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一本三国志(校对)第5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3/613

  刘禅本来想给他讲一讲其中的奥妙,可是看到王二郎似懂非懂的模样,他也就不愿多说了,他直接说道:“我唤作刘禅,乃是司空刘公之子,我明日再来,若是你愿意为我办事,钱财这方面我是绝对不会吝啬的,而且你也不会如此的忙碌……专心讲故事便好……你再考虑考虑。”
  王二郎听闻刘禅的身份,还都没有反应过来,刘禅便已经离开了,走在路上,刘禅还在思索着,他觉得自己发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方才的食客愿意为了听这个故事而买自己压根吃不下了的肉粥,这说明两件事,第一百姓们都富裕起来了,第二就是他们愿意为了听故事而花钱。
  首先在雒阳试试,若是可以成功,那自己完全可以在天下各地设立这样的场所,众人花钱进去听故事,同时还出售酒水,食品之类的,刘禅已经是想到了一个庞大的生意链,不由自主的笑了起来,先前他与太尉府说自己想要经商,那并不是应付太尉而编出来的。
  想要过的滋润,同时又不受各种限制,商贾无疑是最为合适的。
  虽说地位是低了些,可刘禅他不惧怕呀,他的阿父是司空,他的岳父估计会是太尉,他妻子的那几个兄长,各个都不得了,何况还有袁耀,诸葛瞻,谁敢欺负自己啊,只要自己老老实实的经商,有这些靠山,自己说不定还能成为大汉第一商贾呢!
  王二郎也是急急忙忙的回到了屋,回到了家,他也没能坐的住,他需要一个人帮着他出谋划策,他首先是找到了他的兄长,兄长虽说比他年长,可毕竟就是个耕地的,见识甚至还不如他,连司空是什么都不知道,二郎就只能找他做官的弟弟了。
  当二郎忽然赶到的时候,三郎也的确是被吓了一跳,还以为兄长是出了什么大事呢,急忙就拉着他坐在院落里问了起来,王二郎擦着额头上的汗水,将今日刘禅来找自己的事情告知了胞弟,王三郎如今也算是混出头了,三百石的吏,还是有些见识的。
  听闻兄长的言语,王三郎皱着眉头,说道:“最好还是不要轻易的答应啊,堂堂司空之子,怎么会行商贾只事呢?我就怕他是来骗你的……”
  “你的意思是让我推辞?可他若是真的呢?”
  “那就这样,你且别急着答应,我明日去找几个朋友,然后陪兄长你一同去见他,若他没有欺骗你,此事可以做的,这是好事。”
  “好,那就劳烦你了。”
  “哎,兄长说的哪里话,你再给我说说,那人穿的啥样,模样如何?”
第0819章
更卒革新
  次日,当刘禅赶到了此处的时候,王二郎依旧是在忙碌着,看到刘禅到来,他急忙行礼拜见,刘禅笑了笑,也没有急着去问他,直接寻了个地坐了下来,等着二郎给他端上了一碗味道不错的肉粥,这才美滋滋的吃了起来,不得不说,这家的肉粥是真的好吃。
  刘禅正吃着,忽然看到了不远处正在低头用膳的年轻人,他愣了一下,叫道:“元逊?”
  正在吃饭的年轻人抬起头来,也是看到了刘禅,年轻人身材修长,奈何就是脸有些长,看起来失了些俊俏,面带微笑,很是阳光,有种让人如沐春风的感觉,年轻人急忙站起身来,走到了刘禅的身边,两人笑着拜见,这才一同坐了下来。
  年轻人身边还站着一人,他连忙招呼他也坐下来,这才介绍道:“王君,这位便是司空之子,亦是我的好友,唤作刘禅……刘君,这位唤作王远,乃是我麾下贼曹……”,他给两人介绍之后,刘禅笑着与那人点了点头,算是认识了。
  两人愉悦的聊了许久,年轻人笑着说道:“本来呢,这几天还是比较繁忙的,你不知道啊,这更卒制度要改了,听闻我这还要去进学,我也是无奈啊……我用了五年从太学出来,结果还得要继续进学,对了,要不我们一同去罢……听闻从学府出去就能有个不错的差事……”
  刘禅急忙摇着头,说道:“算了,我这模样,太学都进不去,更别提你这要去的学府了……”,刘禅说着,心里忽然又有些好奇,他问道:“这个学府是教什么的啊?”
