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校对)第3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4/556

  话筒又交回到主持人泰勒手中,他接着韩皓的话题继续说道。
  “看来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说明了他们也期待中国能出现一家全球性的汽车新巨头。作为现在数一数二汽车大企业的领导者,你们俩怎么看待这个预言?”
  泰勒一番话,直接让现场有了火花的兴起。新来者必将打破原有者的利益,中国汽车企业崛起的话,对通用和丰田都不会是好事。
  “我很高兴能听到来自中国竞争者的预言,在中国这个神奇的市场,什么事情都会发生。
  但我要强调一点,就是汽车工业需要技术支撑,我们通用汽车发展到今天用了将近百年时间,在许多领域都保持着绝对优势和技术储备。
  10年或者20年想颠覆现有汽车格局,在我看来勇气可嘉,但需要更加从现实角度考虑。
  强大的对手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我期待有新对手加入竞争的那一天到来。”
  瓦格纳的回答显得绵里藏针,作为汽车巨头领导人,他心知现在汽车竞争门槛的高度,中国人想挤进来基本不可能。不过为了场面话,他还是没有说得那么露骨。
  “我个人认为在当前格局下,中国企业应该先关注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再来谈世界性的问题。
  从数据看,300万辆销量是全球前十汽车巨头的入门线,中国企业离这个目标还很远。随着经济发展,这个门槛也在不断提高,今年可能会达到400万辆的水准。
  汽车是一门科学,需要不断投入才能获得产出。中国汽车企业落下功课太多,补课就需要很长时间。
  也许今后中国可能出现很厉害的企业,但在未来10年到20年间在汽车行业应该难以实现。”
  跟瓦格纳旁敲侧击不同,丰田章男直言并不认同韩皓的观点。
  有对立有争论,这样的论坛对话才有意思,底下观众的热情顿时被提升到新的高度。
  “要不我们以15年为限,赌中国企业能否凭借销量杀入世界前十强,输的一方届时请吃饭。”
  韩皓见状,接过话题公开邀约丰田章男道。
  10年太短,20年太长显得欺负人,他取了一个中间值。
  “好,那我就跟韩皓桑赌上一次君子局!”
  丰田章男被韩皓激起了斗志,当即允声回应道。
  15年这个时间,他断定中国汽车企业不可能发展如此迅速,自己稳赢不输,答应了跟韩皓的赌约。
  没想到此次论坛对话,竟然冒出了一个中日大企业间15年的赌局,在场记者们纷纷把其作为论坛新的热点加以报道。
第一百九十一章
阴魂不散
  此次财富论坛,最大赢家之一就是中华集团,韩皓跟丰田章男的15年赌约通过媒体宣炒,弄得国内全民皆知还远销境外。
  伴随韩国汽车的崛起,原本6+3格局发生了巨变,现代起亚集团发展很快,销量已经一下子跃居全球第六位。
  所以6+3格局变成了10大汽车企业集团群雄逐鹿,按照2004年成绩排行依次是通用、丰田、福特、日产雷诺、大众、奔驰克莱斯勒、现代起亚、标致雪铁龙、本田、宝马。
  在他们之后,还有菲亚特、铃木、三菱、马自达、五十铃等全球汽车知名品牌。
  因此,要想杀入全球十强,必须战胜这些强大的竞争对手,尤其前十强企业集团都不是可以轻易撼动的对手。作为榜单把关人的宝马或者本田,也不是中国汽车企业可以觊觎的对象。
  对这个赌约谁会胜出的看法,在境内境外呈现出不尽相同的论调。
  “伴随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企业家的信心也开始膨胀起来,在汽车行业豪言要杀入世界前十强。在汽车出口数量不到全球市场零头的现实状况下,说出这样的话我们认为只是一厢情愿,成为前20强倒是可以接受的考虑。”
