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校对)第2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8/556

  上市已经销售以及在仓库的4000多辆“东方之子”无一幸免,全都使用了不合格的遮阳板,要全部召回处理。
  “采购部门,还有质检部门都干什么吃的?这种明显不合格的零部件为何能流入我们奇瑞的工厂!当初我一再强调要拿出百分之百的精力来打造优质中级车,没想到还是出了大问题,这件事必须要有人为此负责!”
  奇瑞老总詹夏秋大声骂道。
  在核心零部件上奇瑞抓得很严,没想到却在普通部件遮阳板上翻了船。
  风云轿车的成功让奇瑞上下一派得意,以为“东方之子”会复制风云的道路,却没想到大意失荆州。
  奇瑞汽车现在每天都招进来大批员工,新员工许多都没有培训就直接上岗,整个工厂内部管理模式十分粗放。
  为了追求上市时间,核心零部件都无法做到百分之百质检,更别提像遮阳板这样的非零部件。
  而且整车路试情况也没跑多久,许多情况来不及发现就匆匆忙忙上市。
  “出问题才是必然,不出问题才是偶然!”
  有奇瑞员工对此私下评价道。
  此次事件,奇瑞采购部门和质检部门的负责人被记大过扣罚工资奖金处理,直接责任人全部开除。
  华晨轿车搞了一次熄火门,奇瑞轿车现在又来了一次,国产中级车的道路任重道远,极大透支了消费者对国产轿车的信任。
  本想复制奇瑞风云的热销,没想到一副好牌打坏了,反而严重影响了奇瑞汽车的整体声誉。
  “奇瑞奇瑞,修车排队!”
  由于“东方之子”这次故障,导致国内对奇瑞有了这样一个顺口溜评价。
  没想到奇瑞在中级车领域败得如此之快,这让韩皓对中华“唐”更加慎重,在原有基础上在推迟一个月对车型进行各种测试,以要求万无一失避免重蹈“东方之子”的覆辙。
第四十四章
烽火长城
  “铛——”
  伴随一声锣响,吉利地产今天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从年初开始,港股迎来了小阳春,没想到李树富运气如此之好,吉利地产上市就遇上股市复苏。
  掌声阵阵,被人群拥趸中的李树富感觉自己此刻登上了人生巅峰。吉利地产受到港股的热烈追捧,不但几大香港地产巨头入股,还被冠以内地长实的称号成为大家看好的明星企业。
  在内地股市大门对房地产企业关闭的前提下,吉利地产成功在香港上市,李树富摇身一变成为国内知名的大富豪。
  以他持有吉利地产45%的股份计算,身家超过百亿,今后伴随股价上涨,他的资产还会不断增值。
  而韩皓也从吉利地产的上市获取财富增长,尽管股份稀释到18%,他依旧是吉利地产的第二大股东。这部分股权价值几十亿,成为他一笔非常成功的投资收入。在上市前,他没有像李树富一样注资增持,而是接受了稀释股权的选择,中华集团资金压力大他没有过多余钱来投资不相干领域。
  韩皓没有出现在港交所现场,但他从电视新闻上见证了中国又一位超级富豪的出现。
  遥想当年,他和李树富两个人都是白手起家,现在双双成为浙海省知名的大企业家代表。
  在房地产业务上,吉利地产当前正向全国扩张,在各大重点城市不断拿地发展。上市成功储备了大量的粮草,正好发动新一轮的总攻。从去年开始,吉利地产的净利润就超过了中华集团,卖房子比卖汽车快多了。
  李树富不止一次劝韩皓,把汽车业务清盘来搞房地产,分分钟挣回几个中华集团资产。
  但被韩皓拒绝了,房地产过热的苗头已经显现,中央媒体已经不止一次发文说要宏观调节房地产市场。
  何况造汽车比盖房子有趣多了,韩皓当然不会放弃自己的理想。
  伴随香港经济逐渐复苏,来自内地的大企业开始成为港股的主角,跟内地股市半死不活相比,港股容纳了来自全球的资本,真正有投资价值的企业很容易上市成功。
  因此,中华汽车在港股上市的事项也开始启动,现在光靠自有资金投入对汽车行业来说压力太大。光是中华“唐”一款车,投入的资金不下2个亿,这已经是搭着中华集团春风的结果。
  “用明天的钱来挣今天的钱,才是最聪明的做法。”
  这是财务官尹庆勋的原话。
  “明天的钱”就是股市中的钱,股价是反映投资者对企业未来展望的定价,企业一旦上市就能用明天才能挣到的钱来投入到当前的经营活动中去。
  中华汽车一旦打通上市的融资渠道,就能迎来新的发展格局。
  “从吉利地产上市的情况看,港股开始回暖,消费者的信心回来了。届时我们中华汽车上市的话,估计能卖个好价钱。”
  尹庆勋对此分析道。
  在两人就赴港上市事项进行交谈时,“嘀嘀——”,突然手机响起。
  韩皓拿起一看,发现是华清大学EMBA办公室的来电,于是按下了接听键。
