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校对)第2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5/556

  500多家经销商的热情超出了韩皓的期望,他们一天时间内就下了超过2万辆的订单。要知道华夏宏光第一天也完成了2万辆订单佳绩,但这是建立在2000多家经销商的基础之上。而第三代“秦”只用了500多家经销商4S店,就完成整个巨大的数字。
  按照惯例一般经销商都只是订购5—10辆回去试水,没想到这次却迎来大爆发,把金融公司贷款用到足额。预想订单在3000—5000辆左右,却突破了2万大关。
  尽管生产线已经在扩建,但由于二代“秦”变为经典款销售,得益于花冠在国内上市,导致它的生命力依旧非常顽强,看不出衰落迹象。因此,实际上中华汽车需要在轿车领域提高两倍产能,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位于定海市的新基地已经开始了二期工程,但现在产能不足将会在挺长一段时间存在。第三代“秦”预计在未来9个月内都将限产,月产能维持在1万辆出头,无法充分满足市场的需要。
  产能不足,也更加给了4S店加价的理由。
  对加价的态度,消费者自然是讨伐一片,因为这让他们付出了更多的金钱。不加价就需要等许久才能提车,甚至不能提车,这让消费者很不满意。
  但在经销商看来,这是一种市场行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大家都骂经销商要加价才给提车,但经销商也满肚子牢骚。人们只看见贼吃肉,没看到贼挨打。
  经销商要受到主机厂的控制,经常要被迫购进一些不畅销的车辆,如同上汽大众4S店在进货热销的桑塔纳之外,还得硬搭购不好卖的两门高尔。两门高尔这款源自巴西的轿车,在中国市场水土不服,几个月卖不掉一辆,最终只能不断降价出售。
  这其中损失的成本,就得靠热销车加价前来回本。
  在当前车市寒冬中,轿车卖不掉一直堆积在仓库,但主机厂为了确保自己利润会继续不断生产车辆,然后强制要求每个经销商进货。不进货的话,年底考评不及格会大幅度扣返点,甚至严重的话还会取消经销商代理品牌的资格。
  “前期建店投资几百万,还得忍受主机厂的不断剥削,只能依靠暂时加价行为来回血。不然光靠保养,这得多少年才能回本。”
  这是其中一位4S店老总的说辞。
  对经销商加价行为,中华集团属于睁一只闭一只眼状态,因为在当前车市野蛮生长的大背景下,要抢占市场必须要靠强有力的经销商队伍。再加上中国汽车市场的庞大,作为主机厂要喂饱经销商,让他们有干劲,不得不对此态度暧昧。
  只有经销商赚到钱,才会更有动力去开拓市场,也才会提供更加满意的服务。但加价这个做法,只能是一时之策,伴随市场竞争激烈,会被市场调节结束。
  在对经销商批发业务提供贷款之际,针对普通消费者的零售贷款服务也随之推出。
  之前那位中华4S店老总在订单被锁定后,又点开系统查看自己店消费者贷款购车服务的情况。
  “怎么这个月贷款购车的人比上个月少了三分之一,这可不行啊!从今天开始,要尽量说服顾客采用贷款分期付款模式,无息车贷快速审核通过,不用白不用。”
  老总看了一圈,赶紧叫来店里的运营总监吩咐道。
  中华金融提供了对普通消费者的贷款服务,跟银行不同在于中华金融的申请条件大为放宽,借款比例和还贷期限也比银行宽松,放贷速度更快。首付款可以做到2成,还款期限长达5年时间,比银行条件要好上不少。除了用车本担保,贷款人无需抵押和找第三方担保,这让许多消费者免除烦恼。
  当然所谓的无息只是厂家贴息罢了,而且贷款需要缴纳手续费,许多无息的车贷实际上手续费就足以抵扣利息金额了。
  不过有稳定收入,一时拿不出足够的钱,又想提前消费的话,贷款买车还是可以接受的途径。
  4S店开展金融贷款业务能从中抽成,所以这也是他们的一大赢利点。
  这种以信用为主的贷款服务,是照搬国外成熟汽车市场的模式,但在中国个人信用体系未建立起来的社会,许多车贷成为了坏账。
  在车市寒冬,经销商不断降价促销背景下,加之宏观调控个人收入受到影响,许多贷款车主干脆不还钱了事,大不了你把汽车收回去。许多银行因为车贷,形成了不少坏账。这些车主有钱也不还,心想不能把自己怎么样。
  中华集团的车辆比较热销,而且平均售价不高,在二手市场价格比较坚挺,坏账并不是很严重。至少在中华金融公司,坏账比例控制在一定可接受的程度,依旧实现了盈利覆盖。
  不过这种欠债不还的老赖风气,只能依靠国家出面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信用体系。不然在当前情况下,欠债者只要换个地方,就能继续潇洒生活。
  “汽车从设计之初,每一个链条都能通过金融服务压榨最后一滴利润,这就是金融服务公司纯利润率超过汽车主机厂的原因。”
  作为中华集团的财务大管家,尹庆勋如此说道。
第一百一十四章
勇士归来
  如果说跨国合资品牌在以前对中华集团只不过处于一种冷眼旁观姿态,大有一副先看着你玩我随后就追赶上的心态,但伴随第三代“秦”的迅速上市,国际汽车巨头们终于把中华集团当做一个在中国市场内值得重视的对手。
  在“唐”的基础上,第三代“秦”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脱离以往抄袭借鉴的痕迹,犹如土枪一下子换成了大炮,中华集团开始洋气起来达到国际设计水平。
  “从这两辆车的对比看,中华集团进步非常明显,他们已经掌握了自主研发实力,能独立思考不再依靠借鉴,拥有自己的理念来打造精品汽车。而且通过多年积累,他们的制造工艺大有进步,整车做工非常扎实。说实话,如果让我们用同样的成本,无法做得他们这个水准!”
