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宇宙时代(校对)第1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8/235

  姚源对王光正倒是放心得很,包括了防御军与星际战团的军事训练与建设计划几乎都交给了他,而他本人现在正在对着另一件事头疼……
  “太多著名的科学家了吗?”
  姚源看着手上芭比递过来的这份名单,上面显示了这剩余两千多人中的科学家数量,是的,只是科学家数量,研究人员及技术人员还在之外,光科学家数量就有近七百人左右,其中包括了之前与王光正交流的费斯安特博士,著名的金属工艺方面的专家,以及曾经地球上著名的各个大科学家,涉及的行业与项目几乎遍及了大部分人类二十一世纪的高新科技领域,其中还包括了希望号在地球上未曾搜罗到的卫星,火箭,以及太空站等建造人才。
  而且这近七百人中,有至少六十多人名气极大,在希望号上只艾尔仑,西勒卫,加仑菲特等少少数人能够和他们匹比,虽说名气并不完全代表实力,但是在同一科学小组中时,名气大的人的话,往往更具备着权威性。
  所以当这六十多名气极大的科学家加入之后,对希望号原科学体系的冲击将会极大,特别是已经开始划分出了阶级与职称的科学家体系来说更是如此,虽说是能者居上,但是因此而闹成分裂与不和谐,这对希望号的科学体系来说可真是大麻烦。
  这正是目前让姚源头疼的事情了,不过还好他还有机会补救这一切。
  毕竟目前希望号的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到了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后期了,比起当初的地球科技先进了数百上千年,无论是氢聚变技术,还是高斯技术,超电磁技术,乃至目前对希望号来说都是高端的能量凝聚技术,曲率航行技术等等,这些都是希望号在这十几年宇宙航行里,通过各种方式得到的与自己破解的,光是其理论文献就可以堆满一个大型图书馆,这些也足够诺亚一号的科学家们学习一段时间了。
  趁这段时间,让这些在地球上就享用盛名的大科学家们,与希望号的科学系统进行磨合,也让他们彼此熟悉熟知,毕竟都是人类,这点小困难应该还是可以克服的。
  姚源在名单上写下了他的决定,先让这些科学家们休养一段时间,然后再让他们逐渐接触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后期的知识,这样慢慢一步一步走来,走路的步子不能够跨大了,不然容易卡到蛋。
  接着姚源又拿起了第二份文件,这是卫生部递交上来的文件,上面是针对诺亚号三千多人的健康状况进行的评估,基本上来说,这三千多人只是虚弱与受伤不等,大的疾病,传染病之类还是没有,不过这些人中年龄最大的已经近七十岁了,而且是以正常人类八十岁的寿命极限来计算的骨骼年龄,这一批三千多人急需要使用基因共振技术。
  只是目前希望号正处于技术急剧革新的阶段,基因共振技术也已经出现了第二代,是二级宇宙文明巅峰所拥有的新技术器械,不过因为技术不过关,成品率极低,再加上希望号对于质量的严格把关,所以到目前为止,每个月最多只能够接受三十到五十名人员使用这种新一代的基因共振技术,若是要让诺亚一号全部人员使用这种优化的基因共振器械,即便把所有名额给他们开放,那也非得好多年以后去了。
  这事却是为难……
  因为根据科学研究,年龄越小的人使用基因共振技术,所得到的效果也就越好,而像那种七八十岁的人去使用,也不过延寿三四十年罢了,决计不可能延寿一倍左右,而新一代基因共振技术的优异性能正在于此了,能够很大程度上化解这种难题,所以这种基因共振器械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最是适合。
