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一本三国志(校对)第1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7/613

  “王节信啊,你知道为何朕如此厌恶你么?”
  “臣知晓。”
  “为何啊?”
  “天下人皆以臣之傲而厌恶臣,唯独陛下,不因此,臣不得陛下厚爱,全因臣过于聪慧。”
  “哦,那你可知,为何朕从无杀你之心?”
  “全因臣过于聪慧。”
  “哈哈哈~~~”天子放声大笑起来,心里对王符却是格外的忌惮,他看到王符有所改变,对太子也是恭敬,心里有些欣喜,不过,生怕这都是王符佯做,心里依旧忌惮,何况看到王符经历廷尉一行,如今还是那般的趾高气扬,天子心里更是愤怒,他觉得,自己想要打压王符的目的并没有实现。
  而这场问答,王符却是说出了他的心里事,不过,你身为大臣,能猜到朕心里所想,这还了得?
  天子对王符渐渐起了杀心,但是很快便被他收回了,天子笑了笑,说道:“国之大事啊,若是离了你王节信,朕岂不是要被累煞了,出了如此大的变故,朕心甚哀,不知当如何行事……”
  “陛下,先前以德招才,虽是些酒囊饭袋,不过倒也少有祸害百姓的举动,至于如今,以才招士,汉律,当以添之,对于祸害百姓之责,以重罚,这是初步,这之后,便是要靠各地之都邮了,日后都邮,听三公之令,严查地方之事,以汉律行之,这是其二,另外,科功制当以修改……”
  “年一考,使得官吏们急于求成,犯下大错,故而,当以四年考,五年考,如此一来,官吏们不会为早日出现政绩而胡作非为……此其三也。”
  “其四,监察官吏,亦有可能与当地官吏同流合污,故而,望陛下下令,日后百姓与地方上有所冤屈,可以上告,令地方刺史月里巡查各郡一次,百姓有冤者上诉,县里都邮月里巡查各县一次,闻有冤者奏,游缴月里巡查亭里一次,闻有冤者奏,庙堂之中,御史派往各州郡,百姓有冤者可上诉,另外,若百姓要前往雒阳,面见三公上奏,各地亭里不可阻挡,违者族!”
  “其五……”
  王符将自己在牢狱之中的所想所感一一说出,总共列举了十多条,天子极为认真的听着,他也不得不承认,在治国大策上,朝中根本没有人能够与王符比肩,尤其是大策略上,老太尉,何公,乔公等等一众三公加起来,都未必有他这般的能力,只可惜啊,自己还是不敢过于信任他,也不敢将全部大事都交到他的手里。
  王符说完,天子立刻让他将方才的所思所想写下了,王符拿起了笔墨,便将自己方才所言语的,一字不差的记了下来,天子拿起了纸,有些认真的看着,看了许久,方才放下,笑了起来,拉着王符的手,亲切的说道:“朕有留侯在此,更有何忧?”
  王符点点头,说道:“陛下所言极……过赞了……”
  “哈哈哈,好,明日朕便召开朝议,对于科功变革,便依王公所言……”
  “多谢陛下!”
  两人又聊了片刻,王符这才要离开,他缓缓站起来,准备离去,走了几步,却又停住了脚步,神色有些犹豫,想了许久,他还是哀叹了一声,说道:“陛下,殿下曾言,天下不可无臣,此言过于荒谬,朝中百官,唯独不可少了陛下,还望陛下注重身体,好生照料……”
  王符抿了抿嘴,没有再说什么,便离开了。
  天子冷冷的盯着他,直到他走出了屋子,嘴角忽然溢出了几分血丝,天子伸出手,擦了擦嘴角的血液,皱着眉头,“莫非他发现了?这怎么可能……”
  王符走出了皇宫,仰望着天空,哀叹着,一个装病的天子,为何如此着急的想要为太子立威,为何如此急切的想让自己归顺太子,任何一个君王,都不会忍受太子过早的培养自己的势力,更何况是如今这位雄才伟略的圣天子呢?何况,那大殿里的草药味,根本不像是装模做样弄出来的啊……
  如今,百官或许都以为,天子是故意装病罢,自己如此言语,天子想必对自己更加忌惮了,可是,身为臣子,有些话,自己还是不能不说啊,王节信啊,王节信……
第0326章
通商巨利
  王符从皇宫之中走出,便回到了自己府邸。
  司徒府的一众护卫正在府邸之外等待着,看到王符渐渐出现,他们简直是欣喜若狂,急忙的冲了过来,朝着王符大拜,王符平静的看着他们,点了点头,便走进了府邸之中,走进府邸,便能听到从书房之中传出的沉稳而响亮的读书声,王符脸上出现了几丝笑意,站在了书房之外,没有打扰。
  有徒如此,师更何求?