  在上汽大众一处库房内,一位资深的工程师对着身旁同事分析道。
  他们眼前,两辆二代、三代“秦”经过专业拆解后被并排放在一起。如果说一款车成功是偶然,那么第二款、第三款依旧热销不止,那就真的有过人之处。
  “我也持有相同的概念,三代‘秦’颠覆了我的想象,没想到国产轿车能生产出如此精品。放到市场上,它都能与合资轿车对标,一较高下。最可怕的是他们的售价如此有竞争力,能抢走合资品牌不少市场份额。”
  另一位工程师接话道,作为曾拆解过市场几乎所有在中国生产轿车的老手,他能从经验判断出“秦”的优秀。
  韩皓当然听不见来自竞争对手的称赞,他正在江州中华集团总部大门口,跟许多员工一道,翘首以盼一支车队的归来。
  “来了,来了!”
  眼尖的人第一时间,看到前方公路拐角处出现的车队喊了起来。
  顿时,锣鼓喧天,舞狮跳跃,一面大大的横幅,上面书写着“欢迎CVT项目组勇士们凯旋”迎风树立。
  历经6个月,行程超过25万公里,搭载中华集团自主研发的CVT变速器样品的测试车队,终于完成了艰苦路试,返回江州大本营。
  车队满员超过200人,分成三批次不间断接班测试,为其提供后勤保障的人数是车队的3倍,就连CVT项目主管夏天诚也亲自随队走过5万公里的行程。
  在长途路试和各种气候地形的考验下,CVT变速器总共出现0次1级严重故障,11次2级故障,以及47次3级小故障。在随队工程师和总部的技术支援下,全都得到解决,一路走一路调试,为CVT变速器量产收集了大批有用数据。
  路试当中,最可贵的当属“0次1级故障”,这意味着自主开发的CVT变速器达到了可以市场化的标准,在严苛测试环境下没有出现致命故障,质量初步达到了量产化标准。
  尽管偶尔会打滑,尽管可承受扭矩不大,尽管过长时间使用会导致过热保护……所有的这些,都抵不过这款自主CVT变速器实现了中国自动变速器零的突破,在中国汽车业发展史上留下了厚重的足迹。
  在韩皓心中有一个打分的账本,可以比照国际汽车主流水平来为中华集团的发展情况评分。以当前国际品牌主流技术标准为100分计算,中华集团以肉眼可见程度一步步发展起来。
  当年凭借鉴铃木车型搞出第一辆微车华夏之光,实现了从零到有的大跨步发展,从0分一下子涨到了50分。
  随后获得了AVL转让的1.2L发动机,解决了心脏动力问题,从50分上升到55分。
  接下来,能让中华集团跨越合格线60分的事件,是逆向仿制丰田2.0L发动机搞出了自己的盘古1.8L发动机。这标志着中华集团拥有了初步核心自主研发能力,也解决了国内汽车企业普遍深受困扰的汽车心脏问题。
  拿到轿车牌照,杀入轿车领域,推出了中华集团第一款轿车产品“秦”,并在市场初步站稳脚跟。这让中华集团一下子实力大增,评分也涨到了65分。
  伴随中华汽车研究院成立,首款自主SUV“唐”的横空出世,打造中国自己的汽车设计语言,再次让分数上涨,来到了70分。
  真正走出国门,到俄罗斯兴建合资企业,把明星产品“唐”落地生产,在相对激烈的当地市场,硬抗国际品牌,取得不错的销售成绩。这意味着中华集团国际化步伐真正开启,分数再次提高达到了75分。
  最近,第三代“秦”的上市,还搭载全新研发改进的第二代盘古发动机,证明中华集团可以全面开花,从SUV顺利过渡到轿车领域,自主创新能力更上一个台阶,分数继续提高达到了80分。
  这个时候,“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就显现出来,伴随后发优势的减缓和天花板效应的加强,前面犹如一堵无形的空气墙,还想大跨步发展不再现实。
  分数增幅也从5分一步,抵达80分后变成了2分一步,将来冲到90分的话,增幅还会减小,变成1分一步。
  什么时候达到100分,就说明中华集团赶上了国际主流汽车品牌的发展步伐,大家处于同一条起跑线,将来鹿死谁手就看各自本事了。
  一旦CVT变速器实现量产,这将解除一直套在中华集团脖子上的绳索,实现自动变速器的突破,真正成为国内自主汽车企业技术实力第一人。
