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校对)第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556

  “厂里说为方便联系,就给我配上了。今后你们有事,可以随时给我打电话,每个月有300块话费报销。”
  自从离开幸福厂,余航发现自己的家庭地位越来越高,说的话也一言九鼎,以前妻子儿女哪有现在这般态度。
  当他从包里再次拿出电启动项目成功获发的8万块奖金时,家里人几乎把他当成皇帝般对待,生怕言语上冒犯了他,毕竟当初他去虎山可是差点跟家人决裂的局面。
  树挪死,人挪活,现在自己可谓算是一帆风顺了,余航心里想到。
  韩耀厂终于还是再次开张了,韩永福回到自己发家的地方。许汉通和陈典两位旧臣也随之回来,继续跟随韩永福开创事业。虽然他们在华夏厂干得也可以,但韩永福一召唤两人商量了下就结伴而回。和韩永福搭档多年,已经产生了感情,相比华夏厂两人在韩耀厂受重视程度更高。现在华夏厂都提倡高学历人才,两人初中文化感觉有些力不从心,尤其管理上更加严格,让上了年纪的他们萌生了退意。
  有了韩皓给的1000万,韩永福底气更足了。现在他得考虑韩耀厂今后的发展方向如何?
  韩皓建议他给华夏厂生产配件,只要质量通过验证,华夏厂可以采购韩耀厂的配件产品。
  但韩永福并不想寄生在儿子工厂上发展,他内心其实有口气,想自己独立发展做出成绩来给韩皓看看,其实你爸水平也不差。
  不过现在虎山大环境下,要想在机械领域有所作为,还真离不开摩托车行业。
  手中有了1000万,韩永福再看后视镜、保险杠这些技术含量不高的东西就看不上眼了。发动机他自觉无法涉足,于是他把目光投到了车灯行业。车灯技术含量中等,还要求有一定资金实力,韩永福就打算从此处开始他的人生又一次创业。
  有了韩皓做榜样,韩永福也决定到外地寻找合适的技术人才,通过研发带动工厂的发展。
  顺便一提,华夏厂的红火发展自然也让不少亲戚朋友,托人情找到韩永福请求他帮忙安排进厂工作。但韩皓上一次在姐夫庞爱国问题上的决然,后来又闹出庞爱国挪用公款的事情,韩永福便不好意思向儿子开口,打算把这些人都安排到自己的韩耀厂名下。当然他也不是来者不拒,还是经过了自己的一番考核,留下了一半人。
  现在韩皓的翅膀已硬,尤其工厂又在县城工业园,加之跟父亲韩永福在事业上的微妙关系,他最终选择搬出了父母家,自己在县城买了一套二手的两室一厅居住。后来又购买了一块80平方米的地皮,开始建设三层半高的小楼房,作为自己的新住所,预计要一年时间才能进去入住。
  其实,更多的时候韩皓还是吃住都在工厂里面,毕竟员工宿舍已经落成,他拥有自己的一套单人宿舍。
  尽管搬了出来,但韩皓还是尽量每周抽空回家吃饭一趟,见见父母两人。在饭桌上,韩皓也跟父亲形成了默契,绝口不谈工作相关的事情,交流主要都是一些无关大雅的趣事。
  当研发团队还在休假的时候,韩皓在华夏厂门口亲自迎接一位贵客的到来。
第四十四章
君子之交
  能让韩皓如此郑重等候,来人正是从京城到虎山挂职副书记的胡一鸣。作为从京城下来的学者,他的视野能站在更高角度看问题,韩皓也邀请了他好几次来华夏厂看看。
  这次胡一鸣是以私人身份而来,提出要对华夏厂调研一番,看看其成长轨迹如何。现在乡镇企业发展再次被中央重视,他想找几个样本好好调研。华夏厂在虎山县算是一大奇迹,短短两年时间不到就突破了成长壁垒,抓住机遇飞速发展成为虎山的龙头企业之一。
  韩皓带着他详细参观了整个华夏厂,并回答了一些比较隐秘的问题,例如华夏厂是如何拿到第一桶金,同时把自己一手打造华夏厂的过程说了一遍。
  “能破釜沉舟瞄准机遇下注,还能把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尤其是你所说的借东风筹粮草,这些机会都可遇不可求。中国现在面临大发展大机遇时代,你可真是赶上了好日子。要是早几年,说不定你会被以投机倒把罪投入监狱。
  1989年时国家曾经对冰箱行业有过一次大整顿,所有没有上定点生产目录的厂家都一律被要求停产关厂。浙海省当初上百家冰箱厂最后只剩下不到20家,活下来的大多数还是想方设法挂靠定点厂目录名下才存活下来。当时还刮起了一阵风,许多像你这样的乡镇企业家要不把自己的企业无偿捐给国家和集体,要不就是寻找集体挂靠主动戴上‘红帽子’。就因为出现了民营企业挖国有企业墙角的说法,国家为此进行了专项打击行动,导致乡镇企业家对国家未来的政策深感迷茫害怕。所以在中国办企业,你除了要埋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政策风险是跨不过去的红线。
  这一次你能够兼并别的工厂挤入目录,从长远发展看属于重大的战略投资,这步棋下得很妙。
  你知道为何钱江厂一直没能自主研发出发动机项目吗?为何这样的大国企一直没能像你的工厂一样灵活多变适应市场?”
