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之眼(校对)第1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5/1424

  “居然要14颗,这么多?!”李淑仪吃惊地说道,“红叶城可是有两万多的感染人类啊。这样算下来,就要三十多万颗药丸……瘟疫克星才够用。”
  “提取工艺其实相对比较原始,随时能够扩大生产,”僵尸博士道,“重点是原材料,也就是已经被瘟疫转化的亡灵生物是否够数……不过嘛,活下来一半应该没问题的。”
  “一半?那也需要十几万颗瘟疫克星啊,我们有那么多瘟疫亡灵怪物的尸体吗?”伯妮塔道。
  白晓文摇头,沉静地说道:“他的意思是,另一半感染者,死去被转化成亡灵之后立即消灭,所得的尸体就是原材料,可以用来提取抗体,制作蓝色小药丸。”
  “啊……”伯妮塔看向僵尸博士的眼神,又恢复成了看很多坨翔的厌恶样子。
  僵尸博士倒是不以为意,洋洋得意地说道:“BOSS,我纠正一下,解药的名字叫做瘟疫克星,你不要说成某种不可描述的蓝色小药丸,这是在侮辱我的成果。”
  顿了顿,僵尸博士继续介绍剩余的两种药丸。
  淡蓝色药丸,是从普通级的瘟疫亡灵怪物身上提取的,叫做“初级瘟疫克星”。
  蓝色药丸,是从精英级瘟疫亡灵怪物身上提取,名叫“高级瘟疫克星”。主治人群是中度感染者。
  深蓝色药丸,是从首领级瘟疫亡灵怪物身上提取,叫做“超级瘟疫克星”,主治人群是那些晚期重度感染者。
  “开始试验吧。希望你的这些药丸有价值。”白晓文道。
  僵尸博士犹豫了一下:“要不要把这些样本捆起来?嘿嘿,我不是别的意思,只是以防万一嘛。”
  李淑仪和伯妮塔都瞪起了眼睛,看着脸皮厚实的僵尸博士。
  这个怕死的家伙,和刚刚那个自夸解药没问题的人,真的是同一个人吗?
  白晓文摆了摆手:“不用捆了,有我们在这里,出现意外状况也能立刻摆平,出不了什么乱子。”
  僵尸博士点点大脑袋,把“初级瘟疫克星”分给轻度感染者的一组,“中级瘟疫克星”分给中度感染者一组,最后“超级瘟疫克星”分给重度感染者。
  分完药丸之后,僵尸博士很老实不客气地躲在了白晓文的身后。
  一个个感染者早就被调教的没了脾气,乖乖服下药丸。
  场中的气氛瞬间凝滞了下来,鸦雀无声。
  忽然,一个轻度感染者捏着自己的喉咙跌倒在地,痛苦地翻滚嘶吼。似乎是开启了某个开关,其他服药的感染者,纷纷痛苦倒地。
  “这是怎么回事?”伯妮塔有些害怕。
  李淑仪直接从白晓文身后,把僵尸博士给捉了出来:“给个解释!”
  “这是正常的反应!越是晚期的感染者,感觉到的痛苦就越强,而挺不过去的话,照样会变成瘟疫亡灵……”
  “你怎么不早说?”李淑仪皱眉。
  白晓文拍了拍李淑仪的肩膀:“好了,这事不必怪他……结果快要出现了,轻度感染者的那一组,已经有人停止了抽搐,不过生命体征还在。”
  好容易等到所有试验体结束了抽搐,场中有着一股骚臭的气味——在痛苦打滚的时候,不少人失禁了。
  僵尸博士倒是不在乎那么多,他小心地溜达到了第一组感染者那里,拎起一个轻度感染者的头发,仔细观察对方的眼睑和牙齿。
  “哈哈哈哈哈哈!”
  僵尸博士突然爆发出了一阵大笑:“成功啦!我就说我是个天才!这种简单的小瘟疫,怎么可能难得住我……”
  白晓文等人都凑了过去。
  僵尸博士赶紧解释道:“你看,他眼睑下方的黑眼圈,已经变得浅了很多,看起来和睡眠不足的普通人没什么两样了。原本变尖的犬齿和槽牙,也恢复了不少……”
  后面第二组也差不多,同样是向更好的方向变化。
  僵尸博士随后来到第三组,也就是重度感染者那里,满怀自信地说道:“这些晚期感染者肯定也在变好,你看这个,原本已经初步有了亡灵化的特征,比如鼻孔下陷、牙床凸出、牙齿尖锐化,指甲变厚变硬。你再看看他现在……咦?”
  “完全没变化嘛,好像变得更丑的说。”李淑仪道。
  那个被抓着头发的晚期感染者,突兀睁开了眼睛,眼眸是一片浑浊暗红。
  “吼!”感染者两只有力的手爪伸出,扣住了僵尸博士的脖子。它已经死亡,被转化成了僵尸!
  “哇啊啊啊啊……救,救……”僵尸博士大叫,脸色涨红。
  其实,相对于这个变异个体而言,他3级僵尸的实力也不算差,用力挣扎,攻击对手弱点的话,是可以脱身的。只不过,僵尸博士的战斗意识,只能用呵呵来形容。
  白晓文掏出沙漠之鹰,对准那只变异成瘟疫亡灵的感染者眉心。轰的一声,世界清净了。
第267章
瘟疫克星是GDP增长的支柱产业
  重度感染者三人组,全灭。而且,因为“超级瘟疫克星”的刺激作用,这三个人提前结束了生命,被转变成了瘟疫亡灵——按照僵尸博士的数据采集,这三个人中程度最重的一个,也应该还能撑三天左右呢。
  李淑仪说道:“看来这解药不能算成功啊……另外两组的人,虽然看上去好了一些,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再次异变?”