  “教更卒的,你别惊讶,荀尚书想要设立这么一个学府,还要将更卒为吏,甚至还要设立一个府,专门负责……我那个爹啊,挺想要这个位置的,就让我去进学,表达自己对新制的认同,唉,我却是惨了啊……”,年轻人摇着头。
  “哈哈,元逊也是如此的厌恶进学?不对啊,当年我们一同进学的时候,你那般的积极。”
  “刘君不知啊,我阿父说,这学府成立之后,大祭酒非常可能是由满宠来担任,他来担任大祭酒,你可以想想我们以后的日子会是什么样的……”
  两人聊了许久,年轻人与王远这才离去,刘禅也是吃完了肉粥,正要去找王二郎询问呢,王二郎就已经站在了他的身旁,笑着说道:“刘君啊,你昨日说的事情,我回去之后思索了许久,就是怕我这个人才能不够,坏了流君的事情,若是刘君不嫌弃,我倒是愿意帮刘君做事……”
  刘禅大喜过望,“好啊,好,那我接下来就派人去问问这周围有没有合适的院落,实在不行,我就去雒阳县衙一趟,争取在这周围盖一个大院,对了,你可认字?”,听到刘禅的询问,王二郎有些尴尬的摸了摸头,说道:“认识的不多。”
  “无碍,无碍,我会派家中奴仆来教你认字,你这个不认字是不行的,因为你讲的那些故事,需要写成书籍,加以背诵,然后再讲述,我还会收集更多的故事,来让你讲述!”,刘禅坐了下来,便是吩咐着,王二郎硬着头皮只能答应。
  刘禅又吩咐了许多,这才从怀里拿出了一张凭据,递到了王二郎的手里,笑着说道:“这是我在钱庄的凭据,你稍后去钱庄,可以拿出这些钱,不算太多,也是我的心意了……”,王二郎这并不是初次遇到给凭据的,最近很多的食客都愿意以凭据来结账。
  这已经成为了有钱人地位的象征,苦哈哈一般都还是用铜钱的,只有这种富贵人家,不愿意带太多的铜钱,可是又想要带着钱去逛一逛,便使得凭据在雒阳内运转了起来,王二郎并没有去看凭据上记载的钱财数量,只是不断的感谢着,这才将刘禅送走。
  刘禅离去之后,他方才看了看手中的凭据。
  这么一看,他吓得是双手颤抖,凭据都差点掉了出去,两万钱,天哪,两万钱啊,王二郎心里的一切忧虑都瞬间消散,握紧了手中的凭据,他更是打定了主意,一定要好好的为刘君效力!!
  晚上,王二郎回到家里的时候,三郎王远已经在家中等候着了,看到兄长回来,他又帮着卸货,两人这才坐了下来,王二郎拿出了凭据,笑着说道:“刘君阔绰啊,我现在都没有反应过来……”,王远看了看他手中的凭据,很是平静,他说道:“司空家的少君,出手自然大方。”
  “还有啊,我都打听清楚了,他即将迎娶太尉家的女儿……兄长跟着他,那可是不得了。”
  两人交谈了许久,王二郎有些激动,他有些好奇的问道:“今天你请来的那位贵客,也是位大人物?”,王远点了点头,“那是我的上官啊,唤作诸葛恪,也是个大有来头的,那刘禅与他的堂弟关系不错,两人也就认识,我特意将他请过去的……”
  “多谢,多谢。”
  ……
  诸葛恪返回府邸的时候,他的父亲诸葛瑾显然还在气头上,哪怕是在吃饭的时候,他都是皱着眉头,家里众人也不敢言语,气氛有些沉默,诸葛恪也不知出了什么事,吃完了饭,诸葛瑾长叹了一声,就要起身离去,诸葛恪连忙跟了上去,两人回到了书房内。
  “阿父,可是出了什么事?”