  “你好,请问是韩皓韩师兄吗?我们是经济学院学生会的师弟师妹,想邀请你参与我们学生会组织的‘我与知名企业家面对面’的主题系列讲座,与全校师弟师妹们分享你宝贵的企业管理的经验和人生经历的感悟。在你之前,已经有XX同意接受了我们的邀请……”
  从来电显示可以清晰判定对方说话的真实性,韩皓耐心听完对方的介绍,得知他们想在EMBA上课间隙时间,邀请自己出席校园讲座。
  “我很感谢你们的诚意邀请,但我实在是抽不出时间,只能遗憾地说声抱歉了。”
  韩皓委婉地表示了拒绝并挂断了电话。
  此次系列讲座就是陈灵兮灵感大发策划的活动,华清大学经济学院的EMBA学员都是成功知名企业家,如此宝贵的资源,趁他们集中上课时邀请对方参加讲座,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在校学子们能面对面跟知名成功的企业家交流,企业家们也能趁机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为母校做点贡献。
  能在华清大学开设讲座,对许多人来说是一件脸上有光的好事,毕竟能在中国最好大学的天之骄子前展示自己的成功经历,是足以让人自豪炫耀的经历。
  可以说,打电话的人很了解接听者的心理,没有称呼什么总,而是以师兄师妹相称呼,大打感情牌。
  “十位拟邀请者中就最后这个明确表示了拒绝,一共有四位当场答应接受邀请,三位说要考虑后给答复,还有两位同意见面后做进一步沟通后给答复。”
  拿出笔在名单上划了几笔,陈灵兮对今天的电话邀请做了一次小结。
  果然打校友牌大有效果,许多人听说是华清大学的师弟师妹,就痛快答应下来,在每月集中上课四天的晚上出席讲座活动。
  但在名单中最前的明星企业家韩皓,却坚决拒绝了邀请,他可是最重磅的演讲嘉宾,本想作为压轴开场嘉宾的人选。
  “这样看来,我们得先和确定下来的嘉宾人选沟通,把其中一位最能引发大家关注的人选打头阵!”
  陈灵兮果断调整了策略,先把能落实的人选确定下来。
  “这位韩首富不邀请了吗?其实那么多人中我倒是最想听听他的讲座。看了他的发家事迹,觉得非常神奇。”
  在邀请人名单中,明显韩皓才是话题性最强的人物。
  因此有人对陈灵兮提问道。
  “对他我们要继续努力争取,不能漏过他这样的大鱼。”
  又到EMBA集中授课的时候,韩皓飞赴首都上课,能跟一大帮国内成功的企业家在课堂上学习交流,这也是一种开拓眼界和转换思维的途径。
  A班小组讨论完毕,讲台上老师看了一下时间宣布课间休息,这时一道靓丽的身影走进了教室。
  “大家好,我是经济学院学生会的陈灵兮,各位师兄师姐报名时我们曾见过面。今晚我们学生会将正式举办‘我与知名企业家面对面’的主题系列讲座,邀请了2002届EMBA中B班班长XXX,即中国XX集团总裁,在学校大会议室举办讲座,与我们这些在校学子共话管理和人生的经验。
  欢迎在座的师兄师姐到场支持,同时我们也向你们发出邀请,欢迎大家主动报名参加,以嘉宾身份与华清大学广大学子一起分享宝贵经验。”
  陪同陈灵兮一起的两名学生会成员,来到EMBA的教室,同时把晚上讲座的宣传单一一分发。
  “喂,怎么光邀请B班的班长,我们A班的班长没有资格吗?”
  一位坐在下面的班级学员趁机大声问道。
  “当然不是,韩师兄也是我们邀请的对象,就是他一时脱不开身未能及时参加。如果时机成熟的话,我想韩师兄他是一定不会拒绝的吧?”
  看着讲台下方的韩皓,陈灵兮笑着回答。
  “班长你去参加的话,我们一定捧场!咱们可不能比B班弱了面子!”
  另外一位A班的女学员大声附和道。
  看着现场在起哄,陈灵兮心里乐开了花,她就是希望有如此效果。
  “之前他们确实邀请了我,但我真是脱不开身。如果时机合适,我会响应大家号召积极参加。”
  被当众将了一军,韩皓不得不站起来有所表示。
  “如果韩师兄愿意,我们准备安排你作为今年讲座压轴的收尾嘉宾,不知道这个邀请你愿意接受吗?”
  陈灵兮趁热打铁说道,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距现在还有一段时间呢,我的工作行程安排说不准,因此我还不能给你答复。这样吧,随时保持联系,有时间我会通知你。”
  韩皓巧妙打了一个太极,在众人面前他不得不给了对方一个说得过去的解释。
  据说当晚,学校大礼堂被挤得满满当当,许多华清学子都慕名而来倾听‘我与知名企业家面对面’的主题讲座。
  B班长在台上侃侃而谈,和台下互动效果很好,真是大出风头。这让不少旁观的EMBA学员都心动不止,也有意向接受讲座邀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8/5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