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校对)第3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5/556

  不少候选人知晓浙海人选后,纷纷摇头叹息道。
  韩皓宣布参选的消息,一日之间传遍了全国。
  这个蝉联几届的首富,在国内可是闻名遐迩,上至六旬老翁,下到三岁小孩,都知道韩皓是中国内地最有钱的人。
  多年来热心公益的形象,加上大街小巷上到处可见中华集团的产品,韩皓一出山,立即把原本均衡的天平打破。
  此时,大家才发现,这个未满三十的年轻人,已经在商海搏杀多年,给人印象犹如沉在水中的巨鳄般深不可测。
  “这位爷,还真是神出鬼没,我算遍了全国的对手,就是没算到他会来参上一脚。
  真是麻烦了,原本我跟老沈势均力敌,许多摇摆不定的票数各凭手段,韩皓一来,不少人打算改变主意都把票给他了。
  但过江龙再猛,也得问问地头蛇同意不同意!来了首都,一山不容二虎,是条龙也得给我盘着。”
  黄鹏润摸着自己刚剃的光头,有些上火说道。
  就算明实力不如韩皓,但黄鹏润在首都可是混得很开,他打算各种手段齐下,跟首富好好斗一斗。
  同样在首都活动的沈文彬,得知韩皓参选后,心情压抑之余又有些兴奋。
  “原本我跟老黄胜负伯仲之间,孰赢孰败说不准。我客场作战,吃了一些暗亏。现在韩皓一来,反倒出现了新的转机!
  如果他们斗得两败俱伤,倒是给了我很大的机会。对比他们,我最大的优势就是年纪和资历,在他们还玩泥巴时我就已经踏入商海,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
  就算韩皓宣布参选,黄鹏润、沈文彬两人毫不退却,已经喊出的口号,犹如射出的弓箭,无法收回,只能硬撼到底了。
  韩皓最大的劣势就是年轻,不够稳重,他们两人打算在这点上多做文章,同时扬长避短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
  跟黄、沈两人以及其他候选人纷纷拜访各界人士不同,韩皓宣布参选后,并未主动走访拉票。来到首都,也只是拜会了自己的人生导师——胡一鸣。
  “你这次能主动站出来,我很是意外。工商联这个平台,许多人都把其当做是人脉秀场,但我相信你没有必要搞这一套。”
  胡一鸣在家里让老婆炒了两个菜,招待韩皓的到来。
  每次韩皓都会带来一些浙海省的土特产,不值什么钱但好拿出手,免得空手进门。胡一鸣遵循君子之交淡如水之道,并不喜欢厚礼这样的俗物。
  家宴显得简单又隆重,简单是因为就两三个家常菜,隆重是指关系好不到一定程度,别人不会邀请你进入自己的私密空间。
  胡一鸣的老婆在首都某高校干行政工作,唯一的女儿现在高中住校,明年也将迎来高考。
  简单扒了几口饭,填饱肚子,他老婆就借口离开,剩下两个大男人交谈。
  “原来是赵书记的意思,怪不得你突然做出这样的举动。他的话也有道理,站在不同高度看待问题角度也不一样。
  实际上,你宣布参选后,其他人已经没有了机会。他们就算做再多的动作,也是无用功。你的确是当前国内最合适的人选,无论从民间还是官方角度看。
  你不要去学人到处公关走动,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平时怎么样现在就怎么样。”
  得知了韩皓参选的原因后,胡一鸣如此判断道。
  “官商在中国是绕不过去的话题,就算在美国,情况也一样。不过你要记住,官商不是红顶商人,而是人民企业家。
  无论是法律还是道德,都必须是你以及企业坚守的底线。只要不越线,国家会一直是你事业做大的后盾。一旦越线,想必结果我不说你也明白!”
  韩皓年纪轻轻就取得了普通人难以企及的成绩,作为师长,胡一鸣必须时刻敲打自己的半个徒弟。
  “我明白,所以把为中华之崛起而造车放在了集团大门,每天路过时总会看到提醒自己。
  今后参与国际竞争,没有国家的支持,寸步难行。相比红顶商人,我还是愿意当个人民企业家更合适。”
  跟胡一鸣一起,韩皓可以说出许多心里话。
  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不单单是他一个的事情,许多时候还得服从国家战略需要。
  连胡一鸣都看不懂韩皓突然的参选,其他人就更难以接受了。
  “再晚十年才是他的时代,怎么现在就急着登台了呢!”
  有人不解纳闷道。
  一向来韩皓对这些都游离在外,怎么就偏偏下场参与了!
  这样的疑问,许多人都有,等待韩皓本人的解答。
  很快,《浙海日报》刊发了一篇评论员文章,呼吁要给以年轻企业家更大的机会和平台,要着眼于未来,培养人民企业家梯队人才,为今后国家间的竞争做好规划准备。
  “要唯才是举,要推陈出新,要勇于担当!不要人为设限,不要固守陈规,不要害怕变革!”