  只是基因共振基因使用越多,基因本身会对基因共振产生一种惰性,也即是效果越差,所能够延长的寿命也就越小,而这正是为什么使用基因共振后,只能够多延长寿命八九十年的原因,正是因为连续使用后,基因本身会产生对共振的一种惰性反应,否则的话,只要拥有基因共振技术,人类便可以一直存活了,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正因为如此,对于年龄越大的人来说,新式基因共振技术便越加重要,而诺亚一号的大量科学家与研究人员正是这样的人……
  “……责成工业部门停止一切其余附属行为,全力开发和制造新式基因共振器械的命令,同时空出所有年龄在五十岁以下的人员名额,将其新式基因共振器械使用名额交给诺亚一号五十岁以上人员使用,此命令于今日生效……”
  另一方面,且不说诺亚一号的新人类及大量军事人员的去向,又或者是希望号对于这三千多人的安置问题而头疼,却说诺亚一号的民众们从免疫结构出来后,进入到了希望号的下几层民众居住区,他们也是相当的有感触。
  在生命星球上逃亡的日子有多窘迫?吃没有着落,有一顿无一顿,喝没有着落,全靠蓝色贝雷帽成员在四处寻找干净安全的水源,安全没有着落,每天都担心受到看不见的外星章鱼的袭击……
  总之,在那样的情况下,活下来已经是非常奢侈的一件事了,根本别谈什么享受之类,能够有一件安静安全的床,能够睡一个好觉,这已经是当时所有人心里最大最奢侈的享受。
  直到这一刻,走在坚固银色的金属地板上,看着面前的人山人海,到处都是安静祥和的人类,这样的感觉……让从免疫中心出来的人群都不由自主落下泪来。
  他们都已经拿到了自己所分配房间的钥匙,也拿到了自己的身份卡与政府补贴的每人两千元人类币,当然了,现在他们还不知道人类币的购买力,所以也并不觉得这两千多元到底算多少,不过这份心意他们还是感受到了,有自己的房间,有完全正规化的身份登记与身份卡,有政府补贴,虽说才加入到希望号中,但是这些举动无疑已经让大部分人对这个政府产生了好感,所以当他们离开免疫中心时,要么三五成群地去到自己的房间,要么单独地离去,又或者是想要在希望号里逛上一下,感受一下这艘与诺亚一号截然不同的宇宙飞船,也见一见在宇宙中据说生存了十几年的人类们。
  玛瑞安·比斯是地球上著名的大物理家,他也参与了诺亚一号的外星殖民计划,并且携带了其老伴与一个同为科学家的儿子,还有儿子的媳妇一起来到了生命星球上,只是在之后的诺亚一号失落与大逃亡中,他的亲人都已经死在了那些浩劫中,到现在为止,他已经是孤单的一人了,现在他就走在希望号的第三层某条街区上,正在边走边看着,也顺带的仿佛在散步一般。
  希望号的民众区给了他太多的意外,这里的民众数量不少,甚至可以用很多来形容,他们仿佛已经完全适应了这样的金属舱内结构,不但划分出了居民小区,还有商业街与休闲区,更还有许多盈利性质的店铺什么的,若是不看这明显的宇宙舱结构,还真是标准的城市建筑体系啊,而且这些民众脸上都是带着平和,哪怕是急急赶路的人,也都是普通的工作焦急罢了,丝毫没有那种在宇宙里朝不夕保的恐怖……
  就在玛瑞安·比斯继续观察四周时,忽然一个有些耳熟的声音响了起来:“是……比斯教授吗?”
  玛瑞安·比斯连忙看了过去,他看到了一个很眼熟的中年男子,但是他确信自己并不认识这样大约三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才对,所以他就疑惑地看了过去。
  这个中年男子先是露出了惊喜的表情,当他看到玛瑞安·比斯的惊讶与疑惑时,他才恍然大悟地摸了摸自己的脸道:“比斯教授,我是艾尔仑,英国的艾尔仑,在美国的学术交流会上我们认识的,之后我们通过信……我变年轻了,是因为基因共振技术,对了,你还没使用那东西吧,用了之后你也会变年轻的。”
  玛瑞安·比斯又仔细看了起来,片刻后他才惊喜地说道:“是艾尔仑博士吗?没想到你居然会在这诺亚二号上……哦,是希望号上,真是感谢上帝啊,现在你和你的家庭怎么样了?”