  “中国人的汽车在国外没见过,但丰田汽车到时随处可见。因此,我赞同丰田这边的说法,他们更有行业经验和判断力。可能在中国市场因为保护关系让他们占有一席之地,但放眼全球中国汽车很难凭实力立足。别说宝马、本田,就连三菱汽车这样出过质量问题的企业,中国人都打不过。”
  ……
  国外舆论并不看好韩皓的说法,就算是国外品牌相对较弱的三菱汽车,中国企业都难以追赶上。前十强中,中国人很难取代任意一个品牌,尤其在15年的有限时间内。
  但这个论点到了中国国内,却发生了大翻转。
  “中国市场那么大,出一个国际性的汽车大企业很正常。将来我们有钱了,都支持国货,一个家庭买一辆国产轿车就能把他们送入全球10强。”
  “别说15年,就是5年时间就足以改变一切。1999年全国还闹着下岗潮,现在2005年大家都忙着做生意挣钱,谁能想到中国改变那么大。只要物美价廉,到哪里都能受广大消费者欢迎。中国汽车坚持保证性价比,我认为15年后进入10强不难。”
  “日不落帝国解体,大清国也亡了那么多年,还有什么王权是一成不变。我就觉得以中国人敢叫日月换新颜的发展劲头,成为全球第一都不是什么新鲜事。”
  ……
  一个国家的经济飞速发展,自然也会带动全体国民信心的上升。许多人还是对韩皓的观点给以了肯定态度,毕竟保持现在的增长速度,15年后中国即将进入小康社会了。
  在韩皓成为舆论热点的同时,中华集团旗下热销的车型悄然也成为众多国内车企分析的竞标对手。
  毕竟轿车领域,中华“秦”牢牢把控着销量霸主之位,任何一款15万以下的轿车都绕不过它的影响力。
  两代“秦”,通杀8—15万市场区间,多数消费者购车时都会把“秦”作为标杆对比,毕竟卖得最好的产品肯定有过人之处。
  以前合资品牌轿车列举竞品的时候,都是同为合资引进车型间的对比,像凯越上市时对比的竞品是宝来、伊兰特,但如今国产车型中华“秦”开始成为其中跨不过去的代表。
  长安汽车老总尹秋暝近期参加了两次集团内部上市车型分析会议,旗下两大合资品牌都把中华“秦”列入了主要竞争对手行列。
  虽然跟长安汽车闹得不甚愉快,但中国市场的吸引力还是让铃木汽车垂涎欲滴,他们拿出了新上市的雨燕到中国来替换早已经失去竞争力的奥拓和羚羊车型。作为一款两厢轿车,雨燕跟中国主流市场需求相差巨大,三厢的轿车利亚纳,铃木给了更听话的另一家合资公司昌河铃木。
  雨燕最直观的竞争对手就是同为两厢车的大众POLO、本田飞度,车身大小一致外观灵动,主打年轻运动风。
  “我们预计两厢车市场将在中国有新的突破发展,许多年轻人已经接受了两厢车的概念,更希望有个性化运动的体验。
  在定价上,我们建议走性价比路线,毕竟铃木品牌在国内相对知名度稍弱。经过市场调研,许多消费者第一眼看到雨燕车型都觉得好看,决定他们购买意向的主要因素就是价格问题。
  大众POLO、本田飞度是雨燕的主要竞争对手,但在调研中许多消费者还把中华‘秦’列入同等价位考虑车型,这让我们大出意外。经过询问,他们都透露出‘秦’是10万元轿车标杆的意图,在10万以下车型购买时都会把其罗列出来对比。
  尽管我们认为雨燕和‘秦’并非属于直接竞争对手,两厢和三厢车不会有市场重合,但中国消费者就是如此看待。因此在确定竞品方案时,我们不得不把‘秦’列入其中一并考虑。”
  雨燕项目市场营销负责人在上市前的内部通气会上如此介绍道。
  作为被长安铃木寄予希望的新产品,雨燕承担着重振铃木在国内市场品牌之光的期望。奥拓被QQ打得节节败退只能困顿在西南市场一隅,三厢羚羊车型连奇瑞都打不过更不用说跟‘秦’竞争。缺乏新产品投入的长安铃木,一下子成为中国汽车市场蓬勃发展中的失意者。
  这次雨燕车型的确定,还是尹秋暝多次赴日沟通的结果,要说服铃木修这个固执的老头,真是一件麻烦的事情。最终双方决定放下过往,一致往前看,在中国卖出更多挂着铃木车标的汽车才是双赢之道。
  为了控制成本,雨燕没有引进全球通用的1.5L发动机,而是把羚羊车型的动力系统1.3L移植了过来。在配置上也是能省就省,上市只有手动挡车型可选,自动挡需要等待半年时间后才可定,连中国消费者在意的电动车窗升降、后轮碟刹、天窗、真皮座椅都没有。
