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校对)第5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2/556

  鸿蒙的出现,让中国在迈向下一代工业革命之时,足以掌控自己的命运,不再将命门交到国外企业手中,是跨入网络技术强国的保护伞。
  而在鸿蒙背后,还有中国自主芯片在支撑。
  该辆展车“唐”搭载的车载中控系统,芯片全部属于中国知识产权。
  众所周知,海思半导体是中华集团和华为公司联合成立的芯片研发企业。而昆仑芯片则是中华集团对标台积电而投资的芯片代工制造企业。两大企业携手,可谓是起到珠联璧合之效果。
  海思芯片将手机通讯芯片命名为“麒麟”系列,而将承载万物互联的智能应用芯片标注为“昇腾”系列。
  这次跟“鸿蒙”操作系统一齐亮相的还有背后功臣“昇腾300”芯片,它是基于全场景处理构架研发,将承担车载系统的运算功能。
  而“昇腾300”也一次性获得中华集团订货100万枚的大单,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在自家兄弟“麒麟”还因为发热降频广受质疑之时,“昇腾”芯片也将进入市场接受消费者的考验。从5月份新一代“唐”上市起,“鸿蒙”操作系统将全部搭载在中华集团新车型之上。
  在内部测试时,“昇腾”芯片和“鸿蒙”系统都表现得非常稳定,这也许是车载功能跟智能手机相比要弱化一些。
  如果只是一个普通的车机系统,当然值不得中华集团兴师动众在车展上公布,还为此拉上了华为公司背书。
  按韩皓的说法,鸿蒙系统将是里程碑式的开始,表明中国率先开启了工业4.0时代。
  世界上真正的大国,无一不是制造强国。虽然以美日欧为首的发达国家不遗余力将制造业向低成本的发展中国家转移,但利润丰厚的高端制造业却一直牢牢把持在手中。
  光靠旅游或者石油等资源堆积起来的GDP,只不过是沙漠中的尘土,扬手即无。但依靠工业制造和高新科技形成的产业链,才是国家不断富强的根本,生生不息紧握在手。
  中国这些年,虽然成为了世界工厂,但第二产业比重其实是在不断下降,被第三产业即服务业不断上涨而侵食份额,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国家是否发达,一直将第三产业发展程度视为重要标志,为此许多人都在要求贸易、金融立国,而将第一、第二产业视为可以忽视的存在,甚至还有鼓吹去工业化的观点大行其道。
  但第二产业,即工业却拥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除了能提供大量稳定就业之外,还能成为国家真正实力的坚强后盾。
  保家卫国的飞机大炮来自第二产业,它们不可能一夜之间变出来,到时你再有钱也买不到,而它们恰恰是捍卫国家的利器。没有这些,国家在世界上只能是任人宰割的肥羊,这是有志中华民族复兴的国人所不能容忍的遭遇。
  毕竟,落后就要挨打,可是近一百多年来中国人用血泪总结铭记的教训。
  韩皓是从传统制造业发展起来的首富,当然知晓第二产业的重要性。要不然他也不会放弃资本运作,将全部资金投入到看似吃力不讨好的制造业领域。
  在这个问题之上,两位华人首富形成了鲜明对比。
  李首富开始脱实向虚,将自家资产整合重组,利用资本的优势开始在全球布局,大举投资风险极低的公共服务产业。虽然一时挣不到大钱,但却能细水长流保证百年无忧,真正体现了资本无国界变成了名符其实全球富豪。
  而韩皓却以实为本,在新能源汽车、芯片、稀土复合材料以及互联网领域大举投资,看上去都是高风险项目,一不留神可能就会万劫不复。但却让中华集团在这些领域起到国内龙头企业作用,带动一大批配套企业发展,形成自己的产业链。一旦成功,就足以将中国经济实力提升一大台阶。虽然韩皓在国外也有投资,但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国内发展配套,是不折不扣立足中国的首富。
  用身边得力助手即财务官尹庆勋的话来说,李首富在“小我”的道路上做到了极致,而韩首富则在“大我”之路上一去不复返。
  工业4.0简而言之,就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形成智能制造万物互联的工业体系。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中国能抢占工业4.0的高峰,那么整个国家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就成功了一大半。
  正是因为这样伟大的目标,所以韩皓才会不遗余力以一己之力推动攻克工业4.0高端制造的种种难关。
  今天鸿蒙系统的诞生可谓是恰逢其时!
  为了让车展观众明白到底鸿蒙系统好处是什么?中华集团在展台上搭建了一处模拟场景。
  “小华同学,还有多久车程到家?”
  鸿蒙系统拥有自己的AI智能语音助手,被命名为“小华同学”,正好切合中华集团和华为公司的共同点,获得双方点头首肯。
  只见负责操作演示的主驾驶座车模对着中控大屏询问。
  “叮,根据高德地图导航显示,亲爱的主人您还有5分钟路程可以回到家。”
  只要说出“小华同学”四个字,就能唤醒系统中的AI智能助手。随即预装在鸿蒙车机系统的高德地图主动在中控屏幕打开,并且开启了回家的导航。
  “根据主人您的生活习惯,系统将会控制家里空调自动开启合适温度。”
  在“小华同学”说话之间,便看到展台一侧搭建的客厅样板间内,格力空调自动开启工作。
  “是否还需要提前打开客厅大灯,以及播放音乐欢迎您的归来?”
