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一本三国志(校对)第2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9/613

  蔡皇后抚摸着腹部,冷哼了一声,说道:“便是打你了,你能如何?”
  “嘿嘿嘿……”小胖子傻笑着,半点看不出以往的威仪,不知情的还以为是那户地主家的傻……咳咳,总之,天子高兴坏了,坐在皇后旁边,表现出了对皇后极为的恭敬,甚至是……有些讨好,初为人父,或者是将要为人父的男人,总是对孩子的母亲格外忍让。
  “你说,该取个甚么名字?”
  “朕的长子,要与众不同,要成为尧舜禹那般的贤君,你说,取名为尧如何?”
  “哎,不对,尧虽贤,却行禅让之事,不可,不可……”
  “取名为禹如何?”
  “刘禹,如何?”小胖子自问自答,又看向了一旁的蔡皇后。
  “这,陛下……这还不知是男是女……”蔡皇后有些担忧的问道,小胖子大笑着说道:“你可安心,大母诞下阿父的时候,阿父长男,并无女嗣,阿母诞下朕的时候,朕也是长男,阿父第四嗣方为女也,朕之长子,定然是宗室长男,日后的大汉天下!!”
  听到小胖子这么说,蔡皇后心里不仅没有安宁下来,反而是更加的忧愁,若是女孩……那该如何……小胖子立刻便注意到了她脸上的忧虑,笑着说道:“莫要担忧,朕不过立冠之年……”
  蔡皇后的心情这才有些好转,白了他一眼,推了推他,说道:“妾要休歇啦,陛下请离去罢!”
  小胖子哪肯就这般离去,自然还是坐在她的身边,还是在为孩子取名,看他啰里啰嗦的想着名字,甚至连黄,炎,农神这般的名字都想要取的时候,皇后始终是忍不住了,有些埋怨的说道:“诸多国事,你不去准备,却在这里为未出生的孩子想名?无论你怎么说,我都不会跟你一起想名的!”
  过了片刻。
  “禹这个名字还是不好,若是他将来做了天子,岂不是连禹字都要避讳,那可多麻烦啊……”蔡皇后有些认真的说道。
  “无碍,孝文皇帝之后,道德经都得避讳,这算甚么……”
  ……
  得知皇后有了身孕之后,百官自然都是开心的,天子无家事,这或许便是日后的储君,而百官之中,也隐隐出现了一些竞争的风波,他们在争夺,自然是争夺教导未来储君的资格,按如今的局势来看,荀彧,郭嘉,曹操,乃至袁术,邢子昂都最有可能成为有力人选。
  大汉并不分文武官员,文人亦能上马作战,例如张温,而武夫也能入朝为公,犹如卢植,袁术将来也迟早会进入庙堂之中,而且很有可能会担任太尉之职,孙坚虽勇,战功更多,可是在天子心里的地位,显然是不如袁术这个童年玩伴。
  不过,百官最不希望看到的情况,便是袁术来教导未来的太子。
  这厮……是何子正儿八经的门生弟子啊……
  据说,何子费尽毕生精力所书写的《公羊解诂》,如今便在袁术的手里,若是将来袁术来教导储君,何其恐怖啊,何子的恐怖,已经连续影响了两代人,可不能再持续一代啊,不过,袁术如今领兵在外,他们也不可能做出什么不利于他的事来。
  天子最为忌惮的,就是他们这些朝中大臣向军旅伸手。
  至于曹操,也不在群臣的思考范围之内,如实说来,这位出身卑微,阉人之后的家伙,他们并不是很看得起,从身份上来说,荀彧反而是更加合适的,哪怕是邢子昂,也是适合这个位置的,群臣之中的争斗,小胖子并不知道,他多日都在皇宫之内,未曾出去。
  群臣也没有打扰天子,他们能理解此刻天子心里的欣喜。
  之前的甚么巡视天下,小胖子早已遗忘了,他整日陪伴皇后,夜间查阅奏文,有张郃在朝中的眼线,他也能随时掌控着群臣的事迹,如今的庙堂,比起以往要安稳了许多,尤其是在太后前往外公家里,不知说了什么,从那之后,宋酆在庙堂里也就不再保持沉默。
