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之眼(校对)第10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23/1424

  不过,两员猛将并没有迟疑,直接率军杀向隘口营寨。
  火光之中,杨昂被张绣一枪刺死;杨任尽弃部属、旗帜、辎重,落荒而逃。白晓文挥军直入隘口,进逼阳平关。
  阳平关守将张卫,看到杨任孤身逃窜,隘口被夺,心知守不住阳平关,便连夜弃关而逃。
  白晓文顺势占据了阳平关。
  众将纷纷道贺,询问何时准备的内应,白晓文只是笑而不答。
  其实这三天,白晓文观看地形,只是一个幌子。阳平关附近地形,他早已通过山河地理图,研究得一清二楚。
  他打着观察地形的旗号,实际上是找寻机会,悄悄使用惑心咒符,控制隘口营寨的张鲁军校尉。
  张鲁军校尉虽然是精英模板,但在觉醒技太平箓的面前,还是很难抗衡。
  不过,白晓文前两天的运气不好,控制的校尉都不负责夜巡。
  直到第三天,白晓文才控制了一个负责夜巡的校尉,这才派遣李淑仪等队友潜入进去,纵火制造混乱。然后张郃、张绣两员领主级猛将率军冲杀,夺取关隘就顺理成章了。
  张卫、杨任丢失了阳平关,回到南郑去见张鲁。
  张鲁责问道:“你们说阳平关汉中奇险,为什么不到十天就丢失了?”
  张卫说道:“这次都是因为杨昂、杨任丢了隘口,阳平关无险可守,才只能退却。”
  满脑子投降主义的张鲁,又说道:“燕国公用兵如神,我军岂能对抗?还是应该投降为上。”
  张卫仍然不服:“南郑城二十年经营,城高墙厚,粮草积储可以支用十年,为何要投降?说不定数月之间,天下就会生变,袁熙大军不得不退走呢。”
  张卫指的是南方荆州、扬州尚未平定,如果孙刘两家北上宛城、合肥,白晓文不可能两线作战,必然要回援的。
  张鲁又被说动了,同意坚守南郑。
  张卫又说道:“据杨任说,袁熙通晓道术,似乎会一种蛊惑之法,可以控制一名士兵为他所用,偷门、放火、刺杀等等,无所不用其极。这等诡异道术,兄长不可不防。”
  张鲁说道:“这是迷惑心神的咒符,与张角的妖术倒是同出一源。你们只要监督军士喝下我调制的符水,就能抵抗袁熙的咒符之力。”
  白晓文带领大军,来到南郑城下,见到了这座坚城,安营下寨。
  白晓文聚集众将商议破城之策。
  时间:聚将鼓敲响之前。
  地点:张绣营帐。
  人物:张绣,贾诩。
  小剧场开始。
  张绣见到贾诩忙碌地写写画画,便问道:“先生还有闲情逸致在这里写信?”
  贾诩笑道:“这不仅是一封信那么简单,这是我的进身之阶。”
  “先生此言何意?”
  贾诩说道:“南郑乃是汉中首府,张鲁经营多年,打造的铁桶城池。燕公催动大军攻打,最终一定能攻克,但难免要花费很长时间,影响下一步夺取西川的计划。”
  张绣点头:“然后呢?”
  贾诩便笑道:“也就是将军你了。一般人我不告诉他,请附耳过来。”
  张绣凑了过去。
  贾诩低声说道:“你可知南郑城内,有一人名叫杨松,贪财好利,全无气节,最容易收买?最重要的是,张鲁有眼不辨忠奸,杨松正在汉中身居高位。只需如此如此,必能破城。”
  张绣说道:“有此良计,为何不献于燕公?”
  贾诩微笑不语。
  张绣明白了,无奈地说道:“先生莫要犯上次的错误。”
  贾诩笑道:“我笃定燕公想不到这一点。这并非是聪明才智决定,而是阅历决定的。燕公不过二十余岁,对天下各州人物不了解,就算天纵奇才,不知道杨松此人秉性的话,也难以想出这一收买内应的攻心奇策。我也不需要久等,只要燕公在南郑城下碰壁之后,我便出面献策。”
  张绣佩服地说道:“先生果然高明。”
  随后,张绣便跟着聚将鼓的鼓声,来到了白晓文的大营。
  白晓文问众将,破城可有良策,众将都是低头不语。
  白晓文便说道:“破南郑也不难。即便再坚固的城池,也可以从内部攻破。”
  张郃、张绣问道:“主公又要用之前的办法吗?”他们都想起了阳平关隘口营寨,诡异的夜间大火。
  白晓文摇头说道:“同样的办法,可一不可再。我准备从南郑城中,收买一人,为我所用……嗯?张绣将军,你怎么了?”
