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校对)第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556

  从1901年第一辆汽车被奥地利人带入外滩租界开始,中国进入从畜力向机械出行转化的社会。再过一年,当时中国社会的实际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拥有汽车的人。可惜这辆汽车没能发挥应有作用,便被封存了起来,就因为大臣们上书反对说司机怎么能坐在太后前面,有失皇家尊严。这在兴建铁路被认为是破坏风水的旧社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不足为奇。
  进入民国时期,汽车已经成为达官贵人出门的奢侈品,少帅张学良成为中国第一个组织生产汽车的人。1931年,仿制美国车型成功,命名为“民生牌”汽车。虽然核心设备都采购自外国,但至少有了中国人自己的汽车牌子。可惜九一八事变,少帅丢掉了东北,造车也便成为昨日黄花。
  解放建国后,在苏联援助下,一汽正式建立起来,标志中国正式拥有了自己的汽车工业。新中国第一辆汽车“解放”大卡车,第一辆轿车“东风71”(后改名为红旗)正式下线,自主民族品牌站上了历史舞台。当时的一汽可比丰田要强多了,可惜随着时间流逝,丰田不断成长现在已经是许多个一汽的分量,吊打一汽不在话下。
  随着国门打开,改革开放来临,1979年第一个中外合资汽车企业由首汽和美国克莱斯勒签约成立,jeep品牌进入中国。但在中国混得最好的还是大众,桑塔纳是中外合资生产的第一辆三厢小轿车,由此奠定了广大中国人对汽车的审美概念:Jeep就是越野车,桑塔纳就是小轿车。
  1994年,中国第一次颁布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除了对中国汽车产业做出全方位规划外,还第一次提出了鼓励私人购买汽车的概念,为日后汽车进入千家万户扫清了障碍,从此中国真正开始进入汽车社会。
  1997年,全国一共生产了158.2万辆汽车,其中轿车比例为31%,达到48.7万辆。
  看着中国汽车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韩皓内心掀起阵阵波澜,作为民用工业含金量最高的产品,汽车是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的象征。但凡世界上工业强国,美国、日本、德国无一不拥有自己的汽车名牌,将来中国要想重返世界之巅必须要有自己的汽车名片。
  “汽车是现代文明社会的象征,看着中国汽车工业一路风雨前行,我作为观察者很庆幸能处在这个朝气蓬勃的时代。我们国家以”三大三小“为主导,初步建立了统领全国的汽车工业体系,零配件企业初具规模,商用车和乘用车种类逐步齐全,市场换技术方针达到了初步目的。可以说,取得现在的成绩和国家的政策扶持和巨大资源投入是分不开,眼前在国内市场上规模的企业都是国企,汽车尤其轿车领域更是国企一统天下。”
  果然不愧是大报社的主编,在主持人询问自己看法时,陶复知拿起话题很快侃侃而谈。
  “我们国家的汽车政策应该学习韩国经验,由国家对民族汽车行业进行扶持,重点打造几大汽车集团,形成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联合体。现在我们的‘三大三小’就具备了雏形,国家应该加大扶持力度,鼓励他们进行联合兼并形成世界性的汽车集团,努力成为‘6+3’集团军中的一员。”
  “6+3”是到1998年为止,汽车行业经过近百年的竞争兼并,剩下的全球性汽车巨头。“6”是指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标致-雪铁龙、大众、雷诺-日产汽车集团,它们旗下有众多子牌子。好比大众集团,除了大众品牌外,还拥有奥迪、斯柯达、西雅特、保时捷等子品牌。
  “3”是指独立汽车品牌公司丰田、本田和宝马,他们专注自有品牌,集团下没有其他子品牌。这只是相对来说,丰田还是拥有自家高端品牌凌志,宝马并购了英国罗孚汽车。
  从80年代开始,世界汽车巨头们陷入了一种规模性焦虑,有扩大产能提高销量规模的冲动,因此纷纷兼并联合壮大以防被他人吞掉。可惜这种肥胖更多只是虚胖,品牌间整合很不顺利,如奔驰和克莱斯勒、宝马和罗孚等都内耗严重。
  在“3”之外,应该还要加上韩国现代集团,其刚借助亚洲金融危机整合了本国的起亚汽车,凭借销量足以挤进“3”之内,今后会成为“6+4”大格局。
