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宇宙时代(校对)第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235

  而这种大到难以想象的极致,在十一次的空间跃迁中,稍稍向人类露出了那微不足道的一角……这已经是足以让人绝望的大小了。
  在十一次空间跃迁的三天里……
  “……没有,没有,没有!”
  几个科学家正在整理这一次空间跃迁所观察到的星空图,其中一个科学家忽然重重一拳捶打在了金属桌面上,然后大声说道:“没有,还是没有,任何的我们人类所熟悉的星空星体都没发现,这到底是什么地方?还是银河系内吗?或者说还是银河系可以观察到的星系内吗?”
  旁边的另一个年龄更大的科学家依然检查着数据与图像,他丝毫没有劝说的打算,不过却还是开口说道:“这就不一定了,首先,我们对于空间跃迁的运行机理根本就是丝毫不明,我们甚至无法想象这种空间跃迁到底是否遵循着物理法则,和我们想象的虫洞,曲率飞行,超光速飞行完全不同,用那么小的能量移动如何巨大的质量,而且还是距离如此遥远的瞬间移动,这本身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说到这里,这个科学家直视向那个发火的科学家道:“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目前所做的事情才更加紧要,收集每一次跃迁所到达地点的星相图,这是一种累积,我们人类离最基础的航行宇宙本就差了至少两百到五百年间,莫非你想在我们这一代就解开宇宙的全部知识吗?”
  “年轻人,耐心些,科学不是新人类的异能,不是说来就能够来的东西,有灵感有天赋是好事,但也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我们不怕失败,就怕连失败都没有,那才是真正科学的末日……现在多好?那么多我们不知不明的东西,这空间跃迁是遵循什么样的物理法则?它是否完全随机?还是有什么办法可以使其跃迁点固定?外星植物的存在原理,它是如何将植物的分解深入到原子层次的?能量晶石的存在原理,它为什么可以违背物理法则而存在?”
  “所以了,年轻人,把心放宽些,我们得到的比失去的更多得多,我们这一代人如果不行,那就十代人,百代人,千代人,我们人类的智慧不会输给任何宇宙生命,我们差的不过是累积罢了……”
  这个年老科学家忽然笑了起来道:“而现在,我们不正是在累积的过程中吗?”
  此刻姚源依然还在处理着各种事情。
  自小行星带跃迁之后,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十二天左右,这三十二天里,姚源一直都还在处理当初小行星带的各种遗留问题。
  首先的问题自然来自于死亡人数方面……
  就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在小行星带一共死亡了六百二十三人,其中大部分是死于在地下暂居地第三层的爆破之中,还有一些死于地震时的岩块崩塌,也有一些人死于重伤后抢救无效,总之,事后统计,一共死亡六百二十三人……杰威力不在其中。
  这么多的人一起死亡,这已经是不亚于沙漠星球的一次大灾难了,作为希望号政府自然有责任为这些人进行善后处理,而且其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男性,在地下暂居地第三层工作的男性,是许多家庭的主劳动力,这一下子死亡,其家庭的生活很可能窘迫下去,这也是让姚源头疼的事情。
  总而言之,善后事情比他想象的还要多得多,光是进行各个家属的赔付问题,这已经让他伤透了脑筋。
  姚源在一份关于家属赔付交流提案的文件上签了字,他接着便站起来扭动着身躯,身体一阵骨节乱响,片刻后,他这才问向了在旁边一个小桌上整理文件档案的芭比·艾维斯,他的美女秘书。
  “关于这次跃迁的观察结果出来了吗?明天凌晨十二点就要进行空间跃迁了,结果出来的话立刻给我送一份过来……另外,给我泡杯茶,我要沱茶,泡浓一些,晚上可能又要熬夜。”
  芭比抬了抬她戴着的眼镜道:“观察结果还没有送过来,依照往常的惯例,一般会在今天凌晨前送来,也即下次跃迁的二十四小时前送来,需要我催促一下吗?另外……沱茶茶叶已经没有解封的了,需要我去库房内再拿一包沱茶出来吗?”