  次日,朝议。
  百官都聚在皇宫外,窃窃私语,言谈的内容,全部都是关于王符的,他们很多人信誓旦旦的证明,昨日他们看到王符从廷尉之中被太子救了出来,听闻整个人已经被折磨的不成人形,奄奄一息着被人抬回了府邸之中,他们有些欣喜起来,似乎觉得,即使这次他们没能杀死王符,也是给了他严惩!
  忽然,一众护卫浩浩荡荡的前来,百官一看,便知道,王符来了,这雒阳之中,除了王符,没有人会拥有如此多的护卫,也根本不需要这么多的护卫,果然,护卫们让出路来,王符趾高气扬的从他们之中走出,看起来没有半点的狼狈与伤痛,大摇大摆的走到了群臣的最前方,也没有与人拜见。
  闻人袭拄着拐杖,看到前来的王符,不由得笑着说道:“司徒公,百官为你求情,方才将你救出,你怎么可不与他们道谢?”
  王符呵呵冷笑着,说道:“此些蠢材,如何能受得起我王节信之拜?”
  “你!!”
  百官咬着牙,瞪大了眼睛,浑身都在愤怒的颤抖着。
  闻人袭却没有理会他话语之中的敌意,只是摇着头,挖苦道:“可惜啊,看来廷尉还是需要再加强一番,你这些日子,待得实在有些舒适啊。”
  在百官的怒视下,王符大摇大摆的走进了皇宫,大臣们跟随在他的身后,百官走进了大殿,王符站在最首位,没过多久,天子便已经赶来了,百官拜见,例行请烹王节信之后,开始了朝议。
  王符直接开口道:“陛下,南方之事,性质甚恶,不可不严惩,只是,朝中并无律法,足以惩戒其罪行,臣有意先革新科功,再对其进行处罚,另外,对于律法之科,新州刺史阳球,甚至精通,还望陛下能允许臣与阳刺史商讨律法……”王符说着,又将昨日所写的诸多措施一一念了出来。
  在王符如此强势的态度面前,百官也只有洗耳恭听的份了,没有一人敢出言反驳,等王符说完,又有几位大臣出言对其进行补充,百官的心思都放在了王符所提出的诸多举措之上,天子认真的聆听着,百官一直商议了足足两个多时辰,方才确定了关于这次南方动乱的相关举措。
  建宁十五年,九月
  王符与阳球共同编写的《汉律官裁》颁布天下,百姓欢呼,这是大汉首次为百姓确定了上奏官吏们的途径与方法,官吏们行事也开始变得小心翼翼了,刺史,都邮,乃至朝中的御史,都是四处巡查,下至乡野,问民间百姓之疾苦,一众不被庙堂所察觉的奸贼们露出了水面,又被抓获了诸多官吏们。
  修编新律,固然是好事,只是,有不少的大臣反应,此法甚酷,甚秦律也!
