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之眼(校对)第9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63/1424

  莫非是神庭觉醒者?白晓文摇了摇头,这并不合乎情理,神庭觉醒者如果要和自己硬刚,不会让自家这么轻松入城。
  荀彧叹息说道:“天子脚下,居然被贼寇破城,纵火劫掠,我之罪也。”
  “喂,你就是荀令君吗?”
  白晓文说道,“我都已经破城了,又有什么必要纵火?阁下不用平白诬陷,将本公子与寻常盗匪马贼相提并论。”
  荀彧虽然被刀剑指着,但并不慌乱:“你到底是何人?”
  “荀令君难道还猜不出来吗?”
  白晓文笑了笑说道,“我是幽州刺史袁熙。”
  “你既然是大汉臣子,为何强攻许都,惊扰天子?”荀彧质问道。
  白晓文暗暗撇嘴,荀彧这是明知故问。咱两家打仗呢,我来抄曹操的老家,有什么问题?
  但白晓文并不能这样回答,否则就落了下风,以地方对抗“中央”,荀彧很快就会扣上一顶反叛的帽子,虽然对形势无关紧要,但被人占了大义,在这个时代会很不爽。
  好在白晓文有一个杀手锏:“曹贼劫持天子,政由己出,托名汉相,实为汉贼。我奉天子血书‘衣带诏’讨贼,迎奉天子归位!你祖辈皆为汉臣;你本人也受过大汉俸禄,为何不思报效天子,反而逆助曹贼?”
  衣带诏的确是杀手锏,荀彧对此也无话可说,只能说道:“丞相并非不忠于汉室,只是天下形势纷乱,必须由丞相这等雄才大略之人方可镇压。待到四海清平,丞相必会归政于天子。”
  顿了顿,荀彧又道:“倘若天下无丞相,则不知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公子的族叔袁术,不就是一个例子么?”
  一句话怼得白晓文差点没缓过气来。
  白晓文只能暗骂袁术是猪,不接这一句,转而揪住了荀彧的话缝:
  “你真以为,曹操愿意归政于天子?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曹贼许田打围之时,僭越帝尊,受百官之贺,狼子之心昭然若揭。此事,正是衣带诏的缘由!你不会不知道吧?”
  演义之中,许田打围(在许田围猎),就是曹操的一次试探。
  当时曹操麾下的谋士程昱,劝说曹操“行王霸之事”,而曹操就设计了这次围猎,僭用皇帝的金鈚(pī)箭,射中了一只鹿。
  群臣见到金鈚箭,以为是皇帝射的,纷纷称呼万岁。然而曹操却是纵马直出,抢在天子前面接受百官之贺。皇帝惊怒,密谋衣带诏讨曹,不幸事败,不仅衣带诏上署名的忠臣几乎死绝,就连有身孕的贵妃都没能保住。
  这件事,也让曹操意识到了汉朝气数未尽,再加上大敌袁绍未能消灭,就把“王霸之事”搁置了。
  荀彧低头不语。
  其实荀彧心里也清楚,曹操并不是纯臣。但是,身为一个文士,他又能怎么办?唯有自欺欺人,盼望曹操满足于丞相之位。
  白晓文又说道:“我今来此,要迎奉天子,脱离曹操虎口。荀令君是随天子,还是随曹贼?”
  这话有些诛心。
  荀彧说道:“天子若离开许都,在其余诸侯手里,处境必定会更加恶劣。留在许都,有我和群臣在,当可劝阻曹公,忠诚汉室。”
  荀彧说的也是实话,自从汉室颠沛流离以来,皇帝历经董卓、西凉乱军的折腾,不论在谁手里,都没落得好过。
  在曹操手底下,虽然受制于人,但好歹能吃饱穿暖,还有表面上的天子排场。
  在其他诸侯手里,恐怕连命都未必保得住。
  一句话,荀彧不相信袁绍。
  忽然,有幽州士卒推搡着一群被捆缚的人,来到了丞相府。
  “公子,放火的人抓到了!”
第1240章
曹氏四子
  不仅白晓文转过身来,就连荀彧都有些好奇。
  荀彧察言观色的能力很强,从白晓文的神色之中就能看出不似作伪,也就是说许都之火,确实不是幽州军放的。
  再说,白晓文也没有这么做的理由。
  那么荀彧本人也没有下令放火,究竟是谁所为?
  被押送上来的,是十几个身穿僮仆服色的男子,个个神色惊慌。
  “起火的地方是哪里?”白晓文问道。
  有幽州兵答道:“回公子,据说是许都粮仓。”
  “哦?”白晓文眼睛盯向了那十几个僮仆,“是谁指使你们焚烧粮仓?”
  十几个僮仆虽然畏畏缩缩,但都低头不说。
  “哼,你们就算不说,我也能查出来!”白晓文厉声说道,“把这些人给我砍了。”
  许都初破,正该杀人立威,以重典使人心生畏惧。不然的话,内部不稳,白晓文就算有两万兵,也不一定能守住许都12小时——这可是英雄支线任务的要求。
  不过,队伍最后,一个被士卒拎着后颈的小孩儿却是挣扎着跳了出来:“是我让放的火!”
