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校对)第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556

  接下来在晚宴的抽奖环节中,虽然宋卿脸上依旧挂着笑容,但只有她内心知道自己在强颜欢笑。本姑娘已经如此主动,但这个臭男生却依旧不解风情。想当初只有自己拒绝别人,没想到轮到自己成为被拒绝的对象,这种失落感真是不好受。不知道他喜欢的到底是什么人,有机会一定要亲自见上一面,看看对方到底比自己要优秀在哪里?
  带着赌气的成分,宋卿在心里为自己立下一个目标。不过她转念一想,要是能让韩皓这样优秀的人都念念不忘的女生,应该是非常厉害的人物吧。虽然自己在单位条件还算可以,名牌大学毕业,容貌也过得去,但世界上比自己要漂亮优异的女生多了去。随便拿出一个女大明星,都是自己无法比拟的存在。想到这里,原本信心满满的宋卿反倒泄气下来。最怕就是和一个自己无法知晓深浅底细的对手做比较,因为永远不知道对方的底牌是什么,她在患得患失之中心里在天人交战。
  趁着抽空时间,宋卿偷瞄了一眼韩皓所在方向,发现他正跟旁边的工商界人士在窃窃私语,对台上的自己丝毫没有透露出半点关注。在之前遭受打击的士气再一次低落,宋卿觉得自己多年来积累起来的自信大坝正在一点点溃败。爱情是一种灵药,同时也是一种毒药。不知道在哪里听来的话,让她觉得自己时刻在天堂地狱间徘徊,唯一的裁决标准就是不远处那位侃侃而谈的男生。
  韩皓不知道自己已经莫名其妙成为宋卿心中的刺,长久时间不动会发痒,但一旦触碰又会被扎得手疼。
  想了片刻眉头一皱,用玉手伸进抽奖箱,宋卿拿出一张邀请函,晚宴抽奖是以抽出的邀请函为准。来参加晚宴的人都是非富即贵,对驻越使馆准备的茶叶、瓷器和丝绸品并未有太多关注,只为凑个彩头热闹。
  宋卿看了一眼邀请函,拿起话筒字正腔圆读出了韩皓的名字。
  “华夏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韩皓董事长。”
  倘若有心人细看,就会发现这张邀请函上的名字并非是韩皓,而是另有其人。只不过身为主持人的宋卿用手挡住了名字,大家都没有察觉,信以为真,因为她表现得落落大方没漏出任何破绽。
  听到自己的名字,韩皓还有些吃惊,今天运气这么好,居然被抽中了奖。于是,在一片掌声中,韩皓和其他三位幸运者登上了主席台,准备接受意外之喜。
  看到韩皓终于被自己骗上了台,宋卿心想让你还在下面高谈阔论,最终还是逃不出本姑娘的手心。原本还有些哀怨的心情,随着韩皓一步步向她走来而豁然开朗,脸上也忍不住露出甜甜的笑容。
  “我手气不错,你要怎么感谢我?”
  趁着上台交接的片刻,宋卿挡住嘴巴小声对韩皓问道。
  “把奖品转送给你?”
  对着台下观众挥手感谢,韩皓小声对身边的美女记者说道。
  “小气!”
  说完,宋卿故意装作不理会韩皓,开始了颁奖主持。
  香气袭人,加上只有两个人听得见的私语,让韩皓有一种在大庭广众晚宴中和情人调情的感受。
  他不由悄悄趁着聆听宋卿主持之际,再次把目光投射到这位红色旗袍少女身上,在灯光照射中韩皓又一次看到了美女记者耳垂下的小红痣。犹如一颗小红星在少女洁白的肤色中熠熠生辉,配上玲珑的五官,另有一番说不清的韵味。
  “下面我们有请韩总发表他的获奖感言!”
