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校对)第4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8/556

  在实验室,韩皓观看了搭载6AT+1.8T动力组合的台架试验。
  从电脑屏显示的数据看,该款6AT没能解决顿挫问题,换挡的瞬时油耗过高,还有相当大的改进空间。
  现在国际车企开始大规模普及6AT,谁能拿出更好的产品谁就将暂时领先半步。
  非常明显,中华集团虽然通过收购即将掌握6AT技术,但跟国际巨头相比应该算是位列该领域最后一名。
  “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好好吃透技术,6AT我们可以晚一些上市,未来到8AT普及的时候再超越他们。”
  虽然新能源是趋势,但当前主流依旧是内燃机的天下。作为内燃机的核心搭档技术,自动变速器依旧有着重要战略地位。
  韩皓看了不算成功的台架试验后,在现场为包括戴维斯在内的研发团队鼓劲。
  令他欣慰的是,跟6AT量产研发蹒跚而行不同,8AT的理论验证取得非常不错进展。
  在6AT基础上对8AT的前瞻性研究,已经寻找到合适的设计制造方案,三维设计和二维图纸已完成,很快就会在计算机系统进行虚拟论证。一旦通过的话,就可以进入工程化开发、制作样机模式,真正开启中华集团8AT的研发新征程。
  顺利的话,3个月后8AT的A样机就将正式面市,从理论进入实践阶段。接下来还有B、C、D样机,以及耐久性台架试验和实地十万公里路试等,一切顺利的话,3年后自主8AT就能小规模装车上路。
  这样的成绩,对中国汽车厂家来说的话,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壮举。但中华集团现在的对手已经不再是国内车企,而是国际上的汽车巨头。
  丰田于2007年就采用爱信8AT用在了自家雷克萨斯旗舰车型之上,而宝马7系也刚完成了采埃孚8AT的进化之旅。可以说在传统动力领域,中华集团跟国际领先巨头之间依旧存在3到5年时间的差距。
  幸好8AT还无法大规模普及,只是极小部分用在了品牌旗舰车型身上,这给了中华集团追赶的时间。
  世界上只有两个公司攻克了8AT技术,分别是爱信和采埃孚,韩皓希望中华集团能成为第三名,超越同样拼命研发这项技术的美韩两大汽车强国。
  依照技术互换协议,中华汽车得到了路虎的四驱越野底盘技术,该项技术很快被应用于由新加入设计师张凡主导的“A计划”旗舰SUV身上。
  有了路虎的四驱底盘技术,原本困扰技术团队多时的仿制丰田陆地巡洋舰底盘后产生的难题被逐一解决或跳过。底盘你可以完全照抄,但一加上自己的动力系统后,就会出现各种问题。而现在有了路虎的技术,给了一整套解决方案,可以知其所以然来跟自己的动力系统调配改进。
  可以说,路虎技术的引进,将A计划完成的时间点往前推进了三分之一,并且还不用担心技术和可靠性问题。“凌云之翼”设计语言的旗舰型SUV面世时间已经进入按日倒数计算阶段,很快会成为中华集团新的拳头产品。
  而路虎也得到了中华汽车的涡轮发动机技术方案,这是一种双赢的策略。原本韩皓打算由中华集团直接提供动力系统供路虎使用,但这遭到了路虎管理层的反对,他们更希望在原有发动机基础上再做进一步研究深化,将新发动机打上路虎研发的标签。
  于是在获得了中华汽车提供的1.8T涡轮发动机技术后,路虎开始在此基础上进行2.0T发动机的自主研发。同时他们还要求福特分享V6发动机技术,双方共同研究3.0T发动机的新产品。
  因此分享V6发动机技术也被临时列入跟出售沃尔沃的谈判之中,中华集团要求福特汽车继续履行对路虎、沃尔沃的动力供货责任。
  要知道在V6领域,中华集团处于相对空白,公司动力系统都是立足L4四缸发动机开展。如果跟福特联合开发的话,将会补上中华集团欠缺的版图。
  整合全球资源为我所用,将其汇聚到自主研发进程之中,从而实现追赶超越,这是韩皓当前采取的战略。
第一百十八章
出手救市
  2008年奥运会后两个月的经济数据出炉,增长率掉到了6%左右,跟前8个月高达10%的增速相比,产生了断崖式的下跌。
  4%的GDP下跌意味着有至少500万人失去了工作,中国经济情况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恶化。要知道每年中国至少有1000万人新增就业,要保障他们的充分就业,经过权威测算GDP增速必须要维持在7.2%左右。
  如果放任情况恶化下去,大量人口失业影响社会稳定,那么2009年将是中国经济的滑铁卢,极有可能掉入“中等收入陷阱”之中,中华民族复兴之路更是无从谈起。
  在美国宣布高达8500亿美金的救市方案后,欧美发达国家们纷纷也宣布各自救市计划,中国政府必须也要有所作为了!