  他处事竟然开始变得积极起来,如今的庙堂,被划分成了多个派系,荀袁为首的世家一派,曹操为首的实干派,蔡邕为首的温和派,张温为首的……好战派,也可以称为砍头派,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主要的纠纷还是在两大势力之间。
  以蔡邕,卢植,崔寔,张郃,张俭,邢颙,张温等人形成的原先势力,也被其余人称为建宁派,而曹操,荀彧,荀攸,郭嘉,陈宫等年轻人形成的势力,也被称呼为熹平派,或帝党,这两方的纠纷,还是新人上位与老人逐渐的边缘化之中出现的,有着天子的支持,显然帝党的明面势力更为庞大。
  不过,在实际上,建宁派还是掌控着三公,尚书台这些最有权势的领域,帝党不过是九卿之类,还算是他们的下属,若不是有天子的支持,他们根本兴不起任何的浪花,局势渐渐复杂,这样同样是天子希望看到的,他这才算是摆脱了建宁老臣们对于庙堂的控制。
  能够拥有自己的直系心腹,来对庙堂形成绝对的控制。
  比起朝中百官,在皇宫之中,最为欣喜的,除了小胖子,还有一人。
  当小胖子看到陪在皇后身边,嘘寒问暖的太后的时候,心里便有些怨言,这好不容易能够陪伴皇后片刻,阿母还总是凑过来,不过,太后并没有注意到小胖子的表情,她脸上洋溢着笑容,双眼不时的扫过蔡皇后的腹部,满是慈祥,辩儿都要有自己的孩子了……
  尽管她知道会有经验丰富的宫女来照料皇后,可她还是有些不放心,不断地交代他们俩,需要注意的事情,甚至还悄悄在蔡皇后耳边说了什么,使得皇后脸色更是羞红,根本抬不起头,小胖子笑着说道:“阿母勿要担忧……有宫女在,她们都是懂得的……”
  “好,好……”
  太后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这里,临走之前,还是再三警告天子,不可欺负皇后。
  回到了永乐宫,她又开始忙碌起来,自从蔡昭姬成为了皇后之后,她就清闲下来了,整日就是陪陪刘安刘协,以及抱抱小饶阳,若是他们都不在,她就不厌其烦的整理大殿,宫女想要代劳,她也是不许,这里是她与孝康皇帝的新婚之地,怎么能让她人收拾呢?
  将大殿里认真的收拾了一遍,又清扫了地面,又亲自把几个盆栽放进了大殿里,坐在床榻上,令宫女取来针线,她要为长孙织衣,笑呵呵的摆弄着针线,心里却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早些抱上长孙,想着孙子的模样,她就不由自主的笑了起来。
  织了一大半,她的双手便有些酸疼了。
  她不再年轻,做不动那么多事了。
  静静的坐在床榻上,她开始思索起来,也是有些胡思乱想,若是孝康皇帝还在,他看到自己的老态,他还会喜欢自己嘛?
  太后想了片刻,连忙令宫女取来铜镜。
  手持铜镜,认真的看着。
  太后忽然笑了起来。
  “他还会喜爱罢……”
  笑着笑着,她的表情也渐渐变得呆滞起来。
  忽然,她眼眶边划过了泪水。
  “陛下……你要有孙子了……”
第0417章
贾诩治州
  熹平三年,四月
  一辆车马摇摇晃晃的来到了三韩之地,如今的三韩,还是有些慌乱无措,自从天子下令,将高句丽,三韩,东濊三者合一,设立了宁州的时候,这三地的局势就开始出现了变化,三韩之官吏,都极为担心,在三韩并入宁州之后,会不会丧失了原先自己的地位与特权。
  如今的三韩官吏,全部都是前三韩令曹操所提拔举荐的,在他离开之后,田丰代替了他的位置,不过,田丰此人,虽是不苟言笑,性情刚烈,可是与曹操共事多年,又与曹操举荐的这些官吏相对的熟悉,因此也没有替换他们,这些官吏也没有为难他,全力的配合。
  可是这番,他们忽然便多了一位刺史来管理,听闻,这位刺史唤作贾诩,乃是参与过姑臧战役的能臣,在朝中,还曾教导如今的天子,权势显赫,威望不浅,此人一来,定然是想要彻底掌握大权,自己这些前主官所留下的心腹,还能继续待在如今的位置么?