  “唉……”,诸葛瑾叹息着,说道:“还不是更卒府的事情,我倒不是说贪恋权势,只是觉得自己较为适合这个位置,我在地方担任过多年的县尉,郡尉,甚至还担任了司隶校尉,我去找荀尚书的时候,荀尚书却说早已安排好了人选,勿需我操劳……”
  “我又去拜访郭侍中,想要给他看一看我心里对更卒府的诸多打算,奈何,我连郭侍中的大门都进不去……”,诸葛瑾心情很是低落,他心里早就对地方更卒制度有怨言,因为他就是长期在地方上担任县尉郡尉,心里很清楚更卒如今的情况。
  他为此事思索了许久,如今在他的书房里还有很多的文书,都是他这些年的想法,尚书府里传出革新更卒的消息之后,他就拿出了自己这些年里的成果,没有想到啊,人家压根不将他放在眼里。
  诸葛恪皱着眉头,说道:“要不就给叔父写个书信罢,叔父与陛下的关系那么的密切……”
  “不必,我就不信,这做官不看才能,却要看关系?我纵然没有你叔父那般的才能,可是对于此事,我思索了十几年,我就不信谁能做的比我更出色!”,诸葛瑾说着,继续说道:“我明日再去找人,我就不信了,你且别走,帮着我整理一下文书。”
  父子两人连夜将诸葛瑾原先的那些文书整理起来,其中大部分都是些案例,还有很多地方更卒的资料,以及提议,试想之类,看得出,诸葛瑾的确是从很早之前就开始思索这些事情了,两人忙碌到了半夜,这才睡下。
  次日,刚刚清晨,诸葛瑾便坐着马车离去了,马车上满是这些日子里他所准备的文书资料。
  他没有去厚德殿找天子,虽然天子很可能会接见他,可是诸葛瑾还是不想去找天子,天子与他弟弟的关系密切,诸葛瑾不希望自己靠着弟弟的关系来完成自己的抱负,他去找了一个众人都不愿意去找的人,满宠。
  满宠得知有人拜访,也是愣了许久,他的府邸里,这些年里,愣是没有过任何的来客,连他的下属都不敢来找他,关键还是因为满宠这个人的脾气太臭,宾客前来,满宠就会警告他,按着汉律,大臣之间不能结党营私,而下属来了,他又警告不许贿赂,不许送礼,不许奉承。
  他那副冰冷的模样,吓退了无数的宾客。
  诸葛瑾心惊胆战的等待着,他并不知道,这位刑府的仆射会不会接见自己,不过,他只是等待了片刻,便有奴仆出门,将他请进了府邸里,诸葛瑾走进府邸,满宠的府邸还是不错的,没有诸葛瑾预想的那般清贫简朴,反而是有些奢华。
  “拜见满君!”
  “嗯。”
  满宠点了点头,让诸葛瑾坐了下来,随后,便是很长一段时间的沉默了,两人对视着,什么也不说,也没有人开口,满宠显得格外高冷,诸葛瑾看着他,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满宠沉默不语,他也不知该说些什么,气氛很是尴尬,还是诸葛瑾打破了这个尴尬的局面。
  “满君啊,是这样的,听闻更卒革新的事情,说起来,很早之前,我就对这更卒有过革新的想法,我准备了很多的文书资料,满宠可能帮我看上一看?若是有不对的,劳烦帮着我改正?”,诸葛瑾问道,满宠听闻,点了点头,答应了。
  诸葛瑾欣喜的让人将自己准备的那些文书拿进来,放在了满宠的面前。
  满宠拿起便翻看了起来,满宠做事还是格外认真的,逐字逐句的看着,也不觉得麻烦,看了大概两个多时辰,诸葛瑾双腿都有些麻了,满宠这才抬起头来,说道:“你想的很好,很多的提议,比荀君还要早,很不错,这方面,我没有办法指教什么的。”
  “那……满君可能帮我将这文书送到厚德殿里,让陛下看一看,我听闻要设一个更卒府,我想试试自己能否担任这个仆射,我人微言轻……”
  “嗯,好。”
  满宠直接就答应了,诸葛瑾大喜,他本来都是做好了被满宠轰出去的准备,没想到啊,满宠答应的如此迅速,满宠站起身来,说道:“我也不能一个人,这样罢,你跟着我,我们一起去厚德殿里,我觉得,你担任这个仆射,的确是很合适。”
  “多谢满君!”