  付出这样代价带来的最终结果就是雨燕以一个较低价格上市,跟POLO、飞度错开一定价格区间,售价7.98—9.28万。
  在长安铃木的雨燕遭遇中华“秦”后,尹秋暝到了长安福特再次碰到这个阴魂不散的竞争对手。
  福特福克斯,这款一上市便荣获欧洲以及美国年度最佳车型的作品,凭借出色的操控性能以及前卫运动造型获得了全球消费者的一致认同。
  由福特欧洲研发中心针对欧洲市场打造的紧凑级轿车,福克斯从1998年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在中国上市前已经在全球累计销售500万辆。福克斯成为跟大众高尔夫、丰田花冠、本田思域等紧凑级轿车王牌产品中的一员,为福特汽车保持竞争力立下汗马功劳。
  这样一款王牌来到中国,自然被长安福特寄予厚望来打开中国市场。
  作为先行者之一的福特嘉年华因印度特供车型不火,蒙迪欧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在雅阁、帕萨特和别克君威的围剿下,没能成为中级车爆款。
  在这样差强人意的背景下,福克斯的上市就越发重要。
  福特方面原本希望把原汁原味的两厢福克斯来到中国优先上市,跟高尔夫一样主打两厢车市场。
  但中方合作伙伴强烈反对,因为两厢车在中国市场不吃香。连老牌高尔夫都折戟沙场,同属欧洲车的307也不得不加了屁股开卖,福克斯要想一炮而红必须先推出三厢车型。
  在血淋淋的市场现实面前,福特低下高贵的头同意中方的看法。
  因此,为了中国以及美国市场,福特妥协推出了三厢福克斯版本。
  “福克斯在中国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宝来、凯越、伊兰特、花冠、307、颐达六款合资车型,大家都定位在紧凑级轿车行列,售价也在12—18万区间。
  哦,差点忘了,还有一个国产品牌就是销量冠军——中华‘秦’,也是福克斯将来的竞争对手之一。
  虽然我们很不想承认,但中华‘秦’在10—15万区间搅局的能力确实不容小觑,他们12.98万的自动挡车型成为主打,先前的6款竞品据我们了解也早把‘秦’当成对手来分析。
  这是我们通过第三方渠道调研时获得的图片,可以看到在通用、大众、丰田等4S店的宣传栏上,都把‘秦’罗列出来跟自己家产品对比。主要原因在于许多到店的消费者都会主动拿国产车型‘秦’来跟合资品牌比较。
  虽然‘秦’在技术实力要远逊色于福克斯,作为一款中国自主研发的产品,其丰富的配置和超高性价比,确实征服了许多消费者的芳心。”
  在福克斯上市前的分析会中,长安福特公司的营销人员同样把中华“秦”列入主要竞品名单,这让与会的尹秋暝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短短几年,看着中华集团从跟长安自主品牌竞争,发展到可以跟合资品牌一较高下的境地,这让尹秋暝觉得对方前进脚步实在太厉害。
  幸好当时顶住压力,把福特引进来合资,不然光靠铃木这个日系二线品牌,估计顶不住中华集团这样凶悍的自主品牌攻击。
  从近期操作来说,长安汽车走得并不慢,在跟福特合资后,还把江铃汽车收入怀中。
  江铃和福特生产的全顺商务车,在国内并不大的轻客市场能跟依维柯相提并论。
  在福特的幕后操控下,江铃这个偏距一省的地方国企,最终被长安汽车兼并,成为旗下一员。
  当时的江铃汽车掌门人正想瞄准SUV大干一场,把陆风这个品牌做大做强,反对跟并入长安汽车。但在地方政府的意志下,尤其是中央鼓励地方车企间的合并,他被调离岗位眼睁睁看着自己奋斗起来的江铃汽车打包嫁人。
  大鱼吃小鱼,发展不快的汽车企业很可能就会被大国企兼并吞掉。
  此次长安并购江铃,也成为继一汽兼并津汽、上汽吞并五菱后,又一起发生在大型国企间的资产重组,政府意志在其中发挥了主动作用,并不是市场的自主行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4/5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