  想到这些,为了能够在新刺史到来之前表现出自己的能力,原先和睦稳定的三韩逐渐有些混乱,官吏们争斗不休,官吏的争斗,在庙堂之中或许是好事,可是到了这地方上,尤其是在治政的时候,就是大祸了,田丰行事也不顾旧情,将一些治政不力的官吏纷纷赶了出去。
  而在东濊,这样的情况就不常见了,首先呢,是因为这里只有刘备,以及他的心腹官吏,而刺史就算到来,也没有权利能罢免刘备的位置,何况刘备的政绩又格外的突出,要知道,他在这几年的时间里,硬生生把一处荒无人烟,百姓只能抓鱼捕虾的地方,发展成了东北最为繁荣的地区之一。
  三韩很多地方,甚至都不能与东濊相提并论。
  如今的高句丽,也靠着东濊对他们的粮食资助,才能勉强度日,刘备心里根本未有半点的恐惧,而至于高句丽本身,则是作为刺史亲自的治所,如今还是一片混乱,依旧由董卓率兵驻扎,就连官员也没有几个,本来也就混乱,也谈不上有新的变化。
  车马晃晃悠悠的来到了三韩代国的大门前,这里被建设为整个三韩的治所,田丰也是在此处办公,当车马来到了车门的时候,中年文士从马车上走了下来,他仅带了一位侍从,那侍从是农夫打扮,牵着瘦马,走到了门前的士卒之前。
  “验?”
  士卒皱着眉头问道。
  中年文士有些苦涩的笑了笑,难为情的说道:“这位将军……吾本是雒阳的文士,是前来拜访田公的,想求个一官半职……来往的途中,遇到了贼人,财物全被劫掠,好在有善士资助,才得了脚力,前来此处……”
  “哦……也就是,你无法证明你的身份?”士卒冷冷的看着他,并没有因为他的话语而被打动,手缓缓的放在了自己的腰间长刀上。
  看到他的举动,文士吓坏了,连忙说道:“将军莫要如此,我与前三韩令曹公相识啊,我是曹公之族兄!”
  “我唤作曹诩……乃是前大鸿胪曹嵩之族侄!”
  士卒的脸上很明显的出现了迟疑,他将握着刀柄的手轻轻松开,皱了皱眉头,上下打量了一番面前的这位文士,文士看起来倒也似富贵之人,留着长须,也有些威仪,他便说道:“这……口说无凭……”
  那唤作曹诩的愣了片刻,恍然大悟,不知从何处摸出了些钱财,悄悄放在了士卒的手里,媚笑着说道:“将军,这也是善士之资,如今便犒劳将军了……”
  “曹君,这我怎么能受呢?田公府邸便在这城北,君可自往,我在三韩之内,也略有些好友,若有需要的地方,可来寻我……”士卒笑着说道,言语里的威胁,文士也是听了出来,连称不敢,随后,他便与那农夫上了车马,进了城内。
  “公何必如此啊……这换了姓,岂不是愧对先祖……便是换个名也好啊……”牵着瘦马的随从有些无奈的说道,那文士冷冷一笑,并没有回答他,反而是认真的观察起了周围,看到文士不回答,那随从低着头,叹息了一声,也就没有再言语。
  逛了片刻,夜里,文士又通过先前的手段,住进了驿站。
  次日,当他出来的时候,却是换了件华贵的服饰,腰间佩戴着玉带,还戴有香囊长剑,服饰上也是绣满了各色的华丽色彩,看起来便不是常人,随从也是换了正装,步行来到了三韩令府前,等了许久,看着三韩令的车马急促的离开了府邸,他才大摇大摆的走了进去。
  驻扎在门口的士卒,看到来人,连忙阻挡在前,看了看他,又堆起笑容,拱手说道:“君所来何事?我也好前往禀告……”
  “三韩令可在?”
  文士一脸的傲然,抬起头问道。
  “这,田公方才离去……”
  “嗯?”文士皱着眉头,显得有些不悦,那士卒连忙问道:“君何人也?”
  “哼……”文士冷哼了一声,说道:“进去禀告,便言之有贵人前来,令府中属官前来见我!”
  士卒听闻,也不敢推辞,连忙跑了进去,没过多久,府中的大小官吏们有些惊异的走了出来,看到文士,一一拜见,便又将他请进了府中,坐了位,上了茶,这才问道:“不知君之姓名?”
  “你是何人?”文士皱着眉头问道。
  “在下乃是三韩长史,唤作曹洪……”那人笑着回答道。
  “哦,原来是曹君之族人……”那文士点着头,说道:“我乃是新任刺史贾诩之胞弟,唤作贾温,兄长正在路上,我先行前来,视察尔等……”,他言语之中,极为的倨傲,看到他这般模样,不少大臣都是满脸的怒火,曹洪笑了笑,问道:“不知君任何官身?”
  “我乃白身,不过,待我兄长来了,可就不是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9/6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