  4万亿人民币救市计划就是在这样背景下出台,未来3年时间到2010年前,国家打算由中央直接出资1万亿,再带动地方、企业和金融机构贷款等多元投资3万亿,进而为国内经济注入救市资金,实行一揽子的救市方案。
  从公布资金流向看,主要是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去,例如高铁、3G电信网络、农村三通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等民生工程。
  从1998到2008,十年一轮回,罗斯福新政当年产生的积极效果,将再次在中国被借鉴,通过政府大规模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毕竟出口萎靡,内需不畅,最终三驾马车之中见效最快的政府投资成为救市首选。
  消息公布之后,中国股市立即大涨,显示大家对未来情况的乐观。
  不过4万亿到底如何细分,其中用在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的经济升级方面号称有3500亿,但各行各业如何分配依旧未知。
  从股市最直观的反应看,铁路、电信、港口、机场等基建领域的国企股票大涨,而另外相关民企的股票却波澜不惊。中华集团旗下股票算是当中表现很好的代表,但跟国企们相比涨幅依旧落后。
  这个时候,正进入核心谈判阶段的并购沃尔沃项目应福特方面请求,暂时中止14天时间。
  对方给出的理由是美国政府主动联系了福特汽车,对汽车行业的针对性救济方案可能很快出台。由于大环境的变化,福特汽车需要进一步评估集团的发展策略。
  在成功拯救了银行、保险和房地产业务之后,金融市场开始稳定。美国政府将目光投向了下一个急需救援的领域——汽车业。
  美国三大汽车集团,连同其上下游产业链,包括零配件、物流、经销商、相关金融业务等,直接间接就业人员数量超过150万人。他们背后就是150万个美国家庭,如果对汽车业放任不管的话,涉及金额超过1000亿美元的资产可能成为坏账,股市将再次发生践踏效应,脆弱的美国经济无法承受这样的后果。另外作为制造业大国,汽车是当仁不让的支柱型产业,从美国经济安全考虑,绝不会放弃这块阵地。
  200亿美金预算的汽车救市贷款已经准备就绪,三大汽车公司可以向政府申请,不过同时得接受苛刻的监管条件和拿出可信服的改革重生方案。例如政府根据救市资金进入企业成为大股东并享有优先股权益,同时要求企业大幅度削减成本要能与日韩企业比肩,甚至以不排除破产重组的瘦身模式重生。
  这个消息对韩皓来说可不是好事,因为福特正是经营困难才在最后时刻决定出售沃尔沃。如果接受了美国政府救市贷款的话,他们理所当然会度过这个困难时刻,出售资产的话就显得不那么紧迫。
  对比捷豹路虎,中华集团更需要的是沃尔沃这块优质资产。
  福特内部开始紧急评估接受美国政府救市贷款的利弊,好处是企业获得政府资金,足以挺过次贷危机带来的寒冬。坏处就是大股东福特家族今后要接受美国政府的监管,福特汽车可能面临去家族化的结局。
  在计算过账户的资金后,比尔福特代表大股东决意暂时不接受美国政府的救济,坚持独立自主走出泥潭,福特依旧是福特家族的产业。
  反观另外两家巨头通用和克莱斯勒,都接受了美国政府的监管,分别获得第一期高达94亿和40亿美金的贷款,交出了公司控制权暂时避免破产的境地。
  福特宣布暂不接受政府贷款的新闻一出,韩皓就知道沃尔沃稳了,因为他们必须继续出售资产来获得现金。
  预计2008年沃尔沃将会带来15亿美金的亏损,福特随即恢复了跟中国人的谈判,并且将进度加快,只求尽快出手这个烫手山芋。对捷豹转售给塔塔汽车,以及三方共同研发下一代V6发动机涡轮增压技术等,都作出了让步。
  这反倒又给了韩皓压价的机会,28亿的报价下跌到22亿美金,沃尔沃看来要跟捷豹路虎一样“下嫁”到中国了。
  美国政府救市后,欧盟国家也忍不住了,他们必须也增强自家汽车的竞争力,也宣布了高达400亿欧元的救市方案,主要是法、德两大汽车强国牵头实施。
  由此可见,汽车工业在各国经济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视线转回国内,中国汽车企业的销量纷纷下滑,除了中华集团一家有望完成年初定下的销售数量外,其他车企都无法完成既定目标。年初韩皓因次贷危机影响做了保守估计,将今年目标定为只比去年增长5%,没想到一语成谶应验。
  上半年所有人还一致认为2008年,乘着奥运东风中国汽车市场有望销量突破1000万辆,没想到下半年风云突变汽车突然都卖不动了。
