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一本三国志(校对)第6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9/613

  “快了,快了。”
  不知不觉,周围又有几个人闻到了那香味,坐在了烤鱼的周围,诸葛亮一一拜见,正好看到荀令公,诸葛亮心里一喜,急忙问道:“荀令公啊,最近庙堂推广几种作物……”
  “嘿,这种事你不问我,去问这个农科不及的?”,一旁的郭嘉粗暴的打断了他,不悦的说道,正说着话,诸葛亮心里忽有些烦躁,他站起身来,来回的走着,“孔明?你怎么了?”
  “师君啊,我还有很多事没做完,最难得就是这个挖掘运河的事情,人力物力的调动,唉,太难了……不行,我今天得要写完才行啊,师君你且等我片刻……”,诸葛亮说着话,继续拿起了笔,不知写了多久,再次放下了笔,他站在了寝屋内,疲惫的褪去衣裳,饶阳公主似乎被惊醒了。
  抬起头来,看着面前的诸葛亮。
  “怎么啦?今日休歇的这么早?”
  “我这都快忙到凌晨了……还早啊……”
  “什么凌晨啊,你不是刚刚才去书房么?”
  “别胡说,不过,今天吃的真饱啊……对了,我忘了给你带回一些了,方才啊,我跟师君,华公他们吃烤鱼,东濊鱼,你知道罢……”
  饶阳有些害怕了,她看着站在阴影中,看不清脸庞的夫君,颤抖着说道:“夫君,你莫要吓我,你师君逝世都三十多年了!”
  阴影中的人忽然愣住了,保持着原先的模样,当饶阳猛地坐起来的时候,面前空无一人,饶阳大哭了起来,从床榻上跳了起来,便朝着书房狂奔而去,整个府邸内的奴仆都被她惊醒,以为是来了贼人,纷纷拿起棍棒便冲了过来,四处都是火把,熊熊燃烧着,当饶阳冲进书房的时候,诸葛亮正趴在案牍上。
  他将头枕在自己的手臂上,睡得香甜,口鼻中流出的血液散发出难闻的腥味,血染红了面前的文书,他早已没有了生机,饶阳保住他,绝望的大哭,哭声响彻了整个诸葛府邸。
  院落里,诸葛亮接过师君递来的鱼,吃了一肉,脸上洋溢着笑容。
  只是下一刻,两道泪水便划过了他的脸庞。
  “师君……不知为何……忽然就好难受啊……”
  “邓艾他们……饶阳她……瞻儿……耀儿……果儿……”
  “大汉……”
第0985章
新尚书令
  诸葛府的哭声越来越大,使得周边的邻舍之人也是忍不住的走出来打探,有些人手持刀剑,莫不是有什么贼人作乱?当周围的壮丁们赶到了诸葛府大门的时候,诸葛府大门敞开,两位负责看守大门的奴仆正跪倒在地面上,痛哭不止,看到这等模样,众人心里大惊,有为官吏者急忙上前询问。
  “这是怎么回事?诸葛府内出了何事?”
  “令公逝矣!!!”
  只是这一句,恍若晴天霹雳,所有人都愣住了,不只是在此处,在这句话传开之后,越来越多的地方传出了哭声,雒县内哭声不绝,哭声越来越大,不少庙堂大臣听到了这哭声,都是吓得急忙从床榻上跳了起来,眼里满是惶恐,他们都以为是天子出了什么事,慌慌张张的走出门,询问之后,方才知道原来是诸葛令公逝世。
  不过,这也并没有改变他们的心情,在某些方面,诸葛令公的逝世,比之天子的驾崩要更加的严重。
  已是深夜,不知为何,刘衢总是觉得有些不安,今日这天气实在是有些诡异,现在并不是司隶的雨季,可是从傍晚开始,电闪雷鸣,却又不见雨点,刘衢翻来覆去,怎么也无法入睡,便坐在床榻上,认真的聆听了起来,过了许久,方才听到那雨点滴落的声音,有黄门急匆匆的在门外走动着,皇宫内是不能有积水的,他们要去看看各地的排水之处,是否有堵塞的情况。
  过了许久,雨点却是越来越大,刘衢未曾出门,却已经能想出门外的场景,一片覆盖了整个雒县的雨幕,正在此处,刘衢忽然听到了惊呼声,莫不是有那处排水处被堵住了?忽又听到哭声,刘衢猛地便跳了起来,皇后顿时惊醒,急忙坐起来,看向了一旁的刘衢,还没有等到她询问,刘衢便急忙披上了衣,走出了大殿。
  刘衢刚刚打开了殿门,便看到两个黄门,站立在雨幕之中,这雨水极大,在风的牵引下,狠狠朝着刘衢打去,黄门站在雨中,呜咽着,脸上也分不清那是雨水还是泪水,看到天子,黄门附身大拜,说道:“国家……诸葛令公走了!!”
