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校对)第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556

  “不知道,我都分给舍友了,到时帮你问问吧。好了,我挂了。嘟—嘟—嘟—”
  韩皓刚想接话,就听到对面挂上了电话。虽然心有不甘,但他心想说不定萧芊妤身边确实有人着急打电话,所以来不及说再见就挂了。
  “唉——”
  看着小狗三一在脚边打转,吐着舌头哈着嘴,韩皓空叹了一口气。
  牛大伟又给韩皓拉来了2个同学,一男一女,是一对情侣。男的叫简兵,女的叫蒋丽娟,他们在读中专时好上了。简兵是班长,蒋丽娟是学习委员,听牛大伟说韩耀厂可以学习CNC技术,他们俩立马辞掉工作赶过来。
  CNC数控机床将来绝对是未来的技术热点,所以简兵和蒋丽娟连半个月工资都不要辞工就为了赶过来跟上苗振华教授课程的进度。
  苗振华一个人再厉害,也需要助手,人年纪上去,一些苦力活琐碎事就交办助手们去办。牛大伟等人求学若渴,苗振华业乐意把知识传授。
  现在正是用人之际,韩皓简单面试了简兵、蒋丽娟两人就同意他们入职,并且预支1个月工资供其安家。
  有了郝一山的加入,70CC发动机仿制的步伐更加快了,毕竟韩皓可以说是站在了钱江厂的肩膀之上。
  从外地采购的发动机零件已经陆续回来,仿制的关键零件也逐一落地,现在就差箱体、气缸、离合器需要技术攻关。
  箱体的毛坯件已经送了一批过来,现在苗振华正带着助手们试验如何利用机床对其进行精加工,并形成批量化操作数据。
  箱体分为左机体和右机体,两者合箱后便形成封闭型腔,构成发动机的外壳。左右机体形状不同,各有复杂若干个形状和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都要求很到的平面和孔系。发动机气缸安装在箱体之上,曲轴、离合器轴、变速器等安装在箱体之内,它们之间的相互位置需要箱体固定保证。箱体孔系加工的深度、孔径及其位置精度对发动机传动的平稳性、异响等性能指标产生关键作用。
  郝一山如今在钱江厂上班时,总会不自觉把思绪飘到韩耀厂,在那里有一个年轻的团队活力四射,层出不穷的点子让他也受益颇深。每天上班最盼望就是赶紧下班来到韩耀厂的试验车间,他晚上待的时间也从1小时逐步增加到2小时。不出所料,他要求增加人手的请求又没通过,看来厂里对自我研发发动机项目失去了信心。
  当他看到各种复杂的样品在苗振华手下一一呈现出实体时,他更加为钱江厂的进度而羞愧。照这样下去,韩耀厂只用1个多月就能赶上钱江厂的研究进度。
  当然,这离不开郝一山的技术支援,他给韩皓他们带去了大脑,把嘉陵70CC发动机零件从实物变成了图纸。
  每次确定一个参数数据,牛大伟都需要及时把数据记下来,现在他们用于记录试验的笔记已经高达12本,这些都是用时间、金钱、汗水堆砌出来的宝贵数据。
  为方便做试验,韩皓专门在厂后方搭建了两层板房,采购了床铺专门供研发团队休息,他还特意请了一位阿姨负责为大家洗衣做饭,做好后勤工作。
  CNC机床需要配备许多新刀具,光是采购这些新刀具就花了1万多块。此外,还有工装夹具、辅具、测试设备等又花了将近5万块。研发就如同一个无底洞,源源不断吞噬韩皓手中的流动资金。
  组装发动机挣到的钱,除了维持厂里后视镜、外壳的订单生产外,韩皓全部投入到发动机研发项目中去,这次的赌博一旦失败,他将一无所有。
  “小心一些,安装时拧6圈半即可。”
  大家都紧张地围在一块,看牛大伟把新加工好的发动机左右机体合拢在一起,里面装配了嘉陵70CC原厂的零件。
  “咔嚓”
  严丝合缝般精准,箱体再没有发出任何异响,这意味着连日来对箱体的攻关终于看到了胜利曙光。
  装上测试机器试运行,点火之后发动机开始运转起来。
  “嗡——突突——”
  声音比原装的要响上一些,但看上去运转正常。
  “耶,成功了!”
  牛大伟首先大喊道,为这个箱体他已经连续两个星期没回家睡觉。包括韩皓在内的其他人也都高兴连连,这意味着大家的努力没有白费。
  过了10分钟,箱体的声音增大,发出了刺耳响声,不一会发现机体下方开始渗油,果然还是不能够一次成功,但已经比预想中要好上许多。
  韩皓已经让阿姨准备了宵夜,虽然没能一次成功,但至少前进了一大步。他身为后勤主管,让研发团队时刻保持充足的斗志和无后顾之忧就其最大的功绩。
  自己不是天才,刚接触发动机领域,简直是白纸一张,韩皓有自知之明,因此辅助有能力的手下发挥出他们的创造力就是他的清楚定位。
  第二天,韩皓正和大家一起对昨天的箱体进行改进之际,听到外面一片吵杂,就看到了3位大盖帽走进了车间。
第二十四章
漫漫长夜
  大盖帽,是人们对国家公务人员的通称,得名于他们执法时身着正装头上佩戴大盖帽。
  今天来到韩耀厂的3名执法人员来自县工商局,他们自称是接到了举报而来。
  “有人举报你们在这里非法生产摩托车发动机?你们办理了工商执照没有?”
