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一本三国志(校对)第3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2/613

  当然,后来也有荀子这样,提出国富民富论的,荀子认为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他将两者联系起来,认为不能忽视其中任何一个点,到了袁术这里,他将两者再次结合起来,在延续了荀子想法的同时,再次提出了民富国富论,他与荀子所想的略有些不同,荀子从百姓的生活入手,认为要首先提高百姓的富裕状态,然后国家自然就会富裕起来。
  袁术则是认为,最先要让财富集中在国家这里,让国家富裕起来,然后重用士大夫,让士大夫们富裕起来,最后再通过钱财施行有利于百姓们的政策,让百姓们富裕起来,这就是袁术的公羊三世三富论!
  不仅仅是刘獒,就是诸葛亮,司马懿,庞统这些人,也是很认真的听着袁术的讲解,袁术并不介意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若是他们有反对的,或者想不明白的地方,袁术就会想尽办法来解决,苦思冥想,不断的完善这刚刚有了雏形的新公羊学派。
第0549章
满宠南下
  坐在院落里,袁术给众人讲述着如今的局势,按着三世说来说,如今的大汉,首先应该是想办法来让国家富裕起来,无论是商贸之事,还是税赋之列,都应该要优先充实国库,众人都以商贾卑鄙,一个劲的打压商业,袁术认为这是不对的,从西州的局势来看,似乎着商业是最能让国家富裕起来的。
  另外,还有在海路上,袁术依稀还记得,在王符担任扬州刺史的那个时候,扬州水军常年在外,黄金之物那都是一船一船的运往大汉的国库,海外有各种的黄金,有香料,有人丁,应有尽有,可是在王符逝世之后,庙堂之中,就没有人再重视海外,如今大汉的海外,被限制在倭国上。
  袁术一再的强调海外的重要性,若是当时能一直持续王符的政策,只怕如今大汉从海外所带回来的财富,足够大汉全灭贵霜!!可惜啊,如今的官吏们,既不像法家那样看重国库的充实,看重国家的富裕,也不像儒家那样看重百姓们的富裕,他们只在意士大夫的待遇,若是待遇好,那就是国家重视贤才,若是不够好,那就是轻视大贤,国将不国。
  当然,他们都是士大夫,眼里是自己的利益,这并没有错,让诸葛亮等人敬佩的是,袁术就是作为这个士大夫,而且还是其中势力最大的一员,能够跳出自己的位置,仰望底层的百姓,乃至与整个大汉天下,故而,众人也都乐意听他讲述自己的思想,说起来,他们也是受益匪浅的。
  讲述至于傍晚,袁术这才收起了书,挥挥手,说道:“都去忙自己的罢……”
  众人纷纷告退,唯独刘獒,没有离开,走到了袁术的身边,说道:“师君,我还有些事向你请教……”,袁术额头上滴落着汗水,他点点头,说道:“问罢。”
  “可能到书房去说?”
  “不必,这里也没有他人,你直说便好。”
  刘獒只好继续说道:“阿父有意让我去尚书台,操办诸事……可是我与邢公从未言谈过,我不知当准备些什么……”,袁术笑了笑,说道:“不必准备……陛下这是要你熟悉尚书台的诸事,尚书台这些年,可是相当的忙碌,你去看看也好,不过,协同操办,这你还做不来……”
  “尚书台里,邢公乃是孝康皇帝的挚友,多年陪伴,道德上佳,你不必准备什么大礼,至于荀彧,他是天子少时的玩伴,也曾是东宫属官之一,与天子的关系很好,你也不必多准备什么,唯独这郭嘉,他是王公的弟子,行事多任性淫荡,又教导过你的幼弟,此人不大好相处……”
  袁术想着,忽然说道:“你去我书房,在第三列,有张书信,乃是王公亲笔,是与我阿父的书信,你拿上,倒是便赠与他,对王公之遗物,想必他也会很是欢喜,对你自然也就感激,不会为难你……”,听到袁术这么说,刘獒有些犹豫的说道:“那是王公写给老太公的书信,我岂能如此拿去赠人……”
  “无碍,在我这里,不过是废纸一张,没有任何的作用,你尽管拿去……”
  袁术不太在意。
  刘獒点点头,便去了书房,不多时,拿着那封书信来到了此处,袁术有些不耐烦的说道:“好了,我要忙自己的事情了,你赶快走吧!!”
