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之眼(校对)第10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68/1424

  李淑仪竖起手指在唇边:“小点声。总之你明白了吧?那两个番邦女子,一直惦记着咱们老……夫君呢,不能给他们可乘之机。这项重任,就交给你了。”
  甄宓想了想,忽然笑了起来。
  李淑仪有点心虚:“你笑啥?”
  甄宓道:“李家妹妹,其实我们只要抓住夫君的心就够了,何必在意番邦女子?难道番邦女子,还能对我们产生威胁么?对于男人,你越是抓紧、管的越宽,就越是容易失去。到时候失爱于夫君,哪怕阻绝了番邦女子,又有什么用处?姐姐言尽于此,你好好体会吧。”
  说完,甄宓便躺在白晓文的身边,闭目睡去。
  李淑仪心里好一阵嘀咕。
  ……
  翌日,白晓文宣布撤除三公,重设丞相之位。一应朝政,均由丞相打理。
  田丰成为大燕第一任丞相。
  宛如一石激起千层浪,群臣纷纷进谏,希望陛下以国事为重。
  就连田丰也极力谦辞,希望白晓文亲自处理政事。
  白晓文果断拒绝,算是任性了一把。
  田丰虽然对白晓文的懒政有点不满,不过对白晓文的信重,却还是很感动的。当即忙碌地开府建牙,征辟属官;将白晓文制定的一系列善政,推行到各个州郡。
  还是那句话,乱世刚刚结束,人口从五六千万,跌到了几百万,人心思治。
  华夏的百姓,是最勤劳善良的,忍耐力也很高。
  只要统治阶层不搞事,无为而治就是极好的政策;如果能减免赋税,那简直就是第一等的善政。
  大环境如此,即便有心存反意的臣子,也没有民意支持。而基于白晓文的屡战屡胜,他在军中的威望极高,也无人敢反。
  白晓文随后留下了一个道术化身,在宫廷静室潜修,然后将渡鸦信使留在了邺都乔蕊的手中,随时联络;在做好准备之后,他就花100灵能点,换了一身普通儒生的幻化装束,前往邺都西南长亭。
  在十里长亭,白晓文第一次见到了左慈。
  左慈和三国演义之中描述的穿戴差不多,头戴白藤冠,身穿青懒衣;不过眼睛和腿脚并不像演义之中那样又瞎又跛,而是完好无损。
  葛玄介绍过后,白晓文和左慈见礼,顺手丢出了一个洞察。
  不过这个洞察,却像是丢在了空气之中,直接穿过了眼前的左慈,没有收到任何回馈。
  白晓文心中微微吃惊。
  这种情况,他也曾经遇到过。
  在地球探索一些未开发的宝地空间,有些时候就会遇到这种情况,如幽白鬼域。
  洞察无法指定目标!
  左慈似乎有所察觉,瞥了白晓文一眼,笑道:“葛玄曾言,陛下是至诚君子。今日得见,果然是丰神俊秀,气度过人。”
  白晓文见左慈拿话点自己,心中雪亮,就笑着说:“左仙翁,同为修道人,不必用世俗地位称呼。”
  左慈微微点头:“那么贫道就僭越,称呼一声公子。”
  白晓文应允。
  左慈道:“公子投身乱世,虽然造下了不少杀伐之业,但有大功于社稷。若非如此,贫道师徒也不会与公子相交。这次鹤鸣山一行,需要借助一位人间帝王的气运,公子正是不可或缺。”
  白晓文点头,满口跑火车:“天下已定,我的心愿也已经达成。若不是担心退位天下恐慌,我也不会恋栈这九五之尊。等我的子嗣成年之后,我就会把皇位传于储君,归隐山林。”
第1384章
黄石力士
  左慈点头,称赞了一句:“不慕权位,急流勇退,非大仁大智者不能做到。”
  白晓文经过这初次见面的对话,就已经猜出了一些左慈的底细。
  左慈号称汉末三仙之一,修为高深,就连洞察都捕捉不到,实力难以测度。
  不过,从他的言语表态来看,应该还没有超脱轮回,不知道白晓文作为方外之人的目标仅仅是大一统,更不知道大一统对于原住民意味着什么。
  随后,左慈便带着葛玄、白晓文,使用瞬息千里的遁术,前往鹤鸣山。
  葛玄说师父左慈“精擅遁术”,果真丝毫不虚。
  只是一晃眼之间,三人已经从邺都西南长亭,来到了益州剑阁。
  只不过,左慈的消耗貌似也很大的样子,在剑阁西南的一座石山之下,盘膝打坐,调息了一段时间。
  白晓文轻声对葛玄说道:“左仙翁平时不经常使用遁法吗?居然如此劳累。”
  葛玄道:“师尊如果是单独一人,消耗绝不会这么严重,只不过带了你我同行。道门有云‘背凡人重若丘山’,因为肉体凡胎重而浊的缘故。”
  白晓文点头表示明白。
  看着打坐调息的左慈,白晓文心中暗暗嘀咕,不知道左慈能不能帮他达成目标。
  约莫两个时辰,左慈恢复过来。
  三人一同,步行入山。
  鹤鸣山的海拔约有千米,占地方圆六七十公里,不算大山,但是山麓、山腰之间,仍有云雾遮罩。白晓文原本想骑乘白雕,飞行如山,却被左慈师徒阻止,也不说理由,只说不可。
  前山倒是有一座道观。如今战乱之年,平民都没有饭吃,哪有闲钱供养出家人?
