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之眼(校对)第2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3/1424

  海盗追来的速度,确实要比那群初学乍练的渔民快很多,船帆在风力催激之下,劈波斩浪前进。
  白晓文掏出了沙漠之鹰,双手持枪,瞄准了对方船帆的缆绳。
  瘦长海盗首领冷笑道:“我不信你有这种百步穿杨的本事……”
  嗵,嗵,嗵!
  枪声连续响起。
  白晓文现在的射击特长是3级,在最强学霸的加成下也只有4级,要说隔着这么远,在两条船高速开动的时候百发百中射中缆绳,他没这个本事。不过,他却是开启了连射模式,用数量来代替精度。
  只要十发子弹里命中一发,就足够了。
  在瘦长海盗首领惊怒的目光之下,他乘坐的海船,船帆缆绳被射断,船帆顿时跌落下来,船只打横在海面上。紧跟着,是第二条船、第三条船……
  白晓文船上的渔民们齐声欢呼赞叹,他们也渐渐摸到了操纵海船的窍门,速度渐渐加快,没过多久,就把这群缠着白巾的海盗甩得看不见了。
  瘦长海盗首领的脸色阴翳,恨不得把白晓文碎尸万段。此时,手下一名倭寇前来禀报,已经接好了缆绳,是否继续追击?
  “追个屁。”
  瘦长海盗首领手一挥,“这次灭了陈独眼,目标算是完成了一半,哥哥那里也可以交待。掉头,回寨!”
  忽然一条小艇快速划了过来,一名海盗禀报道:“洪爷,在二彪哥的船上,突然冒出了两个人,罗秀才说叫什么……形迹可疑!您要不要过去瞧瞧?”
  “二彪怎么搞的,能让人神不知鬼不觉摸到船上!要是官军的探子,岂不坏事?”瘦长海盗首领“洪爷”怒道。
  “洪爷您有所不知,那两个人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干二彪哥的事情。”那海盗显然是二彪的心腹。
  “有这回事?”洪爷有点不信。
  “是真的,一船的兄弟都可以作证哪。那两个人还说,他们对大当家徐爷慕名已久了,特来投靠,之前陈独眼被杀,他们两个可谓是居功至伟!”
  “这么说,抢了爷的货逃走的那些人,也是他们的同党了?”洪爷气哼哼地说道,“我倒是要好好问问!”
  ……
  白晓文终于踏上了陆地。
  那些被掳掠的渔民,连同塾师谢升在内,自是千恩万谢。白晓文从船舱中取出了一些财货钱币,分给他们,也好让他们回去之后,不至于因为家园破碎,导致流落街头挨饿受冻。
  反正这些财货钱币都是无法带出灵界的物品,送一点出去白晓文也不心疼。至于为什么不多给?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白晓文还是懂的,嘉靖时期的大明朝,豪强缙绅巧取豪夺的时候,不比倭寇好多少。
  白晓文命召唤生物将一船财货搬运,放在僻静之处堆放,然后让吸血鬼基茨负责看守。做完这一切,白晓文带着李淑仪,沿途打听,找到了抗倭明军最近的一个海防据点,名叫崇武所。
  明朝在福建,海防设有“五卫十二所”,崇武所就是其中之一。只不过,明朝中后期,卫所明军的战斗力实在很一般,明实录中记载有浪人武士结团百人,流窜千里,杀死杀伤数千明军的事,并非空穴来风。
  历史上倭乱能够平息,主要是靠三个人,一文两武。
  先说两个武将,俞大猷、戚继光,号称俞龙戚虎,是令倭寇闻风丧胆的人物。按照白晓文对于明代历史的记忆,俞大猷的评价是个人实力强,而戚继光擅长统兵。
  再说文官,名叫胡宗宪。
  大明朝一向是重文轻武,武将再厉害也要受读书人的节制,胡宗宪是俞龙戚虎的上司。
  不过跟戏文里文官总是扯武将后腿不一样,胡宗宪是个有本事的人物,整饬海防、设立水寨,将明军废弛的军务重新拾掇了起来。而他最厉害的还不是练兵强军,而是文化人的老本行——忽悠。
  嘉靖时期的海盗巨头汪直,堪称海盗教父级的存在,自封徽王,以日本为基地,号“五峰船主”。有一句话可以看出他的势力之大:“海上之寇,非受(汪)直节制者,不得存”。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人,被胡宗宪忽悠上岸了,然后被诱捕,做掉。可见文化人忽悠的可怕。
  白晓文来到崇武所,发现这里士兵的精神面貌,比想象中要好得多,站岗放哨令行禁止,不像是想象中那么废弛,显然这是胡宗宪的整饬之功。
第338章
直浙总督胡宗宪
  经过通报之后,崇武所的守备官丁鸿接见了白晓文两人。
  在丁鸿的身边,还有一个青袍长衫的中年文士,正在翻阅崇武所的兵员名册。
  白晓文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述说他们两人是道门弟子,在外修行游历,见到倭寇横行,特来相助朝廷。
  在编造这段谎话之前,白晓文就已经从读书人谢升那里了解过,嘉靖位面世界的明朝,对道士还是很看重的。
  在明朝开国时期,明太祖朱元璋就召见过正一道的祖师张正常,封其为“正一嗣教真人”,赐银印,等同于二品大员的官阶,其后历经数代皇帝,龙虎山都是道门正宗。
  而当今的嘉靖皇帝,更是笃信道教,授予许多道士“少保”、“礼部尚书”等官衔,甚至参与朝政。
  果然,听到白晓文两人是道门弟子,崇武守备丁鸿原本不在意的神色变得有几分郑重,点头说道:“两位是道门高徒,不知可否让我看看龙虎山嗣教真人签发的度牒?”
