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之眼(校对)第10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27/1424

  塞西莉亚:“是啊,为了这次会面,迪奥还念叨了一遍古诗……”
  李淑仪:“张松是男的,还是个丑男,也许是审美观和常人不一样?”
  韩旭:“……”
  白晓文:“……要不是甄宓不在,我会吃瘪?”
  李淑仪:“嗯,嗯嗯?”
  白晓文:“……咳咳,今天天气不错。我准备请张松吃饭,你们该忙啥忙啥吧。”
  ……
  张松在南郑馆驿,一连住了三日。
  这三天,白晓文每天必定邀请张松赴宴,凭借他的高魅力,结纳张松。
  张松的态度,也从一开始的故作高傲,渐渐卸下了伪装,每天和白晓文讨论天下人物,风土人情。
  张松的确是博学之人,如果不是白晓文眼界开阔,应变神速,恐怕还未必能跟上张松的谈话节奏。
  第三天,张松在宴席之上,起身要辞去:“燕公,在下已经滞留很长时间了,吾主刘璋,亟待回书。”
  白晓文叹道:“孤与张别驾,一见如故。别驾此去,不知何日才能再见。”
  说话间,白晓文的眼圈有点发红。
  他到底没有刘备那种说哭就哭的本事,而且现在做了燕公,有了偶像包袱。这红眼圈,还是偷偷抹了点酒水,造成的效果。
  张松心中感动,忽然下拜道:
  “实不相瞒,在下此行出川,明为出使,实际上是想求一位明主相投。前几日故作傲慢,只为试探燕公胸襟。
  “燕公虽然年轻,却有雄才大略,扫平北方,一统中原;有这等奇功,却还能礼贤下士,实在是出乎张松所料。在下愿将西川四十一州郡,地理图本献上,助燕公成就不世基业!”
  白晓文心中大喜,急忙扶起张松道:“孤得张别驾,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啊。”
  即便是自视甚高的张松,听到这两句吹捧,都有些赧然。不过这话是从燕国公的口中说出,基本上是天下第一人的评语,张松心中,自然是极高兴的。
  然后重新开宴。白晓文便问起蜀地情况。张松更不隐瞒,一一道来。
  原来,前面有一段时间,也就是白晓文刚平定马超、加封燕国公的时候,汉中张鲁想要自立汉宁王,被手下阎圃等人劝阻。
  阎圃为了不让张鲁自立为王,劝说张鲁,先兼并西川,到时候坐拥两川之地,称王不迟。
  客居在此的单福(徐庶),也同样赞成。
  张鲁是个没主见的,就采纳了阎圃和单福的建议,屯兵巴中,窥视西川。
  刘璋害怕,于是在有心人的撺掇之下,邀请荆州刘备,看在同宗份上,援助西川,抗拒张鲁。
  目前,刘备正在葭萌关驻扎。
第1327章
三方角力
  现在,张鲁虽然被灭,但汉中又来了个更狠的袁熙。
  刘璋拿不准袁熙的路数,还抱有一定的侥幸心理。
  他跟张鲁是有仇的,两家争斗不足为奇。但是,刘璋自忖跟袁熙无仇无怨,有侥幸之心也不奇怪,所以就派张松来探问口风。
  【演义的重大事件都提前了啊……难道是我的影响?】
  白晓文心中默默思索着。
  演义中的事件顺序,是曹操灭袁——三顾茅庐——赤壁之战——马超兴兵——曹操平定汉中——刘备收川。
  但是,在官渡之战前,诸葛亮就提前到了刘备麾下;后面马超兴兵,乃至白晓文平定汉中,都提前了好几年的时间。
  白晓文这个穿越者,已经不能算是一只蝴蝶了,而是一只大鹏,其翼若垂天之云,振动之下,三国位面世界波涛汹涌,后续的历史轨迹面目全非。
  虽然历史轨迹已经改变,但仍然有迹可循。
  白晓文能判断出,张松这次出使汉中,如果不如意的话,就会在归途之中拜访刘备,帮助刘备收取西川。
  白晓文这三天求贤若渴、折节下交的表现,赢得了张松的忠诚,自然也就截胡了刘备。
  张松的西川地理图本,对白晓文来说用处不大,毕竟有山河地理图这个S级黄金道具;但是张松的支持,对刘备来说就非常重要了。
  白晓文仔细思考,在取得张松的支持后,该怎样收取西川,让刘备没有容身之地。
  张松不知白晓文在想什么,得到白晓文的恩遇,便思报效,开口说道:
  “某非卖主求荣之辈。常言道:士为知己者死。今遇燕公,不弃我貌丑才拙,折节下交,我怎敢不披肝沥胆,以酬厚恩?
