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校对)第3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6/556

  “哎哟,陆厂长,你们就是不懂规矩了。郝书记其实已经暗地给了你们台阶下,你们只答应赞助100万,不是当众打他的脸。要知道300万的数字一出,许多人都等着看笑话,都认为是不可能的事情。”
  作为中华集团的下辖工厂,江南厂在当地一直享受独立待遇,平时地方政府摊派也只做做样子表示一二。
  郝大胆一来,就拿江南厂开刀,金额还很大,许多人都认为肯定要碰个软钉子。
  在会上一时情绪得意说漏了嘴,事后回想郝书记也觉得可能自己胃口大了些,但又不好意思明面收回指示影响权威,所以才有私下找来商务局负责人暗中斡旋的举动。
  “钱的事小,但领导权威事大。新官上任三把火,郝书记的一把火若是在你们厂吃了瘪,肯定会把气撒在你们身上。
  陆厂长,我是衷心为你们考虑,才苦口婆心相告。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忍一忍就过去了。我建议你还是如实向总部反映情况,把后果讲清楚,申请300万下来交差。
  这钱转了一圈又回去,不影响实际收益,你们总部的人脑子得灵活应对基层情况。”
  商务局的局长听闻江南厂只愿意出100万,赶紧拉着陆实诚继续做思想工作。他可是在新书记面前打了包票搞定这事,因此软硬兼施他都要把事情落实下来。
  本来以为是揽功的好机会,没想到变成烫手山芋,左右不是人。领导肯把私事交给你,就是一大考验加表现的好机会,搞砸的话仕途真是艰难了。
  作为地方纳税大户,一向来守法经营,江南厂没有见不得人的把柄,因此陆实诚死死咬定100万不松口,不愿意追加到300万。
  手下干部的风言风语通过秘书传到了郝书记耳中,大家都说等着看笑话,没想到现实果真如此,江南厂就是不肯卖自己的面子。
  “大把人排队等着赞助送钱我都没答应,以为我们地方政府缺那300万吗?不识抬举就算了,真以为顶着首富的头衔我就收拾不了你们。还有那商务局长,办事能力实在太差,找机会换到一个与他能力相匹配的岗位去。”
  只有秘书在场,因此郝书记说话没有过多遮掩。
  一把手没有自己的权威,怎么推行自己的施政理念。郝大胆这个外号,可不是浪得虚名的称呼。上头不准干,下面反对干,只要他“好大胆”认准的事情,都会放手去干。为此,他还获得省领导赋予改革急先锋的称赞。一路干,一路升,郝书记可谓踌躇满志。
  “谁耽误潭湘市一阵子,我就耽误谁一辈子!”
  在郝书记看来,很明显这次江南厂的做法,就是耽搁潭湘发展的绊脚石。
  说到做到,郝书记最终没有要江南厂的赞助,他打了几通电话,立马就有一家房地产企业挺身而出捐赠900万,作为此次白酒文化节暨招商引资大会的冠名商。
  300万太少,干脆一次性翻3倍搞个900万占大头,正好让那些等着看笑话的人好好见识自己的能力和手段。
  作为赞助回报,这家房地产企业在书记特别招呼下,也获得了潭湘市政府拆迁旧区的大工程,收获两块公开出让的土地。900万的支出,很快就从土地上收获回来,还紧密了跟当地一把手郝书记的关系。
  当几次汇报工作都被郝书记的秘书拦下,无缘见到书记本人,市商务局长心知不妙。短短几天反差巨大,透露的风声对自己不妙,说领导很不满意,局长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四处找关系。
  在未知恐惧的等待中最是煎熬,连商务局的临时工都知道自己得罪人将会被调离赋闲,这样的困境让局长真是寝食难安。
  幸好煎熬没有持续过多时间,在白酒文化节召开前三天,一纸调令让局长换了岗位,前往档案局报到,事情终于有了结局。
  “唉,郝大胆杀鸡儆猴,自己奋斗十几年后一觉又回到解放前。”
  经过多方斡旋,最终还是调到档案局养老,原市商务局长不免意兴阑珊。
  “按照郝大胆的作风,江南厂怕是接下来也没有好果子吃。”
  他在感叹自己仕途黯淡之际,不免对始作俑者有同命相连之感。
  处理原商务局长,就是郝大胆立威的举动,谁不听话办不好事,就不要怪他不客气。
  白酒文化节开得很盛大,还请了央视二套的记者前来报道,一派热闹景象,但招商引资的实际成绩却不理想。
