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之眼(校对)第12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58/1424

  以上两方面的收益,足以让白晓文带着麾下四大天王,投身王朝争霸的历史风云。
  当然了,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正直青年,白晓文不能这么回答陈榕。好在抛开收益论,他的理由仍然充分。
  白晓文转而说道:“我不是担心大宋亡国。我对于赵官家并没有什么额外的好感,这天下姓赵还是姓李、姓王,对我来说没有任何区别。”
  陈榕皱眉:“那你为什么……”
  白晓文接口道:“我不担心大宋亡国,我担心的是汉人‘亡天下’!”
  迎着陈榕疑惑的目光,白晓文缓缓说道:
  “两汉、隋唐的亡国,不过是朝廷换了个姓氏,属于改朝换代。政治、法律、科考等等各方面的制度,都是一脉相承,可以说是汉人衣冠的延续。
  “但是,蒙古灭宋则不同。蒙古人是马背上的民族,他们入主中原之后,会把草原上那一套落后的制度推行天下,对汉人的文化传承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使中华文明出现断层。这便是‘亡天下’。”
  白晓文说的这些,并不是信口胡诌,而是有理有据的。
  地球历史上,中华文明一直领先西方,为什么后来被反超,有了近代百年的屈辱历史?
  因为从蒙古(元朝)开始,中华文明就开起了倒车。
  首先是统治者思想大幅度滑坡。
  南宋御史方廷实曾告诫宋高宗:“天下者,中国之天下,祖宗之天下,群臣、万姓、三军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也就是说,宋朝的官员认为,皇帝只是代替天下人管理天下,必须时时反躬自省,才能做个好皇帝。
  而来自蒙古草原的统治者,却把草原的观念带到了中原,把人口、土地等财富都当成是自己的私产,甚至又开始推行落后的分封制!这一点就算在明朝都有体现。
  其次,严苛死板、难以逾越的阶层划分。元朝废掉了宋朝的募兵制度,将百姓按照职业分为军户、匠户、盐户、儒户等等,身份世代相承,终身不许更改。这一步历史的倒车,同样影响了明朝。
  还有对财产权的退化:元朝官吏可以随意“籍没”百姓的身家财产(包括家属),而籍没制度在宋朝是有严格限制且极少使用的。
  还有刑罚再度严酷:从汉文帝时期废除的肉刑又死灰复燃。
  司法制度被大肆破坏:大理寺被取消、律学被取消、刑法考试被取消,就连“鞠谳分司”(审、判分离)和“翻异移勘”(犯人推翻口供必须重审)等优良制度也被悉数废弃不用……
  这一系列的倒车,导致了什么?
  在经济上已经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在文化上已经有了些许“文艺复兴”趋势的华夏帝国,陷入了沉睡之中。
  一百年后,西方开始了文艺复兴,而中华文明,却因为野蛮的统治者的到来,陷入了长达几百年的黑暗倒退。
  明清时代的读书人,只能从唐诗宋词中,想象前代士大夫的高贵风骨。
  蒙古攻占长沙,岳麓书院的数百名书生全部壮烈战死;南宋崖山灭国之时,大臣先仗剑驱妻子入海,然后背着小皇帝跳海自尽,大宋宫廷、臣民纷纷跳海殉国,“浮尸出于海十余万人”。
  而明朝崇祯自缢的时候呢?陪在身边的只有一个太监。
  究其原因,是因为元朝之后统治阶级的残暴(明朝受了蛮族影响也有残暴一面),无视生命价值、钳制思想,以致于面对外侮,大多数汉人麻木不仁,被抽走了精神的脊梁。
  白晓文无法对陈榕说太多,毕竟元朝以后的历史发展进程,是没办法说的。
  陈榕也很难听懂,她没有白晓文的开阔视野。
  白晓文便说道:“陈掌门,你出身江南织造世家,布匹行销天下,对吧?”
  陈榕点头:“能有这份家业,全赖陈家祖辈四代人的开拓。”
  白晓文道:“如果有一天,太守看上了陈家的财产,随便安排一个罪名,就可以判陈家钱财全部籍没入官,男子为奴,女子入教坊……陈家还会有这样的动力,积极开拓、壮大家业吗?”
  陈榕懵然说道:“这……这不可能吧?这样的大事,一个太守怎么也不能一手遮天。就算他审出罪名,也轮不到他下判决。陈家想要翻案的话,还有大理寺呢。除非太守和大理寺沆瀣一气,不过地方官和京官会这样勾结吗?”
  白晓文说道:“你想太多了。假如蒙古灭宋,那群来自草原的野蛮人统治中原,别说一个太守,就是一个县令都能让人破家灭门。退一步说,蒙古人残暴好杀,最喜欢屠城。陈家能不能活到战争结束,都不好说。也许蒙古人不许汉人继续农耕手织,要把中原的农田都变成牧场呢。”
  停顿了一下,白晓文总结道:“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顾炎武《日知录》)
  白晓文从陈榕家族入手,终于让陈榕意识到了,所谓的“亡国”和“亡天下”的区别所在。她也似乎明白了,白晓文为什么要投身滚滚红尘,逆转天下大势。
  对白晓文来说,即便绍定位面不是正统历史,也不能等同于地球,在这里改变蒙古灭宋的历史进程,对于已经发生过的地球华夏历史没有意义,改变不了什么。
  但对绍定位面,对白晓文而言,却是有意义的。
第1648章
不死组?长生门!