  这小孩儿衣衫华贵,镶金佩玉,一看就不是寻常人家的孩子。
  白晓文连洞察都不用丢,就知道这小孩是谁。不过,他还是要说一声:“你是谁家小子,莫要在此地搅闹!”
  那小孩夷然不惧,大声说道:“我爹是曹丞相,我是曹冲!是我下令烧毁粮仓,你别迁怒别人!”
  “曹操的第五子……”白晓文笑了笑,“有点意思,你为什么想到去烧粮仓?这烧的可是你自家的粮食。”
  曹冲说道:
  “你们看上去人多,实际上只是一支孤军,而且轻装偷袭,所携粮食必然不多。我豫州两郡四国九十七城,听到许都陷落的消息,勤王之师一定会星夜来援!
  “要是给你们留下粮仓,你们就可以凭借许都的坚城防守。焚烧粮草,你们没有了粮食,必弃城而逃,到时便成笼中之鸟,插翅难飞!”
  如今豫州四境之兵,都闻风而动。许都深在敌国境内,白晓文如果率领两万幽州军弃城而逃,极有可能被豫州兵马,乃至回援的官渡曹军截住。但要据城而守,又没有了粮草支用。
  曹冲所说的笼中鸟比喻,倒是很恰当。
  “小公子,慎言哪!”荀彧唯恐白晓文一怒之下,杀了曹冲,摆手摇头,劝阻不迭。
  白晓文却是哈哈一笑:“荀令君未免太小看我袁熙。大丈夫生于世间,当以仁信立身,以义理教化,以韬略安邦,以武功定国。岂会因为小孩子资质特异,就心生忌惮而杀之?”
  荀彧脸色一缓。
  白晓文看着曹冲,颇有欣赏之色:“小小年纪有这番见识,确实难得。只可惜聪明外露,如同孔雀开屏,却不知炫耀翎羽遭人妒忌,乃是取死之道。倒不如你的兄长,外表庸碌,实则隐忍。”
  曹丕神色惶然,头垂得更低了。
  白晓文走到了曹丕的面前。看到曹丕的身后,还站着一个身穿绮罗的女子,便开口问道:“这是何人?”
  曹丕低头说道:“这是……这是拙荆任氏。”(注)
  白晓文心生感慨,在演义之中,袁熙的妻子甄宓,就是被曹丕所夺。现在的形势,倒是反转了过来。
  不过白晓文这感慨也就是一念而过,并不会因此就心生恶趣味,非要从曹丕这里夺走任氏。
  一者,当着荀彧和许多丞相府文士的面,白晓文持身必须正派,名望不能毁掉。这样才能成为势力之主,广聚贤才。
  第二嘛……任氏着实长得一般,与甄宓相比,如同糠糟之于美酒,没法比啊。
  很快,又有翼骑兵来报,说白三娘将军(塞西莉亚)已经杀散皇宫的曹军侍卫,占领了皇宫,请袁熙公子尽快前往,面见天子。
  荀彧的眼神看了过来。
  白晓文点头说道:“我这便去拜见天子。至于这里……把曹贼四子尽数捆缚带走!”
  荀彧急忙说道:“公子,两军交战,不伤及家眷,此乃仁人之道。况且,公子已经承诺过不会伤及曹冲公子性命。”
  荀彧说的是实话,三国时代的明主,在打破城池之后,对于敌人的家眷,一般都会善待——所谓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就比如吕布袭取了徐州,还着专人护着刘备的家眷呢。
  什么情况下不需要留一线呢?在对方挂掉,麾下势力树倒猢狲散的时候,自然随意处置,不用担心撕破脸皮。
  现在的曹操,仍有官渡大军,实力强横,还远远没到“树倒”的时候呢。对他的家眷好一点,没什么坏处,还能捞一个好名声。
  白晓文笑道:“荀令君所言不错,曹操虽然是汉贼,但他的家眷我一概不会惊动,还会派人把守丞相府门,不使兵马入内。不过,他的四个儿子却不能等同视之,我需带在身边,才能放心。”
  荀彧默然,白晓文说的有理,曹操四个儿子都不是易于之辈,就连最小的曹冲,都能有焚烧粮仓、断幽州军固守之路的急智,当然一个都不能放。
  白晓文又说道:“我这便去拜见天子。荀令君和诸位丞相府掾(yuàn)吏,也请安坐于此,切莫走动。若是被我麾下军士误会逃走,血溅五步,亦是憾事。”
  白晓文随即命令两名精英校尉,率领麾下五百部曲看守在场之人,严令:“若有出逃者立斩。”
  安排好了一切,白晓文便带着其余士卒,押送着曹丕等四人,离开丞相府。
  不过,白晓文并没有第一时间赶往皇宫,而是带领大军,继续清扫许都的剩余地区,重点是约束军纪。
  留守许都的老弱兵卒,投降者都用铁链捆缚起来,还能暂免一死。至于顽抗的人,当然是格杀勿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63/14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