  “是——”
  回答的话声刚落,便只见样板间客厅的吊灯自动亮起,随后一阵舒缓的钢琴轻音乐开始自动播放。
  “我想播放现在手机之中的音乐。”
  副驾驶座的车模拿出一部华为手机,熟练用数据线将其跟车机系统接口一插。
  瞬间鸿蒙系统就检测出华为手机的存在,将手机投屏在车载中控之上。
  此刻,先是车厢内响起了《爱我中华》的音乐,正是华为手机所播放。
  随后,客厅之中的音乐也切换成了《爱我中华》,并且可以跟车内形成了同步播放。
  “家里大厅现在温度是多少?”
  车模给出了新的问题等待回答。
  “大厅温度是27度,正朝着人体最舒适的26度前进。”
  很快,小华同学就接受到客厅的信号反馈,给出了准确答案。
  这表明除了单向控制之外,鸿蒙系统还实现了双向交流。
  “我想看看大厅监控探头拍摄的画面。”
  话声刚落,大厅实时拍摄画面就出现在汽车中控大幕之上。
  ……
  通过演示可以看到,鸿蒙系统可以将家里电器连接起来交由一个AI智能助手控制,并且还能通过网络连接将其和汽车中控AI系统远程连接,实现人在车中就可以远距离控制并实时查看家里的情况。
  如此正是韩皓一直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让汽车不单作为出行工具,而要成为一个智能物联的终端,赋予汽车更多现代化功能。除了将车造得更漂亮更安全,还要助其升级成为更高科技的产品。
  没有华为公司在通讯领域的大力支持,运用了4G传输技术的话,上述场景操作不可能实现。可以说,华为代表了信息化,而中华集团代表了工业化,双方的合作不是简单的数学1+1,而是1个分子和1个分子之间的核反应,足以产生撼动全球经济的爆炸力。
  鸿蒙系统的威力初现,大到可以控制一辆汽车,小到足以操控一盏灯泡,还能无缝跟人类现在最亲密的伙伴工具——手机连接,可谓是全环境中介。
  至此,鸿蒙的里程碑意义就是充当了信息化和工业化之间融合的桥梁,有了它作为地基,可以开源在上面建造许多个性化的建筑,从而为中国工业4.0保驾护航。
第一百八十六章
“龙”的莅临
  中国人对新鲜事物天生就具有极强的接受力,作为“鸿蒙”系统的首秀,车展观众们对其都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和关注。
  “其实我听不懂什么专业术语,反正从演示过程来看还挺新潮。再说是中华集团出品的东西,相信质量不会太差。”
  “我最感兴趣就是不用安装驱动就可以跟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互联,甚至还能控制灯泡开关,这非常地神奇。”
  “我受够汽车中控系统跟最新电子产品相比,要落后一到两代的技术差。看来鸿蒙系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至少不再让我感觉花钱买了一辆漂亮的新车,但里面却坐着一位古董老爷爷听不懂我使唤。”
  ……
  从现场观众反馈来看,大家都对“鸿蒙”表现出正面的评价。
  原本还担心“鸿蒙”系统的推广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和耐心,但没想到国人那么给面子,很快就接受了这个事实。
  以往中华集团在车展公布了全新发动机、新型自动变速器,乃至展示了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都无法让丰田、大众、通用这样的传统巨头感到害怕。就算中华集团凭借销量杀到了全球第三位,他们依旧感觉自己还握有技术优势,并不惧怕中国人的进攻。
  但这次“鸿蒙”系统的出现,着实让他们感觉到了迫在眉睫的威胁,因为这是自己都没有掌控的技术。
  汽车以前都是硬件为王,三大件实力决定了车辆的整体表现。但现在伴随互联网的繁荣,汽车软件开始成为新的核心竞争力,而“鸿蒙”就是软件之中的新王者。
  与此同时,伴随中华集团的飞速崛起,以及中国连续三年时间成为全球汽车销量第一市场,便有了“得中国者得天下”之说。
  本来中国贫弱的自主汽车工业水平,决定了其无法跟汽车巨头相竞争,中国市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各大国际车企的跑马场和自留地,是自家产品的倾销市场。
  没想到就在这个市场,竟然短短二十年时间不到,诞生出一家新的国际汽车巨头,而且它还一步步展现出惊人的创造力,让所有对手都感觉到威胁来临。
  总之,车展上“鸿蒙”的出现,可谓是石破天惊。
  一是中华集团透露了向智能互联化出行转型的决心,已经在战略上领先全球竞争对手半个身位。
  二是华为公司展示了成熟的4G技术成果,在3G当头的国内,让人对4G牌照不免浮想联翩。
  三是中国创新能力最强大的两个公司携手合作,展示了应用科学领域中国人已经在某些关键节点开始领先全球,拿到了工业4.0的开门钥匙。
  用句通俗易懂的话来比喻,就是地球村班级内平时一个不显山露水的同学突然拿到了最顶尖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着实让老师以及全部同学都吓了一大跳。
  这时,大家才会想起这片古老的东方土地曾经诞生“四大发明”这样的伟大成就,当前表现只是中华文明复苏之路途中的一点亮光而已。
  当“鸿蒙”系统公布后,特别是主打开源生态,并不会由中华集团独占,这让许多人都在问,国内其他车企会不会跟进采纳。
  作为自主品牌之中,仅次于中华集团实力的上汽、一汽以及长安汽车,他们在被问及这个问题之时,都表现出含糊其辞的说法。
  要知道“鸿蒙”可是中华集团和华为公司共同研发的系统,从某种意义来说,彼此之间属于竞争对手,采纳推广“鸿蒙”的话,反倒是一种资敌行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2/5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