第0820章
人皆健忘
  厚德殿
  当天子听闻满宠与诸葛瑾到来的时候,刘熙没有多问,直接便让他们进来。
  满宠一脸的肃穆,怀里抱着一大堆的纸张,身边的诸葛瑾略微有些拘束,不过也是同样的,抱着更多的纸张,两人见到了天子,附身大拜,刘熙有些不悦的看着一旁的齐悦,说道:“你怎么也不帮着他们拿一些,叫几个黄门就那么难么?”
  齐悦听闻,也不解释,惶恐的急忙认罪,刘熙冷哼了一声,让齐悦离去,满宠这才说道:“陛下不可怪罪他,是我们没有让他帮……”
  “快些坐下罢……东西便放在案上,怎么,这是你新律的第三次提案么?”,刘熙疑惑的问道,满宠摇了摇头,说道:“这是诸葛君为更卒革新所写的一些提议,他今日来找我商谈,我觉得还不错,就前来找陛下了……”,说着,他就将文书放在了案上,让天子来看。
  刘熙拿起了其中一张,就开始读了起来。
  “更卒之军械,以不同于士卒的皮甲,轻便为主,配长剑,个别配以弓弩,带镣铐……个别职位配以骏马,以为追捕所用……”,刘熙认真的看着,时不时的点着头,诸葛瑾此刻也是平静了下来,刘熙读着这些提议,又说道:“以南北军退役士卒来充实更卒府的提议是非常好的,朕很喜欢!”
  “多谢陛下。”
  “可是你为何要让更卒地方官吏的品级低于地方官吏呢?”
  “陛下,因更卒官吏手中握有兵权,更卒也是不能小看的,故而,需要县令之类略高于他们,这样才能在地方上形成抗衡,若是品级一样,没有兵权的县令,太守,怎么能制衡他们呢?”
  两人聊了许久,满宠也时不时的说上几句,进行补充,如此过了两个时辰,几个人都未曾感到疲惫,反而是越聊越有兴致,刘熙很是欣喜的说道:“子瑜啊,好,很好,你是给了朕一个大惊喜啊,这更卒府仆射的位置,就是你的了,这府新立,却是非常的重要,天下之安稳,朕便托付与君了!”
  诸葛瑾急忙起身拜谢。
  到了五月,正式的召开了一次的朝议,众人心里都清楚,这次的朝议,大抵就是要商谈更卒府之事了,当然,庙堂群臣对此并没有什么兴致,在他们眼里,所谓的更卒府,是上不了什么台面的,就如驿府那般,不被他们放在眼里,何况更卒改制,对他们更是没有半点的影响。
  故而,荀彧的提议是几乎没有遇到任何的阻碍,非常的迅速的通过了,吕布原先对此是没有多大兴趣的,可是他听闻日后的更卒是以退役士卒优先录用的时候,他却是提起了些兴趣,若是以前的更卒,士卒肯定是不会愿意去的,征战无数的豪杰在地方做个更卒算什么事呢?
  可是如今不同,更卒若是成为了吏,那就是有了另外一个进阶的道路,这就让吕中书很是欣喜了,大汉在孝宪时期大量的招募士卒,使得在熹平十八年的时候,大汉士卒曾达到了惊人的二十一万人,在延康之年,庙堂又裁掉了大量的士卒,只留下了精锐的南北军。
  这十来万的士卒们被遣散,对地方的确是造成了不少的影响,其中有不少的士卒因犯罪而被抓捕,长期在外厮杀,会让他们变得暴躁,而且他们还掌握着各种的战斗技巧,在徐州,曾有一个退役士卒,因怀疑自己发妻在自己不在的时候与邻舍有染,竟杀害了十四人。
  当时参与抓捕他的更卒,都是损失惨重,这位士卒是北军退役回来的,参与过贵霜之战的老卒,徒手干掉了六位更卒,最后是以强弩将他射杀的,吕布从未忘却过这些事情,若是更卒制度成立,也就有办法妥善安排退役士卒了。
  庙堂对于这些人是有救助补贴的,可他们需要的不只是钱财粮食,他们需要一个差事,能够让他们别整天胡思乱想,惹出事端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3/6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