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之眼(校对)第10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29/1424

  白晓文亲自接待法正。
  法正见到白晓文,喜道:“我就知道,燕公不可能对益州无意,撤离汉中!那张永年,还对我遮遮掩掩。”
  白晓文笑道:“以孝直(指法正)之才,又何须永年言明。我意在西川,断不可让刘璋割据在外,更不可能让给刘备。”
  法正点头说道:“燕公,现在形势虽然有利,但并非入局的最佳时机。”
  白晓文笑问道:“孝直以为,何时入局为妥?”
  法正道:“刘备已经袭取涪水关,兵锋直指雒城。刘璋虽然派军把守雒城,但我等揣度两军之力,刘璝等四将必然挡不住刘备,雒城早晚要被刘备拿下!
  “到时候刘备兵锋直指成都。然而成都城高墙厚,仍有精兵数万,内部粮草足可支用一年,在外部有希望的情况下,刘璋不会马上投降,成都尚可支撑一段时间。
  “燕公等到雒城陷落之后再发兵,好处有二:其一,可以让刘备战线拉长,来不及回援葭萌关、涪水关,而后路已被燕公截断,首尾不能相顾!其二,刘璋失了大半个西川,自身难保的情况下,也没有能力阻止燕公收取西川。这便是一举两得。”
  白晓文笑道:“张松曾言孝直多才,果然是盛名之下无虚士。你为孤设下的计策,还有一项好处尚未说出:其三,刘备若是困在西川,则荆州之地无主,孤便可命一上将,趁势取之。”
  法正称赞道:“燕公思虑宏远,在下不及。”
  当下白晓文设宴,让荀攸和众将作陪,宾主尽欢。
  席间,忽然有人来报,邺都有急信送至。
  白晓文拆阅信件,展开看时,不由眉头微皱。
  荀攸察言观色,便问道:“主公,邺都可有事发生?”
  白晓文摇头说道:“并非邺都出事,而是江东孙策,有了动作。”说罢,将董昭写来的信件,传示给在场众人,法正也不例外。
  荀攸阅读过后,吃惊说道:“孙策发兵北上,进攻皖城,兵锋直指合肥(古作‘合淝’)!主公,合肥乃是淮南咽喉,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江东若得合肥,则可以北向徐、豫,争雄中原;中原据有合肥,则可以扼江南之喉而拊其背。若是合肥有失,则淮南之地,不复为主公所有。”
  席间众人,要说谁对合肥的战略意义最清楚,就只有曹操旧部的荀攸了。
  白晓文又何尝不知道合肥的重要性?
  在三国演义之中,赤壁战后,孙-别人家的好儿子-十万-仲谋同学,曾屡次亲征,就是为了占领合肥。当然,他也不幸沦为张-逍遥津-文远同学的经验大礼包,传说中的八百破十万的神话,在演义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由于张辽面对孙权的出色表现,合肥一直牢牢掌握在曹氏集团手里。
  张郃说道:“中原是我军根基,两川的重要性还在其次。主公不宜迟疑,应该作速返回邺都,提兵南下,解合肥之困!”
第1329章
此匣胜过十万雄兵!
  法正急忙说道:“那收取西川之事,岂不是成了泡影?”
  荀攸说道:“西川虽然重要,但不及中原,乃是主公根基。”
  法正叹息:“孙策这次进攻合肥,或许并非全力进攻,而是吸引燕公的兵力,为刘备收川,创造一个安全的外部环境。在下敢断定,刘备和孙策之间,必然达成了某种协议。”
  席间众将似有不信之意。
  毕竟,刘备和孙策,一直在争夺荆州,人脑子都快打出狗脑子了。
  白晓文点头说道:“此言有理。或许刘备已经向孙氏承诺,夺取益州之后,就将剩余的一半荆州割让给江东。如此一来,江东、西川两家,便可合力抵抗朝廷大军,避免被我统一。”
  白晓文的眼界,比荀攸这样的原住民谋士,更开阔一些。
  他知道诸葛亮的外交能力;更知道江东有顶级觉醒者切入。
  两家联合,甚至结成同盟,都不是什么稀罕事。
  经过历次大战,近乎算无遗策的表现,白晓文的谋略深远,在部下众将中已经是共识,听到他确认孙刘联合,众将都不再怀疑。
  “那么燕公的意思是……”法正低声询问。他觉得,白晓文在接到这一消息之后,过于镇定了,仅仅是稍微皱了皱眉头。
  要么是燕公年纪轻轻就有了惊人的养气功夫,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要么就是燕公对此早有心理准备,也作好了应对之策。所以,法正试探性地询问一句。
  白晓文笑道:“我出征汉中之时,已经命两员大将:张辽、徐晃驻守豫州。合肥告急,可命二位将军屯守,加派精兵良将。西川,断不可让给刘备,否则三足鼎立之势一成,短时间内天下再难平定。”
  法正大喜,离席拜道:“燕公高明!”
  荀攸说道:“主公,孙策骁勇,江东之众也是精锐之师。如果他们攻破合肥,该怎么办?”
