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校对)第4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3/556

  韩皓一口把手中的馒头吃掉,用纸巾擦着嘴巴回答道。
  对鹏润集团出事,他并不意外,早知道黄鹏润路子野胆子大,夜路走多终会掉坑之中。越是靠近首都这样的权力中枢,类似黄鹏润这样的人物越多,他们犹如闻到血腥的鲨鱼般在四处游弋,寻找合适的猎物下手。不过猎人迟早有朝一日也会成为猎物,被更凶悍的其他猎人分而食之。黄鹏润落马身份一旦转变,他打下的基业,自然会引来多方争夺。
  经历的事情越多,韩皓越明白正大光明牌匾所书之字的含义,搞阳谋远远比阴谋要难,对人性的诱惑考验更复杂,但效果却能以一敌十。
  “晚上我不回来吃饭,因为今天有一个重大项目进行测试。成功的话,我得做东请客犒赏工作人员。”
  韩皓在出门前,爆出了中华集团将有大手笔操作。
  能让他如此慎重并亲自到场,当然是具有战略性的大项目。
  上班时间在中华集团试车场,冒出了许多新面孔,他们朝气蓬勃的脸上绽放着自信的光芒,从其胸前佩戴的临时门禁卡可知,这是一群友商企业的工作人员。
  两辆中华“秦”并排位于场地边缘,中华集团的工程师正把某些零部件更换到车上,看来是在为新试验做准备。
  原先跑道旁的空地,当前突然冒出了一个小型工作站,大大小小屏幕组合在一起,犹如一座小型控制室。
  “前轮传感器信号传输正常——”
  拿着对讲机的工程师看着电脑屏幕,跟位于车辆副驾驶座忙碌的同事反馈道。
  “方向盘传感器信号正常——”
  ……
  单从现场超过百人的各路工程师集结,就能知晓今天测试的项目属于大阵仗。
  当中华集团老总韩皓现身一刻,整个试车场气氛达到高峰,大家都知晓今天的测试有可能会在中国汽车发展史上留下厚重一笔。
  按理说,韩皓也算是历经大风大浪的人物,一般新车型的路试他都很少到场。但今天却破天荒现身旁观,说明在眼前两辆常见的中华“秦”身上拥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很明显今天中华“秦”只是配件,主角是安装在它身上的某样零部件。
  韩皓首先跟友商的工作人员们问好,感谢他们近些日子付出的辛勤劳动,在过年前把这项大工程完工收尾。
  跑道上已经摆放了几十来个红色桩桶,伴随试车员扣上安全带,预示今天的重头戏很快就将开始。
  “轰——”
  职业试车员大力踩了一脚油门,用声浪来告诉在场所有人——好戏即将开始!
  在众目睽睽之下,两辆“秦”依次启动,前后间隔200米范围开始在跑道奔驰起来。
  大半圈热车完毕,“秦”开始接近矩阵式间隔的红色桩桶区域,开始了真正的测试过程。
  “吱——”
  一声长长的刹车声响,“秦”从时速100公里猛降到60公里,试车员摆动方向盘,车辆开始围着红色转筒蛇形绕弯行驶。
  “咯噔——咯噔——”
  高速过弯状态下,“秦”的尾灯在不断闪速,预示着车辆ESP系统开始介入工作。
  不远处工作站的电脑屏幕上数据不断实时刷新,一字不漏地记录着全过程。
  每秒25次的刷新频率,显示ESP系统正在时刻监控检测试车员的行驶意图和实际路况,以此通过微处理器控制车轮、发动机以及自动变速器来保持车辆稳定行驶。
  不到一分钟的绕桩时间,“秦”不断发出咯噔声音,显示在极限状态下ESP系统在努力保持车辆正常前行。
  两辆“秦”先后飞速通过最后一个桩桶,在试车员的极限操作下没有冲出跑道,缓缓停在终点线上,预示此次测试结束了。
  到底成功没有,现场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工作站,等待最终结果的公布。
  只见守在电脑屏幕前监控的工程师对老板韩皓竖起了大拇指,用实际举动第一时间宣布了消息。
  现场顿时欢呼起来,今天的测试不负众望获得了成功。
  如果不知内情的人,看到这一幕会觉得奇怪,不就是ESP系统验证成功了嘛,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中华集团3年前就已经攻克了ESP技术,引来博世大规模降价供货以求断绝自主生产之路。
  迄今为止,当年谈拢的2年保护期时间已过,中华集团虽然还在使用博世ESP产品,但已经尝试小规模生产自己的ESP新产品。
  就算是自主ESP产品,也早就在市场上商用,并不值得如此兴师动众。
  到底是什么东西能让现场所有人兴奋呢?
