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校对)第5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8/556

  当韩皓找到京东方商量合作时,双方几乎是一拍即合。
  显示屏是一项极其烧钱的行业,京东方单靠自己的实力无法上马新一代的生产线。多年来一直亏损,股价持续低迷,急需寻找新的合作伙伴来分担压力。
  跟汽车行业不同,信息产业一直有逆周期投资的传统,尤其是越到行业低潮期越要抄底扩大产能投资,从而将其他竞争对手熬死扫地出门,在下一波行情回暖时凭借垄断地位收割市场。
  三星半导体短时间就飞速崛起,依靠的就是逆周期投资理论为指引。现在中国人也开始有样学样,在电子信息产业崭露头角。
  而韩首富的财力和信誉,更是京东方急需的东西,再加上中华集团这个消费端大户,可以实现上下游产业链无缝连接。尤其当得知格力电器将进军电视行业时,京东方更是多了一个需求稳定的大客户。
  何况韩皓还拉上了江州市政府一起投资,这样强大的政商资源,京东方自然不会错过。
  还有另外一项不能明说的原因,就是如果拒绝了韩首富,那么他将寻找国内屏幕行业紧随其后的华星光电、天马微电投资,极有可能会对京东方行业龙头地位造成极大威胁。
  谁都无法忽视韩首富的影响力,老大拒绝就投老二来颠覆行业格局,这就是资本的力量所在。
  江州政府虽然将互联网和汽车确定为支柱产业,但伴随新经济浪潮兴起,自然不想固步自封不断在寻找下一个支柱产业。
  这次由韩皓牵头投资显示屏生产线,高投入高产出再加高科技,这样的“三高”要求,很是合适江州市政府胃口。
  特别是有了韩皓背书,承诺消化产能,那么生产线投资基本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要不然其他地方政府也不会积极上马新一代的显示屏生产线,这对地方税收、就业以及GDP来说都是非常划算的投资。
  因此,江州市政府很快同意闪电般入局,加入这场游戏之中。
  本来安淮省政府提前跟京东方接触,双方谈得七七八八。没想到被韩皓从中插了一脚黄了,眼睁睁看着8.5代生产线落户浙海省。
  要知道中国的财政政策是转移支付体系,也就是俗称的沿海9省市承担了全国税收责任,其余省份则通过转移支付获得中央划拨财政资金发展地方经济。
  浙海省属于纳税大户,而安淮省则是转移支付的收益大省,经济实力孰强孰弱一目了然。如果江州参与进来争抢的话,确实属于无人可挡角色,更主要是就地形成了产业配套。
  由韩皓和江州政府负责筹措的175亿元建设资金很快到位,要知道每年500亿美金的液晶显示屏进口替代,合计3000亿人民币的市场足够让国产生产线来分一杯羹。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京东方引发的讨论热度还没有下去,格力电器高调宣布进军彩电业的新闻再次引发大家关注。
  要知道在空调行业格力是无可置疑的老大,但跨界进军彩电行业却是步子迈得过大,生怕劈叉折了腰。
  “格力一向以掌握核心科技为中心,这次进入彩电行业我们从不打无准备之战。
  在格力彩电中,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核心科技,即由海思科技提供完全国产自主的解码芯片,并且还将首次搭载鸿蒙系统打造智能化电视。”
  董奇珍一出马,就将格力彩电的底牌晒了出来,这些确实是其他国产品牌所无法拥有的存在。
  正是通过韩皓的关系,格力彩电独家拿到了海思电视芯片的解决方案,其成本比当前彩电企业采购同类产品价要便宜50%,而且电视性能增强了200%,难怪董奇珍并不惧怕跟其他国产品牌对比。
