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校对)第1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4/556

  华人联谊会已经组织过好几次关于中国汽车产业的讨论,许多人认为中国会是下一个汽车新大陆,如同在硅谷的华人看好中国互联网发展纷纷回国创业,在美汽车行业的有识之士早就发出回国发展大有前途的倡议。
  在美国汽车企业内,华人是中坚力量,处于橄榄结构的中间部位,上不去也掉不下来。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华人晋升到一个阶段就遇到了天花板,再也升不上去,公司高层中极少能见到华裔面孔。
  现在国内汽车企业正嗷嗷待哺,渴望国外具有先进工作经验的中高级人才,只不过主动前来美国底特律招人的第一家企业是华夏工业集团。
  “我们联谊会现在有5000多名会员,硕士以上学历的人才占了80%,其中1500人拥有博士学位。”
  跟联谊会的秘书长交流时,对方说出了让韩皓惊讶的数字。在底特律,大概生活着5万名华人,他们大多选择在大学毕业后从事产品研发为主,在三大汽车公司及当地的零部件集团从基层做到中层骨干。
  美国不愧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吸引了来自全球的顶尖人才源源不断投奔,引领着全世界科技进步的方向。
  自从80年代出国热开始,中国源源不断为美国培养了大批高智商的基础性人才,他们在国内读完本科毕业后纷纷来到美国留学深造,取得硕博学位升级后留在美利坚就业定居。
  单从这些数字,就能知道美国汽车巨头们为何能够横扫世界,通用、福特两大公司一直在寻找可以下嘴的猎物吞下,前段时间沃尔沃就成为了福特肚里的美餐。克莱斯勒公司也有资格和奔驰联合,两家合并后一举成为世界前三的汽车集团。
  “我们企业需要高端全局性人才,需要他们充当学科和项目带头人,引领培养一大批新人。只要有能力,企业将会给他们巨大的平台施展抱负,待遇自然在国内也是一流水准。”
  韩皓此次赴美,重点募集整车研发、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内饰设计、NVH(噪声震动控制)等各大领域人才。当然他最关注还是为汽车研究院寻找一个镇得住的角色坐镇,需要他来搭建华夏汽车正向研发体系,把美国的套路引到中国再本地化。
  华人联谊会起到了一个平台中介作用,在华夏工业和华人工程师中搭建起来一座沟通的桥梁。
  作为首家前来美国招人的中国汽车企业,见面宣讲会吸引了将近300名在美华人工程师报名参加。他们一是想了解下国内汽车企业的真实情况到底怎么样,二是看看有无合适自己发展的岗位平台提供。
  到了美国,异国他乡再想关注国内情况就难了,当地各大媒体报道的重点很少涉及中国,曾经的祖国就像一个遥远国度身处地球的另一处。在美国就业成家,回国探亲都好几年一次,留学的华人对家乡印象都逐渐模糊,就算回国也只是度假探亲,无法了解真实情况。
  现在华夏工业集团的年轻老总亲自现身说法,他将带给大家最直观的数据和情况介绍,不少有意向回国的人内心蠢蠢欲动。
  “大家好,这是我第一次踏上美利坚的土地,就发觉这个生活在汽车轮子上国度拥有的汽车数量,明显已经比我们中国的自行车都多了。”
  众所周知,中国是自行车大国,韩皓的吐槽引起了底下华人工程师们的一阵笑声。
  “今天我来目的很简单,就是招贤纳士,拉人回国建队伍,把我们国家的自行车变换成汽车,让中国也真正成为车轮上的国度。”
  经过这些年的锻炼,韩皓一个人在众目睽睽之下也能侃侃而谈,尽管底下坐着美国汽车业的精英,但他身上成功者的烙印给了他足够的底气和气场。
