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之眼(校对)第10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39/1424

  其中为首的有三人。
  其中最显眼的一人,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持一把羽扇,飘然有神仙之姿,正是诸葛亮。
  近处站着一个黑衣女子,满头青丝用一根木簪随意挽起,不施粉黛,脸上遮着黑纱,只露出了一双眼眸。这位,便是诸葛亮的妻子,女将黄月英。
  稍远处还有一员猛将,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只是肤色黑了点,正是张飞。
  “天杀的袁军,连打一仗都不敢,烧了关隘就走,是什么路数?倒是让俺平白得了两座关!”张飞骂骂咧咧。
  诸葛亮叹了口气:“翼德,这并不是好事。”
第1343章
阴谋变阳谋
  张飞瞪眼说道:“军师不是说,只要夺了涪水关和葭萌关,我军就赢了一半吗?为何现在又要说丧气话骗俺。”
  诸葛亮说道:“我原本的设想,是夺取完好无损的两座关城。这样只需派数千精兵,就能凭险而守,将汉中过来的袁氏援军,挡在益州之外。没想到,袁熙竟然如此果决,拆除焚毁了这两座关城!”
  黄月英蹙眉说道:“一般统帅,都会死守两关,毕竟有山川天险。”
  诸葛亮道:“关隘虽险,但我军有你赶制的玄武机关兽,破门并不是难事。无奈那袁熙,似乎对我军颇为了解,索性拆了关隘,一拍两散。由此可见,袁熙能在中原打下偌大的名头,并非运气使然。”
  张飞道:“这两座关,两家都不要了,就在西川一决雌雄,也不是不行啊!”
  诸葛亮摇头。
  黄月英说道:“张将军有所不知。失去两关天险,对我军极为不利。因为我军只有半座荆州为根基,现在这一万士卒,已经是最后的军力了;而袁军的增援,却会源源不绝地从汉中开赴西川。”
  诸葛亮说道:“连同雍州在内,天下十四州,袁熙已经占有十一。我军以半州之力,与袁氏周旋,争夺西川。如果不能扼险而守的话……形势危殆。”
  黄月英看到诸葛亮眉头紧皱,便劝说道:
  “夫君不要气馁。现在孙刘暗中联手,孙策兵出合肥,将袁氏一半的兵力,拖在了中原。如今的益州境内,袁军兵力不过五万,我军并没有多少劣势!而且袁熙没有后嗣,吞并州郡时间尚短,民心都没有归附。只要能在汉中援军赶来之前,击败袁熙,将其擒获,天下之势,尚未可知!”
  张飞说道:“军师,还是赶快去雒城救大哥,免得让他遭了袁贼奸计。”
  诸葛亮道:“雒城有徐元直出谋划策,守城是没有问题的,我们不必着急。而且,推算时间,增援西川的袁军,应该快要到了。这两座关隘虽然被焚毁,但仍然有地势天险,不如就此埋伏,先破袁氏的援兵,暂时除去后顾之忧后,再去雒城。”
  当下诸葛亮便引军布置,埋伏在涪水关废墟两侧的山脊之后。
  黄月英放出了一只木鸟机关兽,探察敌情;诸葛亮命张飞埋伏,自己披散头发,在中军之中,仗剑踏斗。
  张飞奇道:“军师,这是做什么?”
  诸葛亮没空搭理他,还是黄月英解释道:“我军此行攻两关,原本很隐秘;但袁熙的反应太快了。夫君认为,袁熙深通道术,必然有窥探我军虚实动向的手段,所以施法以祈禳之术,蒙蔽天机,让袁熙无从窥视。”
  张飞瞪圆铜铃大眼,看着披头散发的诸葛亮,有点不明觉厉。
  雒城之外,袁军大营。
  白晓文在帐内,以内视之法阅读太平经,葛玄在旁静坐。
  忽然有人来报:“主公,张郃、高览、马超、韩猛四位将军,已经按照主公命令,烧尽涪水东岸的山野农田,驱走了民众,特来交令。”
  白晓文点头说道:“好。这样一来,刘备坐困愁城,必然难以久守。所谓穷则思变,待到他生变之时,孤再出奇计破之。”
  葛玄突然睁开眼睛,咦了一声。
  “道长怎么了?”白晓文问道。
  葛玄道:“感觉益州分野,形象混沌不明,似乎有高人作法,屏蔽天机。却不知是何人所为。”
  白晓文皱眉想了想,取出山河地理图,再次查探张飞的踪迹。
  不过,这一次却是落空,山河地理图上,没有任何红点,就好像张飞不存在于这个世上。
  “看来蒙蔽天机的人是诸葛亮。”
  白晓文笃定地说道,“诸葛亮一定是从各种蛛丝马迹中,推断出我手里的山河地理图的功效。”
  被诸葛亮封了外挂,白晓文还是很不爽的。但又没什么办法,谁让他没读完太平经,元力特殊技还没有点亮呢。
  【还好哥的外挂不止这一个!】白晓文唯有自我安慰了一句。
  “你觉得诸葛亮蒙蔽了天机之后,会来救援刘备吗?”李淑仪问道。
  白晓文摇头:“现在已经确定,荆州援军中,是诸葛亮当家做主。那么他接下来的动向,其实并不难猜。”