  再加上首家鸿蒙系统加成,确实让格力电视拥有了与众不同的卖点。
  在屏幕上,则没有办法,不得不采购台企的LCD屏幕使用,跟其他国产品牌保持一致。占据整个电视成本接近60%份额的显示屏,只能等待京东方新生产线投产之后才能大幅度降价了。
  当格力宣布进军电视行业后,不少人才明白为何韩首富要入股京东方了,原来这是为了打通产业一条龙而服务。
  而格力电视为了贯彻韩皓走量推广鸿蒙系统的方针,采取了低价入市的手段推广,将32寸智能彩电一举做到了1999元的超低价,随即引爆了整个彩电行业。
  要知道像索尼这样的国际大牌32寸智能产品线还保持在3500元以上,而国产品牌智能电视则徘徊在2400元上下波动,现在格力直接将价格降到了1999元,真是击穿了行业底价。
  格力此举,直接将互联网智能电视拉低到普通门槛,加快了中国电视行业从传统电视向智能电视转变的征程。
  经过评测对比,格力电视凭借海思芯片的超强发挥,反倒在各项指标之中都领先于竞争对手,成为了彩电界的新晋当红明星。
  依靠遍布全国的经销商网络,格力彩电首月实现了破10万台的美好开局,一跃成为主流彩电生产厂家行列。
  更何况,格力在推广电视之余,已经在谋划智能家居的大计划,将来所有格力电器都可以通过鸿蒙系统互联互通,并且加入智能功能,这是董启珍心中的格局。
  此时,当初被韩皓召集起来开会推广鸿蒙系统的彩电企业老总,不由后悔没有答应首富要求,结果引狼入室直接来了一个行业洗牌者。
  对格力彩电烧起的第一把火,韩皓基本满意。不过距离他心中的目标还差了一大截,其希望格力彩电能成为一条鲶鱼,逼迫国内彩电厂家集体变革。
  中国彩电年销量在5000万台出头,基本都是传统彩电。而韩皓希望,能将5000万台彩电变成智能化,尤其绝大部分成为鸿蒙系统的载体。
  只有当搭载海思芯片加上鸿蒙系统的格力彩电将其他品牌打疼了,他们才会转变立场拥抱变革。
  海思作为独一无二的核心利器,韩皓并不排除开放给其他彩电厂家,海思搭配鸿蒙属于绝佳组合,双方从底层协议就已经开始互相兼容。
  只要其他厂家同意采用鸿蒙系统,那么海思芯片就将对其开放购买。
  因为韩皓要的是鸿蒙生态,而不是彩电王国的第一。
  这就是韩皓的格局所在,不计较彩电这样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着眼于整个工业4.0的钥匙——物联网操作系统成败。
  想想看,在家里看电视习惯了鸿蒙系统,汽车出行也是同一个系统,将来华为在手机推广鸿蒙时就事半功倍了。
  消费习惯是很难改变的东西,只要前方先行者成功,后来者就没有进入的希望。
  一旦数以亿计的电器、手机和汽车都采纳了鸿蒙系统,那么就将筑起一条属于中国人自己知识产权的护城河,足以抵御任何来自外界的威胁。
  当然,这个前提就是鸿蒙系统足够优秀,能承担得起如此千钧重压。
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国战略
  一款畅销车型足以改变一个企业的面貌,前有极光之于路虎,后有XC60对于沃尔沃,它们都在危机时刻挺身而出拯救了整个公司的困境。
  中华集团收购的两大豪华汽车品牌,历经数年整合终于以实际行动打破了之前被人普遍看衰的预期,不单推出畅销车型还取得了财务盈利,正式走上了复兴之路。
  而韩皓当初大手笔的跨国并购投资获得了超出预期的回报,足以载入商学院的课本成为经典案例供人分析。
  相对于北美市场这样的开荒地,因为有土生土长的路虎和沃尔沃存在,欧洲市场简直可称为中华集团的后花园。
  所以S60的新车上市仪式,韩皓继续在欧洲瑞典大本营进行全球首发,作为复兴沃尔沃烧起来的第二把火。
  得益于XC60奠定的沃尔沃新一代设计语言基础,S60的外观和内饰基本都沿用了前者成功的设计。