  不过,天子并没有重新修改的意思,民为天下之本,欺压百姓的官吏们,那就是要动摇自己的大汉江山,这样的恶贼,如何能饶恕?阳球在律法的方面正如王符所言,非常精通,来看看他修的律法罢。
  “贪污钱财,过百钱者,斩。”
  “欺压百姓,强制徭役者,斩。”
  “以民首充贼者,族诛。”
  一系列的诛与族两个字反复的出现,让天下官吏的心都变得格外冰凉。
  好在随后,为了照顾这些官吏们,天子又推行了养廉之制,这制度最先是闻人袭所提出的,若是没有任何的贪赃枉法,当官吏年老返家之时,庙堂会给与他们大量的钱财,足以安度晚年,对于其中一些政绩出众,无有欺压百姓者,朝廷也会给与大量的赏赐,自从邢子昂的船队远行海外之后,国库已经不时那么的缺少钱财了。
  百官都有些不太敢相信,这是闻人袭提出的政策,以他的性格,不应该是向官吏们征收钱财么?怎么还会给与他们钱财?按闻人袭的原话来说,一个巨贪巨奸的贼子,所造成的经济空缺,便已经超过了庙堂养廉所耗费的钱财,为了防止这样的恶贼出现,为了长远之计,暂时花费些钱财是可以的。
  而此刻,远去贵霜的商队,所带来的巨大的利润,让身为凉州刺史的郑玄都有些失神了,他身为地方刺史,本又是天下大儒,本不该失态的,可是一次远行外贸所获取的钱财,便已经是大汉一年税赋的一大半了,这让郑玄如何不惊,他有些出神的望着手中的奏文,上面记载了这次商贸的详细经过。
  具随行人员所说,商贾们前往贵霜之后,丝绸,陶瓷,纸张,茶叶都受到了当地人的极大喜爱,一些贵族不惜耗费巨金买下了这些物什,大汉的商贾们喜出望外,一小块的丝绸,在此处竟然卖出了三十金的天价啊,当商贾们欣喜若狂,拜天拜地的时候,还是有些商贾不肯出售,坚持要与贵霜商贾们远行。
  他们赶到了安息,在安息,大汉所特有的这些物什,让当地人都疯狂了,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大量的丝绸陶瓷啊,丝绸的价格在此处,被提升到了白金,还有一位商贾,继续远行,如今还未有返回,随行人员反而是接到了他的书信,已经返回了,随行人员禀告,这位商贾过了安息之后,到达了唤作大秦的地方。
  在此处,贵族看到了丝绸之后,愿意用大量的领土,奴隶等等来进行交换,那些商贾想要在那里待上些时日。
  郑玄双手颤抖着,立刻将奏文密封了起来,令驿站急速的送往雒阳,起初,他对与闻人袭要开外贸的事情还有些不屑,可是如今,他已经不敢再这般了,他好久时间方才缓了过来,立刻叫来了官吏,要他们好生招待那些随行的士卒们,并且,对于沿路保护的驻军,递送肉食,让他们饱餐一顿。
  华雄看着被送来的羔羊傻笑着,袁术摇了摇头,便令士卒们宰杀这些羔羊,今夜便要大吃特吃!
第0327章
真太子耶
  抓着烤羊腿,华雄津津有味的吃着,撕下一大口的肉块,用力的咀嚼着,狼吞虎咽,这些长期驻守在边地的将士们,吃着羌人同泽为他们庖治的羊肉,只可惜,军中禁饮,不然,他们定然能够吃得更加有滋有味,羌人吃完便生起了篝火,载歌载舞,其余将士们参与到了他们之中。
  华雄笑嘻嘻的看着,忽然,他皱了皱眉头,在人群之中,他没有发现袁术的身影,思索了片刻,拿起了一块羊腿,便四处寻找起来,当他走进了袁术的营帐的时候,袁术正皱着眉头,坐在案牍面前,不知在书写着什么,华雄拿着羊腿便走了过去,说道:“这滋味甚好,君为何独处与此?”
  袁术抬头,瞥了他一眼,继续书写起来。
  华雄走到了他的身边,瞪大了眼睛,看着他书写,放在案牍上的是一本很厚的书,一大堆的白纸堆积着,看着这些纸张,华雄有些喜出望外,说道:“袁君,若是将此些纸张拿去贩卖,可是值不少钱呢!原来袁君还藏着这些!”
