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一本三国志(校对)第3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0/613

  “啊???我们帮他们???为何啊???”
  震惊的孙坚发出了如同张益德般的吼声。
  “朕啊,是个愚笨之人,实在没有办法,让那么多的百姓富裕,让那么多的地区繁荣,朕做不到啊,可是呢,大汉是需要各种物资的,肃慎的弓箭,丁零的牛羊,贵霜的棉,大汉很是需要啊……”
  “你说,就像这次一样,大汉的百姓富裕了,受难的不是他们,可若是征伐那些地区……那给与百姓的钱财有些不够用啊……加上需要管理的地方……岂不是更糟糕……不如,就如肃慎那般,派出军旅驻扎,以他们的物资,来供养我大汉的百姓,朕不管他人,只要能让大汉的百姓富裕,国力强盛,这就足够了……”
  “他们不必入我大汉,他们只要听大汉的话就好了……”
  天子眯着双眼,低声说道。
  “当然,一些重要的地区,船港,还是要控制在大汉的手里……”
第0624章
庙堂朝议
  马均又是在府邸内忙碌了数个月,到熹平二十二年的九月,马均方才将已经成型的机器,也是这技术,交到了厚德殿之中,令天子向往已久的新技术,总算还是研发完成,天子是非常开心的,不过,他并没有急着公布这个消息,甚至也没有让新技术即刻投入到生产之中,开始印刷书籍。
  天子似乎还有别样的打算,马均是不管这些的,研发完成,他已经是知足了,经过了这么多天的忙碌工作,他已经是非常的疲惫了,在厚德殿里,他也只是给天子简单的介绍了一遍自己的新改进,随后便返回府邸去休歇了,而对于天子的赏赐之类,他也是没有在意的。
  又过了六日,天子方才召开了朝议。
  群臣都有些疑惑,朝中也没有发生什么大事,天子怎么忽然就要召开朝议了??莫不是袁绍负责的新策出了什么问题麽??众人心里想着,在皇宫门口汇聚,大臣们聚在一起,也是谈论着当今的情况,以及对各项新政的看法,袁绍独自站在一旁,也没有搭理其余大臣,看起来,袁绍的确是有些疲惫的。
  发色不再是昔日那般的乌黑发亮,袁绍戴着高山冠,将灰色的头发盖住,而流露出来的那部分,还是背叛了他,告知在场的众人,司空的状况并没有他表现出的那么好,在大臣之中,与袁绍一般的,还有一个郭嘉,郭嘉已经没有精力来藐视诸多大臣了,他整个人都是颓废的,这些日子里,曹操将他累的够呛,几乎是不抬头的忙碌。
  唯独曹操,赶来的时候,还是容光焕发,没有半点的疲倦,笑呵呵的与刘备攀谈起来,没有丝毫的不妥,郭嘉有些愤恨的瞪了他一眼,不再作声,而袁绍亦然如此,有些不善的打量着远处的济民令刘巴,眼里有些凶光,面对他们两人的目光,曹操是笑着走到了郭嘉的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
  “奉孝啊,这些日子里,实在是劳烦你了……不过,如今呢,评议郎之类也选拔完成,对各地的世家大族也开始了评议,你也可以松懈一段时日了……哦,对了,你觉得,若是我联合南方四州,沿江修建大量的水利,大规模动用徭役,开垦荒地,能否改变南方的颓势啊??”曹操问道。
  郭嘉嘴唇微微颤抖起来,抬起头,有些茫然的看着曹操,他摇了摇头,说道:“曹公,算了罢,这策略是没有作用的。”
  “没用??也对,若是庙堂对南方的投入太多,北方的政策就无法施行了……”曹操点着头说道。
  不提这两人,济民令刘巴,最近过得很是不错,名列九卿,又成功的成为宗室之后,他可谓是一步登天,从一介小吏,顿时成为了雒阳内的大名士,不少人纷纷送来贺礼,前来结交,还有不少来攀亲,或想要联姻的,刘巴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成功而骄傲自得,不过,他知道,想要坐稳这个位置,就不能得罪这些人。
  他没有接受贺礼,但是前来拜见,结交的人,他也是很温和的接待,没有失礼的地方,唯独与袁绍,关系是越来越恶劣,袁绍那一日的一顿痛打,让他念念不忘,可又无可奈何,没有机会,此刻,看到袁绍那般的目光,他心里却是好受了很多,还在想着,等日后,我还要想出几条策略来!!
