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校对)第2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7/556

  不过韩皓也采购了大批口罩和温度计提供给工人,同时工厂还免费提供凉茶饮用。厂里还成立了特别医疗小组,一旦有人发热就会立即隔离检查。在特殊时期,韩皓还发放了额外工作津贴给这些坚守岗位的工人。
  在如此大背景下,全国汽车市场销量暂时受到一定影响,人们忙着应对疫情,没有大额消费的欲望。
  看着电视新闻每天通报收治病例情况,韩皓才发现这种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SARS的病毒真是非常危险。已经有好几位一线医务工作者因公殉职在这次抗击非典的战斗中。
  社会上和网络中针对此冒出许多谣言,让人着实难以分辨。
  谣言止于公开,宋卿作为特批人员获得了跟央视记者同等的待遇,进入国家专门为防治非典在首都建立起来的隔离医院采访。
  不顾生命危险敢于闯入非典病毒大本营,这需要非常大的勇气。要知道SARS病毒可以通过人体唾液传播,一旦染上会危及到生命。作为一位著名大记者,宋卿原本可以不用冒这样的风险。
  “抢救非典病人的医生护士能在这里工作,作为一位记者我也可以在这里工作!”
  写好了遗书,宋卿义无反顾进入了隔离医院。
  身穿防护服的宋卿出现在镜头前,跟随她的足迹一起,观众对这座神秘的医院逐一参观。让广大国人对令人谈之色变的非典病毒有更深了解,也认识到广大医务工作者为了抗击非典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说实话,我也害怕来这里工作,谁不想在家安安心心睡大觉,因为这里可以说是中国最危险的地方。但这种事情总得有人来做,轮到谁是谁,不然的话这个民族和国家就没有希望了。”
  一位接受宋卿采访的年轻医生如此回答他来这工作的原因。
  “被送到隔离医院,一直高烧不退,我原本以为自己死定了。没想到在医生护士的努力救助下,我脱离了生命危险,真是非常感谢他们。
  这里跟普通医院没有太大差别,唯一不同可能就是消毒程序多了不少。社会上流传的各种谣言都是无中生有,尤其是什么人体研究回不了家之类的谎话完全不可信。病毒已经有了治疗方案,经过一段观察期后,我就能回去跟家人团聚了。”
  来到病房,宋卿亲自跟康复的病人接触并采访,丝毫不害怕对方,以此来打破非典病人治好后还会有传染性的谣言。
  对社会上人们流传最广的谣言,宋卿都亲身利用这次采访机会来一一打破。跟央视相比,人们更愿意相信相对第三方凤凰卫视的公信力。
  “现在隔离医院每天收治的非典病人数量在逐步下降,显示首都疫情已经得到初步控制。由中国专家给出的治疗方案被证明有效,绝大部分患者开始恢复健康,SARS病毒并非不可战胜。相信过不久,我们就能打赢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身穿白色防护服的宋卿用上述这段话结束了她的采访之旅,正在电视前收看的韩皓看到此景,不由会心一笑。
  在非典肆虐的危急关头,宋卿敢深入虎穴采访,展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超凡人格魅力。
  韩皓拿起电话,想打给宋卿,后来想了一想,发了一条短信过去。
  “刚看了你的节目,干得漂亮!”
  自从上次宋卿前来江州采访,韩皓跟她的关系近了一些,两人间不再是冰冷的陌生人态度,恢复到朋友间的相处方式。
  过了十五分钟后,宋卿简单回了一条短信:“谢谢!”
  看着这句简单的回复,韩皓闭上眼睛思考了一瞬间,继续打字发短信。
  “有空请你吃饭,算是代表观众感谢你的勇敢,怎么样?”
  这次宋卿回得挺快。
  “排队等着吧!”
  邀请对方吃饭,这已经是韩皓第二次吃了闭门羹。
  在宋卿节目播出后第二天,韩皓宣布将捐赠2000万现金给研究SARS病毒的国家实验室,力争早日攻克这个难题。另外,还捐赠1000万元建立抗击非典因公殉职或负伤的医护人员基金,用于他们的抚恤、治疗和生活用途。
  消息公布不久,宋卿发来了一条短信过来。
  “刚看到你的新闻,干得不错!你已排在吃饭队伍的前列了!”