  “你说什么?”,刘衢脸色变得狰狞起来,一把抓住黄门的脖颈,将他拽到了自己的面前,头顶着黄门的额头,犹如一头愤怒的公牛,双目赤红,他问道:“你在胡说什么?!!”
  “国家……诸葛令公他……”,黄门哭泣着说道,从很久很久以前,宫中的黄门阉人与宫外的士子大臣便是不对付的,一直都是在攻伐,乃至与孝康孝宪时期,他们之间也一直都是对立的,唯独有一个人,改变了这样的局势,此人便是诸葛令公,诸葛令公之心胸,是众人所不能媲美的。
  他从不会看不起任何人,无论是医师匠人,无论是中原或者边塞之民,无论是阉人还是农夫,他都能做到一视同仁,昔日群臣在厚德殿内处置公事的时候,诸葛令公是群臣里唯一会对为他献上茶的黄门说谢谢的人,他甚至向天子举荐了几个黄门,他认为这些人能够处理好宫内的事情,天子可以信任他们。
  也正是因为诸葛令公的态度,因为他的胸怀,宫中黄门亦深爱之,故而在得知他的死讯之后,就连黄门,也是如此的悲恸,刘衢猛地就将黄门丢了出去,朝着皇宫外便跑了过去,一群黄门惊呼着,在他的身后追赶,却也是追不上他,有黄门准备了车马,天子走上前,直接解开了骏马身上的绳索,跳上马背,狂奔而去!
  马蹄溅起了无数水花,刘衢浑身湿透,整个人就仿佛刚从水中被捞起来,当骏马狂奔至于诸葛府邸门前的时候,门外已经堆满了人,无数绣衣使者跟随在天子的身后,当这些骑士们在府门前勒马的时候,所有的人都看向了他们,随后便纷纷后退,让出了一条道路,刘衢翻身下马,走进了府邸内。
  在府邸内,跪拜着无数人。
  他看的清楚,跪在最前方的,乃是两个年轻人,袁耀低着头,跪在院门之前,整个人都被雨水不断的冲击着,他紧紧低着头,让人看不到他的脸,双肩微微的颤抖着,随着一阵电光,刘衢方才看到他的脸,他长大了嘴,无声的哭着,而在他的一旁,却是诸葛恪,诸葛恪保持着五体投地的姿势,也不顾这地上的泥泞。
  再往后,有曹植,曹冲,阚泽,邓艾,孙权,马良,仲长统,李恢,刘巴,庞统,刘懿,黄权,袁席,鲁肃,法正,孙礼,姜维,魏延,傅嘏,郑益,桓范,顾雍等人。
  庙堂群臣,聚集在此处,诸葛令公最后的退休制虽是惹怒了不少人,可在他离去之日,所有的这些恩怨,都随着诸葛令公离去了,群臣自发的赶到这里,衷心的为诸葛令公送行,看着这些人,刘衢迟迟不曾言语,他走向了内院,诸葛令公安安静静的躺在床榻上,面带微笑,刘衢走到了他的身边。
  “令公啊……醒醒啊……”
  “你若去了……朕该怎么办啊……”
  握着那冰凉的手,刘衢的眼泪也就掉了下来,再也收不住声。
  天纪五年七月,琅琊阳都,有黄龙徘徊与空,三刻不散,时人大惊,言琅琊贵人逝。
  八月,尚书令领侍中台大臣诸葛令公逝世。
  听闻噩耗,万民皆哀,百姓无不涕泣,士子无不追思,一时间,大汉都在为诸葛令公送行,令公一生,与各地任职,造福百姓,一心王事,鞠躬精粹,死而后已。
  年九月,帝大泣,又追封忠文侯。
  十月,以其子瞻为琅琊县侯,以饶阳公主为慧文大公主。
  坐在议事殿内,刘衢显得有些沉默,群臣坐在两侧,也是不敢言语,自从诸葛令公逝世之后,天子显得格外暴躁,在短短两个月内,天子数次追封诸葛令公,甚至对他的子嗣也是如此,各种不断的赏赐,有人劝说天子,赏赐过重,结果却被暴怒的天子险些打死,朝中一时变了天,除却诸葛令公,再也没有人能劝的动天子。
