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校对)第3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1/556

  “在油品合作之外,我们双方还可以联合研发新的合成树脂等化工产品,提供给零部件生产商使用,从而达到在研发阶段就全程介入的新型合作关系。”
  在跟韩皓洽淡时,中石化老总王通海就如此表示道。
  为何要不惜代价把中华集团拿下,就因为中石化将自己的定位不止是只卖汽油、润滑油的厂家,还要成为深加工的上游原料供应商。
  在定海建立中石化基地,今后可以就近为汽车产业提供原材料,从而把握这个庞大的汽车产业市场。
  在跟中石化接触时,韩皓还跟德国大陆集团联系,他们的马牌轮胎准备进入中国。
  中华集团每年消耗轮胎数百万条,一直没有固定的供货商。
  马牌算是不错的选择,而且他们跟宝马集团也有合作关系。
  轮胎也跟汽车润滑油一样,每个汽车强国都有自己的品牌。米其林是法国货,常年占据全球榜首位置。普利司通来自日系大本营,依赖本土车企跻身前三强。固特异是美国车企的御用轮胎厂家,德系车爱用马牌轮胎,意大利有倍耐力,至于韩系车都用本国货韩泰轮胎。
  不过对江州市长薄东风来说,他更想把江州橡胶厂,也就是刚重组的中策橡胶集团搞大搞活。
  江州橡胶厂成立于1958年,是国有企业,早年为凤凰、飞鸽等自行车厂配套单车轮胎,后来进入汽车轮胎市场。
  但在改革开放后,面对外资轮胎品牌的大举涌入,江州橡胶厂演变而来的中策橡胶集团举步维艰。尤其是台湾的玛吉斯,新加坡的佳通轮胎在中低端市场跟国产轮胎厂竞争,进一步压缩了国产轮胎厂的生存空间。
  中策橡胶这个企业名可能国内许多人感到陌生,但说起其明星产品“朝阳轮胎”,可能就许多人会有印象。
  在国内轮胎领域,朝阳、三角、回力、双星、风神等品牌,都是当年的老国企打下的知名度,大家相互在中低段市场厮杀。至于高端市场,都被外国品牌如米其林、普利司通、马牌等占据。
  “抱着金饭碗,却吃不上饱饭!”
  薄东风来到中策橡胶集团调研时,怒其不争地说道。
  江州有中国最大的民营汽车巨头中华集团,但中策橡胶却无法打入其主流供应链,只凭政策照顾得到摩托车轮胎的一些订单。
  这确实没有办法,市场竞争激烈,中华集团并不会因为本地企业而多加照顾,毕竟还有许多国内外轮胎品牌可供挑选配套。
  中石化为何急着落地定海项目,就是因为从韩皓口中知道中华集团即将投建新的轮胎项目,预计产能会突破千万条。这对中石化的上游供应商战略有很大影响力,他们积极介入这一块未开发的市场。
  韩皓的本意是打算跟马牌轮胎合资,成立新的轮胎企业。
  但现在江州市长薄东风有了新的想法,他希望由中华集团出面接管江州的中策橡胶,再让中策出面跟马牌合资。
  “不能再抱着老观念,认为自己是国企,国家政府就有义务照顾你们一辈子。现在是市场经济,一切由市场说的算,工资多少都看产品卖得好不好。
  国有股可以退出,也可以占小头,只要能让企业活起来,一切措施都能研究。当然,这建立在国有资产不流失的前提下。”
  薄东风说得很明白,就是中策橡胶必须要引入新资本,中华集团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跟一味要求国退民进,号召国企退出竞争激烈的行业不同,薄东风希望构建起新型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就像现在他之前任职过的海州市政府基金入股过华夏工业,现在收益颇丰。只要入股的企业成长起来,国有资产就能不断保值增值。
  政府保留在中策橡胶里的部分股份,但把大股东位置出让给中华集团,由其实行控股管理,而政府股份享受分红权益。
  甚至新企业还能让像马牌这样的外资企业入股,将来中华集团、马牌、江州市政府三方联合持股,共同把中策橡胶做大。
  “时代在发展,再考虑政府全部退出,把企业一卖了之,既不符合实际,也难让为国企奋斗了一辈子的职工安心。现在政府依旧有股份在其中,拥有一定发言权,这对职工的感情来讲更容易被接受。
  混合所有制企业是未来国企改革的新路,我觉得可以在江州实行进一步的试点。这次,要大胆把外资也加进来,只要能对企业未来发展好,就可以考虑。”
  为了此次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试点,薄东风特意来到省里一把手赵国平的办公室汇报。
  国企改革是国内经济领域的敏感地带,现在许多人都说前几年国企改革过于匆忙,许多优秀的企业都一卖了之,把大批下岗职工推向社会,造成了很大的社会动荡。国企刮骨疗伤,过于惨烈,许多国企职工默默承受了改革的巨大成本。
  “只要是对职工有利、对企业有利、对国家有利,省委都表示原则性支持。国企改革就要进入深水区,许多问题矛盾层出不穷,需要我们要有大智慧和无比的勇气坚持推进。
  改革不是喊口号,是要动真格,肯定会触及既得利益者。但只要我们以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就一定会获得全国老百姓的支持和理解。
  我个人额外提出一点要求,就是必须妥善安置好待岗分流的职工。这一点我会记在笔记本上,将来会专门抽查。如果出了问题,我拿你来打板子!”