  三要三不要的论述,让人读后印象深刻。
  紧接着,《人民日报》直接转载了这篇文章,并附上编者按,同意要改革国内人才选拔的弊端。呼吁大家要多做伯乐,为国家寻找各种千里马。
  虽然文中一字未提工商联,也没有提及韩皓,但稍微了解内情的人都知道,这是官方在为韩皓站台背书。
  “这下子是彻底没戏了,上面的人也叫我别折腾了。再怎么折腾,都是徒劳。你看连国家喉舌都出来发话,我这个光头还是不要在大家面前晃来晃去了!”
  黄鹏润消息灵通,很快就知道自己无力跟韩皓来竞争。
  有些人和事可以用钱和用关系摆平,但得在一定规则之内,韩皓一来,这样的潜规则基本没有了市场。
  “糟糕,许多电话和饭局都被人婉拒,看来大家心中都站好了队。也罢,那么多年风雨过来,我也习惯了跟随时代趋势。输给首富,说出去也不丢人,形势比人强,低头也是一种智慧。”
  《人民日报》的文章一出来后,明眼人都知道韩皓背后站着强大的支持力量。
  沈文彬也甘拜下风,不愿意再出面摇旗呐喊。
  “唉,没戏了。跟黄、沈这些人还能争一争,韩皓除了年龄外,找不出任何弱点。工商联不像政府有满45岁的年龄限制,许多人早已经私下支持他当选。
  现在又有官方背书,连黄、沈都打起了退堂鼓,没有任何一个人能跟首富竞争!”
  前些天还雄心勃勃想偷袭大干一场的某家电巨头老总,现在有些心灰意冷道。
  群雄混战,能者居之!
  本来一片混乱的局势,在韩皓参加后,显得异常明朗。
  无论谁都没有直接跟韩皓对抗的实力,就算其他几个候选人加在一起,也无法撼动其领先优势。
  本来还担心得罪人,工商联的高层们也乐意看到韩皓下场,投票选择他就不会招惹来非议,更何况现在有更高层次的意思在内。
  在其他候选人纷纷宣布主动退出让贤的背景下,韩皓近乎以全票的优势当选,补缺工商联副主席职位。
  他成为工商联自成立以来,最为年轻的副主席,也是那么多年来最年轻的执委,创造了多项记录。
  更有意思的是,作为虎山商会会长的韩永福,名义上要接受工商联副主席韩皓的领导。儿子领导父亲,说出去也成为民间的一段佳话。
  当然,在韩家,名义上还是韩永福这个父亲说的算。
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的回礼
  “快看,你们家的大帅哥当官了!”
  舍友方依依看到网页上韩皓当选工商联副主席的报道,赶紧叫陈灵兮过来。
  自从公开了韩皓女友的身份后,陈灵兮回到学校低调了许多,她辞去了一切跟学生工作相关的职务,安心当一位普通的大学生。
  幸好学校特意照顾,为她创造了良好的求学环境,因此陈灵兮的求学生活基本恢复了正常。但还想再像以前般是不可能,她就算再低调,走到哪里都是众人围观的焦点,毕竟韩皓首富女朋友的名头太响了。
  有得就有失,陈灵兮甘愿充当韩皓身后的女人,就得放弃许多原本的精彩。聪明人知进退,陈灵兮虽然年纪不大,但知道见好就收的道理。毕竟,全国可是有许多女性同胞等着看她的笑话。
  除了必要的交际,基本陈灵兮保持着宿舍、教室和图书馆三点一线的生活,努力让自己淹没在芸芸学子之中。
  可毕竟顶着首富女友的名头,还是学校学生会的前元老,因此许多师弟师妹举办活动的赞助项目时常找上门,请陈灵兮帮忙一二。
  大学内搞各种活动,拉赞助是少不了的流程。好心帮忙一次过后,许多拉不到赞助的活动最后都要到陈灵兮手中转一圈,希望能从首富身上薅羊毛。
  “支持母校活动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师弟师妹们积极乐观有想法,举手之劳帮上一把也无妨。正好,也让你有些事情做,提前适应社会生活。”
  在聊天时听了陈灵兮的转述后,韩皓大手一挥,批了一笔钱用作赞助基金,专门给她支配,用来赞助各种华清大学的学生活动。
  韩皓心知公布对方身份后,陈灵兮牺牲了许多发展空间,刻意在校园内保持低调。不然按照她的实力,很可能在本学期问鼎华清大学本科学生会主席的宝座,走出自己灿烂的求学生涯。
  还有一个考虑是今后在公益上,韩皓需要一个代理人帮忙,看上去陈灵兮是最好的人选,正好现在让她练手。
  “你可以在校园招人组建自己的基金管理团队,每次赞助款项的去向都要清晰,还有赞助项目的效果得记录在案,年末我可是要派人进来审计。”
  就这样,一个叫“华清之春”的助学基金正式成立,将由陈灵兮负责高达100万款项的调配。
  每天短信联系,三天保持一次电话联络,这是陈灵兮跟韩皓两人间的相处之道。
  一是因为韩皓真的太忙了,经常全国乃至全世界满地跑。二是陈灵兮需要继续读书,恢复一位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如此导致两人见面的时间很少,基本是通过手机保持通讯。
  陈灵兮早就从跟韩皓电话中知晓了其当选工商联副主席之事,不过方依依这样大呼小叫,她还是很善意地配合对方解释一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5/5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