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校对)第3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3/556

  国企改革喊了许多年,但在薪酬制度上,管理层的工资是大幅提升,跟普通工人拉开了距离。但在对技术人才的重视方面,远远不够,技术人才的工资增幅远远比不上他们的贡献幅度。何况国企内部存在大锅饭的薪酬制度,一个人加工资都会引起周围人的强烈反应,技术人员想要符合市场身价的工资待遇很难。
  在民营企业就不同,老板一番话新的工资薪酬制度就能马上落实。韩皓说要给柴油机研发团队高待遇,第二天相应岗位和工资待遇便已经设置完毕,等待新人的到来。
  这些年,中华汽车研究院已经用实际例子证明,这里是国内汽车企业研究机构中位列三甲的地方所在。甚至,考虑平台以及个人成长方面,许多人都公认中华汽车研究院是国内第一名的就业宝地。
  在玉柴一个月能拿2000多元工资,但跳槽到中华集团可以成为万元户,还能有合适的发展平台。
  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玉柴工作了5年时间的马超明,在得知中华集团招人消息后内心蠢蠢欲动。不是说玉柴不好,而是太过安稳的日子在逐渐消磨马超明的锐气,得知对方准备攻克国内无人掌握的高压共轨技术,他内心燃起一团火想要加入这个团队,迎接挑战做出贡献。
  在玉柴研发部门,他曾带人对高压共轨技术有过研究,但苦于没有平台进行实战演练,毕竟工厂都是直接采购国外产品。现在机会来了,让他无法拒绝尝试。
  还有让他心动的条件是如果以人才方式引进,江州市政府将会在户口落户、孩子读书和住房贷款方面给以优待,方便自己尽快融入江州的生活。
  玉柴坐落于南疆边陲四线城市,跟中国的经济中心太过遥远,距离最近的珠三角经济带也有大半天路程。
  面对被誉为国内汽研的黄埔军校发出招贤令,无数个马超明们心动了,他们纷纷投出自己的简历,期待能实现职业生涯的新一轮提升。
  伴随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巩固,人才的自由流动和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已经不可避免,这是市场在发挥着无形之手的作用。
  不过,另外还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同时舞动,一并发挥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在这里要表扬江州市政府,当把汽车业作为经济支柱后,就大力协调解决各种关系,为中华集团的发展创造非常良好的环境。与此同时,还努力打造汽车产业集群,吸引更多跟汽车相关的行业入驻江州,在招商引资方面也把汽车作为重中之重。
  江州经济的飞速发展,每年税收大幅提高,除了中华集团的贡献外,江州市政府的努力也脱离不了干系。他们在用政府之手,配合着市场进行各种资源配置,以此实现江州汽车业的后发优势红利。
  后发优势,就是后来进入者,可以参照先行者的经验,少走许多弯路,用抄作业形式发展,从而实现跨越追赶的目标。
  中华集团赖以发家的摩托车和汽车都是从国外巨头的现有车型模仿得来,就算现在大规模投入发动机和变速器的研发,也是针对性学习国外车企的现有成功经验,属于后发优势的搭便车行为。
  以点及面,整个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可以从江州经验中得到证明。
  中国政府利用后发优势,针对特定产业进行政策扶持,统一运用国家力量来实现赶超战略。
  家电行业开始击退日韩品牌,通讯行业逐步走出国门,就连在加入WTO时最被担心一击即垮的汽车业,也有中华集团为龙头的自主品牌迸发出新的活力,在市场上占据一定份额。
  在加入WTO后,市场机制在中国大地上开始发挥前所未有的作用,导致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与此同时,中国强力的政府也在用看不见的手在默默为许多有竞争力和发展前景的国产自主行业在护航。
  回到我们熟知的汽车业,当确定汽车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后,国家在进口关税和贸易配额上限定诸多条件阻挡了国外汽车涌入中国,为国内汽车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与此同时,国家还在基础研究领域以及大专院校开展汽车专业课程,为汽车界培养了大批人才。在金融扶持上,国家源源不断给以各大汽车企业贷款,并通过一定税收政策来提高自主品牌竞争力。