  艾尔仑这时已经握住了玛瑞安·比斯的手,他向周围看了看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我知道前面不远处有家酒吧,那里的葡萄酒味道很不错,我们去喝一杯吧,另外我也想听听你们诺亚一号上发生的事。”
  玛瑞安·比斯也很是想了解一下这艘陌生的希望号,当下也不迟疑,就随着艾尔仑向着酒吧而去……
  而这样的一幕,发生在了希望号好些个地方,科学家们虽然有各自的国家,但是科学本身是无国界的,特别是在二十一世纪这样的“地球村”时代,而在这样的一幕一幕中,诺亚一号仿佛水滴一样融入到了希望号这个湖泊之中,除了少许的涟漪以外,并没有任何别的波动产生。
  而对于诺亚一号的三千余人来说,全新的宇宙生活正在开启……
第三章:破译
  德玛拉是曾经地球上着名的电子程序专家,而且他的电子程序所涉及到卫星,空间站,以及宇宙战舰之类,最早的诺亚一号二号中央电脑程序都有他的参与,当然了,他也是诺亚一号的乘员。
  德玛拉觉得自己相当幸运,是的,虽然在生命星球上朝不夕保,几度丧命,但是他毕竟活了下来,而且最幸运的是,他的妻子和八岁的女儿都活了下来,在这三千多人中……不,在原本的数万诺亚一号乘员中,像这样的家庭真的是只有几户而已,当他们来到了希望号后,德玛拉已经发誓自己将成为最虔诚的信徒,以此来感谢上帝对他们一家的恩赐……当然了,也会感谢希望号政府的。
  “……地球已经没了,人类所有政府也没了,我们人类剩余的只有这个希望号政府,我想尽快的加入到适合我的工作之中,当然了,我希望能够理出一份适合我的合同来……”
  这是德玛拉通过电子邮件向着希望号电子科研部发送的信息,自他和他的家人离开免疫中心已经过去了半个月左右,这段时间以来,先是搬到新家,一个幽静小区的某栋楼房中,两室一厅,房屋不大,不过作为一个家,这已经足够让人感觉到温馨了。
  再加上小区本身的建设也很好,邻居们礼貌热情,小区中居然还有不少的绿化植物,交通也很方便,出门只需要通过两个通道便来到了商业步行街,还有四个通道远的一处虚拟环境休闲中心,在这半个月里,所有的一切都让德玛拉和他的妻子与女儿满意。
  唯一不满意的,就是希望号政府发放的补贴已经使用了四分之一,毕竟不管人类币再怎么坚挺,作为一个新家,有太多东西需要购买了,况且他和他的家人们已经好久好久没吃到上等牛排与红酒,还有一些上等雪茄,这些也都消耗了些金钱,才不过半个月而已,存款已经只剩下一千五百多元,不由得让德玛拉不心急。
  本来德玛拉以为他和那些科学家们,会像是诺亚一号的军方人员那样,由政府统一规划他们的行程和工作,毕竟曾经在地球上就是如此,像他这一类的人员,本身的工作肯定是不自由的,但是谁知道等了半个月都没音信,他这才急了,在买了几份报纸后,这才通过上面的电话找到了这家与他职业对口的部门。
  在德玛拉发完这段信息后,他妻子从身后递了一杯咖啡过来,他顺手接过喝了一口,忽然惊喜地说道:“味道很醇厚啊,是现磨的咖啡豆吗?”
  他妻子是个三十岁左右的美丽欧美女性,她温柔的笑着道:“是的,今天去买菜时,看到这新上市的咖啡豆,本来不想买的,可是看到买的人很多,已经快没了,所以忍不住买了少许,没想到味道这么醇厚,比我们在地球上喝的特供科纳咖啡豆味道还要好,真没想到,在这飞船上可以生长味道这么正宗的咖啡豆,该不会是从地球带来的存货吧?”
