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之眼(校对)第10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64/1424

  白凰战队只有五人,就主导了三国位面的大一统。就算分摊了一小部分贡献给卡蜜儿小队,但蛋糕实在太大,分享人数又少,所以每个人获得的大一统贡献,就多得惊人。
  这和神庭不一样,神庭一个班动辄三四十人,还要把主要贡献分给班长、副班长和几个组长,自然而然分到每个神庭觉醒者头上的贡献就很少了。
  按照卡蜜儿的讲述,那种难度较低的位面大一统,神庭也就能出两三个英雄模板进化者,十来个精英进化者,其他都是普通模板的进化者。
  当然如果神庭统一三国的话,情况会好很多,英雄模板、精英模板进化者的数目,至少能翻一倍,还有很大希望出现领主进化者。
  这也是理查德能够迅速坐稳神庭训练营班长宝座的原因,他画下了一张大饼。
  只是不知道,理查德这次铩羽而归,会面临怎样的责难。
  再说平定江南,李淑仪等人的进攻,都很顺利。
  各郡各县的守官,有不少是江东士族出身,争先恐后,投靠白晓文,几乎是兵不血刃。
  尤其是陆逊亲自到访,送来了黄盖的首级之后,吴郡、丹阳郡等等东面郡城,都不用打了,自动归附。
  至于庐陵,也被张郃、贾诩攻克,原因很简单,韩当、周泰弃城而走,张郃贾诩白捡了一座城池。
  白晓文随后见到了交州士燮的使者。
  这使者不是别人,正是士燮的亲儿子士徽。让亲儿子出使,足以看出士燮的诚意。
  白晓文好言安抚士徽,许诺:“若你父亲归顺,孤保举他为南越王,世代永为国家屏藩。”
  士徽大喜,跪地叩谢:“我士家必定世代忠于燕王,忠于朝廷!臣愿为质,以证明士家忠心。”
  士徽也很通透,先说忠于燕王,再说朝廷。是什么用意,不言自明。
  白晓文原以为,还要换一拨交州土官,掌握实际统治权才算数,不过他很快就得到了灵界规则提示信息,已经取得了荆州、扬州、交州的实际统治权,大一统主线任务4已经宣告完成,随时可以提交任务。
  白晓文随后得知,孙策带着韩当、周泰,已经出海,前往朱崖州,也就是后世的海南岛了。
  “海南岛不算在大一统的范围内。这样倒也不错,刘备去了东瀛,孙策去了海南。”白晓文笑了笑,命人将孙策的家眷,连同周瑜在内,一同带到邺都。
  这倒不是说白晓文对大小乔有什么觊觎之心,如果可以的话,他其实并不介意把孙策的家眷送往朱崖州,归还给孙策。
  但这样做,只会让麾下文武众将觉得奇怪,因为正常来说,孙策的家眷是有利用价值的,作为君主,脑子瓦特了才会白给。
  白晓文也不担心孙策的报复。
  反正大一统主线任务4已经完成,接下来就算孙策、刘备重新杀回中原,那也不影响白晓文提交任务。已经完成的任务,是不会变回未完成状态的,这也是灵界规则运转,避免一些觉醒者反复横跳的投机行为。
  至于赵云,白晓文也履行约定,用一艘快船,将他连同刘备的家小,一同送往东瀛。
  白晓文暂时没有选择提交大一统主线任务4,而是打算在回到邺都,登基称帝,拿到最后一笔贡献之后再提交。
  在占领江南之地后,白晓文便任命荀攸出任扬州刺史,提拔陆逊为扬州别驾,张郃为扬州都督,主管扬州军务,军政分离;各地郡县的属官,投降者都原职任用,又安排都尉主管各地防务。
  巩固江南之地后,白晓文便班师回朝。
  不过,在回朝之前,白晓文却是接到了一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消息:
  邺都发生火灾。
  这场火灾,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幽居深宫的皇帝刘协,在白晓文下江南之后,便传出密诏,纠集仍然忠于汉室的臣子,火烧邺都,试图做最后的挣扎。
  不过,白晓文在出征之前,已经做了两手准备。
  首先是沮授、沮鹄父子,一文一武,配合田丰,封锁了邺都城门,巡城救火,安定了民心。
  然后是作为侧妃的西凉侯之女——韩绮,也就是卡蜜儿,带着她的亲信部众(莫妮卡、路洛克),截获了密诏。
  其实也是白晓文的安排,让卡蜜儿密切注意几个演义之中留名的汉臣,是有很大可能捞取一笔不错的大一统贡献的。
  卡蜜儿小队,带着西凉亲兵百人,生擒了少府耿纪、司直韦晃,击杀纵火的金祎,平定了祸乱。
  然后沮授、沮鹄带着邺都守军,将这几家作乱汉臣的家小全部收押。
  白晓文得到这一消息的时候,邺都的这次动乱已经平定。
第1379章
登基称帝!