  说着,白晓文在山河地理图上指点道,“我军的第一批援兵两万人,已经由韩阳(指韩旭)率领,从汉中开赴益州。如果我是诸葛亮,必然会在葭萌关废墟埋伏,击溃了援兵、创造出一个优势的时间差之后,再来相助刘备。”
  “诸葛亮真会这么做?”不光是塞西莉亚,就连李淑仪都有点不太敢信,在队伍频道中询问。
  毕竟,诸葛亮的智谋出神入化,已经是深入人心的共识。
  白晓文摇头说道:“我说不难猜,是因为留给诸葛亮的牌太少了,他的选择,只有两个:尽速救援雒城,或者埋伏汉中援兵。哪一个选择的收益更大?不问可知。”
  白晓文又说道:
  “两军对垒,当双方主帅的智谋都达到一定高度时,彼此的谋算,其实都已经摆在了明面上,所有阴谋,都变成了阳谋。智略的作用,已经被无限降低,大家拼的还是硬实力。
  “就好比演义之中,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孟达打算献出上庸三郡;诸葛亮明知道司马懿一定会星夜兼程,赶来击溃孟达,但却无计可施,最终还是被司马懿达成了战略目标,成为第一次北伐失败的导火索。”
  停顿了一下,白晓文继续说道:“现在也是这个道理。诸葛亮如果放弃设伏,赶过来援救雒城,那么我军援兵陆续赶到,投入西川战场,刘备军就是必输的局面。”
  白晓文放飞了渡鸦信使,最后总结道:
  “我现在让老韩防备伏兵,在葭萌关口扎营暂驻,与诸葛亮形成兑子之势,就能从容收拾刘备,同时避免老韩的两万精兵,被诸葛亮伏兵击溃。其实要是没有渡鸦信使这么效率的通讯手段的话,我也只能眼睁睁看着老韩进入诸葛亮的伏击圈,却无计可施,就跟当初第一次北伐的诸葛亮一样。”
  说到底,还是神庭赠送的这个外挂给力。
第1344章
疑兵?诱敌!
  雒城之内。
  刘备升帐议事,简雍报告说道:“袁熙派军烧尽了雒城周围野谷,把巴西梓潼的百姓,全部驱赶到了涪水之西。西岸刘璋,正派遣军士挖掘沟堑,看来是打算避而不战了。”
  徐庶惊道:“若是如此,我军危矣!”
  刘备叹息垂泪道:“这么多的黎民百姓,因为我一人之故,流离失所;实乃我之罪也!”
  简雍说道:“主公,这分明是国贼袁熙心狠手辣,害苦了巴西百姓,和主公又有什么关系?主公切勿因他人而罪己。”
  刘备方才收泪,说道:“袁熙此举,足见他不是仁德之主。想中原各州百姓,都被袁熙以暴力凌迫,怎能不让人肝肠寸断?我定要击败国贼,救万民于水火,伸大义于天下!”
  徐庶、简雍、赵云等人,齐齐拜道:“愿为主公效死。”
  刘备连忙扶起众人,然后问计徐庶:“雒城已经成为一座孤城,野谷被烧,军无资用;刘璋据涪水之西坚守,我军难以渡河突破。该如何是好?”
  徐庶说道:“在下推测,袁熙在烧尽野谷、断绝我军希望之后,一定会去救涪水关、葭萌关,以求和汉中之地连成一片。只要重新夺取这两座关城,袁熙就能得到汉中、雍凉、司州源源不断的支援,足可立于不败之地。”
  虽说雒城还没有收到诸葛亮的进一步消息,不过徐庶相信,诸葛亮一定能夺取葭萌关和涪水关。
  这是对诸葛亮能力的充分信任。
  刘备皱眉说道:“孔明和三弟那里,最多只有一万兵丁。袁熙有五万之众,如果把军师堵在了涪水关,再命令汉中增援的袁军前后夹攻的话,孔明怕是也孤掌难鸣。”
  魏延说道:“雒城既然已是孤城,不如弃之,举大军追击袁军,支援诸葛军师!到时候关城之下,来一场决战,以我军武将之勇,军师之谋,定能取胜。”
  对于魏延的意见,刘备、徐庶的重视程度,又上升了一层。
  因为魏延之前献计奇袭绵竹,被两人求稳否决了。
  从结果上看,求稳的结果是坐守孤城,陷入了战略被动;反倒不如当时行险一搏,说不定能搏出一条生路。
  魏延对此也有意见,曾经在私下里跟亲兵说过“若是早听我言,何至于此”之类的话。不过刘备还是有容人之量的,权当没有听到。
  徐庶便差人去打探袁军大营的动静,有没有拔营的迹象?
  一连三波侦骑,都表示袁军大营旗帜林立,并没有拔营离开的迹象。
  徐庶亲自出城,潜入袁军大营数里之外,登高远眺,良久之后方才归来。
  回来之后,徐庶便对刘备说道:“主公可从魏文长之策,尽起大军放弃雒城,追击袁军!”
  刘备疑惑道:“可是袁军大营并无动静。”
  徐庶说道:“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袁熙已经率领大军,去攻打孔明,担心我军察觉,故此在大营之内虚设旗帜,假装主力还在。我观袁军营地之中,鸟雀飞落而不遽起,一定是营内无人。这是袁熙的疑兵之计,主公急击勿失!”
  刘备点头谢道:“若非军师,我险些中了袁熙诡计!”
  于是吩咐下去,大开城门,三万兵马弃城北上,要追上袁熙,配合诸葛亮的援军来一场决胜之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39/14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