  姚源愣了一下,苦笑着摇了摇头道:“算了,观察结果就等他们送过来吧,还有三四个小时就到凌晨了,也不慌这一会……茶叶也算了,库存奢侈品已经不多,外挂式船舱还需要一个多月才能够制造好,这些都不用去动,那就给我泡杯浓咖啡吧,你那里还有一些吧?”
  芭比轻轻一笑,站了起来道:“好的,浓咖啡一杯……舰长,还是请早些休息吧,善后事宜是场持久战呢,赔偿不可能太高,不然会造成一批特权混吃阶级,也不能够太低,不然会显得政府太刻薄,舰长你可是要打一场持久战呢。”
  “是啊,一场持久战。”
  姚源叹息了声,目送芭比离开了舰长室,他这才坐在了椅子上,同时继续看起了剩余的其余文件,同时拿着笔要么签字,要么批示回复,时间便在这样的状态中持续了下去,直到一股浓烈的咖啡香味传来时,他这才回过神来,就在他身边,芭比微笑着递上了一杯冒着热气的现磨浓咖啡……
  当天凌晨时分,姚源拿到了这一次跃迁的观察报告,这份报告与之前的十份报告同样一般,就是四周在观察范围内没有任何可以接近的星体,星系之类,最近的一处恒星系至少在数光年以外,不过这已经是十一份报告中稍好的几份了。
  其中的第七次跃迁,几乎把所有人都给吓出了一身冷汗……
  因为在那次跃迁中,周围数百光年内居然没有一颗恒星,光是从观察所得到的数据来看,最近的恒星至少在以万年计算的光年之外,这次跃迁的位置很可能是在河系与河系的间隔中,也即我们人类所观察到的银河系与仙女系之间的间隔一般,那是一片冷寂虚空,大得难以想象的距离!
  不过之后还好,基本上在周围数光年到数百光年内,总能够发现恒星系存在,至少比那种河系与河系的间隔空间好了万倍以上。
  而经过了这十一次的跃迁后,有些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假设,那就是空间跃迁并非是纯粹的无序随机跃迁,它也遵循着某些特殊的规律,而这些规律中很可能有一个重力规律。
  也即空间跃迁的出口情况,应该会向着有重力的地方进行跃迁。
  不然的话,依照宇宙大小与星体排布,空间跃迁的出口应该有百分之九十九是在河系与河系的空隙间,也即第七次跃迁那样的情况,而非如现在这般,跃迁后的出口一般都在河系以内,这与宇宙大小的概率上而言,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所以了,很可能空间跃迁遵循着一个特别的条件,那就是会自行将出口设定在离重力环境不近不远的程度上,当然了,对人类来说,几光年到几百光年已经是一个无法想象的距离,但是对于拥有空间跃迁技术的外星生物而言,这一段距离或许与他们乘车去另一个城市差不多遥远吧。
  但是不管怎么样,这是一条经验总结出来的可能规律,空间跃迁的规律,在科技手段无法研究空间跃迁的情况下,这一条规律或许就是一个好的开端。
  姚源一直记得在小行星带上时,那些科学家研究出来的外星植物使用方法时,他们所说的那番话,人类差的不是智慧,而是差在了累积上,这就仿佛一个成年人与一个婴儿比拼常识知识什么的,这肯定是无法相比,甚至婴儿连话都无法说出来。
  但是谁人能够知道未来呢?或许当婴儿成长起来后会是个天才,成为如爱因斯坦那样的科学家也说不定啊。
  所以姚源不慌,只需要能够在几百次的空间跃迁里得到能量与物资,或者在漂流几十年的时间里,人类科技累积到能够制造大型晶石反应堆时,那么就可以进行更多次的空间跃迁了。
  人类只要还活着,还延续着,人类文明只要还没有灭绝,那么未来总是有着无限多希望的,谁能够看得到未来呢?
  于是,当十一次空间跃迁后第三天凌晨时,在确认了这一次跃迁依然没有任何收获后,第十二次空间跃迁进行了,紧接着……
  在第二天凌晨三点左右,姚源才睡下不到一小时的时间里,忽然他的房门被人给敲响,同时摆在他床头的联络器猛地响起,姚源当时还以为船上发生了武装暴乱,让他已经提起了所有战意时……
  他却从门外来的几个军人那里得到了一个信息……
  希望号监控探测室,在经过了数十次的确认后,并且使用超级太空望远镜与精确拍照技术得到的确认……
  在希望号约摸两个月的飞行距离之外,在那里有一大片布满了上万公里范围的外星舰队残骸区域!