  所以道观也颇为残破,只有不到十个道士,自耕自收,勉强维持生活的样子。
  路过道观,白晓文丢出一个洞察,发现这些道士都只是灵界平民,不过普通模板而已,显然是托鹤鸣山的大名,在这道观之中出家避徭役兵祸,并不是真正的修道人。
  左慈、葛玄师徒,对这些假同道,也没有什么交流的兴趣,直接使了一个障眼法,三人穿庭而过,直入后山。
  后山界口,先看到一座石碑。
  石碑约有一米高,正面刻着“正一”二字,右侧刻着“盟威之道”,左侧刻着“张辅汉”。
  葛玄轻声对白晓文说道:“这是一甲子之前,张道陵创‘正一盟威之道’时立下的石碑。前方还有张道陵的遗刻,公子随我一观。”
  白晓文紧跟左慈葛玄,步入前方的天谷,在山壁上看到了张道陵留下的石刻。
  张道陵石刻很简略,只是简单说了一下立教的原因,这些历史知识白晓文并不感兴趣;后面张道陵说的鹤鸣山“有三重洞天”,才是蕴含鹤鸣山副本关键信息指引的地方。
  葛玄说道:“师尊,此地应该就是第一重洞天——天谷洞,乃是张道陵所居。看石刻上的文字,第二重洞天是周义山所居。那么最里面的洞天,也许是先秦炼气士广成子的居所,应该就是我们此行的目标。”
  左慈微微点头:“周义山是前汉仙人,他的洞天之中,或许也有道法经文可以借鉴。”
  三人沿着天谷洞的通道继续向前走,通道越来越狭窄,到最后仅容许一人通行。
  三人先后鱼贯而入,葛玄第一个,左慈第二个,白晓文第三个。
  白晓文挤过去的时候,但见前方云雾漫漫,左慈、葛玄的身影,都消失不见。
  “这是……空间错位?不对!没有那种失重的感觉。”
  白晓文皱紧眉头,他原本是抱大腿过来的,以为有左慈在,根本不需要自己费心劳力,但现在看来,还没那么简单。
  云雾弥漫,不时有一个个高大的黑影,若隐若现。
  白晓文尝试放出精神力搜索。不过他的精神力,刚刚接触到云雾,就像是海绵吸水,全部被云雾吸走,根本无法查探。
  白晓文吓得赶紧收回精神力,就这一瞬间,他的精神力已经损失了三十多点。
  “要是持续时间长一些,精神力消耗殆尽,岂不是要晕倒在这里。”
  白晓文犹豫了一下,还是向云雾踏出了一步。
  这一步踏出,白晓文身后的狭窄山道,顿时消失在云雾之中。
  “这是……没有退路了啊。”
  白晓文已经读过《太平经》,对于道的领悟,其实已经有了造诣,只是他自己不知道而已。
  见到眼前云雾、身后山道消失的布局,白晓文就悟出了这层设置的用意。
  前方是无尽的未知之地,象征着道的领域。
  他这个修道人,若是不敢向未知踏出这一步,虽然能保全性命,但也会泯然众人,失去求道的机会。
  而踏出这一步之后,就没有了退路,意思是踏入修道人的路,就再也不能回头,踏入红尘,除非得道。
  “前方仍然有雾、有黑影。意思是探寻道的领域,步步危险。”
  白晓文认准了一个方向,迈步前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68/14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