  掌声中,宋卿把话筒送到了韩皓手上。
  “看来越南不单是我,也是我们华夏厂的福地。期望我们厂的产品,也能像我手中的瓷器一样,成为中国的代表。”
  在国外,中国和瓷器的英文发音一致,自古以来外国人就把瓷器当成是古中国的特产,瓷器就代表了中国。韩皓的说辞话中有话,在场嘉宾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细想一下纷纷明白了他话中的深意。
  就连在座的副总理也对韩皓的说法大为赞赏,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代表他的内在品质,看得出这位年轻的厂长是心有大理想之人。
  人格的魅力要如何展现,最直观的方法就是通过你的演讲,嘴一张口就知有没有。韩皓简短的一段话,就为他赢得了不少赞誉,无形在全场人士心中刷了一遍好感。
  回到酒店,韩皓终于放松下来,他拿着晚上抽奖得来的千里马瓷器,把玩两下。感觉手感冰凉,质地圆润,作为外事礼物,这款千里马瓷器应该是国家通过官方渠道采购。放在古代,应该也算是官窑之类出品的东西了吧。而且千里马象征一跃千里,大展宏图,很有寓意。韩皓打算把其放到自己的办公桌上,也算讨个好兆头。
  他当然不知道这匹千里马是宋卿“徇私舞弊”送给自己,心想看来自己在越南开了个好彩头。要是知道看似大义凛然的美女记者居然敢公然造假,韩皓肯定会惊掉下巴。
  次日,韩皓登上专机随团飞回了天京,正式结束在越南的行程。抵达首都国际机场时,首长副总理特意召见了所有正式代表团成员,一一和大家握手惜别,感谢所有人的配合和工作。
  “小韩厂长啊,这次出访就属你给我的印象最深刻。下次我到浙海省视察,有机会的话选择到你们厂看一看,继续努力!”
  在轮到韩皓时,副总理特意紧握他的手说出了上述一番话。
  “多谢首长关心,我作为浙海人民普通一员,热烈期盼您的到来。”
  在握手回答时,韩皓又看到了宋卿拿着相机在一旁照相。
  一般国家领导人出访,身边都会跟着专门摄像记者,称之为御用记者不足为过。所以,许多企业家和首长合照后,总会想方设法从这些御用记者手中出高价购买相片。首长身边都有重重警卫人员,未经授权一般人难以接近拍照。现场中,宋卿算是特例,她是央视记者,又是个美女,所以拍照行为并未受到阻拦。
  提及和首长的合照,许多企业家都会把照片放大挂到自己企业或者办公室的显眼位置,以此彰显自己跟国家首长有非一般的关系。在中国这样的官本位国家,难免有扯虎皮拉大旗往自己脸上贴金的嫌疑。不过这在某个方面说明自己有一定实力,甚至背后有大靠山,以此也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骚扰。
  韩皓倒是没这样的想法,他的办公室只有一张照片,就是和父母和姐姐一家人在过年时特意找人拍的全家福。除了这张照片,还有他上次进深山闭关后有所感悟所写的“事在人为”几个大字,算是带有韩皓个人印记的东西。现在,应该还会加上从越南拿回来的来路不正千里马瓷器。
  伴随韩皓的成长,他的单人办公室也开始逐渐丰富起来,形成独特的韩式印记。
第一百零九章
动力采购
  从二汽跳槽出来的韦常辉一辈子从未如此累过,原本来华夏厂汽车项目已经有了忙碌的心理准备,但没想到凌云智把一大摊事情都交给了他,忙得真是昏天暗地。
  本以为自己就只是做一做微面外型整合方面的设计工作,没想到凌云智把他当成了多面手来使用。设计这边有什么问题,需要他来交接;零件拆解定稿,也需要他来把关;现在还需要去跑供应商,挑选质量合格有实力的生产企业。
  “凌厂长,你这真是把女的当男的使唤,男的当牲畜使啊!”