  韩皓没想到自己偷偷摸摸研究组装发动机,还是被人给告了。
  “我们没有生产,只是研究发动机,不信你看这些模具,都没达到生产的标准。执照的话,我们早想去办了,一直没有空,明天我们就去申请。”
  库存的发动机已经出售大部分,现在都是一些零件堆砌在库房内供研究使用,韩皓当然不会承认自己非法组装发动机。
  “各位领导,先到办公室坐坐,等我们弄清楚情况再详细给你们汇报汇报。”
  跟政府官员打交道,还是许汉通有经验,他毕恭毕敬地请三名工商人员到办公室就坐。
  看了一下厂房,确实没有发现所谓大规模拼装发动机的现场,只是有一群人围着一台发动机半成品在打转,执法人员心有不甘地进了办公室。
  最终,在许汉通给每人送上一份车马费后,执法人员高抬贵手没有现场查封厂房,而是吩咐韩耀厂赶紧到工商部门补办手续。
  次日,韩皓来到县工商局,准备申请办理摩托车发动机生产厂的执照,被告知需要注册资金200万。
  “那么多!”
  韩皓听了深吸一口气,现在韩耀厂砸锅卖铁都凑不齐这个数。
  看到窗口前男青年迟疑的模样,里面的女工作人员不耐烦说道。
  “国家规定就是这样,200万都拿不出还想办什么厂?如果没有高门槛,什么阿猫阿狗都来凑热闹,早就伪劣产品满天飞了。到底你办不办,不办就让下一个人。”
  办个企业为国家创造税收,还要面临如此多门槛,韩皓感觉民营企业就是国家的野孩子,爹不疼妈不爱,一切只能靠自己。计划经济体制下,公有制占据主流地位,以民营企业为代表的私有制只能靠边站。
  他脑子一转,联想到昨天的研究说辞,开口问道。
  “那我办个发动机研究所总可以吧?”
  “20万注册资金!”
  20万,凑一凑还是可以的,反正厂里还有流动资金。
  就这样,“韩耀车辆研究所”正式注册成功,韩皓也得以名正言顺开始研究发动机了。
  晚上吃完饭后,韩雨和庞爱国坐在一块看电视。
  “你不是说做这一单能挣5万块嘛,借别人的钱还了,怎么挣的钱没拿回来?”
  韩雨心中还惦记着跟韩皓一起干得大生意收益。
  “我原本想拿回来,但你弟弟说投入研究发动机,将来挣得更多,我想了下就没开口要。反正现在一大群人都在厂里折腾,也不知道进行得如何。”
  躺在沙发上,庞爱国懒洋洋回答。
  “你觉得成功几率能有多少?”
  眼睛一转,韩雨赶紧坐直询问进度。
  “不是很清楚,我已经好几天没去厂里了。你不是说让我继续开修车铺,免得流失熟客嘛!反正你弟弟天天盯着,估计差不到哪里去。”
  拿着遥控器边换台,庞爱国边回答道。
  “啪——”
  看着丈夫如此不上心,韩雨啪地对他大腿来了一巴掌。
  “你说我要怎么说你?你就没想过万一不成功的话,那5万块钱收不回来,怎么办?从明天开始,你有空没空借口帮忙学习,去监督进度。一旦不妙,就想办法把5万块拿回来。5万块呢,不但能盖一栋小楼,还能给咱们家添置许多东西了。”
  “这才是我老庞家的好媳妇嘛,懂得为老公考虑了。行,明天开始咱就盯着,苗头不对就撤。如果有希望,就坐得分大饼吃。哈哈,韩雨啊,我发现你有时候也挺坏的嘛——”
  庞爱国一副色眯眯地盯着韩雨说道。
  与此同时,韩皓也正在医院病房陪着父母,父亲韩永福依旧昏迷不醒,母亲王桂芬只能天天以医院为家照顾。
  经过这段时间的折腾,王桂芬明显白头发多了不少,整个人也憔悴消瘦许多。
  “妈,这是你的私房钱,我还是给回你吧。”
  韩皓把母亲偷藏给自己娶媳妇的存折交还回去,作为家里最后的储备基金。万一厂子败了,也能当父亲继续治病的医疗费。
  今天来到医院,韩皓才突然意识到这个问题,现在他基本把全部身家都压在发动机项目上,万一失败了,父亲的医疗费要如何办?
  有了这7万块,可以顶上一大段时间,足够维持自己失败后去打工挣钱的空白阶段。
  虽然在众人面前,韩皓表现出必胜的信心,但他不能不考虑万一,自己可以重来,但父亲的病情治疗可拖不起。
  “都说是你娶媳妇的钱,现在给回我也派不上什么用场。”
  王桂芬不想要,想推回来。
  “妈,你就拿着吧,就当做老爸的储备医疗费,免得我到时急上头把钱都花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5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