  白晓文没有说自己参与宋蒙战争的收益,只是从亡国灭种的角度出发,理由仍然充分。
  当然,他也并不是欺骗陈榕。因为白晓文对于历史上的大宋灭亡,同样是扼腕叹息的。
  白晓文不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也没有过于强烈的民族情绪。他对蒙古以及后来的清朝有敌意,除了异族入主中原的一系列制度、思想倒退之外,异族对汉人的大屠杀,同样让他无法容忍。
  金国太和七年(1207年)人口统计,有4581万。而在27年后蒙古灭金,人口只剩下了475万,死亡率90%(尚铖《中国历史纲要》)。要知道,金国占领的是北宋的土地,生活在金国土地上的,大部分都是汉人。
  蒙古灭南宋时,屠城二百。其中四川兵祸最烈,人口较之战前只剩下了4%!
  (这一数字是结合《元史·世祖本纪》和李心传所著《朝野杂记》算得,详细过程不再赘述)
  有资料记载蒙古在全世界屠杀了2亿人(一说3亿),其中宋、金境内就占了六千万,这还是保守估计。
  所以,抗击蒙古,延续汉统,同样是白晓文发自内心的愿望,所以在说服陈榕的时候,也更有感染力。
  陈榕思索了很久,说道:“我现在明白,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了。吕望,我很敬佩你的牺牲,也愿意支持你的理想。”
  白晓文笑道:“谢谢。”
  陈榕随后道:“不过,我没办法动用整个上清派的力量,帮你抗击蒙古。上清派的长老们是不会同意的。我只能给你提供我个人的帮助,帮你构筑共鸣传送阵法……”
  白晓文点头表示理解。蒙古人在公元13世纪的屠杀,现在才刚刚开始,陈榕和上清派长老们,都无法透视未来。
  在他们修道人的观念之中,自我修行、自我提升,求得更高境界,羽化登仙才是终极目标,尘世的一切都只是负累和阻碍。
  陈榕能作出个人帮助白晓文的决定,已经是看在两人的情分上了。
  ……
  三天之后,白晓文和陈榕,带着几名上清派首领级弟子,来到了黑天峰,找到了当初大唐领建立的共鸣传送阵遗址。
  白晓文使用灵力之源,配合陈榕和几名弟子,修复了这座阵法,将共鸣的定位,转到了白凰领传送阵上。
  一道湛蓝的光门,缓缓展开,共鸣传送阵,构筑成功。
  在这一瞬间,白晓文也得到了灵界规则的提示,绍定位面共鸣传送阵开启。
  白晓文根据提示,对共鸣传送阵进行了一些设定操作,比如只有得到白凰领方面的同意,才能使用传送阵等等。
  “完成了吗?”陈榕问道。
  “嗯,很顺利。”白晓文说。当初黑天教的一帮武者,都能协助大唐领建立传送阵,更何况上清派这些专业修仙的大佬?做个小小的阵法修复,当然轻松。
  “那就好……接下来你准备做什么?”
  白晓文道:“我准备建立一个隐秘组织,渗透到大宋的政权高层,打探情报,掌握权力。”
  “隐秘组织……组织叫什么名字?能不能告诉我,免得上清派弟子在外历练的时候,因为误会产生不必要的争斗。”陈榕道。
  “名字……”白晓文思考了一下,“就叫做‘不死组’吧。”
  “……”
  陈榕沉默了一会儿,“为什么叫‘不死’呢?”
  白晓文笑了笑,抬手召唤出了一只亡骨射手:“因为这个组织的成员,都是我操纵的不死‘傀儡’啊。”
  严格来说,四大族群领袖已经不能算是那种提线木偶式的“傀儡”了,他们有了自己的智慧。但在绍定位面,解释为傀儡妖兵,更加合理一些。
  陈榕明白了过来,但还是忍不住说道:“这个名字有点……太直白了。要不,就叫做‘长生门’吧!不死,不就寓意着长生吗?”
  “也可以。”
  白晓文倒是从善如流。
  他感觉陈榕妹子的起名功力,似乎比自己强那么一点点,长生门一听就是仙气盎然的正道门派啊,初始好感度+10。
  陈榕看到白晓文接受了自己的提名,莫名地心情愉快了起来,又说道:“你还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
  白晓文琢磨了一下:“情报组织最重要的是交流信息,有没有距离更远的传讯符?”
  在上清派的“门派贡献兑换清单”之中,白晓文找到的最好的传讯符,只能传达几百里范围的讯息,跟陈榕妹子当初送给他的那对木雕差不多。
  这显然不是最顶级的传讯符,因为当初制作这木雕的陈榕妹子,只是一个13级小首领。
  现在陈榕妹子已经修炼了《上清宝箓》,是15级稀有领主,半步王级的存在,不说别的,制符能力肯定大幅度提升吧?白晓文很合理地推测。
  果然,陈榕立刻掏出了一张灵符,还有一枚玉简,递给了白晓文。
  “这是千里传音符,相隔千里也能交流,每张符都可以使用十次,是我参考上清宝箓做出来的。玉简里面,记录了千里传音符的使用手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58/14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