  今天的主角,很快在一位工程师的操作下,从“秦”的身上被小心翼翼取了下来,看上去是一块很小的电子控制总成。
  但这还不是它的真面目,直到工程师拆卸开多层外壳,露出里面电路核心区域,才看到两块指甲般大小的芯片现出真身。
  ESP系统需要两块芯片同时运行一样的控制软件来处理信号数据,彼此相互比对核实一致后,才会对车辆发出最终操控调整指令。
  芯片上面印着“H”字样的公司标识,表明这是由海思半导体公司设计生产的产品。
  在韩皓和华为公司联合组建海思半导体公司40个月时间后,公司推出了第一款芯片产品,内部代号H1V2,专门为汽车应用设计。
  跟通信芯片比起来,车用芯片技术难度相对不高,因此海思公司率先设计生产成功,用在了中华集团自主的ESP系统之上。
  在今天路试之前,实际上搭载该款芯片的产品已经在台架上进行了多次耐久性试验,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
  之前中华集团生产自己的ESP系统,主要是做硬件整合和软件开发工作,软件上积累了许多数据,但硬件如芯片、传感器等都得采购国外产品。
  车载芯片的中高端市场完全控制在国外厂家手中,全球市场规模在数百亿人民币之上。今后伴随汽车多媒体技术以及新能源技术普及推广,每辆车身上至少需要2000元以上的芯片成本,这个市场将会迎来爆炸式增长。
  例如在中华集团推出的纯电动新能源轿车身上,电池成本排在第一位,位列第二的就是各种芯片电子控制系统,足以证明芯片在未来汽车中的重要地位。
  海思H1V2的成功,表明中国汽车业再次迎来历史转折点,将来可能会在芯片高端领域实现国产化。
  这也给了韩皓极大信心,让他着手开展下一个阶段的大投资。
第一百章
巍巍昆仑
  海思芯片H1V2的成功,对韩皓来说可能足够,但对饥渴的中华集团来说并不能满足需求。
  除了ESP控制芯片,中华集团还需要发动机ECU控制芯片,新能源电力电子装置的控制IGBT,车载智能互联系统以及自动驾驶的芯片等等,这些都是将重心主导于通讯领域研发的海思半导体无法多余提供的资源。
  简而言之,就是海思半导体将继续对更高端的通讯芯片进行冲击攻关,而中华集团需要将现有芯片技术应用化,双方存在战略上的方向差距。
  这个时候,海思半导体已经无法满足中华集团的需求,韩皓迫切需要为自己多增加一枚棋子。
  对海思半导体的研发能力和工作效率,韩皓很满意,能在40个月时间拿出让他满意的芯片成品,足以说明中国大陆在芯片技术上并不是后进生。
  众所周知,全球芯片江湖话语权掌握在美欧日韩台发达国家地区手中,中国只是一个依赖进口维持生计的庞大市场,没有自己的芯片知名品牌。
  要知道任何产品一旦被中国人掌握,那么将很快被做成白菜价。因此在芯片领域,国外对中国一直以来都持封锁政策,最新最高端的芯片技术不会拿到中国。他们只会把间隔两代到三代淘汰的技术设备引入中国,以此保持自己的高端垄断地位。
  中国的芯片技术跟汽车行业一样,都曾在五六十年代有过辉煌跟国际主流水平相接近,但后来历经国内风云变幻导致人才断档落伍,侧重于国防的芯片事业在面临改革开放后国外芯片业的强力冲击,在军转民大潮中没能和汽车业般找准方向,陷入了低潮困境之中。
  当然跟汽车不一样,芯片属于国外严格封锁的领域,想合资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能依靠自己来独立发展。