第五十三章
玄武立项
  为了配合第三代中华“秦”的正向研发,应麦格纳公司要求,中华汽车研究院高价购进了一整套全新的台架耐久性测试设备。
  主体设备可以模拟24通道轴耦合道路耐久实验,在室内模拟真实道路情况,让车身在各种不同路况下进行测试。从而考验样车以及样车上的空调、音响、内饰和外饰等附件的耐久性和可靠性,尤其对底盘悬架系统的可靠性能有更直观的评测。
  以前中华集团的新车都是直接开上路试车,有了这套系统后,测试路况可以更加直观,还能极大缩短时间。通俗点来说,就是通过电脑控制系统可以删除掉不会出问题的好路,一直让车辆在需要的烂路上跑,这极大减少了不必要的工作量。
  另外,还能大为节省成本。比如你要把后悬挂从扭力梁式改为多连杆式,只要在台架上针对性只对后悬挂单一零部件进行测试就好,不用劳师动众用整车跑去试验。
  附属设备还有车门、座椅、后备箱、天窗等单独部件的台架试验,例如用机械臂模拟人工不间断进行开关车门,以及不断用仿真衣物在座椅上进行乘坐磨蹭,从而测试零部件的舒适性和耐久性。
  当然,这套试验设备无法代替户外实车测试,两者属于互补关系,全新整车出厂都要经过这两道程序。
  在麦格纳工程师的协助下,中华集团工程师在第九代花冠的底盘上面开始研发新一代自主底盘。
  一个全新的底盘需要涉及传动、悬架、转向、制动四大系统工程的重新组合,要从头协调处理发动机功率、扭矩和布置;变速箱档位、传动比;悬架系统类型的选定、四轮定位参数;减震器的性能要求;轮胎轮毂的尺寸型号性能;转向助力系统的设计和选择类型;制动系统的参数选定等等。
  这些工作需要长期的参数积累,一个零部件参数变动往往会引起连锁反应,工作量真是不可估算。
  正是在底盘上耗费了大把时间,所以C3的样车停留在电脑数模构建阶段没有定型,依据底盘的进度不断修改。
  由于第三代中华“秦”等不了太久,最终在底盘上还是参照了花冠的设计布局,在局部做了某些修改,让其更加符合中国的路况。
  在花冠底盘上做了正向研发设计,但研究院工程师们只知道这样做会出现什么效果,但对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没能吃透。
  照目前的工作进度,开发一个真正自主的全新底盘平台需要6年时间左右。这项工作不是急需但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因此又一个重点攻关项目——“玄武”正式成立。
  项目组将开发真正意义上的模块化平台,力争在一个平台内实现同级车型动力总成、底盘和技术共享,甚至于可以针对低级别车型进行尺寸缩小和成本优化,而对高级别车型进行强度和材料升级,并在尺寸上灵活放大。
  简而言之,就是利用一个平台,可以完成A级、B级车共享使用,还能灵活实现轿车、SUV、MPV的跨界共享。
  如此一来,将来研发成本将会得到极大分担,困扰中华集团平台少的困境也能迎刃而解。唯一需要担心的是这种存在理论中的超级汽车平台,是否真能在现实中实现。
  作为提出这种理论的大众汽车,据悉其已经在内部对模块化共享平台进行研究,不久的将来就能真正面世。
  在全世界汽车企业都遵循一种车型一个底盘搭配的模式下,模块化多合一底盘确实是非常有颠覆性的创举。
  “玄武项目是一个赶超型研发工程,我们要用6年时间完成多合一的整合性平台,这对大家来说都是严峻的挑战。跟国外拥有百年历史传承的汽车巨头不同,我们必须学会弯道超车的技能。模块化平台在理论中是完全可行的存在,我觉得可以进行项目可行性立项。”
  跟研究院的技术专家探讨一番后,韩皓让“玄武”项目正式立项,开启了长达6年时间的多合一平台研发。
  话说回来,为了C3中华“秦”而购买的全套台架耐久性测试设备,反倒便宜了新一代的大微面华夏之光。
  以“烽火长城”为主题的H3华夏之光正在进行模拟砂石泥泞路况的测试,这种在中国农村最为常见的道路是今后H3将面对的主要战场。
  得益于中华“秦”的正向研发,H3华夏之光也没有急着上市,而是按照正规流程从草图、油泥、数据建模、样车产品、室内测试、室外路试逐样完成。
  跟C3轿车相比,H3的底盘属于中华集团原创,因为大微面这种介于普通小微面和轻客之间的车型,是首次在国内提出。拉长轴距让车身更大,更换钢板弹簧的后悬架,用上了电子助力转向系统,刹车也用了前盘后鼓系统,这些都是全新的设计改变。
