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海猎影(校对)第9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69/1449

  自己确实有些失算了。
  “好,那你自己小心,有什么难处,随时来找我……”马春风又交待了几句,才离开了营房。
  看着马春风的背影,方不为又长叹了一口气。
  自己确实过关了,原先以为得罪的最狠的委员长,也被自己应付过去了。
  当然,后遗症肯定有一些,但并不致命,至少不会影响到自己后续的计划。
  但人情也欠了一大堆。
  黎铁汉这里就不说了,若不是他提前提醒,自己得意忘形之下,说不定就会着了委员长的道。
  但最应该感激的,其实是白崇喜才对。
  虽然他全程都是一副疾言厉色的模样,话也没说几句,但若没有他在旁边帮趁,委员长哪会那么容易消气。
  白崇喜先是支使方不为滚出去,而后又暗含招揽之意的那两句话,全都被方不为视若无物。
  就是这两句,把方不为对委员长忠心不二的形象,趁托的一时无两。
  方不为宁愿上战场赴死,都不愿受白崇喜的庇护的态度,才让委员长消除了对他的最后一丝疑虑。
  就凭一个眼色,两人便配合无间的生生在委员长的面前演了一场戏。
  别说委员长,就连精明的如狐狸一般的马春风都没看出一丝端倪。
  就是方不为刚一进门,白崇喜笑吟吟的看着他的那一眼。
  方不为在瞬间就读懂了其中隐含的意思:别怕,还有我在!
  躺在被窝里,方不为都在感慨万千:史书上说白崇喜性情秉直,不懂一点弯弯绕……
  这是谁写的,你给老子出来,保证不打死你!
  原来史书也会骗人?
第0950章
滚刀肉
  上海江湾,八十八师驻地。
  若从地图上看,黄浦江在这一段拐了三个弯,像是个“W”,而江湾就在中间的那个尖上。
  公共租界从这个尖上,自东往西一分为二,南半部加法租界,是英美意法等国的中立区,北半部则为中日两国的交战区。
  一月前,交战之初,八十八师就是从这里开始,向虹口进攻,一月内反复攻防,最后还是退到了这里。
  过几天,是不是还能守住这里,连宋元良自己都不知道。
  以三万德械师精锐,对阵三千日本海军陆战队,一点便宜没占到不说,伤亡更是对方全员参战人数的数倍,大部分原因是国军单兵素质、武器装备都不及日军的缘故,但也与统帅部的举棋不定有很大的关系。
  宋元良咬着牙,硬拼着打残了一个旅的编制,连旅长黄梅兴都阵亡了,排级以上军官更是损失了大半,就要拿下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时,委员长竟然叫停了?
  因为“英,美,法,德,意”等国提出,要把上海划为中立区,也就是准备为中日两国调停。
  委员长等的就是这一天,为表诚意,命令张治中将军先停止进攻。
  等调停协议送到东京,再由东京送到上海,已是五天以后了。
  趁着这五天的时间,日本的援军加足马力赶到了上海。
  第五天,日本的军舰向吴淞口开了一个多小时的炮之后,日方代表才将日本军部回绝调停协议的文件送到了五国代表团手中。
  小鬼子压根就没想过和谈……
  其实若不是委员长叫停,有这五天时间,国军完全可以把上海的日军撵到海里,然后可以在黄浦江及入海口沿岸布防。
  没有有利的地形,日本后援的援军想登岸也不是那么容易。
  但说什么也晚了,只能咬着牙硬打了。
  在日军兵员武器充足的情况下,国军自然是节节败退。
  宋元良不管怎么看,都觉的这一战没有一丁点的希望。
  他愁眉苦脸的倒坐在一张椅子上,眼睛直愣愣的看着墙。
  墙上除了地图之外,还有青天白日旗,以及一幅委员长的照片。
  “师长!”还没进门,参谋长陈素农的声音就传了进来。
  怎么回来这么快?
  宋元良纳闷道。
  陈素农被宋元良派到司令部要人要枪要物资去了,东西一点都不见,就陈素农一个人跑回来了。
  “没见到朱司令?”宋元良皱眉问道。
  “见到了!”陈素农回道,“但朱司令说他刚刚接手,还没来提及理清头绪,让我们稍缓两天!”
  老子当然能缓,但你问问战壕对面的日本人会不会缓两天?
  一股无名之火直往头上涌,但宋元良最终只是咬了咬牙,没敢骂出声。
  自二八年起,张治中任教导第二师师长的时候,宋元良就是他手下的团长,二人风雨兼程,已是整整十年。
  以往只要宋元良开口,张治中不说有求必应,但肯定是会偏着八十八师的。
  但现在张治中一走,宋元良感觉八十八师转眼就成了死了娘的娃!
  七七事变之前,时任京沪警备司令的张治中将军就因旧病复发,在青岛养伤。
  事变发生,他直觉华北生变后,肯定会波及南京和上海,便拖病回了上海主持大局。
  这硬挺了两个月,硬是拖不下去了,委员长便命朱少良接替他的中路军司令一职,让他回大后方养病。
  也是因为张朱二人交接,方不为去第九集团军的事情,又被拖了四五天。
  “没人没枪,这仗还怎么打?”宋元良恨恨的骂道,“大不了老子亲自上,死在这战场上……”
  陈素农暗暗的摇了摇头,他与宋元良共事多年,宋元良是什么样的为人,他自认为还是了解一些的。
  别看宋元良嘴上叫嚣的厉害,但真到了那时候,说不定就是另外一个样子了。
  宋元良有才能不假,仗也打的可圈可点,但就是胆色差了些。
  他可是有前科的。
  二六年,北伐时打到南昌,正是战况胶着之时,当时时任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长的宋元良,怎么算都是委员长嫡系中的嫡系,领的也是精锐中的精锐,本是准备当尖刀用的。
  结果刚一开战,听到子弹在头顶乱飞,宋元良当场就被吓破了胆,不战而逃了。
  他一逃,整个一团顿时群龙无首,自然只能先退下来。
  这一退,差点引起友军的大溃败。
  事后若不是薛岳,刘峙等人为他说情,早被委员长给枪毙了。
  国军史上有名的《革命军连座法》,就是因为宋元良的这次溃逃而制定出来的。
  意思是就算长官逃了,下属和兵士也不能跟着逃,不然一同枪毙……
  陈素农自然不知道,再过几个月,这样的一幕,又会在南京上演,这次连累的人更多。
  “还有一件事!”陈素农又说道,“朱司令刚刚通知,原侍从室少将参谋方不为,将被派到我部……”
  “方不为?”
  宋元良念叨了一声,“怎么这么耳熟?”
  “说起来也不是无名之辈……他是谷司令的义子,在宪兵司令部也有兼职,在特务处也有兼职……”
  “那个号称民国第一特务的方不为?”宋元良双眼一瞪,“他要来我部?”
  “对!”陈素农点了点头。
  这样的人物,被派到自己这里来做什么?
  宋元良顿时生了警惕。
  马春风撺掇着委员长弄了个什么督战特派员的事情,宋元良自然是知道的,更知道特派员的唯一人选就是这个方不为,也多少知道一些其中的原由。
  这小子除了陈素农所说的这些职务,和海外侨盟的关系也极其紧密,海外侨盟援助的军费,好像就要经过他的手,才能到军部,所以委员长才给他弄了这么个名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69/14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