  德玛拉又品了一口咖啡,他这才说道:“这艘飞船真难以想象是我们人类的诺亚二号啊,外表虽然没大变,但是内里真的已经是天翻地覆,而且这里有多少人啊,报纸上的每日人口统计显示,到今天为止,已经有人口二十四万六千多人,要养这么多的人口啊,地球上带再多东西能顶什么用?要知道这艘飞船可是已经在宇宙里航行了十几年了啊,再有什么携带的东西也早就吃光了,这些必然是在飞船上出产的东西,毕竟……这艘飞船已经是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后期了啊。”
  就在夫妻俩说话交谈,并且正说到这咖啡豆很昂贵,一千克居然要价一百七十多人类币时,忽然从电脑上传来了一阵轻微的铃响声,二人转过头去,就看到从电脑屏幕上飘出了一张小小的邮件图片,看起来仿如实物一样。
  两人都已经是见怪不怪了,这是希望号的3D影像技术,初见时很是惊奇,可以脱离投影设备直接出现于虚空中,和地球上那种伪3D影像截然不同,不过使用之后也就习惯了。
  德玛拉伸手点了一下这邮件,接着一大段英文便出现在了电脑屏幕前,而他和他妻子都看到了这封电子邮件里的内容。
  “……德玛拉先生,我们已经收到了您的邮件,对于您工作的热情我们表示十分的欢迎,正如您所说的那样,现在我们人类只有希望号这么一个家了,我们必须用我们的热情与努力来保护它……”
  “……目前我们的科研小组正遇到一个大难题,正需要像您这样的著名人士参与研发,若是可以的话,请于明天早上十点时,到希望号第四层XX区XX号面试,我们将为您准备一份绝对值得惊喜的大合同。”
  德玛拉和妻子彼此对望了一眼,他们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惊奇,本以为连续被空了半个月时间,是希望号并不需要他这样的人员,毕竟他的思维依然停留于地球二十一世纪的科技层次,所以他本对这一次的邮件发送没有抱什么太大的希望,但是谁知道,这前后不过数分钟,居然对方就已经回信了,而且言辞间,似乎对他早已经期待许久的样子。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政府不直接征召他呢?
  此刻在电子科研部中,作为领衔职称最高的王大丙对于姚源的命令也是不满得很,说什么不能够主动征召诺亚一号的科学家与研究人员们,甚至包括技术工作人员都不行,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适应希望号的生活,还有抚平他们在生命星球上的心灵创伤云云,除非其主动要求加入某个工作小组,否则将绝对禁止联络他们。
  作为希望号人工智能之父,并且被喻为除耳语者以外最强的科研人员的王大丙,他在希望号的地位已经急剧的提升,不但成为了所有电子程序小组的组长,更是在姚源面前也能够说得上话的人,所以他自然可以看到这次的诺亚一号救援人口名单,上面显示的四十余名电子程序人才,那可真是让他觊觎得很,而德玛拉正是其中的一员,不,准确地说应该是四十余名人员中最让他期待的一人。
  虽然因为科技层次的提升,现在的德玛拉肯定是比不过任何一个普通研究人员的,但是科研界其实才是最考量智力与天分的地方,所谓的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百分之一的天分,这才等于成功,其实在科学界来说,那百分之一的天分所占据比例应该至少在百分之七十以上才对!
  真正的科学家,应该是十来岁就已经天分才气过人,接近二十岁已经开始出各种研究成果,待到三四十岁时,已经可以躺着享受一辈子的了,而仅仅四十出头的德玛拉,正是这样的一个天才,只需要给他极短的时间,将目前希望号的科学知识补充一下,他所能够起到的作用,岂是那些普通的研究人员所能够比拟的?
  所以当王大丙接到了德玛拉的电子邮件后,其兴奋程度简直难以形容,特别是他目前正遇到一个天大的难题时,就更需要大量的有才能者加入了。
  当王大丙发完电子邮件,在几分钟后收到了德玛拉确认的回信后,他心满意足地回到了大厅中,在那里摆着一具银白色外壳的巨大金属造物,甚至因为其太过高长,所以不得以将其平放了起来,但是即便如此,依然需要搭乘梯子才能够去到其顶端上。
  这正是王光正他们在生命星球上得到的原住民,那三级宇宙文明初级的中央电脑,而在得到这中央电脑后,便直接送到了这希望号第四层的科研基地来了,事实上,此刻在这个基地外就有十名星际战士二十四小时的把守着,就是怕有任何可能将其损坏或者盗窃。
  王大丙看了看这台巨大造物,又看向了在这台造物旁的上百名人员,他叹了口气,走到了队伍中,看着这段时间以来的成果。
  这台中央电脑使用的能量是电浆能,希望号虽然已经可以创造这种能源,但是能源互换效率太低了,毕竟希望号目前还没到使用电浆能的程度,而要启动这台电脑,希望号已经使用了八成以上的电浆能转换器,但是……这一切不过是开始罢了。
  这台中央电脑的内部数据,使用的也是量子态数据,但是因为语言体系不同,以及量子系程序的测不准原理,更还因为在这台中央电脑里居然有一个人工智能母体存在着!
