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校对)第2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5/556

  一个急着出嫁,另一个不急于娶,双方各自打着自己的小算盘。终于,还是出嫁的罗孚按捺不住,因为他们再也拖不起了。
  为了证明诚意,罗孚方面同意将自己的核心技术,包括罗孚1.1L—2.5L全系列发动机,25型和75型两个核心技术平台先期转让给上汽集团,作价6700万英镑。
  至于45型技术平台是源于本田汽车当年对罗孚的技术支援,得知罗孚要对中国出售,日方便把45型平台收了回去全部销毁。汽车是机械工艺集大成者,同时也是知识产权的集合体,日方担心技术泄露宁可销毁也不让中国人得到。
  照理说,罗孚方面为了把自己嫁出去,还自个搭上了嫁妆,上汽应该要有所表示了吧。
  但这个时候,上汽又以市面上数百万辆罗孚汽车的售后服务问题谈不拢为由,暂时拒绝签署收购协议。要是接收数百万辆汽车的售后,这笔金额高达十几亿英镑支出,这是上汽不愿意接手的炸弹。
  并购变卦让英国人很是愤怒,他们原本寄希望于来自中国的投资者能拯救陷入困境的罗孚汽车,没想到上汽拿到想要的东西后反而宣布中止收购谈判,待罗孚汽车理清财务状况后才继续恢复谈判。
  看不到曙光的罗孚汽车终于支撑不住,凤凰财团和英国政府都不再愿意注入资金,拥有百年历史的罗孚汽车正式宣布破产,由债权人委托普华永道会计事务所管理后续资产处理事宜。
  上汽运用拖字诀成功把罗孚汽车拖死,获得了捡尸体抄底的机会。
  罗孚的核心技术已经卖给了上汽,剩余都是固定资产,跟技术相比值不了多少钱。
  当上汽准备摸罗孚尸体的时候,南汽突然冒了出来,打算跟上汽争抢罗孚汽车剩余资产。
  南汽被划归苏吴省管理,省里打算以南汽为龙头打造汽车强省计划,因此南汽方面获得地方政府背书,有充足的底气跟上汽竞争。虽然上汽拿走了发动机和两大平台,但罗孚还剩下的完整生产线和相对陈旧的MG车型平台依旧对南汽有吸引力。
  只有把这条完整的生产线拆回中国,就能马上恢复生产,成为南汽手中的王牌。
  南汽和菲亚特的合资公司不算成功,菲亚特集团由于自身内斗原因,对中国市场顾及不上,因此南汽不得不另辟蹊径找第二条路走。
  要是把罗孚汽车收购回来,南汽可以得到一个相对知名的国外汽车品牌,还能为自主品牌提供助力,国外国内一举两得。
  “罗孚汽车就算只剩一堆废铜烂铁,也比我们独自在垃圾堆摸索强。南汽已经被时代耽误了不少,这次我们必须抓住机会拿下罗孚汽车。”
  在省里主要领导的指示下,南汽开始不顾一切在上汽嘴里虎口夺食,打算抢夺已经被上汽认为是囊中之物的罗孚汽车。当然,这也要感谢上汽成功把罗孚汽车掏空,让其价值大减,让不富裕的南汽可以出手承受。
  两家中国汽车企业不顾颜面争抢了起来,这对托管方普华永道方面来说可是好消息。只有竞争,才能把罗孚汽车卖出一个好价钱,给债权人合理的交代。
  南汽的突然冒出,让上汽很是愤怒,本来成功压价快要成功,现在国内突然来了一个搅局者。
  谈好1块钱可以拿下的资产,现在争夺中涨到了5块钱,上汽对南汽很不满意。找到主管部门投诉,却被南汽不软不硬顶了回来,市场竞争价高者得。
  最早双方有意联合收购罗孚汽车,但在收购完成后的主导权上,彼此之间谈不拢。背后的根源还在于双方分别属于不同的地方国资委,都必须为自己所在地方政府考虑。在没有更高层面的统筹下,两大地方利益诉求无法共存。
  罗孚被托管的资产中,除了完整的生产线外,就属Rover和MG两大无形汽车品牌值钱,尤其Rover在全世界具有一定知名度。不过Rover品牌归属还得经过福特公司同意,当时他们收购路虎汽车获得宝马给以的品牌优先购买权。如果福特有意收购Rover品牌,则今后中国汽车将不能使用该品牌,但MG品牌可以使用。
