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海猎影(校对)第2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0/1449

  就算授官宣读任状,必须要庄严肃穆,也不用装出来一副三堂会审的架势吧。
  “方不为,任为陆军步兵少校,此状!”
  谷振龙念了这么一句,就停了下来,然后把任官状往方不为面前一推。
  怎么没有具体的职务?
  方不为猛的一愣,然后又是一惊!
  自己想到这一次可能会升官,但没想到升的竟然是正式军阶?
  这不是国民军事委员会签发的临时职务军阶的任职令,而是国民政府签发的正式叙任军阶的任官状。
  国民政府的正式军衔,是由军事委员会铨叙厅根据军官的职务、资历、学历、战功等情况综合考虑,由铨叙厅正式叙任,上报国民政府,并由国民政府军政两级元首签发后颁任于授职军官。
  只要接了任官状之后,方不为这个少校军阶就变成实打实的了,不会因为职级的升降而有变化。
  但职务军阶则不一样,你这个职务不干了,相应的职务军阶就会被去除。
  比如委员长的表弟,陆军署军法司的司长王振南。
  他现在主掌军法司,职级军阶挂的是中将,但只应对的是他做为军法司司长的这个职务。
  而王振南现在的正式军阶,只是上校。
  如果哪天王振南不干军法司的司长了,没有委任其他职务之前,他就只能恢复到上校的军阶。
  方不为的舅舅肖在明也一样。职级军阶是少将,正式军阶也是上校。
  再打个比方。
  后世极为有名的张灵甫和孙立人两位将军,在抗战期间,职务军阶不断高升,甚至升到了中将副军长的级别,但实际军阶还是上校,直到日本投降的前几个月,才正式叙任到少将的军阶。可想而知,国民政府的正式军阶叙任有多困难。
  特务处也一样。马春风现在的职务军阶是上校处长,但正式军阶也只是陆军中校而已,只比现在的方不为高一级。
  后世一直误以为,马春风一直顶着上校的军阶,手底下却尽是少将,中将。这只是因为,好多人把马春风以及这些下属的正式军阶和职务军阶给弄混了。
  当时的时候,其中绝大多数的人,正式军阶都和马春风一样,只是上校而已,甚至一部分,顶着少将的职务军阶任职,但正式军阶却只是中校。
  而且马春风当时的职务军阶也并非是上校。在叙任少将之前,他已是军统局的中将副局长。
  同马春风一样,这一批功勋显赫的将军们,都是在四五年春天的时候,才集中叙任的少将军阶。
  别看方不为从上尉到少校,只是升了一级,但对国党军队内部来说,想跨过这一步,真的难如登天。
  看方不为发愣,谷振龙还以为他是高兴傻了,故意的一瞪眼:“聋了!”
  方不为猛的反应了过来,双手接过了委任状。
  “多谢各位长官栽培……”
  任官状肯定是委员长授意的,但却不是委员长签发的。
  所以方不为没有说出为委员长效忠的话来。
  方不为接过来一看,除了谷振龙念过的正式行文以外,还有两级长官的签名。
  分别是国民政府主席林森,行政院院长王兆铭。
  根据国民政府宪法,正式叙任的任官状,必须由中华民国最高元首,国民政府主席,海陆空三军大元帅签发,所以上面签字的不是委员长,而是林主席。
  剩下的便是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的大印。
  方不为刚刚准备收起来,却不想谷振龙又是一声断喝:“方不为!”
  方不为不得不将任官状放在桌子上,再次立正。
  谷振龙手一伸,变戏法似的从桌子底下又拽出了一张纸。
  还有?
  方不为懵住了。
  这张纸上的最右侧,也竖着一行字,不过比较长。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任职令!
  这才是任官令。
  “兹任方不为,为中央宪兵教导团第一团第一营中校副营长……”
  谷振龙正色的念道。
  什么玩意?
  自己是特务处的人,怎么就成了宪兵营的副营长了?
  而且一升就是精锐部队的中校主官?
  这已经不能算是破格提拔了。
  这比之前那一封任官状还要让他震惊。
  方不为睁着一双大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谷振龙。
  谷振龙之前给他提过一次,方不为只以为谷振龙只是嘴上说说而已。
  但没想到,真让他给办成了?
  方不为想不明白,这官是怎么升上来的?
  他是真懵了。
  方不为敢保证,不管是特务处时期,还是之后的军统,绝对没有过这样的例子。
  抗战时期,军统的高级军官,调入常规做战序列部队,任军法官的有,任督查官的有,也有少数的任职军事参谋。但绝对没有直接就任精锐师团军事主官的。
  后来,也确实有一部分做了带兵主官。但那是战力连大部分的地方部队都比不过的杂牌军,和宪兵教导团根本没有可比性。
  比如忠义救国军,抗日别动队等这种全都由学生、平民猝然组织起来的队伍。
  方不为在特务处内部怎么升都正常,那是因为他本身就属于这个系统。
  但他在特务处的职级升的再高,也没办法和正规部队的带兵长官相比较。
  宪兵教导团意叶着什么?
  称得上精锐中的精锐,比起中央军的嫡系师团都只强不弱。里边随随便便便拉出来一个营长,到了中央军的其他部队,至少也是团参谋或是团副,也有不少直接当了团长。
  方不为之所以震惊,就是因为他自身的资历。
  铨叙厅审核之时,看重的第一点,便是资历。
  功劳大,官可以给你升,但没资历,没经验,却想着就任要职?
  做梦!
  至多给你挂个头衔,顶个闲职。
  各军事部门中,挂着少将职务,一天闲的没事干的一抓一大把,都是这么来的。
  方不为军校毕业才刚刚一年,就算是黄埔生升官最快的北伐年代,也鲜有听说过升这么快的?
  这等于是方不为在短短的一年时间,从准尉到中校主官,整整升了六级。
  更关键的是,他连一天的兵都没带过。
  方不为终于知道,谷振龙说是害的他被委员长骂了一顿的由来了。
  这要是其他人,自然不用通过委员长。但方不为已是在上面挂了号,光是一个上海案的牵扯,方不为的一升一迁,都必须报由专管军事情报的侍从室一处存档,所以根本绕不开委员长这一关。
  方不为更不知道,谷振龙本想给方不为安排一个中校团参谋的职位的,所以才挨的骂。
  连累的马春风也被一顿训。
  中校副营长,已经是委员长能容忍的极限了。
  这种近似于荒唐的任命,不知道让谷振龙费了多少精力和代价。
  不论后世对谷振龙的评价如何,但此时对他方不为,称的上仁至义尽了。
  方不为心中一阵激荡,定定的看着谷振龙。
  谷振龙看出了方不为的异样,眼珠稍稍的斜了一下。
  方不为顿时惊醒。
  马春风还在旁边坐着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0/14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