  白晓文摇头说道:“我二人师承玄宗,一向隐世修行,并非归属龙虎山一脉,所以未曾有度牒。”
  崇武守备丁鸿原本稍有重视的神色又松垮了下来,淡然说道:“既然没有度牒,两位何以自证身份?万一你们是倭寇派来的奸细,岂不危险?请恕本官不能接待了。”
  白晓文摇头说道:“丁大人,度牒没有,但是这清白身份,我师兄妹还是能自证清楚的。”
  他随后取出了那块“陈独眼的信物”,展示给丁鸿道:“这是我二人斩杀倭寇首脑陈独眼的证据,还请丁大人验看。”
  这话一出,文案后面的那名中年文士,却是抬起了头,惊咦一声说道:“陈独眼?哪个陈独眼?莫非是悍匪叶麻子麾下的陈豹?”
  白晓文说:“此人的本名我并不知晓,不过他是倭寇首领叶麻子的麾下大将,这一点是没有错的。”
  中年文士站起来欣然说道:“陈豹凶悍异常,数日之前劫掠了泉州府,打破了泉州府城,多少缙绅百姓深受其害。两位若当真杀了陈豹,我必当将此番功劳上报总督大人。”
  一旁的守备官丁鸿赶紧向白晓文两人介绍:“这位是王师爷,总督大人帐下幕客。”
  中年文士点头笑道:“在下王铨。”
  白晓文放下心来,把信物交给王铨。也不知道王铨用什么办法,鉴别了一番之后,大喜道:“这正是倭寇陈独眼的信物令牌,两位的功劳真实可信,没有半分虚假。有二位加入,东南倭乱指日可平。”
  提示信息:
  “你得到了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直浙总督胡宗宪的幕客王铨的认可。”
  “你加入了抗倭明军阵营。”
  “你在抗倭明军阵营中的声望大幅提升,目前声望等级为:友善。”
  “你在倭寇吴平阵营中的声望降低,目前声望等级为:冷淡。”
  “你在倭寇张琏阵营中的声望降低,目前声望等级为:冷淡。”
  “你在倭寇松浦隆信阵营中的声望降低,目前声望等级为:冷淡。”
  ……
  一大串的提示信息,居然有几十条之多,每一条都代表一股倭寇势力。这就是加入抗倭明军阵营的影响。
  当然,这些“冷淡”的倭寇势力,是不包括“叶麻子”、“徐海”两个阵营的。因为杀死陈独眼以及强行开船跑路的原因,白晓文两人在倭寇叶麻子阵营的声望已经是仇恨,而倭寇徐海阵营的声望则是敌对。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倭寇势力的首脑名字,大部分是华夏姓氏,真正的日本人名只有松浦隆信、辛九郎、四助等寥寥几个。
  在加入抗倭明军阵营之后,白晓文顺势问道:“敢问师爷,我们什么时候能见到总督大人?”
  王铨显然是把白晓文两人当成了有一定特长的奇人异士,正所谓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在隐世道门中学到了本事,想谋个出身也属正常。
  王铨点头笑道:“不急,总督大人就在泉州府城安民。这次我奉总督大人之命,来查阅泉州府的一卫三所,这崇武所刚刚是第二个。等我查阅完毕,就带上你们回泉州府城,面见总督大人,陈说功勋。”
  白晓文哪里有这么多时间等王铨查阅兵员名册,大明官府的行政效率低下,等王铨查完,时间恐怕是要过好几天了。
  白晓文也不好撇开王铨独自去泉州府。要面见位高权重的直浙总督,他和李淑仪两个白身肯定是不行的,要有王铨这个引见人。另外,王铨也是想引见两人的,这可以提高在总督胡宗宪心中的地位。
  “师爷,听闻总督大人在泉州府安民,不知是否顺利?”白晓文问道。
  王铨摇头:“怎会顺利?泉州府被倭寇攻破,缙绅大户几乎家家戴孝,积攒多年的金银财货也都被搜掠一空……这些缙绅你不知道,结交了不少能在朝中说上话的京官大员,总督大人也要赔上几分小心呐。”
  白晓文明白,胡宗宪这个直浙总督,抗倭明军总兵官,虽然权重,但责任也大,这次泉州府被破,他肯定要吃弹劾奏本的。
  “王师爷放心,我可以为总督大人分忧……”白晓文笑道,“请看这是何物。”
  白晓文一件件地取出物品,有古玩字画,也有金银玉器,都是从陈独眼抢掠的货舱里拿出的珍奇。
  “这……赵千里的《后赤壁图》?黄龙元年的铜鼎?《韩昌黎集》?……”
  王铨瞪大了眼睛。
  一旁的守备官丁鸿微微一愣,道:“白小真人是道门高徒,怎会有如此多的珍奇宝货?”
  王铨平复了一下心情,说道:“白小真人,这些东西,应该是从陈独眼的船舱之中抢救出来的吧?”
  看到白晓文上演了一番“袖里乾坤”(从储藏空间里拿出物品)的本事,丁鸿和王铨对他的态度都尊敬了许多,言谈之间开始以“真人”相称。只不过白晓文看上去太年轻,跟印象中须发苍苍的道人有很大出入,所以在前面又加了个“小”字。
  白晓文笑道:“王师爷火眼金睛,倒是省去了我的一番解释。”
  王铨说道:“我怎能看不出来?泉州府的各个大族给总督大人列出的失单,其中就有这幅赵千里的《后赤壁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3/14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