  最终,普华永道选择了出价更高的南汽,把罗孚汽车剩余资产全部打包卖给了南汽。将近6000万英镑的出价,也把南汽的家底基本掏空。尽管上汽临近结束时大幅度提高了自己的报价,他们之前出价在2000万英镑,被普华永道方面认为很不诚意。最终,上汽煮熟的鸭子被南汽从嘴里硬生生抢了过去,两家企业就此结下了仇怨。
  非常戏剧性,原本整体的罗孚汽车被来自中国的两家汽车企业一分为二,各自获得一半资产,还不约而同宣布自己才是最大的赢家。这次跨国并购,也被国内媒体称之为“上南抢亲”事件。
  而Rover品牌也被福特收了回去,福特公司可能会将其作为欧洲战略的主打品牌,按照福特的技术复活Rover品牌不成问题,还能避免路虎Land
Rover品牌被碰瓷的尴尬。
  上汽和南汽各自获得罗孚汽车的一半,打算以此来基础发展自主品牌。上汽成立了英伦范的“荣威”品牌,而南汽则继续使用MG品牌,双方将投产的车型很是相近,都源于同一个母亲,因此彼此间构成了激烈竞争关系。
  上汽和南汽对罗孚汽车的争夺,实际上损害的是中国国家的利益,因为两家地方汽车企业所收购的资金实际上都属于国有资产,恶性竞争中无形抬价致使国家耗费更多资金来收购,内斗还严重影响了国家形象。
  因此,在“上南抢亲”事件之后,国务院专门开会研究了这个问题,对今后中国企业开展大规模跨国资本并购,必须征得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同意,不允许出现国内企业恶性竞争内斗。国内多家企业看中同一个目标的情况,将首先在国内进行PK,挑出最合适的企业由国家出面压阵,跟其他国家并购者一起竞争。
  “走出国门代表的就是中国的形象,我们不能兄弟阋墙,让外人得利。大型跨国并购对我们企业来说属于全新的挑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总理在会议上如此指示道。
  作为全世界并购最成功,拥有汽车品牌最多的企业,通用汽车一直都是全球汽车霸主。但是伴随全球石油价格上涨,通用汽车终于放缓了增长脚步,开启了由盛转衰的大幕。
  尽管在中国市场表现亮眼,但在美国本土通用汽车由于汽油涨价又被日系品牌赶上,销量一路下滑。
  更致命的是通用汽车由于沉重的工人福利负担,平均每1名在职员工要负担2.4名退休员工的费用,支付对象包括在职员工、退休员工和他们的家属,人数多达110万人,比底特律总人口还多。2002年底,通用汽车的养老金亏空账户为193亿美金,而其当年净利润仅为15亿美金。不得已通过发行企业债方式,抹平这一巨大的缺口。
  跟丰田汽车相比,通用汽车每辆轿车人工成本高达2200美金,而日方在北美工厂的成本只有250美金。这其中巨大的差距就在于丰田没有通用汽车的巨额工人福利负担。
  如此情况,在福特公司和克莱斯勒公司也一并存在,因为三家企业中存在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组织(UAW),他们渗透到三大整车厂和其下属零部件配套企业。
  UAW为了维持工人的高福利待遇,动辄以罢工为手段威胁,导致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管理层不断妥协,养成了巨额福利的怪物。在其中一家企业获得的福利待遇,将会同时引申到其他两家企业内部实行。
  这让三大美国本土汽车巨头,在汽车成本中要支付巨额福利支出,因此无力跟日系企业同等竞争。
  而日系企业在美国建厂则避开了UAW的势力范围,并未让旗下企业收到UAW的影响,所以在对美系品牌竞争中存在价格优势。
  一方面是油价上涨美国车难卖,另一方面还要负担巨额沉重的福利负担,这让三大美国汽车公司经营开始陷入困境,不得不进行战略收缩。
  有专家预计,像通用、福特这样大而全旗下拥有多个子品牌的企业集团,非常可能会承受不住压力有朝一日就地解体。
  届时,将是中国汽车企业最好的机会。
第一百零四章
宝马危局
  “开好车就一定是好人吗?”