  位于中网的安全带斜向标识足以让人一眼就能知晓它是沃尔沃旗下的车型,再加上“雷神之锤”大灯以及“维京之斧”的尾灯,S60的外观具有很高的辨识度,整车设计更加偏向运动和年轻化趋势。
  T涡轮增压发动机,分为高低功率三个版本,跟竞争对手相比要略胜一筹。
  作为沃尔沃全新的销售主力,韩皓希望S60能跟随XC60全球年销量20万辆的脚步,成为另一个迈入20万辆俱乐部成员。
  XC60自从拿下欧洲年度车之后,销量就节节攀升,尤其在中国市场国产后更是成为国内豪华车销量冠军,一举击败奥迪Q5成为最受欢迎的豪华SUV车型。
  国内特供版本的太空舱大横屏可谓是金字招牌,将高科技名头硬生生从奥迪手中抢了过来,只留下毁誉参半的灯厂头衔还给对方。并且加长版本XC60L更是成为奥迪Q5无法抗衡的存在,宽大后排空间满足了中国消费者的独特需要。
  前10个月,XC60全球销量就突破了20万辆,依照如此势头,全年破25万大关不成问题。在这当中,中国市场贡献巨大,占据了55%的销量,可谓是沃尔沃复兴的真正福地。
  由于在中国市场定价策略要比BBA三强要低上一头,韩皓定下了以价换量的走量政策,因此沃尔沃很快成为豪华品牌的搅局者,市场占有率不断上升。
  出色的成绩,让当年苛刻的评论者都不得不承认,沃尔沃加入中华集团是神仙之笔,在中国市场一笔一划就活了。
  S60同样吸取了XC60成功的经验,在中国市场推出太空舱大横屏设计,并且还进行了车身加长推出了S60L版本上市。可以预见,S60又将掀起新的蓝色旋风,继续推动沃尔沃迅速复兴。
  瑞典国王古斯塔夫的私人车库又增加了新欢,现场发布会之中的一辆崭新S60展车就是他的新座驾。对沃尔沃这个远嫁中国的瑞典“公主”,国王可是给以了最大程度的关注和支持。
  他和韩皓已经是老朋友,至少这位中国首富以实际行动验证了当初迎娶沃尔沃时许下的诺言——将沃尔沃重新带回世界之巅。
  “我很高兴沃尔沃没有中断自己的历史传承,她在中国获得了新生。跟老邻居萨博品牌被封存相比,沃尔沃足够幸运!”
  说出这番话时,国王古斯塔夫一脸严肃,表明他并非无的放矢。
  “这是一次双赢的合作,证明中国企业在跨国经营方面并不逊色于其他国家对手。”
  沃尔沃能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对中华集团来说意义长远。
  要知道除了丰田之外,本田、日产以及现代等大众品牌在向高端豪华品牌进军的征途中都未能达到预期。
  而中华集团通过并购得到沃尔沃,就轻轻松松完成了豪华品牌的任务,真可谓是超级划算的交易。
  光是新一代S60的上市仪式,其实并不能让韩皓亲自赶赴欧洲一趟。他此番前来,还另有重要任务在身。
  刚才的回答,其中就另有所指。
  面对韩皓的隐喻,古斯塔夫并未正面回答,反倒讲起了一件往事。
  “80年代,就曾有一群黑头发黄皮肤的亚洲人来到欧洲,在欧洲经济圈掀起轩然大波,号称要买下欧洲乃至全世界。”
  韩皓一听,就知道国王口中的亚洲人是日本企业家。
  “要想挑战世界霸主的地位,光有钱的日本人还不够资格,所以他们失败了,迎来了失去的二十年。”
  回想起当年,古斯塔夫有些不胜嘘唏。
  “30年后,又轮到新的一批黑头发黄皮肤亚洲人进入欧洲,像是历史轮回,做的还是同样的事情。
  只不过,结果却可能大相径庭,日本人干不到的事情,你们中国人有可能实现。”
  依照中国企业现有的实力,跟80年代时呼风唤雨的日本企业在全球经济的影响力暂时还无法相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8/5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