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一本三国志(校对)第2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5/613

  当腻贾拉都忍受不住,想要叫周围的士卒们将自己扶起来的时候,那位骑着骏马的汉军将领,这才走到了他们的面前,将领低着头,俯视着他,腻贾拉没有言语,他并不懂他们的言语,他所能做的,只是缓缓低下头,不再反抗,公孙瓒挥了挥手,让士卒们将他们绑上,朝着原路返回。
  当董卓的大军刚刚走出了沙漠,狼狈不堪的时候,迎面就看到了公孙瓒。
  公孙瓒领着十几个士卒,骑着骏马,正在前方等待着。
  最先看到公孙瓒的是黄忠,黄忠领着他,去拜见董卓,公孙瓒到达中军的时候,看到了一脸疲惫的董卓,董卓正在训斥着两位校尉,也不知这两人怎么触怒了他,公孙瓒前来,大拜道:“属下拜见董公!”
  董卓一惊,转过头去。
  “伯圭?”董卓大喜,连忙下了马,下令全军修整,拉着公孙瓒,坐了下来,又有士卒们递来烈酒,董卓大饮了一口,感觉身子有些暖和了,这才递给了公孙瓒,公孙瓒也吃了一口,董卓这才连忙问道:“那伙贼人,还没有逃离西域罢??”
  “董公,我已率部击溃了他们,活抓了近七千人,没有能逃出去的,他们的将领,如今被我关在了琉勒国……”公孙瓒笑着说道。
  不知为何,听到了这大胜的喜讯,董卓并没有欣喜,他先是诧异,随后,便紧皱着眉头,沉默了许久,周围的士卒们,也是如此,脸上都有些沮丧,公孙瓒没有反应过来,有些疑惑的问道:“董公,怎么了??”
  “嘿,还能怎么了,你抢了董公的军功啊,他做不上太尉了,你一个斥候军旅,不探查消息,打什么仗啊!”
  “住口!”董卓猛地转过头去,华雄连忙闭上了嘴,咳了咳,眼神飘忽不定。
  董卓看着面前的公孙瓒,笑着说道:“伯圭,这厮就是这般性子,你莫要怪罪……”,公孙瓒摇了摇头,说道:“董公,我知道公心里的大志,公为征西大将,战胜之功,怎么也会是董公的,三公之列,想来是无忧的!”
  董卓的脸上出现了一丝迟疑,仅仅片刻之后,他却大笑起来,说道:“你能斩获敌将,那是你的本事,与我何干,我是想当太尉,可是,我也不屑与抢夺麾下的军功!走,我们去琉勒!”,董卓再次兴起大军,朝着琉勒出发,公孙瓒就跟在董卓的身旁,两人亲切的聊着。
  “商贾们呢?都找到了麽?”
  “并没有,共计四千多人,如今,我只找到了两千多人,其余人,还有货物,不知所踪,我看,应该是还在贵霜,商旅是还没有走出贵霜,就遭受到了袭击,半数人逃离,逃到西域来……”
  “恩……若是他们在贵霜,说不得,我们还得出征一番,不过,这要听天子的……若是我冒然为了一些商贾,跟贵霜开战,影响到了商贸之事,说不得天子还会怪罪,我的太尉也就没有啦!”董卓笑着说道,公孙瓒点点头,说道:“不过,依天子的性格,想必很可能会派我们索要商贾……”
  “恩……”董卓点着头,眯了眯双眼。
  “这好啊,等接到天子命令,我们前往贵霜,到时候,不管他交不交出商贾,我们直接打他,抓个几千俘虏回来,董公你的军功不就到手了麽??”
  “来人呐!!将这厮给我拉下去砍了!!!”
第0498章
贾诩之谋
  雒阳。
  厚德殿里,天子坐在上位,左侧坐着卢植,右手边坐着袁绍与贾诩。
  西域作为大汉的门户,不得有失,天子对于西域非常看重,在董卓的书信刚刚到达雒阳之后,天子就立刻将朝中三公召到了厚德殿里,开始商议西域的大事,他们入座之后,天子就将书信传给了他们。
  等到他们看完,天子这才询问道:“接下来,该如何行事?”