  众人聚集,时刻也到了,曹操这才领着众人走进了皇宫之中。
  华雄还是缠上了张飞,张飞黑着脸,不搭理这厮,华雄也不管他的冷漠,还是热情洋溢的聊着天,周围那些不知情的人看着,还真以为这两人是八拜之交,进了大殿,众人分别坐下,没过多久,天子便出现在了上位,众人拜见,天子回礼,众人这才坐了下来,天子面带笑容,看起来心情很是愉悦。
  “众爱卿,可有上奏?”天子询问道。
  他这一问,司徒曹操即刻起身,说道:“陛下,臣有奏!”
  “陛下,评议之策已是完成,臣所委任的评议郎正在评选各地之世家,给与殊荣,不过,在他们荣获殊荣的同时,臣又想到了一处,便是这济民台,济民台初立,尚无实力能以济民,国库也是空虚无比,故而,或使各世家派出一人,前往济民台任职,从刘君之令,为国为民!!”
  曹操一开口,众人便知不妙,早在曹操聚集他们的时候,曹操就已经透露出了这方面的意思来,他们也早就做好了准备,没想到,这一刻竟来的如此迅速,大族不是送人进入济民台,是送钱财进入济民台,他们这些日子不断与刘巴结交,也是出于这个打算,如今的济民台,看起来不是位高权重的府邸。
  可是渐渐的,在拥有对大族的索取权之后,济民令的位置就会变得格外重要,故而结交刘巴是非常正确的打算,他们也稍微知晓刘巴的为人,刘巴这人,虽出身大族,可是在平日里,是非常节俭的,这节俭程度,仅低于闻人袭与马均,另外,他还是个非常清廉的官员,大族们私下里送出的礼物,他一个都没要,那般私密,无人能察觉,他也没有要。
  这几点,是具备了一个好官的特征,却也让世家大族们有些不安。
  曹操提议之后,刘巴若有所思,他似乎明白了这些日子里,为何前来结交的人会那般的多,他看着远处的曹操,笑着点了点头。
  天子说道:“可以……”,说着,他又看向了刘巴,说道:“刘卿,你要好生操办这些事,这些大族都是国之忠良,不能对他们无礼……”,说着,他看了看周围那些大臣,又开口说道:“朕本来是想让满宠来担任这个位置的,看你如此才华,方才让你担任,你要好好去做,若是做不好,朕就让满宠接替你!!”
  天子说着,似乎是在警告刘巴,刘巴也是敬畏的道是,可是这些大臣们心里知道,这哪里是在敲打刘巴啊,这分明就是在威胁吾等,若是好好配合,朕就让刘巴来压榨尔等,若是不配合,那就满宠来诛族,大臣们思索了片刻,当他们再看向刘巴的时候,忽然觉得,这厮还是蛮不错的,吾等应该知足了。
  这要是让满宠那厮来担任,上一刻上任,下一刻就要砍头了罢。
  看到群臣服软,天子这才没有多说什么,他笑着说道:“朕有一物,要给众爱卿观看!!”,他说着,挥了挥手,顿时就有黄门扛着一重物,缓缓走进了大殿之中,放在了殿内,看到这新奇古怪的东西,大臣们心里都有些好奇,聪慧的人已经是将此物与马均联系起来了,他们都有些茫然。
  连发弩诞生的时候,都不见天子如此的激动兴奋,此物是有什么作用呢?
  他们心里想着,曹操在一旁,也很是好奇,看了看对面的马均,看着马均一脸的平静,心里就已经明白,这是马均所做出来的,最先的曹孟德,也是非常反对这些东西的,他甚至砸掉了天子的爱物,也因此而入狱待了几天,可是在现在,陆续看到了熹平织绫机,熹平连发弩,熹平翻车等物后,他是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这些东西,并不是全部都是玩物,有的也能对天下起到重要的作用。
  群臣大多都是如此的看法,唯独很是生气的,只有老臣蔡邕了,或许是他老了,或许是他太顽固,可他就是从未改变过自己的看法,这些都是玩物,君王应该远离他们,这种想法,在蔡邕的脑海里根植了数十年,是没有那么轻易改变的,果然,张飞还没来及劝住他,这位老头便气呼呼的站起了身。
  “陛下!!!”
  “将国中大臣叫来,就是为了此物麽??陛下平日里好玩这些,臣也未曾多说什么,可是如何能够与大殿内拿出?!莫不是要国中大臣全部都痴迷此道,不管民政,不管军事,全部都去当匠人麽!?!”蔡邕毫不客气的大骂,天子却没有生气,面带微笑,问道:“蔡公可是觉得此物不堪大用??”
  “的确不堪大用,重要的还是人,物岂能贵与人乎?研发翻车又如何,若是没有爱民如子,鼓励农桑的官吏,农桑之事能因翻车而变好麽?连发弩又如何??若是士卒不精锐,将领不英勇,百发弩亦无用!!臣只是希望,陛下能够将心思放在百姓上,放在贤才上,而不是各类的玩物之上!!!”