  “在这个过程中,国家要为国内汽车大集团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在某一特定时期提高门槛不允许民营企业捣乱,我认为是非常合理的产业政策。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最在行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为了进入‘6+3’集团目标,民营企业受一些委屈是可以理解,优先保证国企发展壮大才是正道。就好像一场马拉松,国企已经跑了大半路程,很快就要追到国外第一集团,这个时候更应该为国企摇旗呐喊,而不是把时间资源浪费在依旧处于起跑线的民营企业。”
  台下观众一时被陶复知满嘴的大道理唬住,觉得这个主编说的好像挺有道理。
  “当然,我并不反对民营企业进入汽车行业,我只说在特定阶段有历史局限性,将来我们国家汽车行业发展壮大了,民营企业说不定可以寻找到某一细分市场进来。总之在当前国情下,我认为民营企业进入汽车领域不理智也不科学,我们应该举国之力扶持国有大企业集团发展,让其成为世界性的巨头企业。”
  这一次,陶复知终于把自己的观点进一步阐述完善,一句话就是国企优先,民企不应该在这个时候进来捣乱。
  “陶主编说得有一定道理,但我肯定不同意他的看法。我承认国有汽车企业为中国的汽车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国家对其扶持也是应该。但现在问题是我们的汽车政策有两大误区:对外过度开放和对内过度管控。
  对外过度开放就是为了尽快弥补资金和技术不足,我们纷纷邀请国外汽车巨头来中国合资建厂,并为此提供了许多土地和税收上的超国民优惠政策。大众来了、通用来了、雪铁龙来了,它们纷纷和我们国家三大汽车企业合资。另外丰田、福特、奔驰等正在全国各地考察,可以说‘6+3’进入中国是迟早事情。许多国有汽车企业正排着队等着和国外巨头们合资,现在合资已经是国内汽车行业的潮流。
  对内过度管控就是国内其他没进入汽车目录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想进入汽车行业是难上加难,尤其是7字头轿车目录,没有一家民营企业能够挤进去。民营企业相对国企,在资金、技术上存在一定差距,但你不能因此就断绝了民营企业进入的道路。大家都是中国人,国企是中国人,民企也是中国人,为何同为中国人,却享受着天差地别的待遇。我们的慈禧太后,曾经说过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简而言之就是宁赠友邦,不予家奴。结果把大清的江山都断送了,害得中国差点被列强分割殖民。
  以史为鉴,现在的汽车政策可不能重蹈大清亡国的悲剧,如果禁止民营企业进入汽车行业,那么中国的汽车行业很有可能成为第二个大清国,任由国外列强在中华大地上跑马圈地,我们将再次成为殖民地!”
  既然说开了,那韩皓也不怕得罪人,他痛痛快快把憋在心里许久的话都说了出来。尤其是把现在的汽车行业比作亡国的大清,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台下的导演和制片人都在心中捏了一把汗。但他们和台下的观众们又隐约觉得很爽快,感到韩皓说得很对,比那个陶主编要高明多了。
  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观点的碰撞才会引起思想的火花,这正是对话节目的目的所在。尤其这场火星撞地球的对轮,恐怕会在国内思想界引起轩然大波。一定要把韩皓的话完完整整播出来,收视率我要,节目的影响力我也要,一定顶住台里的压力,制片人在心里默默地想到。
  “其实陶主编混淆了一个概念,就是国企发展壮大和允许民企进入汽车行业并不冲突。好比马拉松赛,国企们已经抢先出发,一直走在前头,民企还在起跑线,谈何而言我们捣乱了,挡住了国企的路。挡住国企前进的路明明是外资汽车企业,我们可不愿意背这个黑锅。中央说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民企和国企间应该是亲如兄弟的关系,血溶于水骨头连着筋的关系。既然我们都有把中国汽车行业搞好的愿望,就应该是兄弟齐心,一起在赛场上跟外资企业竞争。国企跑得快,我们民企在后面加油鼓劲,万一将来国企跌倒了,那还有我们可以上前扶一把。人为主观地把两者关系曲解甚至割裂开来,都是非常不负责的态度。作为小弟,我们羡慕尊重国企老大哥,怎么会不顾大局而捣乱呢?要捣乱,至少要有相应的实力,但现在看,有哪一家民营汽车企业有能够和国企扳手腕的能力?”