  合资品牌还好,迄今为止目标完成率南北大众实现了80%,日系三强达到了85%,属于可以接受范围。反倒是国产自主品牌成绩就上不了台面,像长城、华晨完成率在40%出头,奇瑞、海马好一些在50%左右。
  最近两个月中国汽车业更是陷入了全行业亏损境地,市场一下子没有了,没有消费者走进4S店购买新车。
  中国经济支柱之一的汽车业哑火,是国家GDP大降的一大主要原因,呼吁国家对汽车业救市的声音也开始增多。
  救市的4万亿全部投向了基础设施和民生等领域的重大项目,但对具体经济层面却没有涉及,很快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正式出炉,汽车赫然名列其中。
  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以及物流业这十大重点产业,成为国家应对金融危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扶持对象。
  非常惊讶的是作为真正拉动国内经济的龙头房地产却没有被列入其中,显示出这一领域的敏感性。
  不管如何,反正汽车被列入国家级救市的行业,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2009年开始对1.6L及以下排量汽车实施购置税减半政策,预计能大规模释放消费者购车意愿。
  二是财政安排50亿元,对农村报废三轮和农用车置换购买1.3L以下微型汽车,给以一次性财政补贴。
  三是安排100亿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发展。
  四是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国家对新车补贴资金,支持新能源汽车在大中城市示范推广。
  五是鼓励汽车企业重组,支持大型汽车集团兼并整合资源,同时大力发展自主汽车品牌,完善消费信贷服务。
  连续五条汽车行业的救市政策,中华集团全部符合,有人甚至说是为其量身打造。
  1.6L以下小排量购置税减半,正好符合中华集团的产品线定位,尤其新公布了1.6T涡轮发动机的成功研发,让公司大部分产品线收益。1.3L微型车市场,华夏品牌的汽车在该领域占有垄断性地位,国家支持农民换车,当然会让华夏汽车销量大增。至于新能源领域,中华集团是全世界的领头羊,国家拿出专项资金支持研发,并且还补贴新能源汽车更是绝对的利好。至于鼓励自主品牌发展和行业重组,中华集团有望获得政府采购支持,继续巩固国内占有率第一的位置。
  汽车救市消息一公布,中华集团旗下股票全部涨停,真金实银的资金知道流向哪里才有利可图。
  跟大多数人预测相比,购置税减半、补贴购车和鼓励重组等都不出意外,只有新能源汽车一跃成为国家战略出乎所有人意料。
  为何国家将新能源汽车列入国字头发展战略,就是因为看到了中华集团在该领域取得的优异成绩。历经奥运会大检验,证明了新能源汽车可以肩负起出行的重任,替代内燃机产品已经成为可能。
  内燃机领域中国汽车工业处于追赶之路,但在新能源领域汽车方面却实现了领先地位,这让国家高层看到了汽车行业弯道超车的成功机会。
  既然中华集团可以,那么其他自主企业也应该能够做到,依靠政策扶持指导,将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势力将毫无疑问崛起。
  可以说,中华集团是汽车救市的最大赢家,提前布局让这个优势将保持至未来五年时间。
  原本中华集团的资金还略显紧张,但救市政策一公布后,银行们纷纷上门追着要给企业贷款,不用抵押只要有个规划方案就敢批复数亿元金额的贷款。例如正在进行的并购沃尔沃项目,轻易就获得超过百亿的贷款支持,在国家要求4万亿计划下,中国银行开始了大水漫灌的时代。
  据中华智库给出的专业分析报告,未来3年国家号称投入4万亿救市资金,实际上规模可能高达30万亿。
  因为好比中华集团获得银行贷款100亿,这个金额是一次性发放到账。而中华集团不可能一次性就花掉100亿,可能只需要25亿使用,剩余75亿就存放在银行之中,于是贷款变成了存款。而银行又可以将这75亿再用于贷款放出去,存款又变成了贷款。
  这样循环反复的话,4万亿真金白银投入市场,真正运转下可以达到30万亿的资金规模。
  一不小心,中国经济又迎来了转折点。
第一百十九章
投资考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8/5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