  刘獒朝着袁术大拜,这才走了出去。
  等到刘獒离去,袁术这才痛苦的俯下身来,一手不断的敲打着自己的后背,在这剧烈的疼痛下,他几乎起不了身,好在奴仆连忙赶来,将袁术扶了起来,将拐杖递给了他,这才让袁术一点一点的朝着书房走去,那种钻心的疼痛,让他险些就忍不住去服药,可是,他记得华佗的言语,这药虽能减轻疼痛,却是有害于他的。
  忍着剧痛,走向屋子,他缓缓说道:“不要告诉他人……”
  一旁的奴仆点着头,没有再开口。
  正如袁术所想的,天子就是想让刘獒能够提前熟悉尚书台,别人不知,可是天子清楚的很,在王符之后,尚书台的职责非常的巨大,这样的职权,尚书令成为了朝中最为重要的官职,当然,日后定然是要进行削减的,目前没有进行削减的原因是因邢子昂,荀彧,郭嘉这几人,天子都是信得过的。
  等到邢子昂离职,尚书台定会迎来裁减,不过,如今的政令,的确都是在尚书台施行,作为太子,若是对尚书台不够重视,日后定会引出大祸来,天子想着,自己即使叮嘱他数百遍,也比不上他亲自去看一眼,故而直接让刘獒前往尚书台,由头就是袁绍之策,由尚书台执行,故而要让刘獒前往监察。
  不过,天子并没有让刘獒带着东宫群臣前往,只是要让太子一人前往,其余众人,则是要跟着刘备,继续施行官学,这一次,官学的范围要比以前更加遥远,分别是幽,并,扬,荆,这四州,这也算是官学在南方的兴起,官学在南方并不是很受重视的,这里的豪强世家,依旧强势。
  原本,南方的世家都是属于弱势,完全不能与北方媲美的,可是北方世家经过孝康皇帝与当今天子的数次镇压后,已经没有了昔日的强势,就是袁家,也是规规矩矩的将孩子送入官学之中,不敢违抗,可是南方不同,南方还是在由家族长者来教导其余众人,不会派往官学。
  这对于刘备来说,是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故而,在出行之前,刘备特意前来皇宫,面见天子。
  对于这位宗室,天子还是非常敬重的,且不说他在天书里是如何记载的,到了如今,他显然已经成为了国中不能缺少的重臣,在天子的心里,这位,还有曹操,都是有着三公之资的,或许,刘备比曹操更适合司徒的位置,若是以曹操为司徒,依他的性子,只怕又会是个如王符那般特立独行的司徒!
  虽然这样的人却是能给大汉带来很大的变化,可是天子还是不太喜欢这样的司徒,他希望庙堂还是在自己的掌控之下,诸事都在自己的谋划之内,他不想让一匹野马拉着庙堂这架大车,撒蹄疯跑,这样很容易让马车上的主人被甩下去。
  出于对刘备的看重,在面对刘备的时候,天子通常都是很温和的,刘备进了厚德殿,便坐在天子的面前,寒暄了许久,刘备这才说起了南方的诸事,天子自然是知道南方的事情的,在他的心里,自己是迟早要对南方动手的,阿父曾大治扬州,让南方有抬头之势,那自己就一定要超越阿父,让南方彻底振兴起来。
  刘备却直接开口说道:“不过,臣并不担忧,随行之众,有一人,可成事也!”
  天子有些疑惑的看着他,既然你不担忧,那你跑来找朕干什么??他还是配合刘备,装出差异的模样来,问道:“不知是何人?”
  “满宠!”
  刘备没开口之时,天子就已经想到了是此人,可他还是恍然大悟的点着头,说道:“原来是此人!”
  刘备又说道:“不过,我想借调八百北军,为满君所用……不知陛下可能应允?”
  “八百北军???”天子讶然,你这是要去南方建官学还是要去血洗南方?他有些疑惑的问道:“若是有世家豪族阻拦,命令当地的县衙便可,何需北军??”