  每次回到宿舍,韦常辉都是倒头就睡,连头发乱糟糟没空去修剪,他都不记得上次和家里打电话是什么时候。反正把厂里给的3万块安置费寄了回家给老妈保管,算是尽到了一定孝心。在电话里,老妈还一个劲询问啥时带媳妇回家,韦常辉真是郁闷极了。高中好好学习老师盯得紧没空谈恋爱,大学一心拿奖学金减少家庭负担,尤其工科学校狼多女极少,等自己反应过来一个个女同学早已经有了主。好不容易到了二汽工作,又窝在山沟里面,天天画图打杂,个人终身大事依旧没影。现在来到传闻中出江南美人的浙海,继续天天白加黑工作,除非闭上眼睛随意抓个女的结婚不然家里交办的任务真是无法完成。
  眼下一个电话,韦常辉就得放下手头的工作,跟随凌云智飞往东北,准备跟核心供应商东安厂进行发动机采购谈判。
  虽然嘴里抱怨不断,但韦常辉却觉得自己不足两个月时间学到的东西却比在二汽混了三年要多。以前自己只知道设计方面的知识,现在基本对如何从零开始组装一辆汽车的流程摸得八九不离十。跟人打交道方面也大有长进,自己有些厚积薄发的感觉,把二汽三年的积累在华夏厂一下子爆发出来。现在他用的是组装一词,而不是制造,因为华夏厂的第一款微面的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都是直接仿制铃木ST90,靠外援采购。眼前所谓的造车,在业内人士眼中只不过是组装性质上大一些。
  “小韦,我年轻的时候可比你干得多了,白天扛水泥晚上技术班当教员,在山沟里造个二汽出来你以为光动动嘴就能做到?10万人足足干了将近10年时间,二汽的一砖一瓦都是像你这样年纪的青年们手把手造出来。何况现在你这待遇,多少人想来都没机会,我敢打包票一年后你绝对感谢我!同我那小师弟跑到法国相比,你的成长机会大得多!”
  许开放最终没有选择来华夏厂,凌云智在心里替他惋惜。不过人各有志,得知不久后小师弟就被派去了法国培训,他也理解对方的选择。
  “开放其实比我聪明,要是能来华夏厂干,我现在的位置一定是他的!”
  虽然许开放一定程度当了逃兵,但韦常辉对其确是打心底服气。要是他能来一起干,华夏厂的汽车项目进度肯定更快。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际遇,我觉得你要做的就是将来有一天用咱们华夏厂的产品打败他,证明他当初的选择不理智。毛主席教导我们,要有革命浪漫精神,大胆想象小心求证!”
  作为生在建国前长在红旗下的一代,凌云智身上带有深深的毛泽东思想印记,在工作生活中活学活用。当他在韩皓办公室书柜中,看到一整套毛选,其中还标注了大量笔记,对这位年轻的厂长顿时引为知己。在他看来,现在的华夏厂进入汽车领域,就好比革命火种刚刚点燃,想要燎原必须得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得知自己的想法和韩皓一拍即合,这让他对华夏厂进入汽车领域充满了信心。一将无能累死三军,现在的韩皓已经展现出统领全局的能力,他作为具体执行者心甘情愿为其奔走辅助。
  来到冰城,这次是跟东安公司正式达成供货协议,毕竟现在华夏厂没有生产发动机和变速箱的能力。你要生产微型面包车,就得保证足够的供货量。在这之前,双方要对供货量进行确认,因为东安公司的生产线是有排期,依照合同安排生产计划。不能说华夏厂说我这个月要2000台,下个月生意好了要5000台,东安公司肯定无法保证供应。
  经过内部分析,华夏厂做出了年1.2万辆的生产规模计划,就是每个月希望销售1000台华夏品牌微面。1.2万辆对一个新品牌来说,算是非常大胆的设想。因为在过去的1995年,微型车领域(包括微面和微卡)第一的长安产了7万辆,第二是五菱的5万辆,探花位置松花江4.5万辆,前三名就占据了将近65%的市场。1万辆是基本维持市场平衡的关键,能保证存活下来。第一年主要是试水市场和站稳脚跟,韩皓没有给微面定下太高的目标,他想就算亏损也不要紧,只要市场开始知道并接受有华夏品牌这个微面就好。跟摩托车市场动辄几百万台数量比起来,汽车市场在中国并未成熟,整个汽车市场销量才140万台,其中微型车只有26万左右份额。
  供货量和议价关系也有直接关联,比如一台发动机成本6000元,订购5万台和1万台厂家给出的供货价又不一样。凌云智认为华夏厂能订购1.2万台算是大客户了,毕竟东安厂的生产线一直没有处于饱和生产状态。
  从机场打了车到旅店住下,凌云智和韦常辉一起到东安动力商谈具体采购事宜。
  “老凌啊,事情发生了一些变化,我们之间的合作内容可能需要做一些修改。”
  由于凌云智在汽车界有一定名气,跟东安公司的人经过朋友介绍认识,所以对方供货处的负责人比较客气地说道。
  “我们之前在电话谈好的内容可不许改变,今天我就是来签署正式合同的!”