  胡一鸣果然看问题高度不一样,韩皓跟在他身后学到不少东西。面对胡一鸣的提问,韩皓想了一下回答道。
  “厂领导的执行力不够,投入的资源也不足。”
  “你看到的都是表面现象,实际上存在着根源关系就是国家对国企的管理定位一直认识不清,直到现在中央还在探索如何管理中国大大小小的国有企业。
  一直以来,像钱江厂这样国企赚取的利润基本全部都要上交国家,厂里只留下维持正常运转资金。利润都上交了,想要进行技术改造需要打报告上去走流程,往往企业没有足够资金积累进行下一步的研发。我们国家最知名的轿车品牌红旗在1984年的时候停产,另一个品牌上A海牌轿车也在1991年落幕。在50年代开始,他们都是国内乃至世界上一流水准的汽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几十年过去到80、90年代,这两大品牌轿车的生产技术一直没有太大改进,很可惜被市场淘汰了。
  直到近几年,国家才放开对国企犹如婆婆般的控制,允许企业截留发展资金,但它们在发展方向、人事任免、企业自主、财务自由等方面依旧被政府无形的手操控着。
  从放权到联营,再从联营到承包,又从承包到合资,最后来到合资、股份制改造并存,我们国家对国企进行了许多次探索,现在依旧还在路上。
  所以,我才说你身处在一个幸运的年代。国企拖着沉重的身躯在转型,外资企业还在国门外小心张望,民营经济处于两大巨头存留的空隙中自由发展。就好比你正好利用了国企和外企的资源,站在它们的肩膀上一飞冲天。”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韩皓想不到小小一个问题,胡一鸣居然能解读出如此局面。他想了想,华夏厂的人才是从国企而来,技术也是来自仿制的本田技术,胡一鸣说得很透彻,自己就是站在它们的肩膀上成长起来。
  陪着胡一鸣在厂区闲逛,他还随意拦住几位工厂员工跟他们简单聊聊情况,看上去就是一位认真做研究的学者。
  “虽然华夏厂现在取得了一点成绩,在国内研发方面有某一领域走在前面。但无论是综合实力,还是发展潜力,你们跟嘉陵、建设大集团还有非常明显的差距。我来之前查过资料,发现今年半年时间嘉陵、建设集团的整车销量就已经突破了40万辆,全年有望向80万台冲击。我看你们整车设计生产线才10万台,今年就算及时投产,估计产量也就几千台。所以你时刻要保持脑子清醒,无论干什么都最忌头脑发热,你自己多多把握尺度。
  这套书就送给你了,上面有我写的一些个人心得。下个礼拜,我就要结束挂职生涯,返回首都工作。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套书可以说是我们国家老一辈伟人留下的历史遗产,讲述了他们是如何从弱小到强大、从幼稚到成熟、从失败到胜利的过程。读史可知兴衰,以史为鉴,到底你能悟出多少就看你的本事了。期盼有一天,我们能在首都相会。”
  胡一鸣离开前,送了一套《毛选》给韩皓,看出来他对韩皓这个年轻人有着很高的期望。
  翻开这套《毛选》,上面有些段落被胡一鸣密密麻麻注释了心得体会,韩皓感谢对方能以此贵重礼物相赠。君子之交淡如水,胡一鸣以书赠友,韩皓感受到他对自己后辈的殷切情意。
  母亲王桂芬找风水先生看了一个日子,作为韩皓新家的动工吉日。在她看来,这里将来会是儿子结婚的新房,因此特别重视,不惜重金找了县里最好的先生亲自出马踩点看风水。
  “啪啪——”
  一阵鞭炮声响起,地皮80平方的3层半小楼正式开始挖地基建设。每层一厅三室布局,总建筑面积将达到280平方。一楼除了入户小花园外,后门还配了车库。
  当天不但庞爱国全家到贺,连韩皓的几位叔叔姑姑们,以及舅舅姨妈等一起来到现场道喜,大家喜气洋洋祝贺韩皓新居动工。
  小地方人情多,一有什么风吹草动亲戚朋友间都知晓。
  本来韩永福作为韩家父辈最有出息的一个,做生意风生水起。没想到现在韩皓后来居上,风头早已盖过父亲韩永福的光芒,成为韩家现在的骄傲。
  因此,今天韩皓的新居大吉之日,大家便一起到场恭贺。
  按理来说,韩皓属于后辈,用不着长辈亲自到场。但他还有另一种身份,就是华夏厂的老板。家族有了大老板,虽然平时不会求到他,但一旦有大事什么还得找韩皓出面,保持友好的关系不会吃亏。
  “多谢啊,大家晚上腾云阁吃饭,都是家里人没外人,到时叫上三奶奶和小囡囡一起来。”
  韩皓亲自出面接待这些来的亲戚朋友,态度一如往常的谦卑,丝毫没有大老板的架子。
  动工之喜总要贺一贺,中国人落实到形式上当然就是集体宴席。韩皓没有在县城摆酒,而是回到了镇上腾云阁请客,方便上了年纪的长辈赴宴。总不能有在县城摆,然后还要长辈驱车半小时吃饭,再花半小时赶夜路回家的道理。
  “皓儿,来年这个时候得乔迁之喜了吧?”
