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一本三国志(校对)第2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1/613

  作为曹操长子,他在家里的地位,尚且不如刚出生的次子曹丕,曹丕的阿母,乃是大家闺秀……如今还对卑弥呼主母的地位念念不忘,可是,在这里,所有人都很尊重他,也很疼爱他,尤其是舅父,长相酷似阿母……让他在这里,也能感觉到,阿母好似就在身边,曹昂直接用倭语交流,让周围的大臣们也能够明白自己的意思。
  他说着:“舅父,这番,大汉是要整合倭岛的,不过,天子仁慈,并不是想要征服倭岛,而是要帮助倭岛,停止这战乱,进行整合,刘公愿意赠您左贤王的位置,让您与倭王共治诸国,舅父啊,这对我们而言,是个好机会啊,不可错过,我们所要做的,只是承认倭王的共主地位,对我们本身并没有什么影响,反而有大好处……”
  “若是我们拒绝,就宴席上这七个人,就能够血洗王宫……若是汉军前来,如何抵抗?”
  “舅父不必惶恐,他们不通倭语……”
  “还望舅父能再三思量……”
  到宴席结束的时候,须佐之已经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他选择拥护倭王的共主地位,并且亲自进贡,告之与倭岛,听到这个消息,赵云等人格外的激动开心,唯独吕布没有什么欢喜之色,反而不断的叹息着,他看向须佐之的时候,须佐之能明显感受,他正在打量着自己的头颅,仿佛在思索自己这头能值多少军功!!
  这让他背后发凉,毛骨悚然。
  而须佐之要做的事情很多,书写之前,还要焚香沐浴之类,赵云等人便整日与吕布为伍,等待他的书信写完,好去送往倭奴国。
  而在这个时候,倭奴国里的荀攸却是有些头疼。
  刘默一方面是因为身体尚未痊愈,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他看荀攸的译本着迷,这位言语狂人,如今还在思索着该如何写成一本能够让雅言与八种外语进行互译的书籍……
  他尚且不知邪马台那里的事情,不过,这事应该是能够成功的,毕竟,邪马台身上早就有了大汉的标签,除非须佐之杀死了曹昂吕布等人,公然表示反抗大汉,不然他们就不可能被其余的倭岛小国所认可接受,当然,只要须佐之没有得脑疾,他是干不出这样丧心病狂之事的,让他担忧的,另有其事。
  在这些日子里,倭奴国来了不少的流民,这些流民数量很多,他们都是从为吾国周围的小国里逃出来的,就是逃避战乱的,这些日子里,为吾国与伊邪国都展开了对周围小国的征服,短短时间里,出现了无数的流民,迁徙到了倭奴国,这些人,荀攸当然是欢迎的,毕竟,治下的人口越多,对自己日后的谋划就是越有帮助的。
  可是,这些流民实在太多,而又急需粮食,不断耗费着如今大汉驻扎在倭奴国的力量,同时,由于他们来自各处,来到倭奴国之后,便出现了大量的殴斗事件,影响了此地的秩序,荀攸实在有些忙不过来,只能从典韦手里借了些士卒,来维护这里的安稳,而层出不穷的各种事件,让荀攸心里感觉到了一些不妥,似乎有人在这其中煽风点火?
  他明白,这些流民之中,很有可能是混进了其他势力的探子。
  可是从流民之中找出敌人,何其困难啊,纵然编户入册,也是难事。
  他所带来的人手,是绝对不够的,只能不断的让太史慈的船队来往与东濊与倭岛,来进行运输,不只是运输粮食,还要运送人才官吏,这些官吏,都是荀攸从刘备那里借来的,刘备第一批派出的能吏已经赶到了倭奴国,若不是他们前来,只怕如此众多的流民,荀攸也无可奈何了,另外,在倭奴国的东南方,出现了一股贼寇。
  这些贼寇,攻破了不少的小城,进行了屠杀,对于任何人,都没有半点的怜悯,各地哭诉,徐荣便前往那里,进行除贼,不过,因为徐荣麾下多步卒,少有骑士,公孙瓒又带了一批人,前往帮助,主要就是找到这些贼寇,拖住他们,让徐荣来打他们,整个倭奴国,乱成了一团,在不久后,为吾国与伊邪国的王君还准备要前来倭奴国。
  拜见倭王,来争夺贤王的位子。
  想着这些,荀攸猛地一惊,连忙令人将大儃都叫了过来,大儃都正在忙着处理倭奴国的诸事,听闻荀攸呼唤,也是急忙前来,荀攸皱着眉头,让他坐在自己的面前,问道:“两位王君,可都是同时说要前来倭奴国?”
