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校对)第4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8/556

  另外,三年时间内达成让徐工集团整体在香港H股上市的目标,解决徐工最急迫的融资渠道问题。
  经过多轮谈判,中华集团并购徐工的方案从地方到中央一路绿灯,报价30亿人民币获得70%的股权正式获得国家通过。
  持续大半年的绯闻终于落幕,韩皓飞往当地亲自出席了资产交割签字仪式,徐工这个国内工程机械排名第一的企业正式纳入中华集团。
  韩皓入主徐工的首件事情,就是抓紧把徐工集团整体打包赴港上市,趁现在全球资产价格高估,登陆股市筹集资金是大好时机。
  在徐工之前,玉柴已经从美国股市完成的私有化退市操作,它随之在港交所排队等待IPO,率先准备登陆港股。
  伴随国内国企巨无霸纷纷登陆港股,引发了股民对内地股的追捧,趁着这波风口上市,可以借船出海获得好估值。
  眼看港股暴涨,国内股市也蠢蠢欲动,开始所谓的慢牛行程,A股正式开启了复苏模式。
  “湘火炬”股票突然宣布停牌,然后宣布更名为“中华卡车”,中华集团旗下陕汽、红岩以及并购得来的原春兰中卡资产整合到上市公司内。
  几乎同一时间,“亚星客车”也宣布停牌并改名为“中华客车”,亚星这个老牌子将逐渐消亡在历史之中,被中华取而代之。
  就改了股票名字,两大股票一复牌就迎来一个涨停板,预示着国内股市资金开始了大规模回流。
  瞬间,中华集团旗下拥有了直属的四大上市平台,构建成“中华系”。如果加上玉柴和徐工两大新军,韩皓将拥有“六脉神剑”般的梦幻阵容。
  但这还不够,他还在运作旗下零部件企业“神州精工”的上市,准备打造“葫芦七兄弟”的无敌组合。
  由于盘古发动机以及CVT变速器的大批量供货,导致“神州精工”内部结算完成了连续3年盈利的目标,但要想在国内A股IPO上市,前面还排着长龙。
  韩皓便跑到省里询问,有没有特供的指标可以走捷径,让“神州精工”不必排队可以在一年时间内登陆A股。
  按照他的想法,神州精工毕竟是浙海省的亲儿子,跟玉柴、徐工这两大收编而来的企业不同,扎根于浙海在当地具有雄厚影响力,省里肯定会酌情多照顾一二。
  原本韩皓并不急着让“神州精工”上市,但在宏观经济高估值的背景下,这个风口值得搭便车。
  如果省里没机会,那他还是准备跑到香港去上市,毕竟已经熟门熟路。
  没想到韩皓这次小算盘却作茧自缚,反过来被省里逮住他套路了一把。
第四十六章
借壳上市
  “神州精工”要上市,省里当然大力支持,但上市指标的话,暂时是没有。唯一的机动指标用在了正筹办的浙海银行身上,跟它对比的话,“神州精工”还是含金量要轻上许多。
  省长周南生说没有指标,那就肯定没有,韩皓见状便打算回去准备赴港上市的事宜。
  没想到刚准备起身离开,就被周省长又给按了回去。
  浙海省经济蒸蒸日上,离不开周南生的宏观调控,当年他力主打造汽车产业基地的梦想已经在韩皓手中实现,中华集团也不负众望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龙头,带动了一大批相关产业发展。
  “你觉得‘钱江摩托’怎么样?”