  听着蔡邕如此言语,天子指着那物,说道:“让蔡公看看!!”
  顿时有黄门上前,开始操办此物,众人也是一动不动的看着,当黄门将板沾墨,放入器具,进行印刷的时候,大家自然都是没有看懂的,可是渐渐的,看到一张张白纸上出现了同样的文字内容,被黄门拿起,分别给与各位大臣,大臣们看着手里的纸张,陷入呆滞之中,此物竟有抄写之用???
  而最为尴尬的,自然就是华雄了。
  “北军校尉关羽,借连发弩一柄。”
  华雄偷偷的抬起头,看向了远处,果真,远处的关羽瞪大了双眼,我何时借过连发弩???这字迹……怎么有些熟悉呢??他猛地抬起头来,目光盯着远处的华雄,华雄咧嘴,有些尴尬的笑着。
  最为震撼的,大抵是蔡邕了,蔡邕瞪大了双眼,看着手里这些,问道:“此物能抄写文章??”
  “能抄写书籍,不费人力,一个月之内,就能将一本书印刷出成千上万本来,蔡公啊,你觉得,这还是玩物麽?”天子笑着问道。
  蔡邕脸色赤红,浑身颤抖着,却别过脸去,冷哼了一声,坐了下来。
  天子也不跟这老顽固计较,看向了群臣,笑着问道:“诸君以为如何??”
第0625章
印刷书籍
  群臣已经是有些惊愕了,他们似乎都没有想到,天下竟还有如此奇物,他们看向马均的眼神里,也是极为的复杂,真不知他是如何做出这个东西的,迎着众人的目光,马均不为所动,群臣并不是很看得上他,他心里也是知道的,看着群臣沉默,刘备忽然起身,开口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哦??”
  刘备笑着说道:“陛下,有了此物,地方官学之中,书籍不再是难事,天下士子,能够读书的机会也就更多,如此一来,我大汉文风昌盛,贤才无数,陛下之功德,当以世世流传,故而庆贺!”,天子听闻,也是笑了起来,点着头,说道;“朕也是觉得,此物有大用,天下文风,将因朕而起!!”
  群臣大拜,天子挥挥手,让众人起身,天子这才看向了马均,言语道:“朕一直重用马卿,委以重任,可是,庙堂群臣,却多有不悦,将马公批为匠人之流,视为不入等,朕早有言语之意,本以为尔等能够自省而改过,却未想到,到了如今,有些国中大臣,还是那般的顽固,不肯承认!!”
  “从铜铁,到衣裳,到车架,乃至如今朕坐着的这皇宫,尔等坐着的席,哪个不是新奇之物??哪个不是匠人研发而成的??你们一个个的,吃着百姓耕种出来的饭,嘴里却骂着村夫多愚,享受着匠人之成果,却要骂匠人不入流,医师为尔等看病,尔等却要将医师与乞丐同列……”
  天子说着,渐渐也有些愤然,他肃穆的说道:“对待一个人,难道不是应以他的品行而视麽?怎么能以他的职务而小看他呢?诸君都是通读圣贤书的,应当是明白这些道理的,朕准备册封马公以县侯之职,对他麾下参与研发的匠人,各有重赏,朕的第二个皇子,刘棣,朕准备使他入马公之门,治研发之道!!”
  “朕的话已说完,可有人反对??”
  众大臣面面相觑,天子的意思,看来是要继续扶持匠人啊,还是要大规模的扶持匠人,他们心里虽还是不觉得匠人能够与他们这些贤才相提并论,可却完全说不出反对的言语来,对于天子,他们心里还是很畏惧的,这位执政了二十二年的天子,是个暴脾气的,还是不要轻易的去招惹。
  看到无人反对,天子也就下达了自己的各项诏令。
  朝议结束的时候,群臣走在路上,脸上都是有些担忧的,当今天子,比之孝康皇帝虽差了些,还是能算作明君的,可惜啊,就是太爱搞这些稀奇古怪的事情了,什么新政,评议,匠人,总是喜欢开辟一条全新的道路,这些从未从这条道路上走过的大臣们,也不知道这条道路的最终点是在哪里。
  是好是坏,只能听天由命。
  在朝议之中,印刷技术正式的投入到了工作之中,最先开始印刷的便是官学里的启蒙课本了,这启蒙课本,正是何子先前所书写的,对大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几则故事,看起来简单,却包含了对天子的敬畏,对天命的敬畏,做人需要的各种品德,天下幼童们都是在这样的教育下逐渐成长。
  天子一直觉得,这些年没有叛乱的原因,很大部分都是在这本书籍上,百姓们都知道了忠君爱国的道理,自然叛乱也就会减少,如此看来,何子对大汉的贡献,几乎是没有人能够媲美的,这幼童启蒙书,也唤作《金鳞九篇》,到如今仍然是被赞不绝口的,从书里,能看出何子那种与众不同的文风。
  极为豪迈的文风。
  大量的印刷了启蒙书之后,各地的官学都得到了这些书籍,说起来,印刷之事,还是耗损巨大的,板的使用次数有限,更是一大难题,不过,这些难题还是要交给马均来解决,马均作为将作大匠,如今又得到了县侯的赏赐,朝中群臣,也没有人敢小看了他,得到赏赐的匠人也很是开心,做起事来也很是勤快,他们都想再得到赏赐!