  因此,CVT项目的成功,将实现以一抵三的大跨步,让中华集团发展的成绩连续飙升3个2分到86分。
  十年时间的埋头追赶,终于突破80分的优良线,正朝着90分优秀目标冲刺,韩皓一手打造的中华集团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生命力。
  CVT项目如此重要,耗费4年多时间,参与人数35000多人次,进行大小试验5000多次,协同项目组80多个,实际投资金额突破8亿人民币。一整套流程包括技术调研分析,竞品机型的对比试验分析,布置结构设计,零部件产品结构设计及试验验证,产品认可,工艺通过性验证以及批产通过性验证等。
  在接下来,中华集团将从欧洲进口金额高达6个亿的CVT生产线,在完成安装调试后,预计明年内部代号“飞毛腿”的自主CVT将正式量产面世。
  在此番回来休整半个月后,车队将会继续出发,搭载改进款CVT变速器继续测试,这次目标将持续9个月行程40万公里,换人不换车,继续对其进行长途不间断路试。
  而另一组试验也将在江州同时开展,由中华集团跟当地某家知名出租车公司合作,提供20辆搭载全新CVT变速器的第三代“秦”作为出租车日常行驶,由这些出租车司机当试车员来反馈现实驾驶时出现的问题。
  届时,汇总各种测试结果,如果经过专家组评审,那么CVT变速器将会正式量产,搭载在中华集团旗下新车上面。
  没钱还真玩不起CVT的研发工作,韩皓预计从零开始到第一批产品量产落地,至少投资额高达16亿人民币。
  怪不得国内企业不敢研发自动变速器这款产品,投资巨大还不一定能够成功,而且做出来还得实现量产化,大规模生产摊薄研发成本,还得有企业敢采用你这款全新的CVT产品。
  这也不怪之前由国家领衔调拨国债资金进行大举攻关自动变速器项目,得出了造不如买,按成本计算得不偿失的结论。
  幸好这些要求,中华集团都能内部消化,韩皓的个人意志可以贯彻落实,要是换了国企汽车领导,他们肯定不敢拍板定下如此大的豪赌。长达4年多世间不间断投入,直到第5年才看到曙光,以任期考核制的国企领导们不会做出这般不利于自己成绩的决策。一旦失败,高达十几亿的决策失误将伴随终生,仕途也将大受影响。
  当然一旦研发成功,回报是非常丰厚,甚至可以说超出想象。要知道光是2004年中华集团就跟采埃孚签订了10万台价值20多亿的CVT采购合同。可以说,只要一年时间,十几个亿的研发投资说不定就可以全部回本。
  在国内其他自主品牌还只能采购手动MT变速器时,中华集团就能用上自动CVT变速器,足足领先了他们一个身位,成为国内自主品牌老大指日可待。
  到时国内汽车企业要从“三大三小”换一个说法,变成“一个龙头加三大三小”的普遍认知。
  美好的未来只是想象,现在还是回到迎接车队凯旋的仪式中来。
  “感谢各位勇士穿越崇山峻岭,淌过大江大河,为我们的CVT项目做出不可替代,以及不可磨灭的贡献!
  你们亲自参与并见证了历史,在中国汽车发展史上书写下了灿烂的一笔。
  我代表中华集团全体员工,以及全中国汽车人,向你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韩皓拿着一个大碗,上面盛着小半碗茅台酒,向归来的车队勇士们表示欢迎和感谢。
  这般隆重的迎接仪式,也感动了所有参与路试车队的人,大家一起举起手中大碗一饮而尽,所有的辛苦和埋怨都随着火辣辣的茅台倒入肚中消失不见。
  “这是一家有理想主义的企业,它带有浓烈的个人印记,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历经了世间冷暖一步步走向现实,但总会留给人会心一笑的美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5/5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