  亲自为韩皓续了一杯茶,周南生微笑着问道。
  “钱江摩托”这个名词已经太久没有在韩皓脑海中出现,自从他进入汽车行业后,搬到江州总部后,就跟留在虎山的对方渐行渐远。
  摩托车业务他早就不再过多关注,平时只关心季报、年报时总体销量如何,相比日系品牌摩托车时不时被提及,身为邻居的“钱江摩托”已经无法入他的法眼。
  当年需要钱江摩托赏口饭吃的韩皓,早已经超越了对方的层次,开始成为许多中小企业的财神爷。无论是经营体制,还是技术创新,钱江摩托这个企业都没能跟上时代发展潮流。
  由于华夏摩托的虹吸效应,一家独大把许多资源和顾客都吸走,钱江摩托在市场上已经日渐式微。这个当初省里的机械制造大户,现在成为每年依靠财政补贴来“护牌”防退市的ST上市公司。
  伴随华夏摩托的崛起,制霸中国摩托车市场,老牌国企嘉陵、建设乃至邻居钱江摩托,都成为了华夏摩托通向王座的垫脚石。除了依靠铃木技术支撑的豪爵摩托尚能一战外,国产摩托车市场已经被华夏摩托垄断。
  戴着ST帽子的钱江摩托每年都需要省里拨出一笔专项款来补助,就为了不从A股退市。
  上市公司的数量是衡量一个省经济发展程度的直观指标,在这样规则下,许多省份都心照不宣地利用财政手段保留上市资源。
  周南生看了钱江摩托的业绩公告,发现用于房产出租获得的收入已经占据工厂营收的三分之一。当年位居城市郊区一隅的工厂,现在已经成为城区的中心地带。依靠整理厂房出租用于商业经营,每年给钱江摩托带来了不错收益。
  甚至钱江摩托还跟人组建了房地产公司,打算把原来职工旧宿舍拆除兴建商品房小区,以此踏入万分火热的房地产市场。
  一家造摩托车的企业,马上就要变成一家房地产公司,这样的变迁除了自我求生意愿之外,更大原因是房地产行业开始超越实体制造企业成为新的红利市场。
  但从全省的高度看,钱江摩托变成一家房地产企业并不是政府高层希望看到的结果。
  本来省里正想商量如何处置钱江摩托的事项,韩皓这个时候主动上门,给了周省长一个一举两得的设想。
  韩皓一听省长问起钱江摩托,尤其对方眼中透露着找对了人的模样,就知道自己摊上事情了。
  “干脆中华集团把钱江摩托这个摊子接过来,然后把钱江的摩托车业务并入华夏摩托,而空出来的壳资源就注入神州精工这块业务!
  这样一来,你们既帮省里解决了后顾之忧,又如愿以偿获得了上市资质!我可以向你保证,省里会出面协调证监会通过资产置换的审批,绝对不会拖累你的后腿!”
  周南生的意图很清晰,既然钱江摩托干不下去,那就让华夏摩托接管。至于它的壳资源,就让神州精工这块汽车零部件业务借壳顶上。想必这样的安排,钱江摩托那边没有意见,股民也不会有意见,省里更不用说肯定支持,就看韩皓如何表态了。
  大脑在飞速运转,韩皓在心里盘算着得失,看来吞并钱江摩托来借壳上市,这笔买卖做得过。
  “行,在人员安置上政府要帮忙,还有跑证监会申请资产重组省里要出面协调!”