  “下面我来简单介绍一下华夏工业集团的现状,华夏工业已经在中国A股上市,到今天收盘为止市值为137亿人民币。集团主营业务为摩托车和汽车两大类,去年摩托车产销量已经跃居国内第一……汽车研究院已经在美丽的西湖之滨动工开建,设计承载总人数为1万人,第一期工程建设完毕将能容纳2000人共同办公,成为中国汽摩行业最大的专业性研究中心。研究院将引进国际顶尖的硬件设备,为有意回国的各位创造不亚于在底特律的实验工作环境。”
  介绍完华夏工业的现状后,韩皓又重点强调了回国安置的问题。毕竟许多工程师都已经结婚生子,他们回国的话需要面临家庭的压力。
  “回国后,各位依照岗位都会领到一笔安家费,足够在美丽的江州购买一套宜居的商品房。当然,我们企业也会和房地产开发商合作,在江州为习惯了美式别墅的人兴建类似小区,肯定价格上就要贵许多。毕竟,你们在中国长大知道我们国家地少人多,城市里没有太多土地可供建别墅。不过我想对你们这些拿着美金工资的高收入人群来说,回到中国江州购买一套心仪的住房应该不是问题。
  至于你们的家庭,家庭的另一半依靠你的工资待遇,足以承担全职养家工作。至于孩子的读书问题,江州市政府将会为你们这种高学历海归人才设立特殊通道,优先进入市里重点中小学就读。
  如果愿意做空中飞人,自己孤身一人回国发展,留下家庭在美国生活学习,那么我们公司将会定期报销来回机票费用,同时承诺合同期内你们的收入将不低于美国现有水平……”
  可以说,这一次赴美招募人才,韩皓可是下了血本,只要能把美国先进汽车研发体系学到手,那么这些金钱支出都是值得的投资。
  在韩皓宣讲之际,不时有华人新面孔进入这个会场,很快就连过道上都站满了人,看来在美的工程师们对来自中国汽车企业的招募很感兴趣。
  树挪死,人挪活,在美国这边许多工程师已经看得到自己一辈子的生活轨迹,工作上已经遇到了天花板,想着要不要回中国尝试发展看一看。
  坦率而言,韩皓的宣讲很有诚意,海外华人工程师们关心的问题都基本考虑周全。讲起话来也没有官腔,都是年轻人交往的直来直往。
  “据我来之前了解,贵公司一直没有取得中国轿车生产资质,前些日子还曾在国内舆论上引发了论战。我想这一点,是在座许多人都关注的焦点议题。如果拿不到轿车生产销售牌照,那么华夏工业就免不了被边缘化。到底贵公司会不会拿到轿车牌照,到底何时才拿到轿车牌照,希望韩总能够回应一二。”
  在举手提问环节,底下一名工程师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轿车7字头目录是绕不过去的门槛,如果华夏工业拿不到,那必然会被主流消费者抛弃,振兴民资自主汽车工业就变成了一句空谈。
  “嗯……这个问题提得很尖锐也很专业,果然不愧为世界最顶尖的汽车工程师群体,让我仿佛回到了大学本科的论文答辩现场,在座的都是行业内专家学者。”
  韩皓的自嘲,同时捧了一把现场观众,引发底下工程师们发出会心的微笑。
  “轿车牌照是我们在中国造汽车绕不过去的大山,轿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迄今为止,轿车牌照一直掌握在国企手中,没有任何一家私营汽车企业能够冲破这层阻碍。
  不过现在时代在变,这种依靠行政力量强制把民营企业排除在轿车领域的做法将很快得到改变。现在中美正在进行WTO谈判,WTO规则内对这类行政直接干预市场的行为是持否定态度,也就是说一旦中国加入WTO,那么轿车牌照就将对任何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开放。
  尽管轿车牌照在历史中曾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做出过贡献,但许多业内有识之士都明白,现在它已经成为了阻挡中国汽车进步的根源,国内已经有不少声音呼吁废除改革这样的过时条款。
  中国政府一直坚持改革开放,我坚信,在加入WTO以后,政府将会改革这样不合理的政策!华夏工业将会凭借自己出众的实力成为第一个取得轿车牌照的民营企业!这个时间的期限,我个人认为不会超过3年时间!”