  依靠市场和政府两只手发挥作用,中国的汽车业终于迎来了新的发展春天。
  马超明不是一个人前来江州报到,他身后跟着整整一个小组团队,都是玉柴研发人员中的精英。
  薪水提高3到5倍,直接落户江州这样的沿海发达省会城市,就学、住房都一次性由江州政府协调安排,还能到中国最好的汽车研究院工作。除了个别坚守企业情怀和信念的人之外,没有人能抵挡住中华集团开出的招贤令。
  面对中华集团堂而皇之的挖角行为,玉柴当然不会同意,他们扣下了辞职信不同意马超明等人的离职。
  提交了辞职信,顾不了被玉柴扣住的档案、社保关系,马超明带领自己的3人团队入职中华集团。
  此次组建的柴油机研发团队,其中有相当部分人都像马超明般作为,原单位还未批准离职就加入了中华集团,引发了许多法律方面的纠纷。为此,韩皓专门组建了法律团队,为他们应对来自老东家的律师函。
  一时之间,中华集团的抢人行为在汽车界内引起巨大反响,尤其玉柴要跟中华集团对薄公堂,说偷走了他们的知识产权,并宣称事情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前中止对方的柴油机供货。
  柴油发动机紧缺,是当前中华集团的软肋,玉柴这招可谓是打在了韩皓的七寸之上。
  中华集团挖人太狠,潍柴也有不少人被高薪挖走,有人呼吁成立产业联盟,针对性停止供货来制裁韩皓的这种挖墙脚行为。
  一汽、东风两大主机厂联手压制中华集团,现在玉柴、潍柴两大独立柴油机发动机厂又对中华集团不满,外部形势一下子对中华集团新生的商用车部门很是不利。
  正是一汽出手截胡了康明斯,引出了后来种种事项,导致了国内柴油机行业发生了大混乱。始作俑者一汽老总竺天峰,正在一侧冷眼旁观到底韩皓要如何应对这样复杂艰难的局面。
第十二章
新的契机
  中华集团对柴油发动机积极扩军备战,旗下还拥有变速器、车桥以及卡车客车主机厂一条龙完整产业链,明眼人都知道未来中国的商用车市场将会是三国割据混战的割据。
  哪三国?
  当然是一汽、东风以及中华集团,到底谁会是曹魏最终一统天下还很难说。
  为何只有这三家拥有逐鹿中原的实力,就因为他们商用车产业链完全打通,可以依靠一己之力完成整辆车制造。
  尽管上汽收购了双龙汽车,在商用车领域积极布局,但跟双龙工会斗个不停无法有效整合,上汽被排除在潜在巨头之外。至于福田汽车、重汽集团、宇通客车、江淮汽车等,只能是偏隅一方的小诸侯。面对一汽、东风这样商用车市场霸主,唯一有资格挑战他们地位的只能是中华集团。
  纵观世界行情,汽车柴油机生产厂都要依赖主机厂生存,像沃尔沃、奔驰、MAN等都拥有自己的商用车品牌。唯一特例,就是美国康明斯,他们独立于主机厂,依靠对外出售柴油机存活。
  因此,国内独立的柴油机厂家玉柴和潍柴,都喊出了打造中国康明斯的口号,希望能成为像对方一样跨国独立的发动机供应商。
  这个愿望很美好,但要实现起来几乎不可能!
  原因在于一汽、东风和中华集团三国混战,绝不会留给玉柴和潍柴太大的独立生存空间。当市场份额都被三家联手占据之后,玉柴、潍柴两大企业要么另寻出路放弃汽车柴油机市场,要么委身卖给合适的企业成为对方产业链中的一环。
  这样的局面可能不出10年就能实现,冰冷的事实用可以预见的姿态摆在所有人面前。
  回到当前,一汽和东风只使用自己旗下的发动机,玉柴和潍柴的发动机得卖给市场上没有发动机的主机厂,例如中华集团、宇通、福田等厂家。
  中华集团在卡车、客车方面都拥有不菲的份额,卡车有陕汽和红岩的5万辆销量,至于客车方面有1万辆的亚星公交大巴需求。
  在国内商用车这样不大的市场,中华集团属于当之无愧的大客户,因此就算玉柴喊出了停止供应发动机的口号,但却只暂停了一部分供给,还有大部分依旧按合同供货。
  因为如果你真的跟中华集团闹翻,那么市场将会被潍柴吃掉,此消彼长之下,企业可能立马迎来生存危机。
  在市场博弈状态下,韩皓算准了玉柴和潍柴不敢停止供货,就算知道会不断养大中华集团这个竞争对手,他们也必须从自己手中完成销售目标拿回供货款。
  潍柴刚跟自己的老东家重汽集团闹翻,同为齐鲁省的国企,重汽一直徘徊在亏损边缘,而潍柴却凭借发动机高达30%以上的净利润逐年盈利。名义上潍柴属于重汽旗下的发动机厂,但双方在管理上却各行其是,潍柴一直有独立的企图。
  “儿子强过老子,凭啥我要听他的?他们先不地道使阴招处处刁难我们,有本事大家比成绩,谁好谁说的算,不行就分家各过各的日子!”