  当断则断,久经商海的韩皓权衡一二,就明白答应省里要求不会吃亏。
  神州精工这块业务将来要对标的是丰田电装、现代摩比斯这样的巨头,趁当前上市高估值风口,早日借壳成功对未来战略很有帮助。
  看来明年可是一个热闹年份,韩皓上市敲钟都快手软。
  ST“钱江摩托”股份宣布紧急停牌,公告将有重大资产重组消息发布。
  很快,市场上就流传出“钱江摩托”并入中华集团的传闻,浙海省政府将以市场化手段把手头国有股份转让给中华集团。
  原本半死不活的钱江摩托工厂内却是喜气洋洋,要知道他们每个月现在只拿全省最低工资标准高一点,隔壁的华夏摩托是他们收入的4倍有多,为此许多骨干都纷纷跳槽跑过去。
  传闻并入中华集团,那自然收入水平也会跟着上去。对普通工人来说,收入高低才是衡量老板好坏的唯一标准。
  韩皓跟周南生达成口头协议后,浙海省就指令“钱江摩托”股份停牌,让整个证券市场都措手不及。
  当得知“钱江摩托”将与中华集团扯上关系时,许多人都大呼后悔没能及时进入布局,反倒是那些被套牢的股民们纷纷奔走相告,终于不用站岗了。
  有人猜测韩皓可能要把摩托车板块独立出来,注入“钱江摩托”的壳资源,从而形成新的独立上市公司。
  这是最被市场接受的传言,不过事实真相很快让大家都大吃一惊。
  借壳上市的并不是摩托车业务,而是神州精工这样的汽车零配件企业,中华集团又将迎来新的一支生力军。
  借壳上市方案为上市公司“钱江摩托”全部资产作价11.7亿元,通过资产置换和现金转让方式置出。神州精工100%股权作为本次拟置入资产作价150亿元,与拟置出资产中的置换部分以等值置换方式抵消后,资产差额部分由上市公司以发行股份方式向神州精工全体股东处购买。
  该重组方案已经提交证监会审核,一旦通过的话,“神州精工”将正式亮相A股,成为极具投资价值的潜力股。
  赵国平自调任沪江书记一把手后,就异常低调在沪江市内各区调研,并未着急提出自己施政目标。
  摸排了一圈后,他发现沪江市不愧为中国最大的经济大都市,工业上有国家级钢铁、汽车、轮船、港口、飞机、石化等大项目,金融上有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各大公司总部,真是软硬兼顾一肩挑。
  这样的底蕴比浙海要强多了,无愧为长三角经济圈的龙头。
  在赵国平的倡导下,首届长三角经济论坛在沪江市召开,论坛邀请了浙海、苏吴、安淮三省的政府高层以及知名企业家出席,大家共同商讨长三角“三省一市”的经济协调发展。
  作为国内知名的工商界领袖,韩皓自然也在邀请嘉宾行列,他跟阿里巴巴的马杰克一起作为浙海代表与会。
  在韩皓赶着让旗下公司上市之时,马杰克也在积极运作阿里巴巴赴港上市,按照韩皓手中15%的股权计算,阿里上市的话他又将多出百亿的财富。
  当年一众国内工商界大佬在韩皓带领下,向阿里集团紧急投资,拿到了35%的公司股权。今天这笔投资毫无意外翻了10倍有多,许多人都等着阿里上市后套现,毕竟投资总需要回报。
  “互联网的冬天可能马上将要来临,我必须带领阿里巴巴储备弹药,上市募集资金是最理想的渠道。”
  妻子陈灵兮已经成为阿里集团的忠实拥趸,在家带孩子的她依靠网络购物平台满足了自己足不出户逛街的意愿。
  马杰克实现了自己夸下的海口,带领阿里巴巴打败了进入中国市场的Ebay和亚马逊跨国巨头,成为国内网络购物的领跑者。
  因此可以预见,阿里集团一旦上市,务必会受到股民的热烈追捧。
  江州市把汽车和互联网定为全市未来战略发展行业,一切政府规划以及招商引资都要围绕这两大行业做文章,力争打造双引擎驱动的大经济。
  阿里也因此成为可以跟中华集团相提并论的龙头企业,在高科技的光环加成下,成为新的企业明星。
  在论坛开幕前,赵国平会见了来自浙海的工商界代表团,希望浙商能跟沪江市有更多合作,鼓励大家要把眼光放长远,以区域一体化的目标来规划企业经营。
  浙商之中,韩皓自然是焦点,他带领的中华集团蒸蒸日上,已经开始在国内汽车业显示出先人一步的大好格局。
  “沪江市汽车产业基础好,配套环境不错,将来你们中华集团也可以到沪江来投资嘛!”
  赵国平在跟韩皓交谈时,特意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看来真是屁股决定脑袋,到了沪江主政,赵书记就开始施展挖角大计了。
  “以后有好机会的话,我们会考虑沪江这个‘东方明珠’,这里完善的金融配套很吸引人。”
  韩皓只是场面上的客气回答,要知道江州才是自己的大本营,他可不会轻易跑到上汽集团的地盘扩张。
  但沪江市金融行业发达,他倒是准备把自己名下投资基金的总部搬到这里,方便今后一系列操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8/5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