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之眼(校对)第10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20/1424

  袁氏对乌桓,一向采取怀柔政策,那是因为南方有曹操这个大敌。
  现在曹氏已平,袁氏阵营实力大涨,又怎么可能继续执行“岁赐”的怀柔政策?
  有句话叫做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乌桓这几年,从袁氏阵营中拿去了多少好处,就要加倍地偿还!
  这和信义无关,仅仅是政治、军事战略上权衡的结果。
  就算乌桓和袁氏关系尚可,白晓文也不愿意在南征的时候,留下漠北的隐患,毕竟他的大本营冀州,离乌桓等异族太近了。
  马超听说白晓文要亲征乌桓,心中着急,又来大司马府借兵。
  白晓文说道:“我此次征讨乌桓归来之后,必征汉中,所以当初才许下了短则十日、长则一月的期限。孟起不要着急,安心等候便可。”
  马超说道:“谅乌桓胡人,有什么难对付的,还要劳大司马亲征?借某一万铁骑,不需十日,便将蹋顿之首级,献于阶前。”
  白晓文大笑说道:“不劳孟起虎威,你且养精蓄锐,研究汉中地形,准备出征即可。”
  停顿了一下,白晓文又说道:“愿借庞德一行。”
  寄人篱下,马超也不能拒绝,便点头答应。
  回到承烈将军府,马超见了庞德,说道:“令明,你和燕公,以前可有往来?”
  庞德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我与燕公,连话都没有说过几句。”
  马超道:“那他为何点名要你随军北征?”
  庞德更是疑惑,摇头道:“某实不知;若是少将军疑心,某托病不去便是了。”
  旁边马岱说道:“不可。我等寄人篱下,仰大司马之鼻息,如同掌中婴儿;大司马绝我乳哺,顷刻之间便会饿死。况且兄长还要向大司马借兵,没必要做出这种得罪人的事情来。”
  马超点头说道:“我已经许诺燕公,令明可随军北上。不过,在军中需韬光养晦,不要表现太过。”
  庞德略一沉默,点头答应。
  ……
  马超的算盘固然不错,但白晓文的算计,又岂是马超所能想到的。
  放着邺都袁氏那么多猛将不用,白晓文只带了庞德和一群名不见经传的普通武将,美其名曰休整。
  而庞德在大司马府听命第一天,白晓文就设宴款待,赐金银锦袍,极其热络。
  到了幽州,白晓文又带上了之前的旧部闫柔,略作整顿之后,便长驱北进。
  乌桓部族听闻消息,严阵以待。
  乌桓军有三万人,号称十万。
  白晓文先派庞德出去打头阵。
  庞德心中暗忖:虽然少将军让我韬光养晦,但第一战若败了,挫动我军锐气,燕公脸上必然不好看;还被他小觑了西凉人物。我第一战取胜,后面大军占了优势之后,再韬光养晦不迟。
  所以庞德抖擞精神,驾驭大宛良马纵横驰奔,连斩乌桓三员偏将。
  乌桓军士气大挫,白晓文令人擂鼓进军。袁氏精兵经过两次屯田的淘汰,兵员素质早已今非昔比,在士气高涨的情况下挥军冲杀,乌桓哪里抵挡得住,大溃而逃,退后百里。
  庞德回营,下马跪拜。
  白晓文亲自下场将他扶起,抚着庞德的手说道:“西凉皆盛传马超勇冠三军。今日一战,将军之勇,不在孟起之下!以孤看来,便是中原名将,比起将军也有所不及。”
  反正身边没有袁氏大将,白晓文可着劲吹。
  同样的吹捧,不同的人说出来,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就好比一个幼稚园小朋友说“你真厉害”,一般人只会一笑置之;如果是大老板拍着肩膀夸赞“你小子干得不错”,相信绝大部分人都会受宠若惊。
  白晓文此时在三国位面世界的地位,可比一般的大老板强多了。
  听到白晓文拿自己和马超比,庞德赶紧逊谢。
  白晓文赞道:“得胜不骄,真良将也!”脱下身上锦袍赐之,并传令左右:“取剑来!”
  庞德还不明所以,便见到燕公左右,捧着一剑匣来到。
  白晓文打开剑匣,从中取出了一柄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连鞘长剑,抽出半截,对庞德说道:“将军可知此剑?”
  庞德见到剑刃寒光逼人,在剑锷吞口附近还有金文“青釭”二字,便道:“末将虽不知来历,但想必是一柄神兵。”
  白晓文笑道:“这是曹操命能工巧匠,打造的两把名剑之一。另一把名叫‘倚天’,一向是曹操佩带,孤灭曹之后,就自用了。这把青釭剑,原是交付曹操部将夏侯恩背负。现在,孤将这把青釭剑赠予将军,助你沙场建功!”