  “刘季玉(指刘璋)虽有益州之地,但禀性暗弱,不能任贤用能。燕公若不取西川,刘备必然来取;到时候西有刘备,东有孙策,两家合力,燕公一统天下的宏图大业,又将生出变数。这便是天下之大机!愿燕公明察。”
  说到这里,张松从怀中取出一图,说道:“某来之前,已经暗画西川四十一州郡地理图本,献于燕公。但看此图,便知蜀中道路。”
  白晓文接过地图,展开一看,上面写着路程远近、道路宽窄,包括山川险要和府库钱粮,都清楚明白。
  白晓文谢过张松,又问道:“西川人心如何?”
  张松说道:“文武人才虽多,但人心不齐。我有心腹好友两人:法正、孟达。此二人都有才能,一向对刘璋不满。我今次回去,定会说服两位好友,同为内应,襄助燕公。”
  白晓文执着张松之手,笑道:“别驾金玉良言,孤岂有不从之理?”
  张松大喜道:“燕公宜速发,迟则生变。若西川被刘备取了,悔之晚矣。”
  白晓文摇头说道:“非也。现在西川有刘备、刘璋,如果我引军逼迫,二刘必然齐心合力抗拒。有刘璋支援粮草兵马,加上刘备的谋士猛将,西川急切之间,难以攻下;反而会给刘备机会,掌握西川兵权,收揽川中人心。”
  张松点头称是,说道:“燕公之见高明。”
  白晓文又说道:“刘璋性子暗弱,虽然邀请刘备入川,心中必存防备。孤先回书刘璋,封他为西川侯,表明没有收川之心;公回到益州之后,再陈说利害,劝他驱逐刘备。刘备必然生变,导致二刘反目!那时才是孤入川之时。”
  张松服其高见,拱手拜道:“燕公之言,条理清晰,思虑周密。松回川之后,必会极力配合,早日驱逐刘备,迎奉燕公。”
  白晓文于是修书刘璋,赠别张松,又将西川地理图本,画了副本交予张松,嘱咐如此如此。张松点头答应。
  ……
  张松在回到益州之前,故意在葭萌关附近道路经过。
  果不其然,先是赵云,后是关羽,迎奉张松,入葭萌关一叙。
  张松来到葭萌关前,刘备已经率领凤雏庞统和徐庶两人,出关迎接,一路嘘寒问暖,关怀备至,比白晓文的招待,还要热络几分。
  不过,张松已经在白晓文那里得到了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对于刘备的热情,就难免有些兴致缺缺。
  得到过“天下第一人”推心置腹的对待,引为知己之后,一个普通诸侯即便再怎么礼遇,也只是徒劳。再说,白晓文的魅力值,比起刘备只高不低。
  宴席之间,刘备问起此次出使的结果。
  张松说道:“袁熙少年得志,轻贤慢士,我在馆驿之中数日,才得以见到,好不气人!”
  刘备道:“那袁熙是否有攻取西川的想法?”
  张松道:“袁熙嫌西川路途艰难险恶,并无进兵之意。他打算封刘璋为西川侯,只要刘璋年年纳贡,就不再攻取西川。”
  刘备、庞统若有所思,随后挽留张松,在葭萌关小住几日。
  张松推辞道:“吾主刘璋,还在等待回书,难以久留。”
  刘备握着张松的手,潸然泪下:“我与别驾一见如故,奈何不得缘分!天色已晚,请别驾在关内小住一夜,明日再走不迟。”
  张松见到刘备都哭了,赶紧应允,心中倒也颇为感慨,刘备宽仁爱士,贤名果然不虚。
  当晚刘备设宴,款待张松,席间极尽热络。
  两人言语投机,刘备便邀请张松,秉烛夜话,抵足而眠。
  翌日清晨,张松告辞。刘备带着庞统、徐庶、赵云、关羽等人,连送十里,还执着张松之手,依依不舍。
  张松道:“皇叔不要再送了,守关要紧。”
  刘备叹道:“我与永年(指张松)一见如故。今日向别,不知何日才能再见!”说话间,又是泪沾衣襟。
  张松感动地说道:
  “松也想早晚侍奉皇叔左右,只恨没有机会。若蒙皇叔不弃,松有一言:荆州乃是要害之地,北有袁熙,东有孙策,不是能够立足基业的地方。益州民殷国富,高祖因之而成帝业,皇叔不如取益州为家,待天下有变,则挥师入中原,匡扶汉室,天下幸甚。”
  说话间,张松便送上了西川地理图本。
  刘备听了,便说:“备安敢如此?刘季玉在蜀中,已历两代,恩泽广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27/14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