  这是韩皓第一次在公开场合对获得轿车牌照发声,他对国家未来政策的改变还是十分有信心。
  “啪啪——”
  一个企业的文化跟创始人息息相关,韩皓出众的宣讲,既充分说明了华夏工业的实力,又最大限度展露了自己的才华魅力,得到了现场华人工程师们的掌声和尊敬。许多抱着来看热闹的人,也开始转变思想,思考要不要回国就业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贡献才智。
  韩皓的到来,让这些一直为国外汽车巨头打工的华人明白,他们的聪明才智也有机会为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出力。
  一时之间,韩皓成为了在底特律最炙手可热的华人,他接到许多活动邀请,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了小半个底特律。
第一百六十一章
扶持政策
  “我们的邻居韩国汽车工业起步时,在美国陆续有超过一万名韩裔工程师和研发人员返回自己的母国,为韩国汽车工业起飞贡献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可以说,这一万名中高级技术人员回国,起码让韩国汽车工业少走了10年弯路。”
  坐在韩皓对面的华人联谊会会长周仪如此说道。
  周仪退休后因热心社会公益活动,而被推选为联谊会的会长,负责协会的日常工作运作。他本人就是一名前发动机工程师,当年韩国喊出发展汽车工业,身边许多韩裔的同事纷纷离职回国,这给了周仪很大的触动。尽管韩国国土面积不大,但是民族凝聚力超强,祖国有召唤他们纷纷舍弃安逸的生活返回家乡。这次亚洲金融危机,韩国民众纷纷捐出金银首饰,供国家黄金储备度过外汇危机,由此可见其强大的民族向心力。
  “我相信我们炎黄子孙的觉悟不会比大韩民国差,人活一辈子总希望能够做些有意义的事情。物质条件满足了,就会在精神出面有所追求,将来如果能把中国制造的汽车卖到全世界,那么便有机会青史留名了。”
  这次访美,韩皓的收获很多,不少有意回国发展的工程师们都签订了意向书,待回国考察确认情况无误后就会加盟华夏工业集团。
  不过韩皓心仪的主角人物还没有出现,华夏汽车研究院院长人选还没有合适人选,他需要一个能够统揽全局的人物坐镇。
  “全复,终于等到你出现了,为了你,我们的韩总可是多在底特律呆了三天时间。”
  一个戴着黑框眼镜气质儒雅的中年人出现在韩皓面前,周仪赶紧上前招手迎接。
  “你好,我是韩皓。我是在留恋底特律美丽的风景才没急着回国,周会长真是太会开玩笑了。”
  站起来,韩皓主动伸手问候对方并解释道。
  “真是不好意思,手中忙着一个项目不断加班,直到现在才挤出点时间。”
  中年人一脸歉意地说道。
  来人名叫赵全复,是底特律华人中的精英,当前在克莱斯勒公司就任动力研究中心副总监,是一位资深的发动机动力专家。在发动机领域享受盛名,如果说华人谁能第一个冲破在美国汽车公司中高层的天花板,他是最有希望的候选人之一。
  赵全复在80年代中期出国留学,博士毕业后留美工作,在克莱斯勒公司已经工作超过10年时间,曾有单独主持某一型号发动机技术研发的工作经历。
  “韩总,你让我推荐底特律最厉害的人,现在他就站在了你的面前,我可算完成你的嘱托了。”
  周仪介绍两人认识后,就找借口离开,留下他们单独对话。有些问题,不方便让自己在场倾听。
  “赵先生,我的来意想必周会长已经跟你提过,就是我们华夏汽车研究院缺少一位院长,他向我大力推荐了你。”
  韩皓主动开启了正题,他看过赵全复的简历,对方确实在专业领域是一位权威人士。如果没有能力,是不可能在克莱斯勒公司做到技术领域的高层人物。
  “我很荣幸,坦白而言,我是曾和周仪会长谈过想回国的打算。不过也要看有没有合适的机会,毕竟我离开国内时间太久,有些担心回去后水土不服。而且在平台选择上,我也有自己的标准,待遇条件我倒不那么看重,更看重的是能否干出一番事业来。如果我继续留在美国,事业依旧处于上升期,要让我回国一定要有能打动我的东西。”