  韩皓一把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到演播舞台中间面对着台下观众继续说道。
  “我们民营企业不奢求国家提供政策,也不奢求国家提供资金,我们只有一个小小的希望,就是希望国家能给我们一个机会,一个堂堂正正进入汽车赛场和国企、外企同台竞技的机会。我们愿意做一条鲶鱼,搅动汽车市场这摊浑水,为广大国人寻求更多的福利。将来输了、失败了、破产了,我们都一己之力承担,绝对不麻烦国家出面替我们收拾残局!”
  话声刚落,底下观众们就发出热烈掌声,韩皓的演讲征服了他们的内心。
  在最后主持人让现场观众进行观点投票选择时,站在韩皓的这边的人群大获全胜,他们都用自己的脚步选择了认为正确的方向,也让韩皓感受到人民选择的力量。
  至于一开始所谓的赌局结果,大家好像都已不在乎,弄得陶大主编本想趁此搬回一局的期望落了空。
  结束前主持人还是公布了韩皓落败的结果,引得现场观众发出一片哀叹。不过听到双方又达成了下一次赌局,观众们纷纷举起拳头为韩皓,也为华夏厂加油,来年一定要胜利!
第一百三十八章
二代上市
  新任总理上台后第一把火就是推行机构改革,自中央开始压缩政府机关部门数量,因此主管汽车的机械工业部也从部变成了局,现在改为机械工业局。它和电子工业部一起撤并为局,然后两者合二为一成为新的信息产业部。信息产业部下辖机械工业局和电子工业局两大部门,隶属关系改变,原先分管的职责没有变动。
  “宁赠友邦,不予家奴!”
  一向低调的韩皓在央视平台上公开炮轰国家的汽车政策,得益当时宽松的舆论管控,央视一刀未剪把现场实录完整播了出来,这马上在全国引起了舆论风暴。
  新华社马上跟进刊发由李国安主笔的社论,“市场经济下政府市场准入应当一视同仁,所有制性质不应该成为原罪”,他在文中呼吁国家放开对汽车产业目录政策的把控,应该从准入制变成注册制,给无数像韩皓这样的民营企业家松绑,允许他们参与重点市场竞争。
  紧接着《安淮日报》也发表了评论,“市场应该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平台,而不应该成为垄断者的安乐窝!”
  安淮省现在上马轿车项目已经快生米煮成了熟饭,买来的福特二手发动机很快就会点火成功,委托台湾厂家建造的模具也顺利完成,不出一年就能让自己的轿车项目呱呱落地。虽然有安淮省政府背书,但向国家申请7字头目录却被一口回绝。趁韩皓开炮的东风,安淮省也为自己的项目趁机呼吁。
  远在东北的《辽阳日报》也竟相呼应,金仰勇出手了,社论“充分的竞争才能最终让消费者得利”。他的M1正道轿车刚完成了全球零部件招商,光预定金就出去了1个亿美金,轿车项目同样呼之欲出。在这样的好时机,华晨系也开始发出相同的声音,要求国家放开轿车目录。
  作为华夏厂的婆家,《浙海日报》也刊登了文章,“放开竞争不可怕,可怕的是打着竞争旗号的不开放!”