  而今日,他们坐在此处,却是在商谈尚书令的归属,尚书令这个位置极为的重要,需要一个得力的继承者,而在如今的庙堂,却没有人敢贪图这个位置,首先是诸葛令公做的太出色,他们生怕自己无法继续诸葛令公原先的安排,另外就是天子对诸葛令公太看重,就怕被天子训斥。
  庙堂原先的势力,被分为了三股,三令各占其中一部分,而如今诸葛令公逝世,上任尚书台,怎么也要能折服诸葛令公麾下的那些大臣们啊,若是不行,那在侍中台会议上,尚书令靠什么来与其余二令抗衡呢??尚书令并不是那么好做的,众人心里对此心知肚明,倒是有几个年轻人觉得自己能胜任此职。
  其中就有诸葛恪与袁耀。
  只是,他们太年轻了,做的仆射,便已经被人腹议,若是担任三令,那只怕就要激起百官的反抗了,刘衢坐在上位,当然,他也是在想这个问题,庙堂之中,有谁能担任尚书令呢?他认真的看着周围,这次却不能让吏府出面了,三令的委任权,至今还是在天子的手里,他只能亲自找出一个尚书令来。
  若是原来就好了,像鲁肃,法正,周瑜等等众人都可以继承,可问题是,诸葛亮颁布了新制之后,这些人都得要离开庙堂了,因为他们的年纪,已经超过了诸葛令公所定下的岁数,故而,可以选择的人,又少了很多,在比他们要年轻一些的人员中,不是太年轻,就是让天子太不放心。
  如曹冲,袁耀,曹植这些人,过于年轻,而仲长统,邓艾,阚泽之类,又让刘衢不大放心,刘衢实在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竟然都选不出一个可以继承令公位置的人员,刘衢最后的目光,落在了邓艾的身上,邓艾的岁数不算太年轻,在庙堂内也算是本分,只是,他一直都在忙着农桑,也看不出他在治政的其他方面有什么天赋。
  或许是看出了天子的心里也没有什么人选,庞统缓缓站起身来,走到了天子的面前,他附身一拜,开口说道:“陛下,臣有奏!”
  “哦?请言。”
  “臣荐济民府仆射袁席,为尚书令!”,庞统这么一开口,众人皆惊,纷纷看向了坐在群臣之内的袁席,袁席原本正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低着头,想着成都今年所爆发的涝灾,想着该如何平息呢,就听到这么一句,吓得他急忙抬起头来,看向了庞统,庞统格外认真的说道:“袁公此人,兢兢业业,为任数十载,不曾听闻有什么恶行,行事勤勉,与百姓之中素有人望!”
  “哼!”,刘衢冷哼了一声,却是打断了庞统的言语。袁席?刘衢脑海里又浮现出了天书内的记载,这厮庸碌无能,一生都没有什么成就,甚至是袁绍几个孩子里最为无能的一个,就他,也配来担任尚书令?他正要嘲讽几句,脑海里又忽然浮现出袁术的身影来……
  天书里谋朝篡位,冢中枯骨,到此时的袁子,公羊大儒,大汉将军……刘衢的心里出现了一丝动摇,他这次认真的看向了袁席,袁席看起来有些惶恐不安,还没有等到天子开口,他便起身说道:“臣何德何能,能为尚书令,臣居仆射,尚且自以德不配位,更尚书令乎?”
  看到他如此反应,刘衢心里反而是有些恼怒,不悦的问道:“怎么,你这是不愿为朕效力?”
