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海猎影(校对)第13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88/1449

  日本人又上门了。
  来的是日本宪兵,声称租界的治安则由他们维护的,胡氏大药房也也应该给他们上税。
  而且言语中也隐约提到,以前齐老板在的时候多懂事,根本不用上门提醒。
  胡好又气又笑。
  老子倒是想送,可是都去了八九一十回了,连宪兵司令部的大门也进不去啊?
  他倒是想齐希声刚到上海的时候那样,先走通中村的门路,再由中村帮他引荐。
  但中村从头到尾都在跟他打太击,即不拒绝,也不答应……
  没办法,就当拿钱消灾吧。
  到这个时候,胡好依然没想到方不为的头上。
  也确实不是方不为的原因,而是中村自发的行为,想着先给胡好一点苦头尝尝,等齐希声回来之后,再看怎么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时候,方不为还和马春风,以及于二君,胡文虎忙着转移人员和资产,暂时顾不是国办这一摊子。
  也为了多争取些时间,方不为还没有给中村给准信。于胡两家决裂的消息还没传到上海来,胡好更不知道,他早就被设计了,设计他的还都是自己人……
  他也以为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可能是那一个人物的礼送轻了,更或是哪一方势力没有打点到位,让人家不满意了。
  这个时候,他才算是有些佩服齐希声这个人。
  为何齐希声刚来的时候,局面比这个因难了十倍都不止,却能混的如鱼得水,风生水起?
  虽然齐老板已远赴南洋,但上海滩,依然流传的是他的传说:少年多金,慷慨大方,挥金如土,声色犬马……
  不管是日本人,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甚至是白俄佬,意大利佬都知道他是谁……
  没有一个字和赚钱有关,全是花钱的名声,也只有极少数人知道,齐希声赚到的钱,是他花出去的几十上百倍。
  胡好也是这极少数人当中的一个。
  但他一毛都没赚到不说,花出去的确实不少。
  胡好有些想不通,同样是花钱,为什么由他花出去之后,却一点效果都没有?
  从出身而言,齐希应该不如他才对。
  毕竟南洋和国内同根同祖,他对国内要更了解才对。
  没道理齐希声做的那么好,他胡好却做不到……
  但总有一种“提着猪头找不到庙”的感觉?
  正当胡好重新打起精神,准备好好学一学齐希声,当一次散财童子的时候,让他更加头疼的问题又来了。
  青帮!
  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在上海滩,最难缠的是什么人。
  不是美国人,不是英国人,更不是法国人,也不是日本人……而是青帮。
  大上海,归根结底,还是中国人的大上海,不管是哪一国的哪一个租界,占大多数的人口,还是中国人。
  所有的外国佬,其实都是趴在中国人身上吸血的蚂蟥。
  也不管是哪一国想独霸上海,都离不开青帮。
  当然,青帮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大多数的都是王八蛋,只知道欺压良善,为虎做伥,甚至比外国佬更残暴,欺负起同胞来,比鬼子还残忍。
  纵观古今中外,没有哪一个社会团体,出的国奸有青帮这么多。
  也是因为这是大箩筐,越是垃圾败类,越喜欢往里钻……
  连警察都知道齐氏药房换老板了,原来威名赫赫的齐老板,快一年了都不露头,应该是不会再回来了……青帮自然知道的更早。
  他们之所以行动的比较慢,只是因为上海滩的大佬死的死,跑的跑,仅剩下的黄金荣,隐约已成了青帮的太上皇……
  毕竟也算是老江湖,信义二字,还是多少要讲几分的。
  想着齐希声一直都对他恭敬有加,礼也没少送,师兄也没少喊,再加上人老成精,觉着没准哪一天,齐希声就又回来了。
  不知道齐希声与现在的这位胡老板是什么关系,也顾忌齐希声和日本人的关系,说不定到时候就会算总账,有仇报仇,有怨报怨,所以黄金荣尽量的约束着门徒,不要当出头鸟。
  当然,真有人当了出头鸟,落了好处还安然无恙,到时候再上也不迟……
  一看黄金荣的门徒不动,再加上黄金荣告诫门下的话,被人传了出去,剩下的青帮份子更没人敢动了……
  所以才任由警察,美国人,英国人轮番敲诈了一遍。
  当知道日本人也上门敲起了胡氏大药房的竹杠,黄金荣终于反应过来了:齐希声可能不会回来了。
  就算回来,现在的这个大药房,也和他没什么利益关系了,说不定是有仇才对。
  不然以姓齐的和日本人好的快要穿一条裤子的程度,日本人不说帮着他盯着产业,至少不会学租界巡捕房和工部局,跑去当流氓。
第1368章
祸不单行
  一波又一波的青帮门徒来打秋风,胡好以此认识了一位又一位在上海有字号的大佬,知道一个又一个的帮派名称……
  请客,送礼,攀关系……近三个月的时间,胡好不是在酒楼,就是在青楼,要么就是在夜总会。
  夜夜笙歌,纸醉金迷,花钱如流水,胡好成了真正的散财童子。
  终于让他闯出来了点名声,有了齐希声两年前的一点风采。
  胡好也只以为,这下总该不会有人来找事了吧。
  的确,来过的那些再没有来,胡氏大药房好好的安生了两个月。
  而且生意也慢慢的好了起来,颇有恢复到齐老板离开上海前的架势。
  药房的所有人,包括胡好在内,都以为以后就会一马平川,日进斗金的日子马上就会来。
  但谁都没想到,还有个词叫“祸不单行”……
  就在方不为到了上海的第三天,胡氏大药房又出事了。
  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被儿子领着来开药,病因是鱼骨刺喉,喉部见了血,快半月了,一直不见好,都快发脓了。
  一般的药店,见了老年人都比较忌讳,能不治就尽量不治,或者是开一副万金油,吃不坏人的药方,打发走就完事了。
  药房大师傅也是这个想法,准备开两副虎氏万金油,甚至没打算要钱,白送给老人,让他到其它地方再看看。
  恰好那天胡好也在,大师傅刚开完药,老人还没走,就被他给撞上了。
  胡家本就是做医药生意起家的,胡好颇通药理,一听大师傅说话的语气,再一看方子,就什么都明白了。
  他认为胡氏大药房名声在外,几乎响彻上海滩,这样糊弄病人,实在丢不起这个人。
  想法确实是对的。
  没隔几条街的同人堂,就从来没发生过见了病人不敢开药的情形。
  大师傅无奈,仔细的诊断了一番,先开了两副调剂的药,又开了两钱百宝丹,并叮嘱老人,一天一钱,分三顿吃。
  药是正午刚过的时候开的,结果,太阳还没落西,老人就被送到药房来了……
  人送来的时候,早都硬了!
  老人的儿子说,回家后亲眼看着老人服了药睡下后,他才离开的,下班回到家,发现老人已气绝多时了。
  中间再没吃过任何东西。
  再一看老人,脸色发青,嘴角含沫,胸前还留着吐出来的残留物,一看就是中毒了……
  老人的儿子一口咬定,老人就是吃了胡氏大药房的药,才被毒死的。
  药房的人则矢口否认,称绝不可能,肯定是老人误食了其它东西。
  陪着来送老人的人不少,而且正好是下班的时候,路上闲人也多,没过一刻钟,胡氏大药房就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没几分钟,巡捕房的人也来了。
  问了一下情况,双方各执一次,各自坚持之前的说法……
  事情闹这么大,巡捕房肯定是要验尸的,直接上报了工部局警察局,派来了两个老仵作。
  仵作简单一验,确定老人是中毒而死,毒物应该是附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88/14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