  华夏厂寄托了浙海省进入汽车产业的希望,如果这个时候不出来支持,那还什么时候。
  在此背景下,央视又连续播出了汽车产业政策相应的节目,邀请了不少专家学者在正反两方面评论,一时之间对中国这个汽车产业政策大有口诛笔伐逼宫之势。
  作为重大舆情反馈,韩皓引起的舆论也反馈到现总理的办公桌上。
  “这个小韩厂长,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他为自己的利益奔走相告,可以理解。全国经济一盘棋,国家在产业分布上必须有所取舍,不能任由地方一窝蜂乱上项目,搞出经济局部过热。市场经济必须要由中央政府调控,不然很容易出现经济失调危机。现在我们的策略是在加入WTO以前,把国企改革完成,不然届时很容易被外资冲垮我们的经济命脉。”
  媒体、地方纷纷呼吁改革现有政策,总理为此专门召集了信息产业部的主要领导开会,明确今后工作的重点。
  “他们要求放开产业目录有一定合理性,我看除了汽车行业,想必其他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也会有同样的呼声,你们回去后组织课题小组进行论证,待结果出来后我们再决定是否对产业政策进行调整。据我们之前综合分析,加入WTO后汽车行业是最容易遭受冲击的领域,国家肯定要在这里有所保护。汽车产业是我们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宁可步伐慢一些也不能出了乱子。”
  结合众多专家学者的报告,占据国民经济GDP5%以上,带动了8%就业机会的汽车行业,是加入WTO后和农业一起可能成为中国最危险的行业。毕竟我们国家的汽车水平和国外相差了三十年,合资以后情况才略有改变,代差在进一步缩小。汽车领域开放是我们和WTO谈判的重点内容,外方要求中国开放市场,不然就不同意中国加入其中。在这样推断前提的影响下,总理内心还是倾向于优先发展国企,倾尽全力形成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的力量。至于民营企业,一时半会是来不及讨论。
  “宣传部那边我会打个招呼,让他们把这个话题冷处理。国企改革和三年脱困是重中之重,一切因素必须为此让路,这点没得商量。我在中央立下军令状,改革不成功我提头来见,不然将来外资进来打垮我们经济,我就是国家民族的罪人!”
  直接来自国务院的一桶水把全国各地要求开放汽车管理目录的大火浇灭,韩皓本想寄希望于此次上书能讨个说法,最终还是一切照旧。国家继续扶持各大国有汽车集团,力争在加入WTO前把它们打造成能够抵御风雨的航母。
  得知结果后,要说不失望是不可能,韩皓独处时会有深深地失落,但作为华夏厂的掌门人,他在外人面前不得不继续表现出对进入轿车领域的信心。
  “我对未来充满信心,轿车不让干,我们就先干其他,打好基础将来民族轿车必将会有我们一席之地。”
  个人面对庞大的国家机器,只能是顺势而行,韩皓要想以华夏厂挑战国家权威无疑是以卵击石。事在人为,一时的挫折算不上什么,韩皓在心里为自己鼓气。
  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他不再动辄喊出“敢赌未必输爱拼才会赢”的口号,而是默默地想方设法应对,实在不行就绕道走,反正他不相信国家会一直对民营经济紧闭大门。这次舆论风暴中,有众多人和力量都出声支持自己,说明自己的诉求合理,顺应时代潮流。
  6月18日,华夏厂准备举办华夏之光二代新车上市仪式,这次上市的一共有两种五座、七座两种6款车型,分别对应了入门、舒适和豪华三种层次。
  在延迟上市的这一年时间里,华夏汽车加大了对汽车经销商的招募力度。500家汽车经销商都是从2000多家摩托车经销商中精心挑选出来,对华夏品牌具备极强忠诚度的老合作伙伴。
  “华夏摩托让我挣到了钱,对华夏汽车我十分有信心。”
  一位经销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华夏之光去年出了问题,你们还敢代理销售二代车型吗?”