  H3的底盘设计原则就是通过性好,承载能力高,方便用户在非铺装路上载人运货。
  跟轿车需要的舒适性相比,H3更在乎实用性,因此底盘设计上标准要求并不高,这款用铃木旧底盘装中国新酒的产品在测试时表现出很不错的成绩。
  在发动机方面,1.2L的发动机将重新调试,让其在低扭时能爆发出更大的功率,方便低档爬坡过河。
  “这是一款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小车,在全世界都没有参照物,是我们专门为中国消费者量身打造的奔小康工具。”
  马晓飞对自己设计的产品非常满意,这种针对市场的需求而开发的产品,大微面的概念就是专门为中国市场创造,在可以预计前提下成为真正的国民车。
  按照目前的进度,第三季度全新的H3华夏之光就将推出市场,从而取代现在深陷抄袭门的旧款。
  比亚迪公司老总王川福是一个雷厉风行的实干家,自从兼并了秦川汽车厂后,他就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汽车身上,毕竟手机电池领域中国人已经是霸主。
  现在比亚迪汽车公司最重要事情就是推出自己的车型,因此他把曾设计出福莱尔小轿车的设计师们召集在一块,要求他们自主设计开发出新一代的轿车。福莱尔的设计太过老旧,王川福希望能看到更时髦更现代的车型。
  以当天日期为名称的316项目就此确定下来,王川福还大手笔采购中国市场的主流汽车,包括奥迪、宝马、大众、本田等车型进行拆解,他一开始的目标就瞄准了国际合资大品牌。
  至于像中华集团这样的国产车,王川福认为没有必要研究,因为没有研究的价值。
  “我们的对手从来都不是国产自主品牌,而是这些世界前十强的外资汽车巨头。10年后比亚迪将成为他们之中的一员,15年后我们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公司,销量突破一千万辆!”
  在电池领域击败了日韩强国,王川福打算把这套战术复制到汽车领域,依靠超低成本和电动汽车完成汽车霸业。
  但现在,他首先得拿出自己的开山之作,投入到竞争激烈的国内汽车市场。316项目被他寄予了厚望,期待能够一鸣惊人。
  奇瑞汽车跟上汽集团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奇瑞决心脱离上汽集团单飞,成为独自闯荡江湖的国产汽车品牌。
  之前奇瑞为了轿车目录不得不挂靠上汽集团,现在奇瑞羽翼丰满,早不满上汽一直想染指吞并自己,奇瑞风云的成功给了他们极大的信心和勇气。
  最终,在国家高层的介入下,奇瑞和上汽达成了友好分手协议,上汽把20%股权原封不动退还给奇瑞,奇瑞今后不能再打着上汽名义行事。由于正值非典,所以双方的分手的消息约定暂时保密,待过段时间市场情况好转后再公布。另外就是奇瑞还需要几个月时间到国家有关部门办理新的轿车准生证,这需要一定的时间。
  “终于没有了可恶的婆婆,我们奇瑞可以依照自己的想法,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得知脱离了上汽集团后,奇瑞高层兴奋说道。
  在面临合资品牌纷纷投放新车型之际,2003年奇瑞必须要有所应对,推出自己的主打新车型。
  在瑞瑞和东方之子都没有达到预期情况下,奇瑞打算在风云轿车系列中向上延伸发展,推出在12万以上的高性能轿车。
  他们得以依仗的就是从巴西进口的Tritec发动机,该发动机企业是由罗孚(宝马当时所有)和克莱斯勒1996年在巴西设立,专门生产1.4L、1.6L小型汽车发动机提供己方使用。罗孚(宝马)用在MINI身上,而克莱斯勒使用在PT漫步者轿车上面。
  但由于市场变化过快,宝马和克莱斯勒无法消化高达40万台的小型发动机,为了维持生计Tritec发动机不得不对外出口。而且克莱斯勒并入奔驰,宝马不会再与对方继续合作,在合同2007年到期后这家Tritec发动机工厂就会解散。
  为此宝马已经和标致雪铁龙集团签订了新的小型发动机合作研发协议,在2007年后MINI轿车就不再搭载Tritec发动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7/5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