  最大的引进项目就是早先谈妥的房地产开发,至于想全力打造的白酒产业却没能引来投资,为了撑场子找来几家地方小酒厂签意向书,真实到位资金还不及大会支出零头。
  “此次文化节很好展示了我们潭湘市的文化底蕴,让全国人民乃至国外友人都知晓潭湘,投资潭湘……”
  郝书记上了央视2套的节目播出,还有省内电视台也做了连续两天报道,这让他觉得文化节办得很成功。
  手上的100万没花出去,一开始陆实诚还有些忐忑,但看到地方政府也没有其他表示,还宣传找到了全程新赞助商,他便把这件事情忘却,开始投入到工厂管理当中。
  没想到一个月后,江南厂就开始遭受多个执法部门的轮番拜访。
  先是多辆运输QQ小车的专用平板物流车辆,在公路上被交警路政部门拦截,说是违反了公路运输相关规定,改装超载还没有依法粘贴交通标志,被扣车一个星期。
  “你们找我们没用,大家都是奉命行事。上头有指示,我们基层小兵只能执行。要想疏通关系,得往上走。”
  第三方承包了车辆外运的负责人,跑到交警路政部门疏通关系,想交钱认罚提车了事。货车在路上跑就是钱,被扣押在停车场的成本比罚款要多。
  没想到,这次碰上对方公事公办的架势,还被暗示这是有关领导的意思。
  至于江南工厂本身,迎接了消防、质检、安监、环保、税务等多个部门的轮番上门抽查,但凡有小遗漏在放大镜般的检查下,都会被开出罚单并要求立即整改。甚至还一度威胁要关停生产线,待复查合格后才放行。
  “现在刚好是销售旺季,生产线可不能停,一停就是超过百万的直接损失,间接损失更是无法估量。”
  陆实诚着急着四处灭火应付检查,嘴上长了几个泡,不能停工就是他的底线。幸好对方只是说一说,没有下达停工通知书,不然事情就闹大了。
  这个时候,明眼人都知道是江南厂得罪了人,对方就是在当地有着土皇帝般权力的一把手。
  为此,他赶紧到潭湘市里找有关领导疏通,没想到却四处吃了闭门羹,这个时候许多市领导都避而远之,不愿意掺合到这件事情中来。
  想求见郝书记,每天早上7点准时到,陆实诚却被在会议室晾了整整三天,最后干脆接到书记出差的消息,让以后接通知再来汇报。
  觉得事情还处于可控阶段,也不想小题大做上报给总部自己能力不足的印象,陆实诚打算依靠江南厂的力量把事情扛下来解决。
  “他们不是心疼这300万嘛,我就让他们眼睁睁看着自己少了300万的过程。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不识抬举!影响了我们地方经济的发展,他们江南厂也别想有好日子过。”
  知晓陆实诚在会议室苦等好几天,郝书记还是不解恨,不好好杀一下你们这些企业的威风,把一把手权威放哪里去了。
  “郝书记,江南厂可是我们市里的纳税大户,他们不能正常生产对我们市经济发展也有影响。”
  最终还是市长接到诸多反馈,出面帮求情,陈述了江南厂之于当地经济的重要性。
  “市长同志,你放心,我心里有数,以前我也是干经济出身。”
  郝书记一来,几乎是市长书记一肩挑,在他强力衬托下,市长被排挤到了一边。他只打算杀鸡儆猴,还是懂得不要杀鸡取卵的道理。
  本来差不多气消了,有人求情来了台阶准备收手,没想到又一件事情的发生让郝书记更加怒不可遏。
第一百九十四章
一招扬名
  一家在首都叫《经济新观察》的杂志接到投诉,委派记者到潭湘市调查文化节摊派费用的问题,写出了一篇“莫让各式文化节变成企业额外负担”的文章。在文中点名了刚宣布成功举办的潭湘市白酒文化节,其背后有许多当地企业被政府勒令强行摊派费用。
  “少则数万,多则几十万,许多大企业都接到了市政府发出的募捐函。虽是自愿名义,但都被基层官员以各种手段强制征收。不服从者,正常经营活动受到种种阻挠。
  ‘谁耽误潭湘市一阵子,我就耽误谁一辈子’,在这样粗暴行政的口号下,许多企业生怕被打击报复,不得不交钱了事。这样带有封建人治的口号堂而皇之出现在地方领导嘴里,显示出我们国家的依法治国之路还任重道远……”
  这样公开的批评之语,犹如大耳光般打在郝书记的脸上,除了火辣还是火辣。
  短短时间,这份杂志就在当地洛阳纸贵,许多人私下跑到复印店去复印文章传阅。作为市里一把手,郝文军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强力挑战。不找出事后主使,他在当地施政就寝食难安。
  谁获利最大,谁就可能是幕后指使!