  “陛下,这官吏与世家之间,多有联系,何况,吾等前往南方,只是为官学之事,没有名义调动当地的军旅,若是有八百北军将士相助,只怕无人再敢阻拦……”刘备说着,天子思索着,手指轻点着案牍,他看着面前的刘备,说道:“好,朕答应了,你去北军找黄忠,让他给你找八百健儿,另外,再给你调一位校尉,就让关羽跟着去罢……”
  “多谢陛下!!”刘备朝着天子大拜。
  走出了皇宫,他没有前往北军,却是去找了满宠,带着满宠前往北军,见到黄忠,天子早有吩咐,黄忠连那八百人都准备好了,还有随行的关羽,也是早已等候,刘备不禁大拜道:“有劳黄将军与关校尉,还望恕罪!”,黄忠摇着头,说道:“无碍,将士们都已准备好,君何日动身?”
  “今日便要前往。”
  “那君还得等几个时辰,这随行辎重尚未齐全……”
  过了一个多时辰,刘备,满宠,关羽,带着这八百多人,走出了北军的校场,走在路上,刘备还在亲切的与关羽交谈着,关羽虽是冷着脸,却也没有无视这位朝中司农,刘备偶尔询问他战事,偶尔也谈起南下之事,两人谈的也合得来,满宠站在不远处,也没有参与他们的言语。
  直到关羽去巡视军旅的时候,满宠方才走了上来,站在刘备的身边,说道:“刘公,身为国之重臣,私下结交将领,这是不对的……”
  刘备无奈的苦笑着,说道:“多谢满君提醒。”
  满宠点点头,没有言语,东宫其余官吏,早在两日前就已经动身,各自离开,只有他与刘备没有离开,南方的事情,全都要靠他们两个,满宠正想着呢,刘备忽然开口说道:“满君,天子给我下了令……”
  “嗯?”
  “这番前往南方……官学事次之,最重要的,是要查清南方的奸逆之辈……整顿吏治……满君,你可明白?”
  满宠皱着眉头,点了点头。
第0550章
王符遗志
  诸葛亮,司马懿等人去往了并州与幽州,虽然这两个地方的情况并不像南方那么的恶劣,可这算是他们初次独立去做事了,这次,没有袁术,也没有刘备,他们完全要靠自己,要解决这两个地区的官学问题,幽州还好些,作为通向宁州,新州的通道,还早早的修建了驰道,幽州近几年的情况大好。
  虽还是无法媲美中原地区,也不落下太多,官学的建设在这里并不困难,而并州就不同了,这里不如幽州发达,而不少百姓都是靠着游牧维持生计的,官学要弄起来,还是非常困难的,故而,诸葛亮带着周瑜,庞统,法正,鲁肃等众人,前往并州,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看法,并没有觉得此行会有多困难。
  最后留在刘獒身边,也只有曹丕一个人了。
  在众人离去之后,刘獒便赶往了尚书台,在前往之前,他做好了准备,也没有带上太多人,只是带上了曹丕,以及两位护卫,乘坐马车,来到了尚书台,下了车,再看的时候,刘獒吃惊的发现,尚书台门前连驻守的士卒都没有,实在是寒酸,刘獒带着三人,走了进去。
  尚书台之中,诸多官吏们,都在忙碌着,人来人往,尚书台里的人数还是不少的,这些,属吏不断的增加,光是在这尚书台里忙碌,就好似有个百来人,刘獒就在门口打量着里面的情况,却也没有人来问他,或是迎接他,这让刘獒有些尴尬,一旁的曹丕心里有些恼怒,正要开口训斥,就看到从内屋里探出一个人来,他只露出半个身子,朝着太子招了招手。
  曹丕懵了,这是何人,敢对太子如此的无礼?!
  当然,刘獒是认得此人的,此人正是荀彧,先前也与刘獒相熟,他与天子的关系很好,刘獒相见,也只能以叔父称之,他生怕曹丕触怒了此人,连忙说道:“君莫要如此,此人乃是荀君……”,他如此的提醒了一句,曹丕恍然大悟,怪不得敢对太子如此,便也没有多言,刘獒带着三人,就来到了那内屋。
  这屋子也是相当的狭窄,里面只有三人,便以及是被占据了所有的位置,容纳不下太多人,刘獒有些尴尬,让曹丕与韩浩,史涣留在屋外,自己进了屋,邢子昂正在忙碌着手中的事情,一旁的郭嘉也是如此,都是在书写着什么,看到刘獒走了进来,荀彧笑了笑,说道:“殿下,正是忙事,还望殿下莫怪,等候片刻。”
  刘獒点了点头,说道:“不敢相扰!”
