一下,显是剧痛难当。纪若尘也不禁有些佩服,道:“原来秋水师兄也是性情中人,难怪修为一日千里!如此屡战屡败,却……”
  他话说到一半,即被尚秋水挣扎着打断:“不对,是屡败屡战……”
  “啊?这个……似乎没什么不同吧?”
  “当然不同!”
  “哪里不同?”
  “气势不同!”
  章十四
来仪
  俗语说山中无日月,这话实在有些道理。
  纪若尘每日里打坐修道,心无旁骛,这时光就如水一样的流了去。这日他披衣推门,见屋外瑞雪纷飞,琼花玉树,不由得心下微愕,时节居然已冬!他又见得众弟子搬箱运物、往来不休,比往年要忙碌得多,这才省觉原来大考将至。如此算来,不知不觉间,纪若尘已在这道德宗里待了快五年了。
  道德宗大考十年一次,乃是宗内一大盛事。大考前后,照例要祭天地、拜先师,只是这仪式远比平常年份讲究得多,不仅礼数规矩更为繁复,还广邀修道诸派,共观盛举。是以每次大考前,道德宗内上上下下俱是一派繁忙景象。
  这大考较技也与岁考之时稍有不同。大考之际,诸脉真人往往会亲临观考,现场加以点评,指点弟子。且历次大考,亦会有真人登坛设礼,宣讲大道精义。这可是十载才得一遇的好事,非一般盛事可比。何况真人讲法,非但本宗弟子可列席聆听,往往也不禁他派前来观礼之士旁听。因此,每逢大考,修道各派之士如蜂拥般扑往西玄山。当是时,西玄山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一改平日里人消音灭的静寂景况。
  其实道德宗邀客观考,渊源有自。三百余年前,道德宗起始广收门徒,从此日益兴盛。于是并大考与祭天地先师等大礼之日,同时进行。而且往往还会邀约些亲密门派观考。当时之初衷一为展示道德宗芸芸后起之秀,凸显本宗实力。二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别派之士的点评,往往也会对真人们有所启发。
  五十年前,道德宗历经数百年积累,宗内已有弟子三千,掌教紫薇真人更是道行精深,日渐通玄,所到处往往天地变色,异象频生。修道诸派由是始知紫薇真人有飞升之望,自此道德宗威望盛极一时,渐将青墟宫与云中居压了下去。
  紫薇真人闭关后,诸派知是真人为羽化飞升作最后准备,是以道德宗威望不降反升,隐隐然有天下正道之首之意。至此,紫阳真人决定广开山门,大考时来贺观礼之门派不再限于寥寥几家,而是天下正道。凡愿来贺者皆以礼迎之,允其观战听经,以彰显道德宗领袖天下的泱泱风范、煌煌盛况。
  当然道德宗内也不是一切尽可为外人所观,比如距离大考尚有一月之时,纪若尘就被告知不必参加今岁的大考。纪若尘本就不想要那虚名,大考第一的奖励再好,也好不过真人们私下送与他的法宝。如此一来,他倒乐得有些清静日子,可以好生清修一番。
  况且最近一年来,他已经囤积了不少用于炼丹制药的材料宝物,近日真元也日益活泼,正好趁这人人忙碌的岁末时分,偷偷地把道行再进上那么一小步。
  刚刚入冬时分,各门各派的拜帖与贺礼就如潮水般涌向了西玄山。自紫阳真人广开山门后,来贺之宾一次比一次多,道德宗声誉日隆,威望日升。本来对紫阳真人做法颇有微词的几位真人,也就不再多语了。
  这些日常的往来礼仪,道德宗向有专司处理,一般不需要劳烦诸脉真人,但这一日八脉真人齐集一堂,正中几上,端端正正地放着一封拜帖。
  紫阳真人见诸真人皆已坐定,于是拿过拜帖,开口读道:“余久闻道德宗弟子九脉之艺,名动天下,然亦有云道德九艺,如拆袜线,无一条长。今携弟子三人来拜,清风入林,不为松柏,唯欲辨天下人之口舌,亦增鄙徒之见闻。谅诸真人必有所对,不至令余失望。云中天海,敬上。”
  诸真人一听云中天海四字,即知此份拜帖非同小可,个个皆神色凝重,或皱眉,或沉思,一时间殿中静默非常。
  说起这云中天海,真人皆知乃是云中居天海老人自称。天海老人成名已逾百年,乃是与紫阳真人同辈分的人物,然则地位声望比紫阳真人犹有过之。他所出自的云中居,那也是丝毫不逊于道德宗。千百年来,一直是名播天下。只是真正有缘得见云中居真貌之人,实是屈指可数。
  云中居地处奇险之地,门人亦极少下山走动,是以该派始终如在云里雾里,神秘非常。且云中居择徒又极严,往往数年也收不到一个传人,这与道德宗的广开山门有极大的区别。然则云中居门人不出山则已,一旦下山走动,即是惊才绝艳之人,是以千百年来威名始终不堕,纵使如今门人弟子还不及道德宗十分之一,也是如此。
  云中居掌教已有数十年未下山一步,长一辈人物中,时常在山下行走的唯有天海老人,所以提到天海老人,名声反而要比云中居掌教还要来得大些。
  三十五年前,紫微真人召示天下修道诸派,言称闭关在即。天海老人只身上得西玄山,与紫微真人论道斗法,三日方下山而去。这一场斗法堪称道界盛事,虽然结果并未公示,然而天下皆知天海老人必是败局无疑。可是紫微真人当时已显飞升之象,一身道法穷天地之威,实非人力所能抗,是以天海老人虽败犹荣,威名不坠反升,已隐隐然压过了道德宗其他真人去。
  道德宗立派三千余年,历来规定各脉真人平辈论交,其余弟子辈分则以此为基,次第而降,如若不然,这派份称呼早就乱得不成样子。比如说真人中紫阳、紫微乃是一辈,太隐、守真等其实已是低了一辈,而玉玄、玉虚和景霄等无论年纪辈份,又更要低了一筹。天海老人比紫阳真人还要年长,论起修道年限,比真人中最年轻的玉玄真人要多了近百年。
  诸位真人虽口中不言,心下却明白得很,除了紫微真人外,在座各位真人的道行恐都难及天海老人。现如今天海老人三度上山,想是已有万全准备。其时又正逢紫微真人闭关,大考在即。一时间,这些平素里只顾着精进道行的真人俱有些无措,不知如何是好。此时唯有冀望紫阳真人能有个应对之方。论起人情练达老道、处事滴水不漏,七位真人皆自知无法与紫阳真人相提并论。
  面对众真人的殷殷目光,紫阳真人又拿起拜帖,细细重读一遍,方道:“天海老人三十五年前败给紫微掌教,二十年前大考时携云中居年轻弟子一人上山,再为我宗沈伯阳所败。所谓事不过三,此番天海老人卷土重来,想必有相当把握一雪前耻。不过我料得他不会与我等论道斗法,毕竟我宗紫微掌教天下第一之名实至而名归。他就算胜得我等,也无多大用处。”
  紫阳真人略略停顿,扫视了诸位真人一眼,又道:“依我看,这次的文章必定是出自这三名弟子。想是这二十年间,云中居又出了几个天纵之材。要知我宗如今声望远非昔日可比。且今岁大考又是盛况空前,几乎正道大派皆有多人前来观礼,到时若云中居年轻一代弟子压过了我宗弟子,那么世人不免会想,云中居区区三名弟子,就压倒了道德宗三千门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2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