  在90年代至今,中国打算利用政府力量扶持发展芯片业,但却不得要领耗费大笔资金打了水漂。不过还是留下了不少火种资源,他们在国外芯片巨头的咄咄逼人下小心翼翼在国内苟延残喘。
  在浙海省定海市,就有一家被省里寄予厚望半导体“希望工程”项目——中纬半导体,现在正处于破产清算之中。
  这家刚被列入“国家鼓励的集成电路企业”名单的企业,成立不到5年时间就面临突然死亡的风险,因为企业流动资金匮乏欠了6亿多人民币贷款和外债还不上。
  当初为了响应中国政府发展芯片的号召,以及看到大陆广阔的芯片市场前景,从台湾最大的半导体公司——台积电离职的几位员工,打算利用母公司淘汰的二手生产线到内地淘金,便有了中纬半导体这个公司的诞生。
  半导体行业奉行摩尔定律,生产线一般以5年为淘汰期限,台积电卖给中纬的生产线是1988年产品,引进时已经有15年服役史,属于老、破、大的生产线。
  花费3000万买来的二手6英寸(0.5—0.6微米)芯片生产线,跟当前主流的8英寸(0.25—0.18微米)相比落后整整一个时代,另外12英寸(纳米级别)的技术已经被国外芯片巨头攻破投产,加上在国内缺乏稳定客户和市场,中纬的悲催遭遇属于可以预见的结局。
  芯片业是一个高投入、高科技和高风险的三高行业,没有钱是万万玩不转的,今天韩首富打算趁此机会切入该领域。
  中纬半导体没办法还钱,只好准备破产清算,唯一值钱的就是从台积电买来的二手6英寸芯片生产线以及一大帮技术人才。
  生产1块钱芯片,可以获得10块钱收益,以及带动100元的产业发展,这是地方政府热衷招商芯片企业落地的原始冲动。
  由此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芯片追赶大军,以“一个经营团队+地方政府+多方集资”的模式纷纷落地芯片工厂。具体表现是台湾或者美国的创业团队来到大陆跟地方政府合作,利用地方优惠的税收土地政策,通过政府出面协调社会融资进军芯片行业。
  不过半导体是一个周期性行业,经常是亏损3、4年,到第5年可能一次性盈利把所有亏损弥补回来。除了初期建厂投资巨大之外,日常营运还需要大笔资金投入,以此度过熊市迎来大牛行情。
  中纬半导体每年净亏5000万以上,并且暂时看不到盈利的可能,因为其产品缺乏竞争力无法销售出去。这让定海市政府心生退意,当初承诺的各项优惠措施减半,导致中纬半导体突然“死亡”陷入破产清算。
  第一次公开拍卖,中纬半导体标价4个亿,不出意外流标无人竞拍。
  企业号称投资20亿,5年时间实际出资到位3个亿,还欠了银行外债6个多亿,合计投资约10个亿。
  但要在次贷危机中处理资产,4个亿的开价明显过高了,要知道现在8英寸的二手生产线已经出现在市场,只要加一些钱就能拿下,因此对中纬的心理价位大家都认为在2个亿以下划算。
  在所有人都等着第二次拍卖捡便宜的时候,竞购方中突然出现了中华集团的名字,要知道芯片行业跟汽车之间可是存在一大段距离。
  这个时候,韩首富曾和华为一起投资海思半导体的新闻才被大家挖了出来。这些年海思一直埋头研发在市场中基本没有存在感,如果不是韩皓的缘故,估计许多人都不会留意到有这样一家公司。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3/5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