  凌云智心想不妙,听对方语气估计要起波澜。
  “厂里刚下了新通知,对生产线改造进行调整改造,这不我们和三菱合资了嘛,准备引进他们的新技术。所以在生产排期上配额不是很足,因此嘛……”
  停顿一下,该供货负责人继续说道。
  “我们之前谈好的价格可能要往上走一些,而且供货量也得砍掉一部分。”
  这可是凌云智最担心的问题,现在对方不单要提价,而且还减少供应量。不过他毕竟见惯了风雨,定住心神沉声让对方具体报数。
  “DA465Q发动机由于供货紧张,所以价格上调到4800元。旧款发动机DA462价格在3200元,而4速手动变速箱DABS10售价在3800元。这是厂里最新定下的价格,我也只是照章办事。”
  465Q发动机属于目前市场新技术,排量1.0L,华夏厂本次想购买的主力就是它,没想到现在居然一下子提价了800元。而462在市场上已经存在了十几年,0.8L排量现在即将淘汰,要是装在新出的微面上竞争力大打折扣。并且462的价格也涨了300元,性价比就更低了。至于4速手动变速器BS10同样提价了400元。
  “对于你们要求订购的发动机,465Q肯定是供货不足了现在,因此我们可以用462补足你们的要求,如果你们打算继续按1.2万套采购量的话。”
  “465Q才是今后市场主流,我想知道你们最低能保证多少台给我们!”
  这时,凌云智有些着急了,他迫切地询问。
  “至少7000台,最多9000台之间,我只能如此保证。”
  听到对方如此回答,凌云智一时沉默不语。
  当初华夏厂在测算时,把动力系统成本算在了6400元市场价,初步算下来成本在1.2万台销量可能勉强维持。作为新品牌,华夏微面跟长安、五菱等老品牌竞争力不能比拟,因此准备低于对方3000元上市,以求用价格弥补品牌影响力。现在光动力系统就多了1200元成本,对还没上市的华夏微面来说无疑前途不妙。
  这就是没有核心技术只能求人的后果,被人掐着脖子想还价都还不了,同行的韦常辉憋屈地想道。
  “难道真没有通融的地方?比如价格上再多优惠一些,或者465Q的供应量能保证?”
  “凌老兄,咱们都是兄弟,我也不骗你。由于长安、昌河、松花江他们都调高了产量,而且同属集团内部关系,我们必须得优先保证兄弟子公司的供应。这不单是经济问题,还是政治问题,相信老兄你应该能理解。跟三菱的合作生产4G系列发动机是我们明年的工作重点,所以我们也不容易啊!如果可以通融,我保证二话不说就给你办了!”
  对方信誓旦旦拍胸口回答,看得出议价空间已经很小。无奈之下,凌云智只好以退为进,回去商讨对策,顺便从其他途径打听对方所说的是否真实。
  “现在情况变动太大,我得跟厂里商量一下才能做决定,毕竟现在跟我们之前谈妥的内容差距不小。”
  “行,不过现在时间紧迫,我最多只能拖延三天,三天没结果我就没办法了。到时你们真想要,只能按临时订单处理,价格高供应量就更少了。”
  结束谈话之前,无形中东安公司又施加了压力,想让华夏厂尽快让步。待凌云智等人离去后,该负责人拨打了内部电话邀功道。
  “我为刀俎,人为鱼肉,华夏厂不是肥牛嘛,我们就光明正大吃次牛火锅!”
  接到来自冰城的电话,韩皓没想到谈妥的协议居然发生了变化。换算下来光发动机和变速箱采购就要多花1500万的采购成本,摊到微面项目上成本压力剧增。一不小心,华夏微面就要面临流血上市的危险,打娘胎出生就属于亏损项目。
  到底何去何从,这需要韩皓的定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5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