  “混账,这是稀世珍宝,怎么能以钱财衡量?!”
  袁术有些愤怒的说道,华雄摸了摸头,不过就是些写满了文的纸张,还说什么稀世珍宝,有些时候,自己还真是看不懂袁君啊,袁术看着一直待在自己身后的华雄,书也有些写不下去了,将一大堆的纸张合了上来,华雄紧紧盯着第一页,念叨:“公……羊……角……”
  汉军之中,唯有识字的士卒才能得到继续提拔,能够担任军侯以上的军职,为了不让华雄浪费其才,袁术可谓是花费了心思,来教导华雄,只是,这家伙在这方面的天赋,简直就是与世无双的,袁术试了几次,便非常直接的放弃了自己的想法,比起教会他,还是做大将军这个志向更容易实现!
  “蠢货,是公羊解诂!”
  “嘿嘿,我不是猜……认出了前俩字么?”
  袁术叹息着,将书藏了起来,华雄有些不明白,为何他对这本书如此的看重,或许是看到他的疑惑,袁术解释道:“这是师君所留给我的,师君劳碌一生,也未能完成,我得完成师君之夙愿。”
  ……
  王符皱着眉头,坐在上位,廷尉诸多官吏站在他的身边,南方犯事的官吏们一一被带到了他的面前,王符行事极为凶悍,他特意将荀攸,贾诩几人找了过来,一同审查,在他们面前,这些官吏们的谎言根本站不住脚,被王符他们一一揭穿,按照罪行大小一一处刑,对于这些自己的门生故吏,王符没有丝毫的留情。
  用了整整四日,王符才审完了这些犯事的官吏们,办完了这些事,便开始全力忙起自己改进科功制的十项举措来,在国家大策方便,他还是非常自信的,立刻遣退了荀攸与贾诩,令他们不必再来,荀攸心里有些恼怒,不过也没有多说什么,与贾诩直接去了皇宫,为太子授课。
  两人一路无言,到达了皇宫之后,士卒们也立刻让他们走了进去,并且通知东宫,太子本来正在与王越练剑,听闻两位师君赶来了,心里有些无奈,他是真的不喜文事,倒也想一直跟随王越练剑,不过,毕竟是天子的吩咐,他也没有办法,连忙准备起来,等二人赶到之后,太子拜见师君,便坐下来听课。
  期间,他屡次看向了一旁的贾诩,贾诩并没有因为他先前的谋划而感到什么愤怒或者不悦,面色平常,似乎这天下间的任何事都不会被他放在心上,他越是这般,太子心里便越是慌张,按理来说,荀攸早就该发现太子有些心不在焉,可是在实际上,他因为最近关于王符的诸事,思绪也有些混乱,并没有在意。
  直到他们二人都讲完了课,要告辞离开,太子方才叫住了他们。
  太子神色有些犹豫,浑身都在颤抖着,可还是张开了嘴,他看向了荀攸,问道:“荀师,我年幼之时,曾对师君不敬,冒犯师长,如今,心里颇为不适,还望师君能够原谅。”
  听到平日里桀骜的太子如此言语,荀攸愣了片刻,过了片刻,他的脸色也逐渐平静了下来,点点头,说道:“你我师徒,不必如此言语。”
  小胖子望着他,脑子里疯狂的回忆着阿父的模样,心里构思着话语,目光逐渐变得诚恳,朝着荀攸笑了笑,随后便看向了贾诩,起身,朝着贾诩一拜,说道:“师君,无奈之下,连累了师君,还望师君见谅!”
  贾诩一惊,随机起身,扶住了小胖子,有些疑惑的问道:“臣不知殿下何意?”
  “救下王公之事,本不是贾师所设,我为了自己的声望,便将事情赖在了贾师身上,这些时日,我是寝食难安,生怕触怒了贾师,我在朝中,能够信任,引为臂者,唯独两位师君也,还望贾师恕罪……”小胖子眼眶通红,眼泪不断的滑落,面色极为的愧疚,从无失态的贾诩,此刻也有些慌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7/6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