  白晓文说道:“如何屯守合肥,我已有定策了。”
  白晓文当即传令,命张绣、乔蕊两将,带领各自部下兵马,星夜返程,回援合肥。
  在两人出发之前,白晓文交给张绣一个长匣,说道:“张将军抵达合肥之后再打开。此匣中藏有十万雄兵,若能善用,足以拒孙策。乔将军从旁协助守城,不可懈怠。”
  张绣不明其意,接过长匣,与乔蕊同时领命而去。
  白晓文微微叹了口气,江东孙策此时出兵,虽然说也在他的意料之中,不过确实还是打中了他的七寸。
  原本收川,要面对刘备麾下的文臣武将,就已经压力很大了。
  刘备此行,谋臣带上了庞统、徐庶,武将带上了关羽、赵云,还有新近收服的黄忠、魏延。
  而白晓文为了防备东吴,已经把张辽、徐晃安排在了豫州屯守,现在又不得不遣走张绣;麾下除了张郃外,就只剩了一个刚收服的马超,是领主级猛将。
  在兵力方面,白晓文也不占什么优势。
  唯一的优势点,在于白晓文麾下有韩猛、韩琼、高览等一群稀有首领级的战斗武将,比刘备麾下那些歪瓜裂枣级的普通首领武将,要强得多。
  当然,目前大方向战略,是有利于白晓文的,刘备正在进军雒城,对葭萌关全无防备,只要拿下关卡,荆州对刘备的支援,势必要迂回绕远路,效率大打折扣。到时候就能形成刘璋、白晓文夹击刘备之势。
  当然,此时并没有经过赤壁之战,中原元气仍存。白晓文就算是两线作战,兵力也不会捉襟见肘,随便就能再拉出二十万大军出来,防守合肥。所以,对于合肥,白晓文并不是过于担心。
  在益州,己方没有压倒性力量,白晓文更要采取法正的缓进策略,坐视刘备攻取雒城,深入川中之后,再出兵入局。
  当下,白晓文命张郃作书回复刘璋。
  在白晓文的授意之下,张郃写到,燕公已经在返回邺都的路上,没有看到这封求援信。他已经快马加急,前去禀报燕公,必定说服燕公南下救西川,望刘璋能够善保城池,不要被刘备钻了空子云云。
  法正携书而去。
  ……
  张绣带着本部兵马,出汉中,返回中原。
  行军途中,张绣一直对燕公赐下的那只长匣,深感兴趣。
  贾诩见了,奇道:“将军为何独爱此匣,莫非匣中有什么玄机?”
  张绣对贾诩,是毫不隐瞒,说道:“在打发我出兵之前,燕公赐下此匣,说匣中藏有十万雄兵,必能抗拒孙策。只是燕公吩咐过了,要到了合肥之后再打开……欸!先生你这是做什么?”
  贾诩听了,毫不犹豫地上前,撕开长匣封条,将其打开。
  听到张绣惊疑,贾诩笑道:“早开晚开,有什么打紧?只要能帮燕公守住合肥,他不会在意这些细节。我心中已有猜测,开匣只为验证而已。”
  张绣便凑上去看。只见长匣之中,静静躺着一柄连鞘长剑,还有书信一封,并未封口。
  贾诩指着那封没有署名、没有封口的信笑道:“燕公没有署名封口,这封信便是传示众将共览,我正好先睹为快。”说完拿出信件阅览。
  张绣有点忐忑,但还是好奇心比较重,没有阻拦贾诩。
  贾诩看过信之后,怔怔不语。
  张绣道:“先生,信中说了什么?这柄剑,好像是燕公随身佩剑,名叫‘倚天’。他为何将此剑封存匣中,难道真的抵得上十万雄兵?”
  贾诩没说话,将信件递给了张绣。
  只见信上写着:“合肥之战,我军有张辽、徐晃、张绣三位将军,武力已备,只是智力不足。今封贾诩为军师中郎将,持孤佩剑,在合肥城中,如孤亲临。三军将士俯首听令,有不从者,可以此剑先斩之!”
  张绣惊了:“燕公所说的十万雄兵,就是先生你啊。”
  贾诩长叹一声说道:“燕公早已知道了我的心思。而我两次筹谋,都没能走在燕公之前;却还能得燕公如此信重,岂能不竭尽智力以报?”
第1330章
绝策毒士
  贾诩对白晓文,已经是心服口服。
  两次筹谋,都没有超过白晓文,这是智计上的折服。
  不计较贾诩的小心思,在危急关头委以重任,这是胸襟气度上的折服。
  张绣问道:“燕公如果要任用先生,只需一封诏书即可。封这口佩剑,难道也有深意?”
  贾诩说道:
  “原因有二。其一,我本是在逃之人,骤然成为燕公麾下重臣,必须要有燕公信物;而张辽、徐晃二将,本是曹公旧部,更是认得这倚天剑的。其二,合肥军将,大多是燕公旧人,我一个新近归顺之人成为统帅,难免有人不服,军令不齐,也是兵家大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29/14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