  庞德赶紧说道:“末将未尝有微功建树,怎敢领燕公宝剑?”
  这把剑本身就很珍稀,但更加珍贵的是它代表的意义,乃是和白晓文的“倚天剑”成对!代表着极大的荣宠。
  白晓文道:“将军阵斩三将,乌桓胆寒,为何说没有立功?真忍心此剑蒙尘么?”强行把宝剑交予庞德。
  庞德只能躬身再拜,说道:“燕公厚恩,末将愧领。”
  经过这次赐袍、赠剑,白晓文又设下庆功宴,庆祝首战告捷不提。
  晚间,一名文士来到了庞德帐内。庞德一看,原来是幽州别驾赵融。
  赵融也算是白晓文起兵之后,第一批收服的亲信,镇守的是白晓文兴兵之地——幽燕,地位与寻常别驾官员,当然不同。庞德不敢托大,急忙引入帐内。
  询问来由,赵融也不拐弯抹角,向庞德说出了燕公求贤若渴之意。
  庞德心乱如麻,但仍然摇头坚持:“虽受燕公厚恩,但旧主也不忍背弃。请转告燕公,少将军归顺燕公之日,便是庞德效忠燕公之时。粉身碎骨,万死不辞!”
第1318章
北患消除
  白晓文得到了赵融的汇报之后,笑道:“庞德不忘旧主,这一点很好。不过他既然说出了这番话,已经归心大半了。”
  当下白晓文提兵,猛攻乌桓。
  庞德得了锦袍名剑,更是生出了士为知己者死的豪情壮志,在军阵之上挥舞长刀,斩杀敌将,猛不可挡。
  白晓文研究了山河地理图之后,又用左右包抄之计,命闫柔率领一支军队,急行军绕到了乌桓军队的后方。
  正面战场,乌桓溃败之后,遭到了闫柔的伏击,更是大败亏输。
  首领蹋顿单于遣人求和,表示愿意归还今年的岁赐,请求燕公、大司马看在当初两家友好的面上,权且放过。
  白晓文并不同意讲和,毁书叱使,带领大军追击。
  这一夜,月光晦暗,平地忽然起了一阵怪风。
  正在帐中查看地形图的白晓文,轻咦了一声,收起山河地理图,笑问道:“刚刚那阵怪风,似乎有些古怪。道长不妨算上一算?”
  在军帐之中的葛玄,当即袖占一课,说道:“风吹帅旗,主敌军劫营。”
  白晓文从山河地理图上,就已经发觉了蹋顿、左贤王两人所代表的红点,正向大营扑来。
  “这蹋顿倒是有些智略,居然知道派使者求和,使我疏于防备;然后他趁夜劫营。”白晓文给出了评价。
  葛玄也说道:“我以为胡人都是未开化之辈,没想到也有如此智谋,倒是异数。”
  白晓文随即传令升帐聚将,命令各路将领,如此如此。
  那蹋顿单于、左贤王二人,率领自己部落的勇士,扑入白晓文大帐之内,却是扑了个空,营寨内静悄悄的,只有车仗辎重,不见兵丁。
  蹋顿暗叫糟糕,随即便听到一通鼓响,喊杀声四方袭来。乌桓部族士气狂降,都失去了战意,四散奔逃。
  白晓文预留的两支伏兵,杀散了乌桓劫营军队之后,另外在偏僻小路埋伏了两支兵马,正候着逃散的左贤王,将其擒拿。
  蹋顿仗着马快,侥幸走脱。不过,他也是有家不能归,因为白晓文已经命令闫柔,率领一支轻骑兵,急行军赶往乌桓营帐,大肆冲杀,最后一把火把乌桓营地烧的干干净净。
  这一战,彻底打散了乌桓的元气。
  虽说蹋顿逃走,但没有十年时间休养生息,乌桓部族是无法缓过劲来的。
  闫柔带着缴获的大量金银财物、牛羊马匹,返回大营。
  白晓文便令杀牛宰羊,犒赏三军;对庞德特意重赏。先封庞德为怀义将军,庞德辞而不受。白晓文也不勉强,便赐予庞德绢千匹,作为赏劳。
  至于闫柔,在本次作战中,表现也可圈可点。他的特殊技“异族之敌”确实是征讨乌桓的利器,两次关键的急行军之后,都能以高昂的士气投入战斗,是取胜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白晓文封闫柔为乌桓校尉,总领幽州军务。
  这里说一下,“乌桓校尉”是官职名,不能等同于普通的校尉。就比如钟繇执掌司州,官职是“司隶校尉”,等同于州牧刺史了。
  北方边患已平,白晓文便班师回邺都。
  另一边,张郃也传来捷报,大破鲜卑等异族,并夺回了雁门郡等等被异族占据的并州郡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20/14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