  “一前一后,不过,的确是如此的……另外,他们已经出发了……”
  “已经出发了?如此着急?他们带了多少人?”
  “听闻,仅是带了六七人,便前来倭奴国了……”
  “最后一事,你处置这些流民的时候,有没有注意过他们的口音?”
  听到荀攸询问,大儃都瞬间跳了起来,眼里满是惶恐,他看向荀攸,颤抖着,说道:“先前还未曾在意,君这般一说,他们……全然都是为吾,伊邪口音……虽各有不同,可我游历诸国,对各地口因都是极为的熟悉,我能听出来……”显然,他想到了一个很是恐怖的事情,浑身都颤抖着,荀攸揉了揉自己的额头。
  “荀公,该如何行事?让典韦将军处置??”
  “不成,典韦将军必须要护住倭王……有一事,你必须为之……”
  “荀公吩咐……”
  “走出此屋之后,继续招待流民,与往日一般,不可有丝毫的变化,就当不知此事,不可泄露……你可能做到??”
  “能!!”
  荀攸点点头,送大儃都离开,站起身来,走到了门口,眺望着天空。
  如今,国里只有典韦所率领的不到千人的士卒,同样的,还有公孙瓒麾下千人左右的骑兵……
  若是对方忽然发难,是难以抵抗的,此事,还是要让两位将军暗地里做好准备,若是有了充足的准备,就是他们全力攻杀,也没有大患!
第0442章
壮哉刘公
  “甚么?倭王有危??”
  典韦大惊,起身问道,荀攸点点头,看了看周围,这才低声说道:“我怀疑,为吾与伊邪二国已经联合了起来,目标便是我们,不过,我尚且不能确定……”
  “那些流民,都是他们的士卒?”
  “这一点,极为可能,我令大儃都不要露出异常,随后,又以看望流民的名义,亲自去查看,这些流民,仔细查看,却是能发现不同之处,首先,这些人与我先前见过的那些倭民不同,倭民大多干瘦,而这些流民,虽也是风尘仆仆的模样,可是不见半点消瘦!”
  “还有种种,从言行之中都能看出……”
  “只是,他们都没有军械,若是他们图谋不轨,我不知他们要从何处获取军械!”荀攸眯着眼睛,又说道:“倭君将至,他这番前来,是带着贡品,我猜测,或许,他们所携带的,便是军械,还有那些贼寇,也定然是他们先前之伪装,就是要引出徐荣将军,让他离开王城!”
  “而流民前来之后,耗费巨大,太史慈将军也是前往东濊,倭奴国空虚,这也是他们最好的机会!”
  “不过,徐荣将军与公孙瓒将军,不出六七日,就能回到倭奴国,想来,这六七日之内,便是他们的机会……我准备派人前往徐荣将军那里,让他迅速返回……”
  “不若趁着他们没有反应过来,又没有军械,率先发难,将他们全部诛杀!”典韦说道。
  荀攸摇着头,说道:“不可,若是冒然动手,便得一个屠杀流民之恶名,对日后治倭大策,定有不利……”
  典韦点点头,又不屑的冷笑起来,“呵呵呵,引开了徐荣,太史慈,公孙瓒,却唯独没有理会我……想来,他们这是瞧不起我啊……”,听到典韦如此言语。荀攸并没有回答。
  他沉思了片刻,又交代道:“倭奴国内自有我处置,将军定要保的倭王周全,诸多要事,便托付将军了……”
  “哈哈哈……”典韦笑着,也没有回答。
  荀攸从王宫里走出来,他并没有给刘安讲述此事,倭王毕竟年幼,这些事,说给他也无益,还是不要让他受到惊吓了,就连刘默,他也没有告知,并不是信不过他,只是,刘默刚刚从病榻上起来,他生怕自己给他说,这倭奴国里还有上万的贼人,他会再次吓倒在病榻上……
  若是赵云等人在此便好了,自己不该急着让他们离去啊。
  不过,他还是派人前往刘默府里,告知刘默,倭奴国里可能有险情,刘公最好还是待在府邸里,等消灭了贼人,再行外出,据荀攸派出的官吏所言,刘公原本正在更衣,准备帮着处理流民之事,听闻之后,褪去了衣,又重新躺在了病榻上。
  荀攸听闻,哈哈一笑,便也不在意,又悄悄派出了人手,去徐荣那里,让他率军返回!