  这一次,白晓文并没有手下留情。
  泰始二年四月,燕王携大胜之威班师,回到邺都。
  即日颁下王命诏书,将耿纪、韦晃、金祎等人,夷平三族,全部斩于菜市口。
  这也是立威,为了接下来称帝铺路。
  果然,群臣惕惧,不敢有人发一言。
  董昭、华歆联名上表,称燕王“德布四方,仁及万物”,就是唐尧虞舜,也有所不及;经过群臣商议,希望汉帝效法尧舜,把江山社稷,禅与燕王,自己还能保有清平之福,天下幸甚。
  皇帝大惊哭泣,自言没有作恶过失,不忍舍弃祖宗江山基业。
  华歆引两人:李伏、许芝上前奏对:“陛下可问这二人,便知天数。”
  李伏说道:“自燕王即位以来,麒麟降生、凤凰来仪;黄龙出现,嘉禾蔚生,甘露下降。陛下,这是上天赐下的祥瑞,证明燕王应当替代炎汉。”
  许芝又说他执掌司天监,夜观天象,炎汉气数已尽,燕之乾象,极天际地。
  随后华歆总结:“臣听闻在征江南之时,燕王大军遭遇贼兵火攻,忽然风向大变,转为西北风,贼兵引火自焚,燕王才能这么快削平江南。由此可见,天命在燕,这是臣等商议之后的共识。望陛下详察,不要让百官失望。”
  演义之中,刘协还是努力做了一番抗争。
  不过现在和演义不同,天下已定,白晓文已经完成了事实上的大一统,刘协没有半点希望。
  又有耿纪、韦晃等人被抄家灭族的血淋淋惨案在前,刘协心中畏惧。
  他也不是不明白大局。如今西川、荆州、江南皆平,天下归燕,他这个名义上的皇帝,已经没有丝毫用处。
  说句残酷的话,燕王袁熙就算杀了他,踩着他的尸体登基上位,也不会有人敢于反对了。
  象征性的抵抗了一下,皇帝就认命了,让陈群草禅国之诏、华歆捧传国玉玺;董昭为使者,前往大司马府宣诏。
  接下来又是三辞三让的戏码,然后皇帝在贾诩的“劝说”下,命人建造了一座受禅台,在受禅台上宣读禅国诏书。
  白晓文站在受禅台上,受大礼,登帝位。
  当即改泰始二年为太初元年,国号大燕,传旨大赦天下,追谥逝父袁绍为太祖皇帝,是为燕太祖。
  大小官僚四百余人,在受禅台下跪拜。
  华歆请问如何安置刘氏。白晓文便依托演义,封废帝为山阳公。
  白晓文受禅结束,便回到邺都朝廷,接受百官朝贺,然后大封官职,旧大司马府属官,尽数成为朝臣,原本朝堂上的旧臣,又是一番大换血。
  甄宓被封为正宫,之前甄选的侧妃十五人,悉数纳入宫廷,充实后宫。
  白晓文初次上朝,便传诏天下,大意是华夏久经战乱,百姓苦难。如今大燕皇帝即位,当鼓励垦荒,劝课农桑,兴修水利,减免赋税等等,进行了一系列的善政。
  退朝之后,白晓文正在思考要不要提交了大一统任务,却是迎来了一个客人。
  葛玄。
  白晓文大喜,当即命近臣设宴,与葛玄对坐。
  葛玄看到白晓文龙袍玉带,笑道:“陛下即位称帝,已经是天下第一人,贫道岂敢与陛下对饮?”
  白晓文笑道:“道长是我的旧友,也是我的道友。在他人面前,朕是皇帝;在道长面前,我仍是一个修道人而已。”
  葛玄笑呵呵,却是改了称呼:“公子,现在四海平定,你曾经的志向已经达成。不知你接下来,是要做人间帝王呢,还是继续求仙得道?”
  白晓文正色说道:“修仙得道,是我本愿,岂会因名利禄位而改变?”
  葛玄点头:“公子不忘本心,视天下尊位如草芥,实在令贫道佩服。不过,此时的天下,却不能少了公子。否则,罪过皆在贫道,贫道可承受不起。”
  白晓文故作奇怪,说道:“道长何出此言?我即位皇帝,只需施行善政,交由百官臣属去执行就可以,又不耽搁我修道。”
  葛玄笑着摇头,从袖中摸出了一块玉简。
  “公子还记得此物吗?”
  白晓文心说你终于掏出来了。我的东西我怎么不记得?
  葛玄笑道:“在西川锦屏山,贫道与公子分别,就是因为锦屏山上有一位高士,道号‘紫虚’。贫道携带玉简,登锦屏山拜访紫虚上人,询问玉简之事,终于得出了一些线索。”
  紫虚上人!
  白晓文眼睛微微眯起,三国演义中,确实出现过这么一个人物,只不过只出场了一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64/14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