  记者抓住重点问题发问。
  “为啥不敢,去年华夏厂是被人陷害才背了黑锅,今年引进国外技术非比寻常,我们私底下都交流过,对华夏之光二代十分看好才报名。我能拿到经销资格也是打败了许多同行,我又不傻,赔钱的事情谁会干?”
  “就是,新车型我们都试驾过,那动力嗷嗷叫,比市面上任何一款车都要强!如果没有这个信心,我能敢向银行贷款50万上马汽车经销店吗?”
  旁边另一位经销商这时插话进来说道。
  ……
  这次上市比起一代上市时规模小了许多,地点从江州西子湖畔变成了虎山体育场,媒体记者方面也没有大张旗鼓,而只是邀请了和华夏厂关系好的几家媒体。出席现场的人群中,更多是来自各地的签约经销商,以及其他前来考察未入围旁听的意向经销商。
  跟其他摩托车厂家喜欢每年召开一次订货会不同,华夏厂一年中举办两次订货会,以半年6个月为期,从而对市场反馈更及时,能采取灵活的销售定价政策。因此,这次华夏之光二代上市会,便在华夏厂年中订货会结束后立即召开。
  华夏摩托在市场上愈战愈勇,已经打败了轻骑、嘉陵和建设三大巨头,成为国产摩托车品牌的翘楚。广大城乡青年消费者购买摩托车的第一个意愿,就是到华夏摩托经销店看货一圈后,再到其他品牌店进行对比。往往综合一圈下来,最后还是发现华夏摩托贵有所值,许多新技术设备应有尽有,而且售后服务方面更加周到,零配件价格全国统一透明定价。
  “买得舒心,修得放心,骑得开心!”
  一位年轻的顾客推着崭新的华夏摩托车走出经销商大门时如此总结道。
  此次年中摩托车订货会再创新高,来自全国2000多名经销商共计订下了90万辆规模,结合上半年数据今年华夏摩托销量有望突破160万辆,预计摘下全年销量桂冠不成问题。
  本来轻骑摩托还可以对华夏摩托构成一定影响,但由于其老总沉迷在扩张兼并和资本运作,导致对品牌管理不善,集团旗下竟然一度拥有了500多家子公司。因为财务管理不善,腾挪资金没有缴纳国家税款,被税务局查扣了仓库,直接在市场上拍卖价值8000万数额的摩托车存货。大量低价拍卖轻骑摩托车流入市场,一下子冲垮了轻骑的市场价格体系,品牌形象轰然倒下。在这样危机时刻,轻骑老总还抽调资金迷信资本运作,对实体公司大量抽血,浑然不顾轻骑摩托死活。
  想想也是,通过资产重组、股市坐庄等手段轻易赚取几千万上亿的收入,轻骑老总已经看不上辛辛苦苦卖摩托车挣的辛苦钱。
  任凭困难重重,上市后一切就灵。作为曾经的国有摩托巨头轻骑、嘉陵和建设纷纷上市成功,可一旦上市成功拿到大笔募资款后就迷失了方向,大肆多元化扩张,对摩托车主营业务不再重视,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纷纷陷入到混乱之中。
  反倒让华夏摩托、金城摩托、大长江摩托和力帆摩托等企业后来居上,逐渐取代了他们的位置。
  从2000多名经销商汇聚虎山,就能知道现在华夏摩托的市场地位。在摩托车稳居第一的背景下,华夏汽车开始发力,力求成为集团另一大收入来源。
  全国500家华夏汽车经销门店焕然一新,正整装待发迎接全新华夏之光二代车型的到来。与经销商共同成长,共享利益同担风险,华夏厂自招募他们开始就定下的规矩,在这个困难时候迎来了回报。许多经销商依旧不离不弃,甚至赌上他们的身家,继续支持华夏品牌。
  在韩皓准备宣布上市仪式开始时,却接到市政府要求停止仪式的紧急通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5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