  伯妮塔用怀疑的眼神看着僵尸博士。
  僵尸博士摆手说道:“再次异变?不存在的。从科学的角度上看,瘟疫克星的研制已经可以算成功了,前面两组,只要按疗程服药,在七天之后肯定能根除瘟疫病毒,恢复健康。至于重度感染者的提前变异,是因为实验样本的意志力薄弱,而超级瘟疫克星带来的疼痛感,他们承受不住……”
  白晓文点头说道:“僵尸博士说的没错,不能因为重度感染者这组的意外,就全盘否定解药的作用。现在,红叶城的居民大部分都是轻度感染者,还是有希望救回来的。”
  尼古拉斯王子发布的英雄级支线任务2步【对抗瘟疫】,有两个任务目标。经过白晓文的查询,有多个目标的任务,除非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至少需要完成一个(最少一个),每个任务目标单独计算完成度,最后再按照比例进行汇总,得到整个任务的完成度评价。
  任务目标A是研制出死灵瘟疫的解药。这个任务目标的完成度高低,肯定是以解药的优劣程度判断的。
  而怎么判断解药的优劣程度?
  指望尼古拉斯王子身边的学者去评判,无疑是不靠谱的,从他们迟迟未曾研制出解药就能看出,他们的水平比起僵尸博士差了一大截,能指望小学生去给大学生的试卷打分吗?
  那么,作为实际的任务发布人和奖励授予人,尼古拉斯王子评判的标准,必然就是以红叶城居民的存活数量为准。
  事实上,尼古拉斯王子之前也说了这一点,尤其强调不能失控,出现满城亡灵的情况,那样的话就要削去白晓文的爵位和封地。
  这可以理解为“任务惩罚”。
  至于任务目标B,消灭北疆所有因死灵瘟疫而转化的亡灵生物,这个任务的难度就太大了。英雄级支线任务2步的S级难度,多半就是因此而来。
  北疆有十几座领地,有多少瘟疫亡灵?还有多少体内潜伏着瘟疫病毒,只是还没有转化的准亡灵?谁都不知道。
  白晓文估计,要完成这个任务,他必须在人族联合军中取得更高的地位——和尼古拉斯王子、阿尔洛大主教一个级别的重要身份,然后乾纲独断,派出大军对整个北疆进行拉网式的搜索,见到瘟疫亡灵就杀,见到病毒携带者就灌解药……
  至于为什么说“乾纲独断”呢?因为整个人族联合军,肯定是不会同意这么做的,大家都在黑岩要塞抵御罪域遗民的进攻,哪里能抽调得出这么多的军力。
  所以说,任务目标B,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最终的任务评价,肯定不会超过50%,不合格。不过,不合格也比任务失败要强,还是会有奖励的。
  哪怕是缩水奖励,S级英雄支线的最终报酬也绝对丰厚,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嘛。
  白晓文随后制定了后续七天的计划。
  僵尸博士负责指导瘟疫克星的扩大生产,同时组织红叶城居民,按照瘟疫感染的不同程度服药。
  轻度感染者需要初级瘟疫克星,这还好说,只要普通模板的瘟疫亡灵抗体就可以制造。不过,中度感染者需要高级瘟疫克星,这就需要精英模板的瘟疫亡灵抗体了,材料源相当紧俏。
  至于重度感染者,只能战略性放弃——当初用红叶城亡灵BOSS的抗体制作的超级瘟疫克星,总共也只有四十多粒而已。
  按照治愈一个重度感染者需要14粒超级瘟疫克星来计算,这四十多粒超级瘟疫克星根本治不了几个人,更何况还有高的离谱的提前变异率,除了那些精神强韧,承受力强的精英、首领,普通人根本熬不住,没必要浪费了。
  至于先给谁服用,后给谁服用?这个足以成为道德选择的困境难题,并没有困扰白晓文太长的时间。
  白晓文先给当初几个自愿做实验样本的志愿者及其家人发放了一个疗程的瘟疫克星,然后再给三类瘟疫克星标明了价格,在全城范围内进行售卖。
  他定的价格相当昂贵,中产家庭积蓄的金币,最多也就能购买一到两个疗程,够治疗1~2人。
  白晓文也是没办法。这些售卖药品得到的金币,都无法带出本世界,虽然财富可观,但用处并不是很大。
  之所以定价出售,仅仅是因为初期作为材料的瘟疫亡灵尸体比较少,药品产量有限——另一个时空的灾难片2012,还要十亿欧元一张船票呢,那些定价的各国首脑们,难道真的是缺钱吗?
  不,他们只是尽量在不让公众知晓内情的情况下,悄悄划定一条线,一条被拯救者和被放弃者的线罢了。末日来临之际,欧元也和废纸没什么两样。
  当然,在制造方舟的时候,通过出售船票汇集的大笔欧元,可以更方便地购买一些建造资源,不过这并不是重点,无须多说。
  白晓文这么做,也是在划线——如果不设置任何条件,药品谁都能领取的话,红叶城肯定会乱成一锅粥。
  即便如此,白晓文仍是要求强盗卫队日夜巡逻,重点保护领主府研究所的瘟疫克星生产之地,严防骚乱。
  虽然瘟疫克星的价格昂贵,但事关救命,红叶城居民仍是想尽办法筹措金币购买。一时间,红叶城的金币币值高涨,大街小巷都是便宜叫卖物品的摊位。
  白晓文抑制不住旺盛的脑细胞,让人小批量地暗中扫货,以低价收购物资存储起来。他的领主页面,粮食、建材等等物资,每个小时都在快速增长之中。
  而且,那些流出去的金币,最终也会通过瘟疫克星的出售,流回白晓文的手中。瘟疫克星产业,绝对是拉动GDP的支柱产业啊。
第268章
支线任务:黑锋的誓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5/14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