  “陛下,臣先前便以为,这不可能是贵霜所为的,果真如此,劫掠商旅的,乃是贵霜之叛军,叛军之数不过两万人,纵然董将军不亲临,戍轮台校尉都能召集西域士卒,击溃他们,故而,西域已无忧也,不过,书信上说,这发生叛乱之地,马拉坎达,乃是贵霜对大汉之门户……”
  “门户如此混乱,对外贸之事,可谓是打击重大……”
  作为司徒,卢植最先开口,分析着局势。
  “按照卢公的意思……是要我们不追究贵霜的所作所为?难不成,还要帮着他来平定内乱?”袁绍有些不悦的反问道,卢植没有理会这个年轻人,无视掉了他的无礼,他缓缓说道:“本初啊,这只是叛军所为……吾等又能如何?去攻伐贵霜麽?”
  “为何不可!即使是叛军,也是贵霜人,他的军旅犯我疆界,如何能放过!!”袁绍说着,越说越是激动,险些就吼了起来。
  “好,按你所说的,我们耗费大量的财力物资,攻伐贵霜,战胜了他们,我们又能得到什么呢?得到领土??谁去治理??谁去管辖?”卢植反问道。
  “那我们就不拿钱财,将那里也洗劫一空,作为报复!”袁绍皱着眉头,肃穆的说道。
  “可以啊……”卢植点着头,又说道:“这么一来,我大汉获取了很多钱财,随后,贵霜与我们原先不错的关系顿时恶化,外贸之事也就此停下,国库就断了一条最为重要的财政来源。”
  袁绍又说道:“打败他们之后,令他们与大汉通商便可,又有何惧?”
  两人争吵不休,谁都不肯忍让。
  天子认真的听着。
  却没有加以干涉,他心里也是有些犹豫,却也有些躁动,卢植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贵霜距离大汉实在太过遥远,若是要发兵,辎重就是大问题了,非常大的问题,想想吧,现在的凉州刺史已经是天天向天子诉苦,已经忍受不了了,他向董卓等人提供粮草辎重,翻山越岭,冒着风雪,穿越沙漠……
  若是这战局要到贵霜境内,西域都护府都要头疼,更何况是凉州呢。
  而若是断了粮草辎重,深入敌境的这一批北军,就会有危险。
  就算是大汉打赢了,似乎也得不到什么太大的利益,占据了领土,依旧那么遥远,根本不可能纳入天子的统治范围之内,何况那里连一个汉人都没有,难道要从西域去迁徙民众??西域的百姓都不足够呢,如何进行迁徙啊!!
  不过,他心里却又有些渴望,这些年来,跟贵霜贸易不决,他也看到了贵霜的不少物品,翡翠宝珠,奇珍异果,另外,他还听说,贵霜内的土地,十分肥沃,都不需要怎么照料,就能养活一大批人,这些都是去往贵霜的使节们所言语的。
  他们告诉天子,贵霜人极为的懒惰,并没有汉人这般的勤劳,他们耕作也是如此,漫不经心的,丝毫不用心,这让不少使节都感到心疼,因为粮食富裕,他们大多时间里就是找棵树,坐在树下发呆,胡思乱想,想着想着,就想出很多东西来了。
  天子心里其实还是蛮渴望能得到这些地区的,大汉的疆域,从未有今日这般的辽阔,东与肃慎相连,那边就是一片无穷无尽的雪原,车马南行,北与丁零相连,亦是一望无穷的大草原,在这些年,贺州刺史刘虞还在不断的扩增贺州的范围,无数游牧民投奔而来,成为大汉子民。
  至于南方,扶南,真腊成为大汉的诸侯国,塞外全然都是些土著,无法穿越的山林,猛兽。
  往西,就是西域了,这些年来,因大汉的外贸政策,西域成为大汉的对外门户,发展的很是迅速,大到康居,小到且末,这些小国也是逐渐富裕,他们算是大汉最早的一批诸侯国,因为西域极为的庞大,而且国与国的距离很遥远,这里从未施行过州郡制度。
  而是采用都护府,都护府管辖诸国,诸国就相当于大汉的诸侯国,他们的国王到来的时候,无论大小,都是用诸侯之礼来对待,因为孝康皇帝的宽仁政策,这二十多年来,无论是西域,还是贺州等地,都没有出现任何的动乱,反而是益州与凉州外的塞外羌人,一直跃跃欲动。
  在天子心里,若是能直接开辟贵霜地区,化为大汉的郡县,那简直就是前所未有的功绩,就是阿父,也不能媲美!
  心里想着这些,天子抬起头,卢植与袁绍还在争执。
  “好了……”
  天子看了看他们,卢植与袁绍这才停下来,却都没能说服对方,天子看着贾诩,问道:“太尉,不知你有何良策?”
  贾诩抬起头,看着天子,缓缓说道:“臣有一策,永绝后患。”
  卢植与袁绍大惊失色,贾诩向来都不参与这些,与故司徒崔寔一个模样,今日怎么忽然要参与了?