  赵全复没有客套,他同样说出了自己的期望,看华夏工业能够给以他足够的筹码。坦白而言,之前他更希望到一汽等这样的大国企工作,因为它们拥有更高的平台。现在的华夏工业,他也通过国内朋友了解了下,虽然在摩托车领域做得不错,但在汽车方面依旧只是愣头青,跟一汽比起来资历太浅了。单凭没有轿车目录这一项,就是极大的扣分点。
  “我进入汽车领域,就希望能干出一番事业,为中国人造出国民车就是我最大的理想。在这一点上,我想我们拥有共同的语言和目标。坦率说我已经决定把下半生都放在汽车行业,如果干不出名堂我誓不罢休,为此我愿意赌上我的一切。”
  盯着赵全复的眼睛,韩皓字字铿锵地表态道。
  “现在我们华夏工业已经在仿制丰田2.0L发动机基础上,研发出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盘古1.8L发动机。将来不断完善发动机技术外,还将在变速器和底盘方面有所突破,力争拥有独立自主的三大件。另外,还将建立自己的汽车平台,正向研发出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轿车。可以说,我们一直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现在缺少一位有经验的引路人领着大家前进。”
  简单介绍华夏工业现在的研发水平,好让赵全复了解真实情况,韩皓继续说道。
  “未来我们研究院的构架将完全参考采用国外运作模式,研究院将拥有巨大的权力来为整个企业汽车发展做出规划。每一个新项目,每一款新车型都会出自研究院的大门,我们立志把研究院打造出全国第一乃至世界最前列的标杆。现在研究院大概拥有不到700人,未来三年我打算把人数扩张到4000人。他们都将是你的手下和助力,跟随你做出一番事业来。”
  韩皓把研究院的前景用激情澎湃的语气缓缓道来,他看到了赵全复眼中闪烁的亮光。
  “现在国内的汽车研发机制远远落后于美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平均水平,我们连正向研发到底需要如何进行正确的步骤都弄不明白。中国人其实非常聪明,只是我们缺少一个好老师教导。刚建国苏联大规模援助我们国家建立工业体系时,就曾说过我们中国的学生只要看一眼就能知道苏联老师在干什么,后来中国经过五年计划从农业国一举进入工业国就是明证。
  我对你的考核目标要求不高,只要你在中国建立起正向研发的机制就可以打一百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现在我就需要你回国来教授许多聪明的中国人‘渔’的正确方法。
  不敢比拟当年解放后毅然回国建设的钱老那一批国家脊梁,但至少也是中国现代汽车工业文明的传播者!”
  对赵全复这样的人,只能用理想来打动他,很明显韩皓的话触及了他内心深处。
  “想不到你如此年轻,看问题的角度却高瞻远瞩,能把华夏工业在几年时间内带到这个规模,确实不是侥幸。”
  之前还对韩皓的看法有所保留,现在赵全复是真正把他摆在同等位置。
  “我需要一个保证,如果我回国的话,至少三年时间你不能插手中断我的工作。要指导建立一个全面的研发机制,需要从许多细小工作做起,三年时间内可能都没有成效,这是我给自己定下的期限。三年时间后,如果研究院没有显著改变,我自己辞职走人!”
  作为技术型专家,赵全复最怕的就是外行指挥内行,尤其在国内这是一种通病。研发讲的是厚积薄发,急功近利和心浮气躁都是大忌,往往许多回国的人才无法适应国内环境,就是要面临许多来自科研外的压力。
  “成交!”
  韩皓知道对方在担心什么,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他敢把研究院交到对方手中就做好了最坏打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4/5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