第二章:差距!
  所有的探测信息在当天凌晨三点半左右时得到了确认,确认人员有舰长姚源,及一大批的科学家,所有尉官级的军官,以及包括任涛,念夕空在内已经得到确认,并且登记在册的新人类。
  距离希望号的距离约摸有两个多月,准确地说,应该是两个月十二天零六个小时左右,根据中央电脑的计算,这个航行时间误差不会超过五分钟上下。
  依照人类二十一世纪三十年代的科技水准,对于大约相当于地球到金星的距离而言,其拍摄到的照片显像清晰程度已经相当之高,基本上已经可以看到大略的形态与金属外壳了。
  从拍摄到的照片上显示,这是一片金属碎片所构成的特殊“小行星带”,其范围绵延出了数万公里,其中最大的一些金属碎片仍然在发出着光芒,而之所以能够观察到这一片外星战舰废墟带,其原因正是这些最大的禁书碎片所发出的光芒。
  其中最大的一些金属碎片,从已经计算出的情况来看,基本上是希望号的三到五倍大小,当然了,是指体积,长度的话,希望号本身就有数万米,也即数十公里长短,这对于宇宙战舰而言已经是个相当大的程度。
  “……正如各位所看到的这样,先说一点,这些照片,数据,报告,全是A级机密,在没有解秘之前,任何人都不能够说出去,一会我会让人下发保密条例,违反规则的将直接受到军方法庭的审判,无须经过民事法庭程序。”姚源一开场先就说出了这番话,当场所有人心里顿时一紧,都在暗暗提醒自己注意着保密。
  当姚源坐在了首席位置上后,这才对其余人说道:“那么我们言归正传,我相信各位被人从美梦中叫醒,心情一定不怎么爽,不过这事也由不得我们,正是要紧,更何况这次的发现很可能是超越了以往任何一次的跃迁发现,其严重程度我想各位心里应该都有些底了吧?”
  “是的,一处废墟,一处外星战舰群的宇宙废墟。”
  姚源拿起一张清晰图片说道:“从拍摄到的图片上我们可以看到,在离我们约摸两个月十二天的航程外,有一片笼罩约摸数万公里范围的外星宇宙战舰废墟带,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这些宇宙战舰群已经彻底地崩溃粉碎,最小的碎片不过几厘米或者几十厘米大小长短,最大的其体积则比我们希望号还要大。”
  “我不是科学家,不是学者,甚至连研究生都不是,所以我不可能拍脑袋做决定……”
  姚源认真地看向了在场那些相关科学家们,他非常认真地说道:“首先,我要知道这只外星宇宙战舰群的科技含量,这个外星文明比我们人类先进了多少年?或者多少百年,多少千年,多少万年,这些全都要由你们来评估。”
  “其次,这只外星宇宙战舰群,其中还有完好的部分吗?我指的不是可以让我们人类占据与操纵的完好战舰,我是指……”
  说到这里,姚源的表情带着一些狰狞,他说道:“我是指,外星生物还有没有可能活着,他们是否还在操纵某只战舰,他们会不会可能对我们人类发起攻击!这个问题最紧要,请在最晚二十四小时内给我答案,一旦超过二十四小时,我将视情况进行空间跃迁的准备。”
  “除了以上两个问题以外,另外的问题,那就是这只规模如此庞大的外星宇宙战舰,他们来自于何处,将去往那里?是什么这只宇宙战舰会成为一片废墟,是从远处漂流至此?还是其毁灭地点就在这里?是宇宙灾难?恐怖星体?还是……”
  姚源几乎是一个字一句地说道:“遭遇到了别的文明的袭击!”