  “臣不敢……”
  “那便是你了!”,刘衢说着,气呼呼的站起身来,头也不回的离开了议事殿,袁席茫然的看着离去的刘衢,又看了看群臣,群臣复杂的看着他,有的羡慕,有的嫉妒,有的愤恨,有的不屑……
  “唉……”,袁席皱着眉头,长叹了一声。
第0986章
六世三公
  诸葛令公逝世的消息还没有过去呢,天下便又听闻了一个震撼的消息,原济民府仆射袁席竟担任尚书令,接过了诸葛令公的意志,将要统帅诸府,众人大吃一惊,袁席??他能做好么??对于他,众人都是深深的怀疑,这也不能怪他人,实在是因袁席这些年来,从未有什么惊人的作为。
  也没有让众人折服的功勋,他这些年里一直都是在忙着各地的赈灾事,在庙堂内人脉不广,声名不显,反而是在民间,他的名望很大,也只是仅次诸葛令公这个级别的,这些年来,在赈灾的过程之中,他不求有功,只求无过,又因清楚的认识到自己能力上的不足,他事事都会尽全力而为之,身先士卒,故而百姓们对他很是尊重。
  在凉州等几个地区,甚至还有百姓为他设立寺庙,进行祭拜。
  从朝议中出来,袁席就感受到了周围那些大臣们对自己的疏远,倒也不是说他们都对自己怀着敌意,只是,他们做不到像对待诸葛令公那般对待自己,眼神里满是狐疑,充斥着不信任,他原先在庙堂里就没有什么朋友,此刻更是被孤立,尤其是诸葛恪,他刚刚得到了升迁,成为了济民府仆射。
  这个年轻人野心很大,一直都将自己当作诸葛令公的继承者,而对于吏府仆射的位置也很是看重,希望能以此为踏板,可是袁席得到升迁,他忽然就接替袁席成为了济民府仆射,心里定是不开心的,他走到了袁席的身边,显得有些暴躁,涨红了脸,袁席朝着他笑了笑,说道:“诸葛君有何事?”
  “你这辈子都比不得我叔父!”
  诸葛恪冷冷的说着,一双眼紧紧盯着袁席,袁席一愣,点了点头,说道:“君所言极是。”似乎是在他脸上看不出什么恼怒,诸葛恪冷哼了一声,转身便离去了,袁席目送他离去,群臣也渐渐走开了,袁席这才朝着厚德殿走了过去,在群臣被安排到了殿外议事殿之后,厚德殿又重新回到了天子的手里。
  袁席正是要拜见天子,说起来,还应该是天子拜他,因为这三令的位置,比同三公,而这样的大臣,是需要天子亲拜的,这才是大汉的礼数,袁席来到了厚德殿门口,却是被几个黄门所拦住了,当然,这些黄门也不敢太无礼,毕竟这位是刚刚上任的尚书令,就是再不得天子喜爱,那也是三令,不是他们几个阉人所能得罪的。
  “劳烦几位,能否为我禀告一声,我想要拜见陛下,商谈一番接下来的政事。”
  “不敢,不敢……”,几个黄门有些惶恐,连忙避开了袁席的拜礼,走进了厚德殿内,袁席笔直的站在殿外,看着周围的景物,顿时有些失了神,站了许久许久,也不知过了多久,方才有黄门走了出来,黄门看起来有些不安,他附身一拜,方才说道:“回尚书,国家……身体不适,说改日会召见尚书令。”
  袁席点了点头,“既如此,那我便回去了,还望能为我传个话,愿陛下早日康复,保重身体!”,他说完,转身离开了此处,黄门看着他离去,长叹了一声,他就从未见过如此不受待见的尚书令,他方才还是稍改动了国家的言语,国家对于此人,简直就是厌恶,诸葛令公刚刚逝世的痛苦还没有消散,又没有人可以接替他的位置,刘衢的心情自然是非常的糟糕。
  今日他任免袁席,也未必没有赌气的成分,看到袁席那么不愿担任尚书令,心里大怒,便让他做了这尚书令。
  走出了皇宫,袁席一愣,原来,远处还站着一个胖子,正在等候着,看到袁席走出来,刘懿走了过来,拱手一拜,说道:“拜见袁尚书!”,袁席无奈,“你在这里等我?让你久等了罢……”
  “半个时辰罢了,天子对你也是看重啊,竟留你这么久。”刘懿说着,显然,对于皇宫内的情况,他并不知情。
  “我未曾与陛下相见,陛下身体不适,我等了片刻,便出来了。”
  听到这句话,刘懿面色大变,有些不悦的说道:“你身为尚书令,陛下如何能对你如此无礼,不行!我要进宫!”,刘懿说着,便朝着皇宫走了过去,袁席急忙挡在了他的面前,“莫要如此,你便是身为陛下之长辈,也不该如此,勿要为了我,伤了和气……算了,算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9/6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