  张绣大声咳嗽,脸色涨红:“没,没什么,被口水呛着了。”
第1322章
白旗献门
  白晓文派李淑仪,趁夜从东门潜入南郑城,面见杨松。
  李淑仪作为高敏捷觉醒者,潜入南郑是没问题的。但要让她一个人杀散守门军队,打开城门,却不可能。
  不能小看三国位面世界的原住民武力值。南郑城的守卫,至少有一个首领级武将,另外还有大批精英头目,更有大量弓弩手,轮班值夜。
  李淑仪就算超常发挥,秒了东门守将,也势必要被精英头目包围、弓弩手攒射,插翅难逃。
  觉醒者毕竟血量太少了,不像灵界领主、首领,有额外生命值和减伤比例。原住民大军,从来都是觉醒者的克星。
  见到杨松之后,李淑仪先奉上金银珠宝,然后说出了燕公接纳的美意。
  杨松见到这么多金银,已经是两眼放金光;听说燕公还会论功行赏,有封侯的可能,杨松更是拍着胸脯说道:
  “回复燕公,请他放心。我有心投奔燕公很久了,曾经力主投降,只恨张鲁不听我言。现在燕公大军兵临城下,我愿为内应。只需到四更时分,东门打起白旗为号,我便偷偷打开城门。”
  李淑仪虽说心里鄙视这种带路党,不过表面上还是很高兴的。又约定了一些细节之后,便告辞离去,仍然偷偷潜伏出城,返回白晓文的军营。
  杨松思忖片刻,便叫僮仆邀请兄弟杨柏,来商议献城之事。
  杨柏说道:“此事不难。我和东门守将李植,素有交情。兄长与我同去,劝说李植归顺燕公,打开城门,如何?”
  杨松喜道:“若能成功,你我兄弟都是一场富贵。”
  两人便前往东门,相劝李植。
  不料,李植听说了二人来意,却是勃然作色,说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你们背主投敌,空留千古骂名,还要拉上我吗?”当即命令左右军士,擒拿二人。
  杨松、杨柏面面相觑,几乎不敢相信。他们找上李植,也不是随便挑的人选。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李植平素的表现,也不是什么忠正清廉的形象,所以杨松兄弟才会冒险过来说服他。
  随后,又有一行人从帐后转了出来。
  杨松一见,被吓得面如土色。
  这一行人,为首的正是他的主公张鲁!
  现在杨松、杨柏明白,为什么李植的表现一反常态了。
  在张鲁身后,还跟着张卫、杨任等等汉中将领。
  除了这些熟面孔之外,还有一个头戴斗笠,看不清面目的人,站在张鲁侧方。看站位,他和张鲁应该较为疏远。
  张卫厉声说道:“杨松卖主小人,我兄长可曾亏负过你?给我斩了!”
  那个戴斗笠的男子,却是摆手说道:“且慢。师君请听我一言。”
  张鲁说道:“若非单先生示警,我险些被小人出卖而不自知。单先生若有金石之论,便请赐教。”
  斗笠男子拱手说道:“不敢当。只是如今袁熙势大,即便斩了杨松,也于事无补,最终也难以守住汉中。不如将计就计,赚袁熙入城,设下强攻硬弩,将其射杀!”
  张鲁有些犹豫地说道:“若是如此,就把袁熙得罪死了。”
  张卫道:“袁熙都已经打上门来了,兄长还犹豫不决,难道真要将满门老小,身家性命,都寄托在袁熙的一念之仁上吗?”
  张鲁于是下定决心,便逼问杨松:“你与袁熙,是如何密约?从实招来,我可留你一命。但有一句不尽不实,你满门上下,都要人头落地。”
  杨松本就是个没什么骨气的小人,背叛张鲁还有点心理成本,但背叛白晓文,当真是一点负罪感都没有,竹筒倒黄豆,将四更时分、白旗献门的密约,全部说了出来。
  张鲁点头,便命令城中大军,调派到东门埋伏。
  至于杨松、杨柏,张鲁本想留他二人性命,权且收监;谁知却被张卫两刀斩了。
  张鲁道:“我已经说过,可以留他一命,你杀了他们,是让我失信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23/14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