  “以上是我所需要的全部问题,请在最短时间内讨论后告诉我,这不是请求,这是命令。”
  姚源站了起来道:“我会立刻赶去监控探测室,在那里随时可能有新的情况出现,我准许你们使用任何资源,人力,物力,所有实验室全部开放,希望号内所有的仪器全部可以使用,不要怕能量损耗,希望号别的不多,但能量可以任凭你们使用。”
  “好了,各位先生们,开始吧,记住一点,这事关系到我们人类的未来!”
  是的,这关系到人类的未来……
  在监控探测室内,姚源再一次确认了自己的话语,这一次的跃迁发现,真的可能关系到人类的未来。
  因为宇宙中不存在风化等现象,所以眼前这些可能已经是几十年,几百年,乃至几千年前的外星宇宙战舰群,它们依然保存得异常完好,而通过希望号中央电脑的模拟画面,将最大几块金属碎片进行了模拟推理,其形状,所在位置,漂流方向等等进行了计算,最终得到了数副可能的还原图。
  这是……
  多么宏伟壮观的一艘宇宙战舰啊!
  这是一个椭圆形的超巨大人造星体,是的,已经不是战舰了,这简直是一颗星体!
  这艘担任着主舰作用的巨大星体,其直径最长处约摸有一千四百余公里左右,呈现出一颗椭圆形态,而在其周围,则是一艘艘一两公里直径的扁圆形战舰,至少也有数百艘之多。
  这样的一只外星战舰群,宏伟得简直难以想象,特别是那艘主舰星体,光是这一艘,便足以对人类产生一种压迫性的感觉了……这是人类目前科技无法想象的科技层次,科技巅峰!
  光是这一艘,若是航行到了太阳系中,可能只需要一个月时间,不,一个星期时间,便足以毁灭人类文明了,当然,更大的可能是在这艘超巨大星体战舰对人类宣战后,人类在几天以后就可能全体投降,只要这些外星人不对人类进行灭绝式的屠杀,而且还稍微保留一些人类的自居地,那么投降的可能性超过百分之九十……特别是在核武器很可能无效的情况下。
  姚源看着屏幕上的模拟还原图,他心里对于自己之前的说法越加肯定,是的,这一片外星战舰废墟对人类太重要了,一定要得到它!这很可能是人类走入宇宙后最重要的一次跃迁发现,其重要程度甚至超过了外星植物!
  打个简单的比喻来形容,外星植物的科技层次太高太高了,已经高到了人类即将视之为魔法或者神迹的程度,可以说,在目前希望号上任何一个科学家有生之年,很可能都无法解析出哪怕一丁点的外星植物科技来,其科技层次应该与空间跃迁技术相等吧。
  而眼前这批外星宇宙战舰群废墟,它们的科技层次……绝对不会超过人类数万年或者数千年以上,最多超过几百年了不起,若是可能的话,其中很可能可以发现导致目前人类科技层次飞跃的技术。
  旁的不说,这只外星宇宙战舰群,它们战舰的金属材料,光是这个很可能就可以导致人类现有金属工艺产生质一般的飞跃。
  然后是通讯设备,宇宙航行引擎,各种宇宙探测监控设备,甚至宇宙战武器……
  这些东西全都有可能被人类所吸收,那怕十年内无法掌握,但是最基本的解析总可以做到吧?那么一年一年的解析累积,直到彻底掌握其科技层次为止!
  (只要确认了这只外星战舰废墟没有了外星生物,没有了大体上的危险,那么这些外星战舰上所携带的科技……我们一定要得到!)
  姚源紧紧地握住了手掌,其用力程度甚至将指甲都镶入了肉中,鲜血丝丝流出,但是他居然都没有注意,他的全部心神已经放到了眼前所观察到的画面上了。
  此刻已经是早晨七点左右,所有知情者丝毫不知疲倦地在讨论着,计算着,或者观察着,事实上,不光是姚源知道这处外星战舰废墟带的意义,在场的人至少有九成以上也知道其意义所在,每个人兴奋得简直连眼睛都是透红色的,特别是那些科学家们,他们简直比打了鸡血还要兴奋,这种表现已经不是所谓打鸡血了,这是打了鸡血,狗血,羊血……所有血液后的表现。
  直到早晨八点多钟,早饭食物已经送到了各个人员手中时,姚源得到了第一份报告,事关于这只外星舰队科技含量层次的报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2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