  赵国平听完薄东风的介绍后,做出了以上指示。
  得到省里的尚方宝剑,薄东风心里底气足了许多,他开始正式推进对中策橡胶的重组改革方案。
  一开始听说企业要被卖掉,国有股份要退出,这让许多中策职工们人心惶惶。后来听说进来的重组主体是中华集团,职工们又开心了,谁都知道中华集团的老板是全国首富,而且中华集团在江州一向来待遇都是排得上号的大企业。
  市政府派人到企业进行先期调研,许多职工都表示愿意接受中华集团的领导。
  前些年经历过一次国企改制阵痛,职工们早就接受了国企不再有铁饭碗的事实,谁更有能力带领大家吃饱饭谁就说的算。
  “想不到现在工人的思想觉悟还挺高,当年他们可是纷纷抗拒国企改制的行为。”
  薄东风收到调研回馈后,略有感触说道。
  以企业为家奉献虽好,但也要保证自己能吃上饭。在严酷的事实下,广大国企职工们早就认清了这个事实。
  韩皓对进入中策橡胶持中立态度,他先派聘请了咨询公司、会计事务所等第三方中立企业对其进行了调查。
  作为一家大型企业的掌舵人,韩皓当前在作出最终决策前,都会聘请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出具咨询报告,以供自己参考,不再是一拍脑袋就大举投资。
  得出的结论是中策基本面完好,就是技术、设备还有管理方面跟不上国际主流水平。如果获得新资源和新技术注入的话,未来发展可期。
  如果中华集团的资金注入,还有马牌轮胎的技术引进,加上对中策橡胶管理层进行现代化改造,新兴的企业还真可能在轮胎领域大干一场。
第一百五十三章
拒双离合
  “要市场,还是要技术?”