  不过,庙堂也并没有因为成本过高而降低印刷速度,还是在不断的进行印刷,启蒙书不断的去向各个地区,庙堂首先还是想要解决官学的问题,然后再顾及其他,在这样的效率下,各地的幼童们都是持着这不同寻常的启蒙书,有些茫然的跟着祭酒学习,年幼的他们,完全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唯独那些祭酒,却是热泪盈眶。
  到了年末,马均再一次赶到了厚德殿里。
  “你想公布与天下??为何啊??”天子有些疑惑的问道,马均这番前来,竟是想要将自己研发出的那些东西,公布与天下,让天下人都知道是如何制造的,对此,天子是有些想不通的,如此利器,掌握在庙堂的手里多好啊,为何要分发与民间呢??马均看着天子,说道:“其实,主要还是印刷之术。”
  “陛下,此术对天下的影响重大,庙堂虽说一直在印刷,可都是有目的的,统一的印刷,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何况,如今的机器,也不能单独设立官衙进行印刷之事,既然如此,不如将制作原理告知与众人,让天下人随意的印刷,如此一来,书籍会越来越多,这才是符合陛下心里所想的啊。”
  天子听闻,觉得他说的倒还有些道理,思索了片刻,方才说道:“也罢,那就单公布印刷之术罢,让他们都学着,允许他们自行印刷,即使他们印刷书籍之后不会外传,可书籍多一些,也是善事……”
  得到天子的应允,在同月,马均亲自赶到了太学,开始讲学,面对这位雒阳新贵,太学生们都是格外好奇的,当马均上了高台的时候,周围的学子们都是随意的谈论起他来,他给与学子们的印象,实在是太差,光是他这身服饰,若是不说自己的身份,他们还以为是哪个乞儿混进了太学之中呢!!
  除此之外,马均说起话来,也不是那么的利索,马均儿时口吃,长大之后有所好转,可是在面对如此多人的时候,他还是时常会口吃,他还是努力的讲述着如何印刷,而台下的学子们却渐渐变少了,大多人都是无趣的散开了,马均看着台下的学子们,有些笨拙的叙说着。
  正在此时,只见门外有人喧哗起来,学子们纷纷望去,马均也是不再开口,只见一行人从大门外走了进来,来人大家都是认识的,正是太子刘獒,刘獒笑着与众人拜见,走到了靠近马均的地方,朝着马均一拜,这才坐了下来,他是来听马均讲课的,有太子在此,太学学子们哪里还会散去,很多原本走掉的人,都再次回来,围聚在这里。
  有太子坐在下方,不知为何,马均心里的不安也就渐渐消散,他又从头开始讲起,缓缓讲述如何制造,太子听的很是激动,甚至都拿出了笔墨在记载,看到太子如此,众人也是纷纷效仿,这位可是太子啊,这些年轻人,日后能否受到重用,全部都要靠这位的赏识,而为了得到他的赏识,他们是宁愿付出任何代价的。
  马均讲述完,只是朝着太子拱手行礼,便匆促的离开了这里,太子缓缓起身,走上了高台,看着下方的诸多学子们,开口说道:“诸君啊,我以为,吾等应当拜谢马公才是……马公所做之技术,能够让吾等看到更多的书籍,皇宫内深藏着的,或者是在书馆内私藏的,通过印刷,人人都能看到……天下文风会因此而起,圣人之道远扬,马公,是可以称呼为子的人物了。”
  马均自然是不知道刘獒在太学里的讲述,只是,几日后,当他赶到了门子学的时候,却发现情况有些改变,诸多学子们,对待他的时候,都是格外的尊敬,甚至有朝着他大拜的,马均连忙让他们起身,而当他讲述印刷的时候,整个高台周围,都已经是站满了人,包括祭酒在内,都是在认真的听着,还拿出笔墨记录下来。
  马均是很开心看到这样的场面,匆匆忙忙的讲述完,婉拒了众人的挽留,离开了此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0/6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