  忙碌至深夜,他皱着眉头,站在窗口,看着外头巡逻的士卒,皱着眉头,心里不知在思索着什么。
  而此时,在流民营内。
  四五人看似闲散,站在篝火旁,不过,却是低声交流了起来。
  “大王……您说的不差,我们抓到了,那两人甚至凶猛,我们折损了十几位好手,才他们杀死,从他们怀里找到了书信……不过,我们都看不懂……”一人低声说道,最中间的那人,缓缓抬起头,浑身破烂不堪的衣裳,沾着泥土的脸,若是赵云等人尚在。
  若是便能认出,这位就是昔日相见的为吾国国君!!
  谁也想不到,这位昏庸的国君,早已到达了倭奴国,甚至,已经在此处待了六七日。
  “不懂无碍,如此隐秘的送出书信,还是向徐荣他们的方向,看来,汉贼终究是发现了……呵呵,我还是有些高估他们了,整整六日,这才发现……不能再拖下去了,不等军械了,动手!”为吾国君冷笑着说道,旁边的将领有些为难的说道:“赤手空拳,如何能敌?”
  “谁言赤手空拳……我的好兄弟,西闵台可是在这倭奴国里,留下了不少的好东西,虽不能将大家都武装起来,不过,打一个出其不意,还是可以的,他们虽然发现了,不过,他们肯定不会想到,我们这就会动手,赤手空拳的发难……让兄弟们出手吧……”
  为吾国君低声嘱咐起来,众人仔细听着。
  过了子时,倭奴国内顿时出现了火光,很多地方都遭受了大火,百姓慌乱,整个倭奴国王城大乱,而听到惊呼之后,大汉军队并没有出动,似乎对这些都没有察觉,喊杀声起,百姓们极为畏惧,紧紧关上大门,都不敢抬头,正在书房内的荀攸,听到了外头的喊杀声之后,迅速起身!
  拔出了腰间的佩剑,便走出了书房,在正门,全然都是手持刀剑的流民,正在与荀攸的随从们厮杀,荀攸咬着牙,他实在没有想到,对方如此迫切的动手,也不知他们手里的军械是从何而来的,不过,到了如今这种情况,他也没有时间再去多想了!
  他持剑便跳进了厮杀之中,手中长剑挥舞,贼人一一倒在他的面前,这个年代的士子们,并不是只会弄文,而出身世家大族的荀攸,更是如此,他的身手,比他周围的这些随从还要好上一些,贼人们纷纷倒在他的剑下,血溅在荀攸的脸庞上,让荀攸变得格外狰狞。
  “荀君,从后门退,退回王城!!退回王城!!”
  几个随从拉着狂暴的巡游,朝着后门逃去,荀攸怒吼着,想要扯开他们,继续厮杀,却被死死的抓住,离开了战场,而其余随从都一一倒在了血泊之中,未曾有一退却者。
  王宫之前。
  典韦手持长矛,站在宫门前,他的面前,堆满了死尸,堆积成了小山,他脚踏尸山,气喘吁吁,整个人,犹如一头凶兽,看着前方浑身颤抖,再也不敢前进一步的贼人们,狞笑着。
  “进一步者,死!!!!”
  ……
  “荀君!!”
  “前方有敌!不能去王宫!”
  “啊!!”
  外头传来的吼声,让门内的刘默浑身的畏惧的颤抖了起来,他伸出手,想要打开门闸,却迟疑着,怎么也没有那胆量,随着门外一声怒吼,他的手又迅速缩了回来,他嘴里不知说着什么,粗重的呼吸着,咬着,忽转身朝着书房的方向跑了回去。
  荀攸站在街口,两边都被贼子们堵住,众人将荀攸等人围困在这街道里,手中的长刀,在月光下闪烁着冷光,一人推开了周围的贼子,走到了最前方,那人遮着脸,看不到模样,他说道:“你若愿降,我便留你一命……”
  他身边的一贼人,用雅言讲道:“若君能归效,我王定礼待!”
  荀攸冷笑着,紧握手中长剑,却没有回答。
  “我愿降……我愿降……”
  一人推开了门,低声说着,众人大惊,转过头去。
  出门的正是刘默,刘默惊恐的看着远处的贼人,叫道:“我愿降!”,他用的是倭语,这些日子里,他的倭语也学了一些,只是不大熟练,那贼人首领看着他,冷笑着,说道:“原来是刘公啊,刘公愿降?”,刘默点着头,说道:“只要你能留我一命,我愿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1/6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