  这正是王大丙目前最大的难题了,若是摧毁了这个人工智能,那么里面的信息就可以说是全部格式化了,但若是保存这个人工智能……作为非人类制造的人工智能程序,就仿佛一个定时炸弹一般,随时可能引爆希望号,这是无论任何人都无法接受的事情。
  那么现在的难题就在于……
  他该怎么办!
第四章:代码:黑暗
  “量子态程序?超越0和1的新式程序?人工智能系统?测不准原理?”
  德玛拉看着手里的资料,他越看越兴奋,那种仿佛看到宝山和希望的表情,让周围人都是会心一笑,想当初他们看到二级宇宙文明的大量资料文献时,其表情比这还要可怕,那简直可以用仿佛要杀人来形容了。
  德玛拉略约翻看了一下手里的资料,接着他很郑重地站了起来,对着王大丙说道:“王院长,请务必让我留在这所研究院里,不过目前我可能无法帮上什么忙,请给我三个月……不,请给我一个月时间,我会在这段时间内尽快跟上你们的研究进度。”
  王大丙顿时微笑了起来,他握着德玛拉的手道:“非常欢迎德玛拉先生的加入,我们研究院的进度肯定可以得到保证,另外这些资料中有些目前还没有对平民解禁,所以希望德玛拉能够做好保密条理,另外这份合同希望德玛拉先生能够看看。”
  说话间,王大丙已经递出了一份合同给德玛拉,而德玛拉则认真地看了起来。
  说起来,这点也是欧美社会与中国社会的不同点之一,那就是对于财富的态度,中国这边即便是爱财,也会避讳讨论,而炫富则被认为是不道德的行为,而在欧美社会的主流观点,则是财富只要是合理合法赚取的,那么就是一种正常的荣耀。
  而德玛拉此刻面对自己以后的福利待遇,他肯定是异常认真地查看着手上的合同。
  这份合同异常优渥,首先给予了德玛拉院士的职称,这在这电子研究中心里,也只有五人才有这个职称,其次给予了德玛拉所有的院士福利待遇,比如一间独立的小型研究室,以及配备其手下的研究人员与实验生,同时也给予其每年多少额度的资源调配率,同时每月的工资数也一并写在了这份合同上,而且上面的条款极多,还包括了每年的带薪休假时间,以及家人所享有的社会福利等等。
  这一款合同让德玛拉极其满意,特别是其工资额度,要知道经过了这快一个月的生活,他已经知道了人类币的购买力了,这样的工资可以让其一家生活得非常优越,而且还可以每个月存下至少一半的存款,或者去弄点什么投资也没问题,总而言之,这份合同让他非常满意。
  所以没什么迟疑,德玛拉已经签下了这份合同,接着,他便以院士的身份带薪学习,将在一个月后开始正式工作。
  而在送走了德玛拉之后,王大丙并没有休息下来,当天晚上又一次熬了夜,对于这个人工智能的难题并没有得到什么解决,依然还是那两条老路,一是暴力破开了这个人工智能,内部的信息能够保存多少全凭运气,二是保留这个人工智能,然后通过某些办法得到它拥有的信息。
  “到底应该怎么办……”
  王大丙依然如往常一样在实验室内熬到了深夜,这已经是他的个人习惯了,在这夜深人静时最适合于思考,而这样的做法正好印证了外界对他的评价,唯一能够和耳语者匹敌的普通人,其勤奋与天分恰好是成功的秘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8/2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