  邢子昂抬起头,看着他,点了点头,算是拜见了,至于郭嘉,那则是头都没有抬起来,刘獒这么一等,就是等了两个多时辰,刘獒也是性子好,能够忍耐住,门外的曹丕都有些忍不住了,双腿酸疼啊,可是屋内的刘獒都没有坐下,他们又怎么能坐呢?就在曹丕暗自骂着尚书台诸官的时候,里头好似才忙碌完。
  邢子昂连忙对外叫道:“陈君!将此书信寄给贾公!!”
  从外走进一个人,接过了他手里的书信,郭嘉也将手里的递给他,吩咐道:“交给司空,让他准备好驿站所承担的钱财……”,刘獒也只是看着,等到那人走了出来,邢子昂这才打量着面前的太子,他笑着,点点头,说道:“都说太子有仁庙之封,今日看来,的确是有些……”
  “邢公过誉!”刘獒连忙说道。
  邢子昂没有多说什么,让刘獒坐了下来,说道:“殿下,尚书台,不同于其他,此处的事情极为的繁琐,但凡是庙堂之政令,都是从我们这里下达与各方,有些时候,我们还需亲自动身,前往施行……”,他顿了顿,又继续说道:“吾等也并非是有意冷落殿下,实在是过于忙碌……”
  “我知晓……”刘獒说道,邢子昂看着一旁的郭嘉,说道:“奉孝,给殿下说说尚书台的具体情况……”,郭嘉点点头,看着刘獒,便说了起来,从尚书令邢子昂,说道尚书仆射,以及长史,乃至下方的诸多属吏,极为详细的将尚书台的各种职位,构造,职责都讲述了一遍,语速很快,没有停顿,又极为清楚。
  刘獒还没有反应过来呢,邢子昂便站起身,说道:“殿下也大多清楚了,吾尚且还又要事,要前往宁州……殿下可自己观看尚书台诸事……”,说完,也没有等刘獒多说什么,便急匆匆的离开了,刘獒茫然的看向了郭嘉与荀彧,荀彧笑着说道:“殿下,请随我来……”
  他带着刘獒,走出了屋子,郭嘉待在屋里,刚要坐下,荀彧就有些无奈的说道:“奉孝,你也出来!”
  郭嘉瞥了他一眼,说道:“由你带着殿下去观看就好了,我这还有交州的命令,没有下达呢!”,荀彧没有多说,拉着刘獒,走出了尚书台,出了这院落,刘獒只觉得神清气爽,不由得深深呼吸,不知为何,这尚书台之中,实在是太多压抑,人人都是低着头在忙碌着,人人都是一副疲惫不堪的模样,没有半点精神。
  “殿下啊,尚书台的事情,实在是太繁琐了……你也看到了……从王公之后,尚书台就变成了这个模样……我倒是提醒过天子……不过,邢公与奉孝太过倔强,不愿低头,现在众人都愿意来尚书台来任职了……这些人,也是苦于不能离开……”荀彧有些无奈的说道:“这些事,我也不好与天子说……”
  刘獒听明白了,他说道:“回宫之后,我就去找阿父……”
  荀彧笑了笑,说道:“那就有劳殿下了……”
  “不敢!”
  两人又聊了许久,曹丕一直都想说些什么,却迟迟都参合不进来,过了片刻,刘獒便告辞离去了。
  告辞了太子,荀彧这才回到了原先的屋子里,郭嘉正在查看着诏令,看到荀彧走了进来,有些不屑的说道:“你还是让太子殿下帮着上奏天子了?”
  “你如何知晓的?”
  “只因我乃郭奉孝,无所不知。”
  “哈哈哈!”荀彧笑了起来,坐在郭嘉的身边,拿过案牍上的诏令,说道:“我的确是让太子帮着上奏了……等这外贸政令结束,尚书台定能开始裁减……”,听到他如此言语,郭嘉缓缓放下手中的诏令,凝重的看着面前的荀彧,问道:“你为何要如此为之?若是裁减了尚书台,你可知政令施行会变得多么缓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2/6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