  会不会是政治阴谋,郝书记第一反应就是如此。但自己获得省里充分支持,就连市长都退避三尺,要搞自己当地没有人有这个能力。
  郝书记在心里罗列了好几位可能人选,发现最可能就是江南厂的人,尤其是现在对方正被自己整治当中,为了报复很可能就是幕后指使之人。
  “好手段,跟我玩阴的,我长那么大,还真不怕这些下三滥的手段!也不打听一下,我郝文军从来都是吃软不吃硬,湘南省内谁人不知。”
  狠狠一拍桌子,郝书记脸上露出凶狠的表情,这次对方是惹到老虎头上,不发威得被当病猫般骑了。
  通知秘书立即召集心腹开会,这次郝大胆得发飙了。
  “你们立即派人到首都把写这篇的文章的记者抓回来,我倒要看看,到底是谁给了她那么大的胆子,敢乱写报道干涉我们地方经济的正常发展!谁耽误我们当地经济发展,我就耽误他一辈子,有请大记者到我们当地好好‘采风’,看清楚我们真实情况!”
  要想找出主谋,必须把记者控制起来,只要来到潭湘市地头,不怕他不开口说话,郝书记对着公安负责人命令道。只要一切以发展地方经济为出发点,打击影响地方稳定的行为,他就不怕惹事上身。
  “还有宣传部门要控制负面文章在我们市的流传,甚至要一并派人到《经济新观察》杂志社去严重交涉,让他们就不实报道公开道歉!”
  杀气腾腾的郝文军这次绝不会手软,他打算给那些为自己上眼药的人好好反击。
  “最后把江南厂那个浙海佬抓起来,依我看他嫌疑最大。只要他们中任何一个开口,就可以立即双双定罪。真以为过江龙能斗得过地头蛇啊!认为记者曝光就万事大吉,真是书生一个,看着就白读书了。
  我不管他背后站着谁,只要拿到确凿证据,就算到首都告御状我也不怕。这次事情得上升到政治高度,不妥善处理会严重影响我们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无论是进京抓记者,还在直接抓捕当地最大的投资商代表,都可以说得上是石破天惊的大事。
  但看到郝文军正在气头上,而且其他人还在旁边添油加醋出主意,就算有人心里有异议也不敢直接表露出来。好比美国“水门事件”,任何一方都有不执行的理由,但就是在上头压力下各方硬着头皮动手。
  在地方,一把手具有绝对的影响力,郝文军发了话底下人马立即行动起来。
  由宣传部和公安组成的联合小组第二天就飞赴首都,来到《经济新观察》杂志社抓人。
  写出《莫让各式文化节变成企业额外负担》这篇文章的女记者章涵,今天正如往常般来到单位准备上班,突然发现门口多了两位穿着便衣的大汉。
  路过主编室时听到里面传出不小的争论声,她不由想驻足偷听,没想到却被同事一把拉入了里面小房间。
  “出事了!”
  对方说的第一句话就让章涵一下子清醒过来。
  “你写的那篇关于白酒文化节的文章,有没有违规操作,事情是否真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6/5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