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海猎影(校对)第7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6/1449

  但既然于二君都安排好了,方不为就觉的再没必要麻烦领事馆和宋子闻及陈祖燕的关系了。
  方世齐的身份太敏感,既便到了地球对面,方不为也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大意。
  上了码头,只是扫了一眼,方不为就看到了一个硕大的木头牌子。
  没写姓名,只有一个图案,和方不为怀里那张于二君的香册上面的图案一模一样。
  大清早亡了,洪门也不再是秘密结社的组织,门内兄弟见面,早就不用百年前的那一套了。
  不用对切口,不用结密印,更不用唱同门诗……
  如果方不为不交待,此时这个牌子上写的肯定是他的名字。
  但方不为假假也是特务头目,而且还是在大小日谍机构全都挂过号的人物,方不为胆子再大,也不敢亮明身份。
  所以他才咛属于二君,用这种办法表明身份。
  方不为迎了上去,看到举着牌子的是两个年轻男子,穿的是短褂长裤宽口布鞋。
  旁边还站着两位,但穿着西装马甲皮鞋,留的是短发。
  看来举牌的是喽啰,穿西装的这两位才是正主。
  方不为没有说话,只是抱了抱拳,然后掏出了于二君的香册。
  其中一个年长的男子接了过来,细细的看了看,又还给了方不为。
  “齐师兄!”年长男子抱了抱拳。
  有同门长老举荐,就算还不是洪门子弟,也算的上半个自己人,所以才这样称呼。
  此时的方不为姓齐,取的是方世齐的“齐”字,方世齐自然也姓齐了。
  舅舅两家改姓赵,陈江一家改姓姜……
  这也是方不为的安排。
  也就只有司徒美堂知道方不为的一些底细,但也只知道方不为是个军人,不知道他是特务。
  “师兄不敢当,叫声师弟便可!”方不为笑着问道,“两位师兄如何称呼?”
  “我姓张,张永和,他姓李,叫李在义……”年长的男子介绍道。
  两人一介绍,方不为才知道,这两位来头竟然不小。
  张永和是安良堂的东阁大爷,李在义是护印大爷。
  洪门的内部编制全都是仿照明朝官制建立的,东阁就是礼部,说好听一点,张永和就是礼部尚书或鸿胪寺卿。
  行一,内八堂之七,坐第九把交椅。
  护印大爷就是专门掌山主之印的亲信,类似于康熙微服私访中法印那个角色,地位在内八堂之下,外八堂之上,也属行一,坐第十一把交椅。
  这个人出题现在这里,代表的其实是司徒美堂。
  方不为暗暗的感叹了一声。
  于二君的面子真不小。
  寒喧了几句,张永和和李在义带着方不为一行出了码头,四辆崭新的小车开了过来,所有人都上了车。
  看着一排排的高楼大厦,方不为终于找到了一些前世的感觉。
  这一年以来,他大多数时间都待在南京,见过最高的楼,也只是六层的福昌饭店。
  除此之外,就是人多车多楼多,比前世差远了,没什么看头。
  建筑的颜色大多都是灰白两色,这与美国人的习俗有关。
  街上不是太干净,纸张四处散落,污水也随处可见,就连天空都是灰蒙蒙的。
  方不为有些失望。
  这就是被戏称为宇宙中心的纽约?
  映入眼内的所有景物,都像是在看黑白电视一样,很是让人不舒服。
  但在其他人眼里就不一样了。
  最兴奋的就是肖在和。
  “这么多的高楼,这么多的汽车?”
  一路上,肖在和的惊呼声就没断过。
  离曼哈顿越近,高楼便越多,大多都在五十层以上。
  方不为已经看到了帝国大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华尔街四十号银行……
  楼高,车也多!
  汽车在国内还是稀罕物,也就上海和南京多一些,但也没多到如纽约这般密集的程度。
  方不为看了一下,马路虽宽,但车速并不快,已经有些堵的节奏了。
  除了路上跑的,大街两边也停着不少车,每道街口都有,八成都是出租车。
  美国本就是汽车产量最大的国家,更是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也是工业水平和经济水平最高的国家,这几样都不缺,汽车自然就多。
  说到美国石油,方不为又想起了一则趣事。
  一直到二战结束,美国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百分之六十以上都出口到了其他国家。
  而在二战其间,美国石油最大的进口国家却是德国?
  看看希特勒把从美国进口的石油都用在什么地方了!
  坦克,飞机,军舰……
  全都用来打盟军和美国佬了。
  这两个国家当时脑子都快打出来了,但美国的石油商人根本不鸟国会的禁令,该赚的钱照样赚,而且还是翻着倍的赚……
  这要是在国内,铁定是妥妥的汉奸,不知道会被国人骂成什么样子。
  但在美国,政府不但不敢声张,还要替这些包庇擦屁股。
  所以方不为对美国的财团阶级是相当佩服的。
  截止现在,美国总共三十二任总统,被暗杀及遇到过刺杀的,足有九位……
  所以这也是个高危职业!
  不到五分里的路程,走了足有半个小时。
  当街道两边的建筑开始低落下来的时候,方不为知道,唐人街到了。
第0725章
唐人街
  唐人街是后世华人的叫法,美国人都叫中国城。
  纽约的唐人街在曼哈顿区的下城,相对来说,这里比第五大道要落败很多。
  这时候的唐人街内的建筑,大都还是西洋风格,也就从一些门楼,匾额,广告横幅,以及门上已晒的发白的门神和对联上,能看出一些中国特色。
  方不为看到街上走动的大部分都是华人,不论男女,十之八九都留着长发,穿着短褂长裤宽口布鞋,偶尔有几个戴着圆顶礼帽。
  辫子吊在屁股后面,又黑又粗而且长。
  方不为还以为自己又穿到了大清。
  一道唐人街,百年血泪史。
  在这片土地上,不论是之前,现在,还是未来,华人从来都没有被正视过。
  一是因为种族主义,二则是因为劳工主义。
  华人太能吃苦,白人不干的他们愿意干,黑人不干的他们也能干,而且工钱还低,有的时候甚至只要求不饿肚子就行。
  经济平稳时期还看不出什么,但一遇经济危机,矛盾立即凸现。
  大量失业的白人,转而求其次,希望找到一份糊口的工作时,却发现平时他们从来都看不起的职业,全被华人占了。
  工厂主,农场主用惯了华人,也更知道白人和黑人是什么德性,很少愿意用工钱高,效率低的白人,更不会用反应慢,陋习多的黑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6/14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