  原本跟中华集团谈妥的合资项目生变,现在中华集团有意并购中国本土的轮胎工厂,并提出要求让德国大陆集团(即马牌轮胎的东家)转让新技术,一起合资打造中国最大的轮胎项目。
  市场换技术,是中国汽车业长久以来喊出的口号。
  现在轮到大陆集团抉择这个问题。
  本来只需要组建合资工厂,马牌管理经营,中华集团入股分享收益。但现在,想合资的话必须拿出新的筹码上台,不然韩皓会考虑寻找另一家合适的企业入局。
  在国际一线轮胎品牌纷纷进驻中国之际,例如米其林在沪江市建厂,普利司通在津门市投产,固特异在滨城市落户,马牌属于迟到者。
  为了抢占这个飞速发展的市场,马牌必须有所动作。现在一个大机会摆在他们面前,就是拿出真金白银加入江州轮胎项目。
  “中国的汽车市场潜力很大,只要我们介入,就能拿到大笔订单。唯一的条件,就是拿出技术跟中国工厂合资,并且绑定中华集团这个长期客户。
  我个人建议不容错过这样的好机会,马牌轮胎在中国属于小众产品,我们必须付出一定代价才能顺利站稳脚跟。”
  马牌轮胎的中国区负责人在向德国总部汇报时如此说道。
  “从咨询公司给出的建议看,中华集团属于中国A级合作伙伴,他们跟宝马的合资项目很顺利,有利于我们双方的融合。
  现在各大主机厂在中国都有轮胎领域的战略合作伙伴,作为后来者,我们必须抓住中国自主品牌的佼佼者。成为中华集团的战略合作伙伴,至少我们进入中国这个市场,可以稳赚不赔。”
  意思非常明确,中国轮胎市场已经被瓜分得差不多,许多外资汽车品牌落地都会带来相应的轮胎企业。马牌虽然在国际上名声不错,但在中国属于迟到的强者,再不进来可能连汤都难喝上一口。
  最终,大陆集团还是屈服于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同意了韩皓提出的技术转让要求,把国际一流的轮胎技术带入中国。
  至此,江州又有一个超大型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中策马牌合资项目投资金额达到22亿元,轮胎年产能突破700万条。其中专属为宝马配套的自修补轮胎40万条,还有80万的静音轮胎。合资公司股权比中外以50:50对分,采用汽车合资企业通用模式。合资工厂所生产的轮胎将部分对外出口,以此降低马牌轮胎的全球成本。
  另外,德国大陆集团还将向中策橡胶投资15亿人民币,获得20%的股权,而中华集团则通过国有股转让,拿下51%的控股份额。此次交易以一半现金,一半股权置换模式完成,中华集团实际也注资了18亿人民币。还有一个新股东,就是中石化,他们也入股拿下6%的股权,希望能成为上游供应商。
  轮胎高端市场主打马牌,中低端则用朝阳牌,以此通杀中国的轮胎市场。按照规划,马牌加朝阳牌两大品牌轮胎数量,汽车加上摩托车领域,将会突破2500万条,成为国内最大的轮胎生产企业。
  按照韩皓的打算,新成立的中策橡胶集团将来会独立上市,成为又一家中华系的上市公司。
  正是因为给出了上市退出渠道,所以德国大陆集团才会毫不犹豫投入重金,一旦上市成功,他们将获得丰厚的收益。
  “我们双方合作是深度共赢,跟随中国汽车市场一起成长。”
  韩皓对德国大陆集团高层如此小结道。
  现在国际各大汽车巨头,在对待零部件产业链上,分为两大阵营。
  一是以欧美系为主的主机厂,例如大众、通用,剥离自己的零部件企业,强调市场竞争机制为基础。他们不再专属指定零部件品牌,而是在市场中货比三家,谁的性价比高就采用谁的货。
  这样容易激发竞争,让零部件企业有动力加大创新和技术进步。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就是主机厂常会一个零部件选定两至三家企业供货,容易把成本压力转嫁给零部件厂,要求其降价控制成本。而零部件厂为了中标,往往会压价甚至亏本投标,最终带来质量下降等问题。
  第二种就是以日韩系为主的主机厂,好比丰田、现代,他们喜欢入股零部件企业,以产权为纽带体系打造一体化产业链。
  这样的好处是容易控制零部件厂家,还能获取更多的产业链条利润,最重要是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不会被他人扼住脖子。坏处就是缺乏竞争,容易导致零部件企业缺乏创新动力,形成关联交易,不利于建立透明的采购体系。
  在现阶段,韩皓还是打算学习第二条道路,打通汽车产业链,掌握核心技术,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欧美汽车主机厂是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有实力和资格抛弃关联的零部件企业,而中华集团现在还未达到这个层次。
  像之前被爱信卡住自动变速器的供应,差点让中华集团失去自动挡的车型。
  因此,现在中华集团还属于创业阶段,需要掌控各关键技术领域的储备,加大在汽车产业链中的布局。
  着眼当下的轮胎、内饰、CVT和发动机,放眼未来的新能源电池、芯片技术、互联网应用等,都是为了让中华集团有独立自主的实力,将来不需要看人家脸色吃饭。
  在自动挡日益成为未来主流趋势时,连大众汽车这样的巨头都在拼命研发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就为了不再受爱信AT变速器的控制。要知道大众和丰田可在全球汽车市场斗得厉害,双方卯足了劲向王座冲刺,想把通用、福特拉下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1/5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