  在电影《天下无贼》中,刘天王霸气问出的台词,引来许多电影院观众们发出善意的笑声。
  但在大笑过后,许多人都开始琢磨起这句听上去可笑但却有几分道理的话。
  最关键的是刘天王问出这句话时,所驾驶的正是中华宝马轿车,因此宝马品牌无辜中枪,身上被贴上不是好人的标签。
  另外,在西北某内陆省会,一次即开型彩票活动中,一位未满18岁的年轻人刮到了特等奖,奖品为一辆崭新的中华宝马3系轿车。
  活动持续几天销售了1700万的即开型彩票,有四个人中了头等奖宝马轿车,年轻人就是其中之一,还全城巡游了一圈公示。没想到等他过两天兑奖时,却被通知使用了假彩票,因此被驳回了领取宝马轿车的资格。
  要知道近40万售价的中华宝马轿车,转手一卖也能收入30多万,这是许多人辛苦工作10年时间的劳动收入。
  从现场彩票箱中刮出的彩票,却被人掉包,这位年轻人一气之下爬上了高高的户外广告牌抗议,引来记者媒体关注。最终,彩票案黑幕被揭开,承担即开型彩票的承包商由于一时疏忽没能及时掉包,被年轻人抽中了宝马轿车。后来想赖账,以诬陷手段欺负这位年轻人,没想到事情被记者弄大,司法机关随即介入调查,彩票承包商黑箱操作事实全部曝光。
  现场抽中的四辆宝马,有三辆中奖人是承包商的“托儿”,左手出右手进,彩票承包商把宝马揣入自己的兜里。另一辆就是年轻人中的宝马,如果承包商不赖账搞小伎俩,那么这件事情将会由于不为公众所知。
  但他的过分贪婪和小聪明,葬送了自己。
  这个时候,公众才知道一直信任的即开型彩票抽奖,存在如此严重的内幕操作,全国舆论闹得沸沸扬扬,被称为“宝马彩票案”。
  彩票为何能吸引人购买,就因为背后有国家信誉做保证。此次全国皆知的“宝马彩票案”不但让即开型彩票名誉扫地,还连累到国家彩票的公正性。最终该省一批管理彩票的官员落马,承包商及其手下也被抓捕入狱,年轻人也领回了宝马轿车。
  更长远影响是,国家彩票管理中心收回了地方即开型彩票的经营权,即开型彩票浪潮在全国消退,再也没有现场中大奖后游街的场景。
  而宝马品牌也跟此次彩票丑闻绑在了一起,深陷负面影响之中。
  没等此次事件平息,宝马又跟撞人一词联系在一块,各地新闻频繁出现“宝马轿车撞人”的字眼,让宝马品牌跟“爆发户”、“别摸我”、“为富不仁”、“道德沦丧”……等负面名词捆绑。
  为何宝马屡屡成为负面新闻的主角,就因为除了奥迪之外,市面上可供消费者轻易购买到的豪华品牌就属中华宝马了。得益于中华宝马在国内市场的发力,许多人不愿意购买官车形象的奥迪,便选择了更时尚的宝马轿车,而奔驰还未国产化无法参与其中。
  更深层次在于中国经济发展过快,贫富差距过大,许多人把仇富心理投射到突发事件中,而宝马作为新富裕阶层最愿意购买的豪华品牌,自然成为了集火的靶子。
  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了中华宝马的月销量开始下滑,宝马这个豪华品牌在中国遭遇到严重的声誉危机。
  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也是一个熟人社会。据统计,绝大部分消费者在购买车辆前,都会征求亲戚朋友等熟人的意见。
  当某位准备购买中华宝马轿车的消费者,向朋友说出自己的购买意向时,发生了以下对话。
  “你还敢购买宝马轿车啊!那个XXX知道吧,他买了一辆宝马说近期都不敢开出门了。一见面,别人就会联想起新闻报道,说哪里的宝马车主又干了什么坏事。
  尤其那句开宝马就是好人吗?更是膈应人!现在这情况,还是赶紧避避风头,别往枪口撞了。”
  “啊!那么严重——我还是看看奥迪或者凌志品牌吧。”
  得益于现代传媒的飞速传播速度,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许多消费者转而放弃了购买宝马的打算。
  一向在中国市场发展迅速的中华宝马,去年实现了创纪录的3.1万销量好成绩。今年虽然经历车市寒冬,但保持2.5万销量目标应该不成问题。没想到近期频遭负面新闻影响,月销量开始大幅下滑,跟奥迪相比成绩难以入眼。
  韩皓对中华宝马合资公司一向来都是抓大放小,他主管大方向,日常管理都由德方代表派森负责。当然也可以理解为他把更多精力都放在了自己的中华集团上,而对合资公司并不干涉过多。
  在宝马面临舆论危机之时,派森的应对明显慢了许多,尽管自诩为“中国通”,但在中国复杂的国情下,他还是摸不到门槛。
  宝马只是一个汽车品牌,却在中国被赋予了第二种身份,成为“为富不仁”的代表。
  当韩皓从俄罗斯回国时,宝马的负面消息满天飞,达到了最高点。这让他不能再袖手旁观,宝马的事情已经脱离了消费市场范畴,成为了一桩社会热点事件。
  当一个概念反复被媒体提及时,公众会更加容易注意其发生的概率。因此,针对宝马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
  “我们改变不了已经发生的现实,但我们可以改变公众对其的看法,这就是危机公关的意义。”
  韩皓没想到,一向来大名鼎鼎的宝马品牌居然在中国遭遇无妄之灾,需要重新塑造品牌形象。
  中华宝马合资公司已经成为稳定的利润来源,而且金额逐年在上涨。要知道一汽奥迪足以养活整个一汽集团,那么中华宝马将来自然也可以给中华集团带来丰厚的收益。宝马的负面新闻开始影响到中华汽车的股价,就因为中华宝马合资公司的资产挤入上市公司考核。
  为了让宝马摆脱负面形象,韩皓找来了程凯,由他为宝马重新打造品牌认知。
  “说实话,宝马的负面新闻频出,有一个好处就是越来越多人知道宝马这个品牌,至少传播受众上不用担心。我们只要把坏的一面变成好的一面,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韩皓的要求,程凯如此说道。
  “人们常说三代出贵族,文化素养需要积累和沉淀。中国社会发展得太快,许多人口袋先鼓了起来,但是脑袋却没鼓起跟上,因此造成了许多认知误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5/5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