  被誉为“谭大胆”的潍柴动力老总谭大明毫不忌讳在全厂公开大会上说道,显示出这位把潍柴从泥潭中拉出来的经济强人不甘人后的一面。
  “潍柴依靠重汽成长起来,现在有了一些成绩就想独立门户,这样的思想丝毫不顾全大局,有白眼狼的嫌疑。”
  重汽老总马兴鲁同样在公开场合怼了回去,从政府官员转任国企老总,马兴鲁带领重汽改革走出困局,同样身上带着明星光环。
  双方矛盾起始于重汽不允许潍柴对外出售发动机,要求只为自己配套,而潍柴以重汽无法满足潍柴产量为由,要求对外销售发动机。
  重汽一年销量在2-5万辆徘徊,而潍柴产能达到10万台之多,双方在市场化上就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后来在齐鲁政府调解下,重汽允许潍柴对外出售发动机,但要求给自己供货的发动机要比市价便宜15—20%来保持竞争力。
  后来重汽准备跟沃尔沃合作兴建发动机厂,这样跟潍柴又有了竞业摩擦,潍柴想把沃尔沃归于自己门下,而重汽则想另外设立新厂以此摆脱对潍柴的依赖,双方矛盾再次升级。
  一山不容二虎,重汽和潍柴的矛盾积怨已久,齐鲁省政府迟迟下不了决心调整这个怪胎。
  要知道只要一纸文书,就能把两大山头不同意见一方调离,从而有效整合两家国有企业。
  但双方力量均衡,背后又都有人撑腰,在市场经济能者上位条件下,这般奇特的景象就这样出现在齐鲁省内。
  本来一家主机厂加上发动机厂,应该是珠联璧合的一对,但由于企业带头人的不对付,导致双方迟迟不能整合。
  矛盾激化之际,重汽扣下了采购潍柴发动机的应付款,而潍柴则干脆停止了发动机供应。
  没想到在中华集团引发的柴油机乱象没有平息之际,在齐鲁省又上演了一出门户内斗的大戏。
  在可能失去重汽这样大客户前提下,潍柴也不敢跟另外的金主中华集团翻脸。
  就在所有人认为商用车领域即将安静之际,又有惊人消息传出,就是中华集团可能会考虑并购一家合适的柴油机发动机厂。玉柴和潍柴,都是其中可以考虑的目标,以此来打通整个产业链条,同时让地方政府可以获利退出。
  韩皓身上资本的力量开始显现,他承诺工厂和税收保持在原地不变,同时愿意以溢价购买当地政府手中的股份让其退出,以此把柴油机工厂纳入整个中华集团的商用车军团体系。
  当国内商用车即将形成三国争霸局势下,独立柴油机企业未来的前景很是黯淡,这个时候出手套利离开确实符合有关地方政府官员的胃口。
  无论是玉柴还是潍柴,年销售收入勉强达到百亿,跟中华集团这样破千亿收入的巨头相比,属于小角色。
  “产业整合和跨地区并购是国家积极推进的方向,我们中华集团只会用市场化手段寻找合适目标,并不会强求行政手段的拉郎配模式,双赢才是我们最大的追求!”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韩皓并未否认自己在柴油机市场的传闻。
  利用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大背景,以资本优势获得想要的收益,这个杀手锏可是韩皓跟国外资本学来的招数。
  90年代初期破解全国三角债经济困局后,为了改革国企缺乏活力效率低下弊端,国内兴起过一阵“引进外资嫁接和改造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浪潮。这给了许多国外资本抄底中国市场的机会,不少当地红火的企业被政府强行要求跟外企合资,并把控制权拱手交给了对方。
  可以说出发点不错,学习中央传达的成功经验,并且过于相信外方的经营能力,认为“一合就灵”,吃了外国管理经验的灵丹妙药就能拯救一切,这是当时还未完全开放的中国各级政府交的一次学费。
  又或者说,当时的中国人民包括各级官员在内都太过淳朴,被外来资本忽悠了一次,为他们做了嫁衣。
  “新飞广告做得好,不如新飞冰箱好”的广告语,曾在国内风靡一时,新飞冰箱也自此走入千家万户。就连韩皓父母家的老冰箱都是新飞这个牌子,现在依旧在服役没有退休。
  这个跟容声、海尔一样做大的国产品牌,在1994年却在外资抄底浪潮中,被地方政府以用外资改造国企名义,把控制权卖给了一家新加坡企业——丰隆集团。
  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新加坡国土面积最小,但却最快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当中国改革开放后,新加坡很快作为应用自己的资本优势,其政府和私人企业开始在中国不断投资,获得的巨大收益足够再造一个新加坡出来。
  丰隆集团主业是房地产,没有管理家电企业经验,但却很会资本投资,其控制家族刚以28亿美金身家被评为新加坡首富。当时新飞冰箱风头正盛又寻求外资合作,它便看准时机进入成为新飞的控制者,期望未来套利离开。
  可惜10年过去,新飞在激烈的家电市场竞争中不断没落,原本一手好牌也被新加坡人打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3/5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