  天子也是一愣,对于贾诩的言语,他并没有怀疑,他知道自己的这位师君有多大的能力。
  “袁公,卢公,二位便先退下罢……朕也有疲乏……”天子开口道,卢植与袁绍起身,拜别了天子,他们心里知道,天子是要与贾诩单独论事,以疲乏为由,也是出于三公的颜面,两人走出了皇宫,却还在思索着贾诩的言语,他有什么办法,敢说永绝后患这样的话?
  “司徒公,今日,绍多有得罪,还望司徒公莫怪……”
  “无碍,庙堂争执,本就是常事,何况,我也曾年轻过,若是我再年轻二十年,或许,我就会跟你一同高呼着征伐贵霜啦……”
  而在厚德殿里,天子令人上了茶,与贾诩单独叙话。
  “陛下……你可注意到了贵霜内乱的原因?”
  “恩……马拉坎达王反对贵霜王……”
  “恩,他反对的由头呢?”
  “恩?太尉究竟想说什么?”
  “陛下莫急,他举兵的原因,是指责贵霜王弑父登位,另外,就是要求先王的幼弟继位……”
  “恩,的确是如此,不过,这些都是由头罢了……”
  贾诩一笑,说道:“陛下,这位先王的幼弟,就在雒阳……他在此处待了近二十年,整日在太学攻读学习,博览群书,满腹经纶……甚至,他还迎娶了康成公的孙女,成为了大儒之婿……”
  “哦?”天子一惊,想了片刻,说道:“对,好像是有这么一个贵霜王子,还想去太学进学……”,贾诩点点头,说道:“陛下,何不利用此人呢?”
  天子思索着,眉头紧皱,贾诩继续说道:“或可直接让董公借此人的名义,讨伐贵霜,建立一个心向大汉,大汉派国相治理的贵霜……当然,若要如此行事,所要耗费的物资,如今可能还承担不起,不过……若是只占据马拉坎达这些贵霜的门户地区,将贵霜一分为二……那就好办了……”
  “一来,大汉拥有了一块儿跳板,且积累国力,待有一日,能够从这个跳板,跳到整个贵霜境内……”
  “二来,外贸之事,借助我们这个贵霜,会做的更加便利,利润也更加庞大……”
  “三来,贵霜一分为二,对大汉的威胁,就被削弱了……”
  贾诩一一分析着,天子越听越是在理,目前的国力,似乎并不能支撑起董卓覆灭整个贵霜,距离太过遥远,物资跟不上,可若是能先拥有一块跳板,那就不同了……天子越想,心里便越是开心,抬起头,看着贾诩,天子说道:“此事,便交于太尉去操办,如何?”
  “陛下,应当如此,另外……若是要依此行事,西域就不能继续为都护之制,哪怕耗费财力,也就建立州郡制,这样,才能有效的在各地之间,修建道路之类,能够保证后勤不断……”贾诩说着,天子点点头,后来又是笑着将贾诩送出去,极为的亲切。
  这厮,是想去西域做刺史……还是不肯待在雒阳啊……
  天子心里想着,也没有在意,只要大事能谋划成功,自己便让他远离庙堂,稍微休歇片刻,也不是不可以,董卓这番若是能立下大功,这太尉之位,也就能给他了。
  ……
  琉勒王亲自前来,迎接董卓,令董卓感到惊讶的是,琉勒王看起来非常的年幼,只有十一二岁的模样,他领着董卓等人进入了城内,看着城内与大汉截然不同的土坯房屋,董卓所带来的北军将士们,都有些好奇,四处观望,董卓又吩咐关羽,让他带着将士们在城外扎营。
  琉勒王设宴款待董卓,那些士卒们也没有被忘记,琉勒国似乎宰杀了很多的羔羊来迎接他们,为了能够让大家都有份,他们煮了肉粥,让将士们都能喝上一口,在这寒冷的大地里,这口热粥,也是来之不易,极为的享受,诸将领大吃大喝。
  徐晃咬碎了一块儿肉,又大口吞下了一口美酒,脸上稍有些迟疑。
  他转过头,看着一旁大吃的董卓,问道:“董公,华校尉那里,是不是也送去点吃的?”
  “休聒噪,吃你的!”
  “好!”徐晃虽是如此说,却还是将一块腿骨抓在了手里,溜出了王宫,走到了城门,大老远的,徐晃便听到有人正放声言语着,周围聚集了不少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5/6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