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海猎影(校对)第9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9/1449

  日军的一个大队两门步兵炮是标配,精锐师团中,一个大队还会再配一到两辆坦克。
  这无一不说明,自己一个半残编制的营,击退了近十倍于已的日军不说,还催毁了日军的四门步兵炮,两辆中形坦克……
  从开战到现在,这是国军从未有过的战绩。
  营长怀疑,可能从九一八到现在,这都是首次。
  越想,他就越控制不住心里的激动,紧紧的握着方不为的手,不停的哆嗦着嘴唇。
  全都是兴奋的。
  他娘的,只凭这一战,就够老子吹一辈子了……
  但他更清楚,这一战,有一半以上的功劳,都是方不为的。
  先是锁定了日军步兵炮的具体位置,让自己一记重炮就全给轰哑了。
  然后仅凭他和他那个长的跟狗熊一样的副官,两个人两把枪,就打的日军的掷弹兵连头都不敢露,更让坦克一秒钟都不敢停。
  最后这一幕,营长更是没办法用言语形容了。
  扔手雷炸坦克的事迹,他别说见,以前听都没听过。
  方不为却没有一丁点兴奋的模样。
  他本来就是来打仗的,立多大的功,对他来说都没有多杀几个鬼子重要。
  “先打扫战场吧……”方不为又牙疼似的咬了咬牙,“坦克是别想了,全特么成废铁了……现在就看那几门掷弹筒能不能用了……”
  “哦……对!”营长猛的醒悟过来。
  鬼子的步兵正在撤退,怕误伤友军,后方的大部队肯定不敢开火,现在正是清点战果的最佳时机。
  营长一脸郑重的敬了个礼,转身去下达命令了。
  方不为一脸可惜的看了看还在着着火的两辆坦台,连声叹着气,跳下了战壕。
  叶兴中正拆着两支枪上的瞄准镜。
  看到方不为的时候,他先是心虚的缩了缩脑袋,然后又腆着脸,满脸都是谄媚的笑意。
  “滚一边去,老子不想和你说话!”方不为气呼呼的说道。
  两辆坦克啊……
  想想都觉的肉疼。
  能动的,全让营长派出去了。
  营长兴奋的转着圈,不停的用拳砸着另一只手的手掌,心里盘算着,怎么把此战的经过好好的喧染一遍,怎么再把方不为如战神一般的形像,好好的衬托一下。
  稍微有点远见的军官都知道,国军现在最缺的就是士气。
  他正自盘算着,听到一声爽朗的笑声,下意识的抬头一看,发现团长来了。
  他是第一道防线,团长和另外两个营,就在他身后百米不到的战壕里。
  他的炮弹打光之后,用来牵扯日军坦克的,就是第二道防线上的迫击炮。
  “刘绪武,你小子今天是吃了金枪药了,还是吃了不倒丸了,硬的都快要把天都给戳破了……”
  吴求建一脸不敢置信的表情:“老子到现在都没想通,你是怎么一炮就轰掉了鬼子的步兵炮的?”
  派传令兵求援的时候,刘营长就把这个情况汇报过了。吴求建也是打老了仗的将军,早就想明白了这一战之所以扭转乾坤,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这不是我的功劳,是方参谋!”刘绪武一点都不敢贪功。
  “哪来的方参谋?”吴求建还不知道方不为被调到八十八师的消息。
  “听说是侍从室的特派员,杨副官带过来的,结果刚来就碰到了鬼子冲锋……”
  刘绪武三言两语的说了经过。
  吴求建惊的睁大了眼睛。
  刘绪武肯定不会说谎,又不是只有他一个人在场?
  战壕里还有三百多兵士呢。
  但吴求建还是无法相信。
  这是人能干出来的事情?
  他对方不为能把十斤重的集束手雷甩出去近百米远这一点,也就是稍稍的惊了一下。
  军队里多的是人才,能做到这一点的,他的团里挑一挑,还是能挑出十个八个的。
  吴求建是有些不相信,方不为只听声音,就能断准一里多外的火炮位置,甚至是型号都能听出来这一点。
  顺风耳都没这么好使。
  “人呢?”吴求建急切的问道。
  “就在前面!”刘绪武指道。
  “带我过去!”
  ……
  听刘营长介绍,这就是五二三团的团长吴求建,方不为仔仔细细的打量了一遍。
  整个八十八师所有的师、旅、团等主官,要么死的太早,要么活的太长。
  吴求建就是活的太长的那一拨。
  宋元良活了一百零三岁,排第一,第二就是吴求建,活了九十三。
  第三是陈素农,活了八十三。
  剩下的,都不怎么长寿。
  而恰恰好,在后史中,长寿的这几位,比不长寿的那几位的评价,要低好多。
  宋元良不用说了,而陈素农,不论是国党,还是建国后,对他的评价都是中庸。
  再下来就是吴求建。
  其实他的评价也不低了,不过比起一个师的同袍,还是要低一些的。
  他曾被总理这样评价过:“所有的爱国将军当中,名中带‘剑’的,一个是沧白(叶帅的字),一个是求剑……”
第0961章
各有缘法
  能被其赞之爱国,自然是因为吴求建并非默默无闻之辈。
  他是黄埔一百零八将之一,还被誉为“国民党敌后抗日游击专家”。
  淞沪会战,就是他下令,打响的第一枪,虽然未能攻下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但他率五二三团在江湾天通庵路整整坚守阵地三月余,未退一步。
  手底下的兵士死了就换,整整换了两三茬。
  五二三团都打的如此血勇,八十八师其余各部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与其同旅的五二四团,在团长韩宪元的率领下驻防闸北,也是死守三月不退,其所部之壮烈,名震京沪。
  《申报记者》亲赴前线采访,国内各报竟相转登,韩宪元被称之为“英雄团长”。
  后来有名的四行仓库保卫战,爱国英雄谢晋元,就是他的副手。
  但方不为认为,比起谢晋元,韩宪元更加壮烈。
  从上海撤回南京后,五二四团被调至雨花台驻防,接战之初,韩宪元便动员全团:誓与阵地共存亡。
  结果一语成谶。
  死守五日之后,韩宪元与全团壮烈牺牲,无一人生还。
  与他同时说过这话的,还有同为八十八师五二八团团长朱赤。
  朱赤自然也做到了,率部死守不退,战至最后一兵一卒。
  两人牺牲的时间相差不到三小时。
  这两位,都是已升任军长的宋元良偷了跑了之后,却依然亲率部卒,死守不退,直到战至最后一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9/14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