  大伯接过韩皓递过来的喜烟点上,笑着开口问道。
  “听师傅说建筑结构有5个月就差不多了,为保证质量到时晾2个月再开始装修,装修用2个多月,最后晾满3个月人才能入住。一年时间肯定需要,反正到时还得麻烦您来一趟,见证我的乔迁之喜。”
  把当初施工队的结论复述了一遍,今天人多热闹,韩皓也高兴地回答。
  “要是双喜临门,把婚事也办了就更好。”
  出了校门进入社会,虎山许多像韩皓这般年纪的男青年一般都在家人介绍下相亲结婚,因此大伯不免打趣说道。
  “哈哈,还早着呢!有好消息一定第一个通知您!”
  韩皓现在功成名就,真的已经有人找到母亲王桂芬询问他的婚事,打算充当媒婆介绍人。
  王桂芬就此也不留痕迹询问过韩皓的意见。
  “妈,我连国家法定结婚年龄都还没到,再说我大学还没毕业呢!说结婚的事情也太早了吧!反正我的婚事不用你们操心,时机成熟我自然会带老婆回来!”
  现在韩皓经过商场一年时间的摸爬滚打,已经深具气场威严,说出来的话连母亲王桂芬也无法强压。见儿子如此态度,她也便打消了替儿子找老婆的念头,心想韩皓肯定是出去见过了花花世界,看不上普通人家的姑娘。用虎山人的话说,就是心太野眼界高。不知道将来儿子会带回来怎么样的媳妇,希望到时媳妇不要太难伺候,免得婆媳关系紧张,让韩皓难做人。
  谈到婚事的时候,韩皓心中总会冒出一个倩影,他心想不知道自己第一次喜欢上的姑娘现在过得怎样?
  前些天在中央电视台看了《1994年大学毕业生晚会》,当中老狼以一曲《同桌的你》深深打动了韩皓的心。
  “谁遇到多愁善感的你
  谁安慰爱哭的你
  谁看了我给你写的信
  谁把它丢在风里
  ……”
  当初韩皓听到这些歌词,便忍不住独自一人泪流满面,每个男生心中都会有一个难忘的她。
  也许得不到才会总是想念,可惜无论是自己,还是她,都再也回不去了。
  “韩皓,你爸叫你叫过去有事交代。”
  庞爱国拍了一下韩皓的肩头,过来传话道。
  现在庞爱国的修车铺恢复营业,现在他把发达的希望,都寄托在韩皓当初对他承诺过将来给他整车销售的代理权,因此今天韩皓动工吉日他格外卖力帮忙招呼客人。
  谢过庞爱国提醒,经过被人设局诈骗这一关,自己的姐夫好像成熟了不少,暂时不再流连在牌桌上,这让韩皓深感高兴。姐姐韩雨的预产期是10月下旬,距离现在还有一段时间,据B超反应是一个女孩。有儿有女,好字成双,庞爱国心满意足。
  这半年时间过得飞快,韩皓几乎没有好好复习,就迎来了期末考试。继续临时抱佛脚,他又挂了4门功课,将在9月开学两周后补考。自己时间有限,又不是超人,虽然工厂里有不少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可以请教,但自学大学课程韩皓依旧感觉吃力。他期盼着能有人来分担他的行政工作,下学期有时间可以开车到江州课堂听课,如此继续自己的大学学业。
  马啸天现在把钱江厂当成了他的自留地,大肆向供应商索取钱财物品。一般人是雁过拔毛,但他却是雁过喝血,丝毫不顾及供应商的死活。为此,不少供应商熟人告状到了郑南这里,请求他对马啸天这种霸道行为有所制止。
  “巩厂长,马啸天再这样下去,会毁了我们厂的名声。您应该出面制止他这样乱搞,不行就向上级领导反映情况。现在您老是这样护着他,厂里工人们早就一肚子意见了。”
  郑南职权无法管到马啸天,因此他直言不讳向钱江厂的正厂长巩卫强回报。
  “唉,郑南,有些事情你不明白,睁只眼闭只眼过去算了,反正现在大家都能凑活着过。”
  越是临近退休年纪,厂长巩卫强越是不愿意得罪人,身为副厅级干部的他还想着退休能往上提一层级别待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5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